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大节旋藻(Arthrospiramaxima)高分子量基因组文库构建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茅云翔 凌娜 +2 位作者 王广策 隋正红 张学成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1-196,共6页
构建了极大节旋藻fosmid文库。该文库含有4300个克隆,重组率是100%,插入片段集中在30~36kh之间,平均为33kb,覆盖率为节旋藻基因组的25.8倍。随机挑选100个克隆进行双末端测序,得到110个序列,经生物信息学分析筛查到67条功能基... 构建了极大节旋藻fosmid文库。该文库含有4300个克隆,重组率是100%,插入片段集中在30~36kh之间,平均为33kb,覆盖率为节旋藻基因组的25.8倍。随机挑选100个克隆进行双末端测序,得到110个序列,经生物信息学分析筛查到67条功能基因序列。选取了14对特异的末端序列作为序列标签位点并设计引物,采用STS-PCR反应池法通过多轮筛选,得到127个阳性克隆,按照相互位置关系,绘制了4个连续的克隆重叠群。该研究为深入了解极大节旋藻分子遗传特性和绘制物理图谱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大节旋藻 FOSMID文库 序列标签位点(SIS) 功能基因 重叠群 物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Species of Spirulina (Arthrospira) from the Mu Us Sandy Land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in China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博生 乔辰 曾昭琪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1年第2期44-48,共5页
A new species, Spirulina (Arthrospira) bayannurensis B. Sh. Li et C. Qiao sp. nov. was firstly collected from the Lake of Bayannur, Mu Us Sandy Land,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in China on April 30, 199... A new species, Spirulina (Arthrospira) bayannurensis B. Sh. Li et C. Qiao sp. nov. was firstly collected from the Lake of Bayannur, Mu Us Sandy Land,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in China on April 30, 1996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species are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by light micrographs, scanning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graphs. The type specimen of this new species is kept in Herbarium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rulina (arthrospira) new species sandy land Ch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大节旋藻(Arthrospira maxima)生物钟基因kaiC的克隆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玮 茅云翔 +2 位作者 凌娜 王孟强 崔菁菁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9-435,共7页
以 kaiC 基因簇部分已知序列为引物设计位点,采用 PCR 反应池法从节旋藻基因组 fosmid 文库中筛选到 kaiC 基因克隆,通过步移测序获得了 kaiC 基因全长序列。kaiC基因编码区长1554 bp,基因 GC 碱基含量平均为41.76%,密码子第三位明显偏... 以 kaiC 基因簇部分已知序列为引物设计位点,采用 PCR 反应池法从节旋藻基因组 fosmid 文库中筛选到 kaiC 基因克隆,通过步移测序获得了 kaiC 基因全长序列。kaiC基因编码区长1554 bp,基因 GC 碱基含量平均为41.76%,密码子第三位明显偏向于 U。在基因上游385 bp 范围内发现一个可能的启动子序列和一些基因调控元件。KaiC 蛋白分析发现了 Walker A、DXXG、不完整的 Walker B 等重要模体和具有催化作用的功能位点。Southern 杂交的结果证明 kaiC 基因在极大节旋藻中为单拷贝。极大节旋藻 kaiC 基因的特殊结构特征为研究 kai 基因簇的进化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旋藻 生物钟基因 kaiC基因 分子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旋藻FACHB341 Rubisco基因部分序列的克隆和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刘金姐 茅云翔 +2 位作者 臧晓南 隋正红 张学成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6期87-93,共7页
以节旋藻FACHB341为材料,对所克隆Rubisco基因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由此推导出相应的氨基酸序列,并与部分其他蓝藻的同源基因进行了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克隆DNA片段包含Rubisoo大小亚基基因部分序列及rbcX基因序列,长度为207... 