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庐枞盆地小包庄铁矿床地质特征及^(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赞赞 张舒 +3 位作者 吴明安 吕博 王克友 张千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95-815,共21页
罗河铁矿床是20世纪80年代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枞盆地中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铁矿床。经深部找矿勘探工作,2013年在罗河铁矿床主矿体800~1000 m之下又发现了小包庄铁矿床,这是近年来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深部找矿工作中的重大进展之一,对该... 罗河铁矿床是20世纪80年代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庐枞盆地中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铁矿床。经深部找矿勘探工作,2013年在罗河铁矿床主矿体800~1000 m之下又发现了小包庄铁矿床,这是近年来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深部找矿工作中的重大进展之一,对该矿床地质特征的总结和形成时代的精确厘定,是正确分析矿床成因机制,完善玢岩型铁矿床成矿理论的关键。文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详细的钻孔岩芯观察、系统的岩相学和矿相学及电子探针分析测试工作,查明了罗河铁矿和小包庄铁矿的矿化蚀变特征,厘定了矿化阶段,初步探讨了成矿作用过程;对小包庄铁矿床进行了高精度金云母^(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获得坪年龄为(130.32±0.78)Ma,相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30.5±1.5)Ma,反等时线年龄为(130.4±1.3)Ma。结合庐枞盆地及区域成岩成矿时代,认为盆地内玢岩型铁矿床集中形成于130 Ma左右,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第二阶段(135~126 Ma)成矿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 罗河铁矿床 小包庄铁矿床 庐枞盆地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柳坝沟金矿床^(40)Ar-^(39)Ar年代学及铅同位素 被引量:7
2
作者 章永梅 顾雪祥 +4 位作者 程文斌 董树义 黄志全 李福亮 杨伟龙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07-1422,共16页
内蒙古柳坝沟金矿床是华北地台北缘成矿带上,以广泛发育钾长石化为特色的大型金矿床。金矿体中钾长石的40 Ar-39 Ar同位素和矿石的铅同位素特征表明:40 Ar-39 Ar年龄密度图中260~360Ma峰值区反映了岩浆活动的主要时限,与区内岩体侵位年... 内蒙古柳坝沟金矿床是华北地台北缘成矿带上,以广泛发育钾长石化为特色的大型金矿床。金矿体中钾长石的40 Ar-39 Ar同位素和矿石的铅同位素特征表明:40 Ar-39 Ar年龄密度图中260~360Ma峰值区反映了岩浆活动的主要时限,与区内岩体侵位年龄(220~350Ma)相符。40 Ar-39 Ar坪年龄为(217.9±3.1)Ma,结合邻区已有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成果,柳坝沟金矿床的成矿时代为印支早期。矿石中异常铅直线与第二阶段铅同位素演化曲线的上交点年龄为224Ma,印证了40 Ar-39 Ar法的定年结果,反映了柳坝沟金矿床的形成与印支早期岩浆热液活动最为密切。结合区域构造演化来看,海西—印支期多次岩浆侵位有利于断裂附近碱交代作用的发生和金的活化富集,印支期最新的岩浆活动(约220Ma)直接导致岩浆热液成矿。矿石铅同位素所计算的源区年龄约2.5Ga,暗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上太古界乌拉山群变质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年代学 同位素 柳坝沟金矿床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山地区南金山金矿床的^(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及其流体包裹体特征 被引量:33
3
作者 江思宏 聂凤军 +1 位作者 陈伟十 靳光成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6-275,共10页