以节旋藻FACHB341为材料,对所克隆Rubisco基因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由此推导出相应的氨基酸序列,并与部分其他蓝藻的同源基因进行了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克隆DNA片段包含Rubisoo大小亚基基因部分序列及rbcX基因序列,长度为2073 bp,其中rbcL和rbcX基因之间存在两个转录茎环结构;大小亚基酸性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的比例分别为13.14%和14.51%,疏水氨基酸的比例为42.16%;rbcL核苷酸序列与集胞藻PCC6803、Prochlorothrix hollandica、聚球藻PCC6301、Agmenellum quadruplicatum和鱼腥藻PCC7120同源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1.7%、79.9%、74.8%、77.2%和76.1%;rbcS核苷酸序列与鱼腥藻PCC7120同源序列的相似性为67.6%,而与PCC6301和集胞藻PCC7002同源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30.1%和6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旋藻 基因序列 克隆 “l 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 核苷酸 同源性分析 氨基酸 RUBISCO基因 密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SrRNA基因与16S-23SrRNA转录单元内间隔区序列分析及其在节旋藻和螺旋藻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茅云翔 杨官品 +1 位作者 张宝红 张学成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1年第6期12-18,共7页
测定了节旋藻属 3个品系和螺旋藻属 1个品系的全长 1 6SrRNA基因和 1 6S 2 3SrRNA转录单元内间隔区序列 (ITS) ,分析了已知的节旋藻、螺旋藻和相关品系的相应序列的同源性 ,构建了系统发生树 ,并评价了这两段DNA序列在节旋藻、螺旋藻种... 测定了节旋藻属 3个品系和螺旋藻属 1个品系的全长 1 6SrRNA基因和 1 6S 2 3SrRNA转录单元内间隔区序列 (ITS) ,分析了已知的节旋藻、螺旋藻和相关品系的相应序列的同源性 ,构建了系统发生树 ,并评价了这两段DNA序列在节旋藻、螺旋藻种属分类和种质鉴定中的意义。结果表明 :( 1 ) 1 6SrRNA基因序列和ITS序列均可用于节旋藻属和螺旋藻属的属间分类 ,以两序列为基础的系统学分析结果一致 ;( 2 )ITS序列变异程度高于 1 6SrDNA序列 ,适用于节旋藻和螺旋藻属内品系或种质鉴定 ;( 3)节旋藻属可明确界定 ,1 6S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大于 98% ,ITS序列相似性大于 88% ;( 4 )螺旋藻属某些品系间 1 6SrDNA序列和ITS序列相似性较低 ,与不同属间的序列相似性程度为同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RRNA基因 16S-23SrRNA转录单元内间隔区 聚类分析 节旋藻属 螺旋藻属 鉴定 养殖 形态学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螺旋藻藻胆蛋白的工艺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郝俊 王建中 呼晓姝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0-172,共3页
以鄂尔多斯螺旋藻为原料,用正交实验法优化了鄂尔多斯螺旋藻藻胆蛋白的超声波提取工艺,考察了超声波作用时间、超声波功率和液料比三个因素对螺旋藻藻胆蛋白提取的影响,确立了螺旋藻藻胆蛋白超声波提取的优化工艺条件:溶剂为磷酸缓冲液... 以鄂尔多斯螺旋藻为原料,用正交实验法优化了鄂尔多斯螺旋藻藻胆蛋白的超声波提取工艺,考察了超声波作用时间、超声波功率和液料比三个因素对螺旋藻藻胆蛋白提取的影响,确立了螺旋藻藻胆蛋白超声波提取的优化工艺条件:溶剂为磷酸缓冲液,超声波功率为900W,料液比为1∶8.5(w∶v下同),超声提取时间25min。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螺旋藻藻胆蛋白的提取率为18.8%。同时对超声波提取进行了数学模拟,模拟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螺旋藻 藻胆蛋白 超声波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2+对节旋藻生长和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瑾 王素英 +1 位作者 孙宏 董世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6-129,133,共5页
为探讨Ca^(2+)对节旋藻生物量、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藻胆蛋白含量的影响,本实验以节旋藻TJSD091藻株为研究对象,在AB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Ca^(2+),在TJSD091藻株的快速生长期末测定生物量、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藻胆蛋白的含量... 为探讨Ca^(2+)对节旋藻生物量、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藻胆蛋白含量的影响,本实验以节旋藻TJSD091藻株为研究对象,在AB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Ca^(2+),在TJSD091藻株的快速生长期末测定生物量、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藻胆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当Ca^(2+)浓度在0.02 g/L时藻蓝蛋白和别藻蓝蛋白的浓度最高,分别为7.607、5.608 mg/L;当Ca^(2+)浓度在0.06 g/L时生物量、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较低,分别为A_(560 nm)=0.789、5.149、0.193 mg/L;当Ca^(2+)浓度在0.08 g/L时生物量、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处于较高值,分别为A_(560 nm)=1.193、16.13、0.257 mg/L。方差分析表明,Ca^(2+)浓度对节旋藻TJSD091藻株的生长及光合色素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 节旋藻 生物量 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藻胆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藻与节旋藻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孙鹏 石磊 孙浩 《山东农业科学》 2011年第4期39-42,共4页