本文对甘肃北山地区肃北县南金山金矿床的成矿年代学和成矿流体进行了系统研究。40Ar-39Ar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南金山金矿石中绢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为242.8±0.8Ma,相当于印支早期,略晚于南金山金矿床附近闪长岩中黑云母的40Ar/3... 本文对甘肃北山地区肃北县南金山金矿床的成矿年代学和成矿流体进行了系统研究。40Ar-39Ar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南金山金矿石中绢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为242.8±0.8Ma,相当于印支早期,略晚于南金山金矿床附近闪长岩中黑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244.2±0.3Ma),这表明印支早期闪长岩对南金山金矿床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的形成温度主要为160~240℃,属于中低温范围;成矿流体的盐度变化于0.88%~11.81%(NaCleq),并主要集中在6%~7%(NaCleq)之间,属于中低盐度范围;估算的成矿压力集中在100~160MPa。成矿过程中可能存在高盐度流体与低盐度流体的混合。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南金山金矿床应该属于与侵入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同位素测年 流体包裹体 金矿床 南金山 北山地区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蒙古造山带东段造山事件的^(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25
4
作者 郗爱华 葛玉辉 +1 位作者 李绪俊 李碧乐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5期1059-1065,共7页
位于中亚蒙古造山带东段的吉林省中南部呼兰群变质岩中,发现含多硅白云母的蓝晶石片岩带。采用(40)~Ar-(39)~Ar连续阶段升温的方法,对呼兰群下部层位的黑云母片麻岩和上部蓝晶石片岩中的云母类变质矿物进行测定,分别获得(223.57±0.... 位于中亚蒙古造山带东段的吉林省中南部呼兰群变质岩中,发现含多硅白云母的蓝晶石片岩带。采用(40)~Ar-(39)~Ar连续阶段升温的方法,对呼兰群下部层位的黑云母片麻岩和上部蓝晶石片岩中的云母类变质矿物进行测定,分别获得(223.57±0.80)Ma、(224.41±4)Ma的坪谱年龄和(221.90±2.79)Ma、(223.27±4.53)Ma的等时线年龄。相同的方法得到侵位于呼兰群地层中、化学成分类似于岛弧拉斑玄武岩的角闪橄榄岩(302.00±6.30)Ma和(246.00±5.70)Ma不一致坪谱年龄,从而确定了该地区古亚洲—蒙古洋缝合及中生代碰撞造山的时限范围在302~225Ma,且造山作用可能经历了由碰撞造山到陆-陆叠覆造山的连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蒙古造山带 ^40ar-^39ar同位素年龄 吉林省中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秦岭东闯金矿成矿作用的^(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强之 陈衍景 +4 位作者 钟增球 李文良 李绍儒 郭晓东 金宝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65-565,共1页
小秦岭地区东闯金矿是我国的超大型金矿床之一,被认为是典型的造山带型金矿床,但其成矿时间存有争议。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成矿作用可分为粗粒黄铁矿- 石英、细粒黄铁矿- 石英、多金属硫化物、碳酸盐- 石英4个阶段。笔者分别于两个实... 小秦岭地区东闯金矿是我国的超大型金矿床之一,被认为是典型的造山带型金矿床,但其成矿时间存有争议。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成矿作用可分为粗粒黄铁矿- 石英、细粒黄铁矿- 石英、多金属硫化物、碳酸盐- 石英4个阶段。笔者分别于两个实验室测定了第Ⅰ、Ⅲ和Ⅱ阶段的氩氩年龄,测定结果表明,Ⅰ阶段石英氩氩坪年龄为1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作用 ^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 同位素 金矿汞 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北山红尖兵山钨矿床的^(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36
6
作者 江思宏 聂凤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9-94,共6页
文章对红尖兵山钨矿云英岩中的白云母进行了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获得的坪年龄为(216.6±1.6)Ma(2σ),等时线年龄为(215.2±2.8)Ma,MSWD=0.47,40Ar/36Ar初始比值为333±47。等时线年龄与坪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 文章对红尖兵山钨矿云英岩中的白云母进行了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获得的坪年龄为(216.6±1.6)Ma(2σ),等时线年龄为(215.2±2.8)Ma,MSWD=0.47,40Ar/36Ar初始比值为333±47。等时线年龄与坪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可认为该结果近似代表了黑钨矿的形成时代,即红尖兵山的黑钨矿形成于印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白云母 柏^40ar-^39ar同位素年龄 印支期 红尖兵山 甘肃北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山地区花岗岩类的^(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45
7
作者 江思宏 聂凤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719-2732,共14页
首次对北山地区的乌珠尔嘎顺、额勒根、雀儿山、黑鹰山、狼娃山、明水和石板井等花岗岩体开展了高精度^(40)Ar/^(39)Ar同位素年代测定,共分析了10件样品,其中有6件获得了比较可靠的^(40)Ar/^(39)Ar 同位素年龄数据,基本能够代表岩体的... 首次对北山地区的乌珠尔嘎顺、额勒根、雀儿山、黑鹰山、狼娃山、明水和石板井等花岗岩体开展了高精度^(40)Ar/^(39)Ar同位素年代测定,共分析了10件样品,其中有6件获得了比较可靠的^(40)Ar/^(39)Ar 同位素年龄数据,基本能够代表岩体的侵位年龄,分别为352.3±3.8Ma、271.76±0.88Ma、286.2±3.4Ma、272.0±4.7Ma、294.1±2.9Ma 和255.2±4.1Ma;其他4件样品尽管受后期热扰动较为强烈,但是也能够获得一些有价值的年龄信息。另外,受后期构造-热事件的影响,本文有6件样品发生了不同程度的 Ar 丢失,其中样品 NSS01-13钾长石 Ar 丢失最为严重,不能获得可靠的年龄,其他样品发生 Ar 丢失的时间主要集中在燕山期,少量在印支期。获得的这些^(40)Ar/^(39)Ar 测年数据与已经发表的其他^(40)Ar/^(39)Ar 测年数据记录下了北山地区多期次的构造-岩浆侵入活动事件。根据这些年龄数据,可以将北山地区自海西中期以来的岩浆活动归纳为5个阶段,分别是:①330~360Ma,海西中期花岗岩类侵入活动;②270~310Ma,与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和塔里木三大板块碰撞的时间同期或稍晚的花岗岩类侵入活动;③250~270Ma,明显晚于主碰撞发生的时间,为海西晚期碰撞后花岗岩类侵入活动;④210~250Ma,印支期构造-岩浆活动;⑤169~195Ma,燕山早期岩浆活动。其中270~310Ma 同碰撞期花岗岩类最为发育,分布范围最广。尽管北山地区从前寒武纪到燕山期花岗岩类均有产出,但是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岩浆侵入活动发生在海西晚期,反映了海西晚期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和塔里木三大板块碰撞对接的构造事件。印支期和燕山期花岗岩类可能是在统一大陆形成之后由陆内强烈活化形成的。北山地区花岗岩类的高精度年代学测量可以构筑本区花岗岩类时空演化的精细格架,对于重塑本区大地构造演化历史、指导区域金属矿床的寻找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类 ^40ar/^39ar同位素年龄 北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造山带后碰撞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和^(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约束 被引量:25
8
作者 刘成东 周肃 +4 位作者 莫宣学 罗照华 喻学惠 李述为 赵欣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301-305,共5页
野外地质和室内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 ,东昆仑造山带存在大量后造山期花岗岩。在此基础上 ,对其重要地段的典型样品进行了4 0 Ar/39Ar同位素年龄测定 ,分别得到 14 2 .14± 1.98Ma ,2 0 7.3 5± 0 .86Ma和 2 2 3 .6... 野外地质和室内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 ,东昆仑造山带存在大量后造山期花岗岩。在此基础上 ,对其重要地段的典型样品进行了4 0 Ar/39Ar同位素年龄测定 ,分别得到 14 2 .14± 1.98Ma ,2 0 7.3 5± 0 .86Ma和 2 2 3 .6± 1.3Ma三个坪年龄。结果表明 ,本地区印支末期已经进入后造山作用阶段 ,该阶段延续时间可能较长 ,一直延续到燕山期———典型的陆内碰撞时期。本文从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角度对本区酸性岩浆活动的构造环境和时限进行了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构造环境 地球化学 ^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 东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造山带东段晚三叠世伸展构造及岩浆事件:来自^40Ar/^39Ar和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的制约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兴安 李世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447-2462,共16页