对3株实验室藻种(节旋藻ouqdSM、ouqdS8,螺旋藻FACHB351)和已大规模培养的无棣产富施特牌螺旋藻粉(藻种节旋藻ouqdS6-6)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株藻的灰分含量为ouqdSM>FACHB351>无棣产藻粉>ouqdS8;总糖含量为ou... 对3株实验室藻种(节旋藻ouqdSM、ouqdS8,螺旋藻FACHB351)和已大规模培养的无棣产富施特牌螺旋藻粉(藻种节旋藻ouqdS6-6)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株藻的灰分含量为ouqdSM>FACHB351>无棣产藻粉>ouqdS8;总糖含量为ouqdS8>无棣产藻粉>ouqdSM>FACHB351,多糖含量为无棣产藻粉>FACHB351>ouqdSM>ouqdS8;藻胆蛋白含量为FACHB351>无棣产藻粉>ouqdS8>ouqdSM;氨基酸总量为无棣产藻粉>FACHB351>ouqdSM>ouqdS8。综合分析,无棣产藻粉的营养价值较高,螺旋藻FACHB351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节旋藻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旋藻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Amnrt P序列分析
9
作者 凌娜 茅云翔 +2 位作者 隋正红 邵林 张学成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7-103,共7页
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获得的节旋藻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AmnrtP)全长序列进行了结构特征、同源性比较、多序列比对、系统发育学分析等。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为1515个核苷酸,编码504个氨基酸,平均 GC 含量为43.8%,疏水氨基酸的比例为47.6... 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获得的节旋藻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AmnrtP)全长序列进行了结构特征、同源性比较、多序列比对、系统发育学分析等。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为1515个核苷酸,编码504个氨基酸,平均 GC 含量为43.8%,疏水氨基酸的比例为47.6%。该硝酸盐转运蛋白含有12个跨膜结构域(Transmembrane domains,Tm),膜拓扑结构与NRT2家族的类似,并发现了多个 NRT2家族的保守序列。同源性搜索显示与属于 NRT2基因家族的海洋蓝藻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75%~89%。采用邻接法(NJ)、最大简约法(MP)和最大似然法(ML)构建了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3种树的拓扑结构基本相似,并且在蓝藻中基于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的系统发育关系与形态学分类结果相一致。所获 Am-nrtP 基因属于 NRT2基因家族,可成为蓝藻系统进化研究的分子标记,并为了解节旋藻中硝酸盐吸收与转运的基因结构和分子机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旋藻 硝酸盐转运蛋白(NRT) 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AmnrtP) 序列分析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旋藻对Pb^2+生理响应及吸附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恒恒 董世瑞 +2 位作者 张宏宇 陈瑾 王素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9期72-75,共4页
通过测定不同Pb^2+浓度下节旋藻的生理响应,探讨Pb^2+对节旋藻生理特性的影响及节旋藻对重金属Pb^2+的吸附效应。结果表明,Pb^2+对节旋藻形态与生理特性具有显著影响;当水环境中Pb^2+浓度为50 mg/L时,对节旋藻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通过测定不同Pb^2+浓度下节旋藻的生理响应,探讨Pb^2+对节旋藻生理特性的影响及节旋藻对重金属Pb^2+的吸附效应。结果表明,Pb^2+对节旋藻形态与生理特性具有显著影响;当水环境中Pb^2+浓度为50 mg/L时,对节旋藻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时藻体内的藻胆蛋白、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都出现最低值,并且藻蓝蛋白对Pb^2+浓度变化的生理反应比别藻蓝蛋白更为敏感。节旋藻对Pb^2+的吸附量大致与Pb^2+浓度呈正相关,但在40~50 mg/L时吸附量急剧增加;吸附率大致与Pb^2+浓度呈负相关,但在40 mg/L时吸附率急剧增加。可见,节旋藻作为处理废水中重金属Pb^2+的生物吸附剂时,其吸附效应与节旋藻的生理状态及Pb^2+浓度有很大关系,对节旋藻吸附重金属Pb^2+的初步研究为节旋藻作为生物吸附剂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旋藻 PB^2+ 生理响应 吸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螺旋藻细胞内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11
作者 袁淑珍 栗淑媛 乔辰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8期35-37,共3页
为探讨螺旋藻细胞内游离脯氨酸含量与其抗寒性之间的关系,该文采用磺基水杨酸法测定了低温下鄂尔多斯高原碱湖的钝顶螺旋藻S1、引进的钝顶螺旋藻S3和极大螺旋藻S4细胞内游离脯氨酸含量。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可引起螺旋藻细胞内游离脯氨酸... 为探讨螺旋藻细胞内游离脯氨酸含量与其抗寒性之间的关系,该文采用磺基水杨酸法测定了低温下鄂尔多斯高原碱湖的钝顶螺旋藻S1、引进的钝顶螺旋藻S3和极大螺旋藻S4细胞内游离脯氨酸含量。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可引起螺旋藻细胞内游离脯氨酸大量积累,平均含量S1>S3>S4。经低温锻炼或ABA预处理可增加细胞内游离脯氨酸含量,从而提高螺旋藻的抗寒性,但这种作用对抗寒性强的S1的效果大于冷敏感种S3和S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节旋藻) 低温胁迫 游离脯氨酸 磺基水杨酸法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