通过对中亚造山带东段南缘发育的解放营子韧性剪切带的构造学研究,揭示出该地区岩石圈减薄后发生了一期强烈的伸展变形事件。野外观测和岩相学分析显示该韧性剪切带呈北东-南西走向,变形带内发育有大量的A型褶皱,矿物和砾石拉伸线理以... 通过对中亚造山带东段南缘发育的解放营子韧性剪切带的构造学研究,揭示出该地区岩石圈减薄后发生了一期强烈的伸展变形事件。野外观测和岩相学分析显示该韧性剪切带呈北东-南西走向,变形带内发育有大量的A型褶皱,矿物和砾石拉伸线理以及同构造花岗质岩墙。S-C组构、σ型角闪石残斑、压力影构造、斜长石书斜构造以及云母鱼等显微构造,指示该韧性剪切带为右旋剪切。多晶石英的波状消光、晶粒边界迁移重结晶、多晶石英条带等显微变形组构表现出中温(300~500℃)的变形条件。动态重结晶颗粒的粒径统计分析和岩石有限应变分析显示该韧性剪切带形成于一个地壳中等层次的伸展变形环境。剪切带内同构造白云母^40Ar/^39Ar阶段加热同位素年代学分析以及同构造花岗岩的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测试显示,该韧性剪切带的伸展变形时代为晚三叠世(219~227Ma)。该期伸展变形事件在华北板块北缘和中亚造山带形成了低硅型和高硅型两种花岗质岩浆的侵入。其中中亚造山带内发育的低硅型岩石的岩浆源区为亏损型地幔岩石圈,并进一步演化出高硅型岩石;而华北板块北缘发育的低硅型岩浆起源于富集型岩石圈地幔,同时混入了亏损的软流圈地幔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造山带 晚三叠世 韧性剪切带 ^40ar/^39ar年代学 高硅/低硅侵入岩 伸展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地体内松多榴辉岩的同碰撞折返:来自构造变形和^(40)Ar-^(39)Ar年代学的证据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化启 许志琴 +2 位作者 杨经绥 唐哲民 杨梅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6-78,共13页
松多地区的区域构造变形与糜棱质白云母石英片岩和绿片岩的白云母单矿物40Ar-39Ar年代学测试表明拉萨地体内的松多地区于220~240 Ma经历过印支期碰撞造山事件。这次造山事件为晚二叠世松多榴辉岩带代表的古特提斯洋盆消失闭合之后北拉... 松多地区的区域构造变形与糜棱质白云母石英片岩和绿片岩的白云母单矿物40Ar-39Ar年代学测试表明拉萨地体内的松多地区于220~240 Ma经历过印支期碰撞造山事件。这次造山事件为晚二叠世松多榴辉岩带代表的古特提斯洋盆消失闭合之后北拉萨地体与南冈瓦那大陆碰撞的结果。该区榴辉岩与退变榴辉岩白云母和角闪石的40Ar3-9Ar测年结果也为220~240 Ma,且退变榴辉岩经历了与围岩一致的同构造变形,说明榴辉岩折返退变的时代和碰撞造山的时代一致。即碰撞造山的强挤压及挤压转换作用应是本区榴辉岩折返出露的主要机制。拉萨地体内印支晚期(210~190 Ma)大规模花岗岩带的发育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松多榴辉岩的折返与造山后伸展和区域内大规模花岗岩浆活动等后期热事件没关系,应为同碰撞折返机制。研究结果为高压变质岩石的同碰撞折返研究提供了一个具体实例和翔实的地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地体 榴辉岩 同碰撞折返 构造变形 40ar-39ar年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东南地区大型矽卡岩型铁矿床金云母^(40)Ar-^(39)Ar同位素年龄及其构造背景初探 被引量:57
11
作者 谢桂青 毛景文 +5 位作者 李瑞玲 蒋国豪 赵财胜 赵海杰 侯可军 潘怀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917-1927,共11页
鄂东南地区铜铁多金属矿床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精确的成矿时代和构造背景的研究显得较少。本文选择与磁铁矿密切共生的金云母为研究对象,利用^(40)Ar-^(39)Ar 阶段加热同位素定年方法对该地区典型大型程潮和... 鄂东南地区铜铁多金属矿床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精确的成矿时代和构造背景的研究显得较少。本文选择与磁铁矿密切共生的金云母为研究对象,利用^(40)Ar-^(39)Ar 阶段加热同位素定年方法对该地区典型大型程潮和金山店矽卡岩铁矿床中金云母进行了成矿时代的研究,获得了金云母的^(40)Ar-^(39)Ar 同位素坪年龄分别为132.6±1.4Ma和131.6±1.2Ma,对应等时线年龄为136±4Ma 和132.0±2.8Ma。结合矿物共生组合特征和流体包裹体温度的分析,认为金云母的^(40)Ar~^(39)Ar 坪年龄分别代表程潮和金山店矽卡型铁矿床的成矿时代,结果与大冶矽卡岩型铁矿床和鄂东南地区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可以对比。在整合已有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学资料基础上,笔者认为鄂东南大型矽卡岩型铁矿床形成于区域岩石圈伸展和减薄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同位素年龄 金云母 矽卡岩铁矿 构造背景 鄂东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山中部增生造山过程:构造变形和^(40)Ar-^(39)Ar年代学制约 被引量:27
12
作者 宋东方 肖文交 +2 位作者 韩春明 田忠华 李咏晨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087-2098,共12页
北山造山带是诠释中亚造山带南缘增生构造过程的关键区域之一。北山中部变质杂岩及相关侵入岩经历了复杂变质变形作用,是解剖北山增生构造演化过程的关键。本文在详细野外观察基础上,结合显微构造变形和黑云母^(40)Ar-^(39)Ar年代学研究... 北山造山带是诠释中亚造山带南缘增生构造过程的关键区域之一。北山中部变质杂岩及相关侵入岩经历了复杂变质变形作用,是解剖北山增生构造演化过程的关键。本文在详细野外观察基础上,结合显微构造变形和黑云母^(40)Ar-^(39)Ar年代学研究,厘定北山中部相关岩石的变质变形时限。北山中部岩石普遍经历了韧性剪切变形。4个样品的黑云母^(40)Ar-^(39)Ar坪年龄分别为323.1±3.6Ma、296.0±3.7Ma、261.2±3.1Ma和209.2±4.0Ma,具有自北向南逐渐变年轻的特征。结合区域上岩石大地构造单元的展布特征,这些年龄反映了北山中部地区古生代至早中生代古洋壳(牛圈子洋盆)向北俯冲、造山带往南增生的过程。北山最晚的增生造山事件可能延续到三叠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造山带 构造变形 (40)ar-(39)ar年代学 晚古生代-早中生代 俯冲增生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不同时代榴辉岩的识别及其意义——来自榴辉岩及其围岩^(40)Ar-^(39)Ar年代学的证据 被引量:25
13
作者 张修政 董永胜 +4 位作者 李才 陈文 施建荣 张彦 王生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15-1824,共10页
羌塘中部高压变质带由榴辉岩、石榴子石白云母片岩、蓝片岩等组成,与蛇绿混杂岩、晚古生代浅变质地层岩片等共同构成了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这一构造混杂岩带。目前已先后在片石山地区、果干加年山地区和冈玛错地区发现典型的榴辉岩,... 羌塘中部高压变质带由榴辉岩、石榴子石白云母片岩、蓝片岩等组成,与蛇绿混杂岩、晚古生代浅变质地层岩片等共同构成了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这一构造混杂岩带。目前已先后在片石山地区、果干加年山地区和冈玛错地区发现典型的榴辉岩,以片石山和果干加年山地区的榴辉岩为研究对象。片石山地区的榴辉岩为低温型榴辉岩,围岩为石榴子石白云母片岩,变质作用峰期温压条件为T=500℃,p=2.3GPa。已获得230~244Ma锆石SHRIMP U-Pb年龄和石榴子石Lu-Hf等时线年龄,代表榴辉岩相变质作用的时代。榴辉岩及其围岩在误差范围内具有相同的Ar-Ar年龄,为210~220Ma,代表了榴辉岩及其围岩冷却抬升至近地表的时代。果干加年山地区的榴辉岩具有和片山地区榴辉岩相似的野外产状、矿物组合、温压条件和围岩。Ar-Ar年代学研究显示,果干加年山地区的榴辉岩在240Ma左右即已折返并抬升至近地表,其变质作用峰期时代明显要早于片石山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中部 榴辉岩 石榴子石白云母片岩 40ar-39ar测年 俯冲消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块南缘中段中生代花岗质岩石的^(40)Ar-^(39)Ar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冬艳 裴福萍 +2 位作者 许文良 王清海 杨德彬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2-268,共7页
对华北地块南缘4个中生代花岗质岩体中的角闪石和黑云母进行了40Ar-39Ar定年研究。结果表明,陕西黑山村岩体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中黑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为126. 6±0. 3Ma,河南马家湾岩体细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中黑云母的40Ar-39Ar坪... 对华北地块南缘4个中生代花岗质岩体中的角闪石和黑云母进行了40Ar-39Ar定年研究。结果表明,陕西黑山村岩体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中黑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为126. 6±0. 3Ma,河南马家湾岩体细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中黑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为126. 6±0. 2Ma,河南洛宁南八百坡岩体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角闪石的40Ar-39Ar坪年龄为128. 3±0. 3Ma,山西蚕坊岩体花岗闪长岩中角闪石的40Ar-39Ar坪年龄为129. 2±0. 2Ma。上述结果显示华北地块南缘中生代的岩浆活动主要发生在早白垩世。该期岩浆的产生应与中国东部早白垩世的伸展环境相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陆块南缘 中生代 花岗质岩石 40ar-39ar年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祁漫塔格柯可卡尔德钨锡矿床控矿构造及(40)~Ar-(39)~Ar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丰成友 李国臣 +2 位作者 李大新 周安顺 李洪茂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7-216,共10页
位处新疆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的白干湖是中国西部最新探明的一个具超大型远景规模的钨锡矿田,柯可卡尔德是其中勘查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钨锡矿床。文章在对柯可卡尔德钨锡矿地质特征详细野外调研和剖析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控矿构造和白... 位处新疆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的白干湖是中国西部最新探明的一个具超大型远景规模的钨锡矿田,柯可卡尔德是其中勘查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钨锡矿床。文章在对柯可卡尔德钨锡矿地质特征详细野外调研和剖析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控矿构造和白云母40Ar-39Ar定年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区内构造活动强烈且具多期次性,可划分为成矿前向西右旋剪切构造、成矿期以NE向为主的左旋张扭性断裂和成矿后近SN向正断层性质断裂等3期。应用白云母40Ar-39Ar同位素测年技术,分别测得了强云英岩化钨锡矿化花岗岩脉内白云母的积分年龄为(411·7±2·6)Ma,等时线年龄为(411·8±4·7)Ma(n=8,MSWD=0·21);黑钨矿-石英脉垂直脉壁生长的片状白云母的积分年龄为(412·8±2·4)Ma,等时线年龄为(414·6±3·9)Ma(n=10,MSWD=0·22),厘定了该矿床的成矿时代为晚志留世,认为其形成于东昆仑地区加里东造山旋回的后碰撞构造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地球化学 钨锡矿床 控矿构造 40ar-39ar同位素测年 柯可卡尔德 白干湖矿田 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龙山锑金矿床白云母40Ar-39Ar年代学及其意义初探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志远 谢桂青 +1 位作者 李惠纯 李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535-2547,共13页
龙山锑金矿是湘中Sb-Au矿集区内规模最大的脉状锑金矿床,但其精确的成矿时代尚未厘定。本次工作发现该矿床第Ⅰ成矿阶段的石英硫化物脉中发育少量的热液白云母。通过40Ar-39Ar年代学测定,确定了白云母的^(40)Ar-^(39)Ar同位素坪年龄为16... 龙山锑金矿是湘中Sb-Au矿集区内规模最大的脉状锑金矿床,但其精确的成矿时代尚未厘定。本次工作发现该矿床第Ⅰ成矿阶段的石英硫化物脉中发育少量的热液白云母。通过40Ar-39Ar年代学测定,确定了白云母的^(40)Ar-^(39)Ar同位素坪年龄为162. 5±1. 8Ma,相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61. 1±1. 2Ma(MSWD=1. 0),反等时线年龄为161. 1±1. 2Ma(MSWD=1. 0)。根据矿物共生组合特征,认为白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能代表龙山锑金矿床的成矿年龄。结合湘中地区其他锑(金)矿床的年代学研究成果,本文认为,该地区在155~162Ma之间有一次热液成矿事件,与南岭地区165~150Ma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相一致。湘中地区已有的S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学资料表明,该地区锑金矿床的形成可能与岩浆作用有关,类似于南岭地区晚侏罗世钨锡多金属矿床的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同位素年龄 白云母 龙山锑金矿床 构造背景 湘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旧卡房层状铜矿床金云母和云英岩化白云母^(40)Ar-^(39)Ar同位素年龄及意义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娟 毛景文 +1 位作者 程彦博 李肖龙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49-1162,共14页
在个旧锡铜多金属矿集区发育有矽卡岩型和热液脉型等锡铜矿化体,其形成时代是晚白垩世,属与花岗岩有关的岩浆热液成因矿床。赋存于三叠纪蚀变玄武岩层中,呈(似)层状的铜矿体的精确年龄尚未有报道,成因仍备受争议。文章选择赋存于卡房矿... 在个旧锡铜多金属矿集区发育有矽卡岩型和热液脉型等锡铜矿化体,其形成时代是晚白垩世,属与花岗岩有关的岩浆热液成因矿床。赋存于三叠纪蚀变玄武岩层中,呈(似)层状的铜矿体的精确年龄尚未有报道,成因仍备受争议。文章选择赋存于卡房矿田蚀变玄武岩层中,呈(似)层状分布的铜矿体中的金云母,及新山岩体接触带云英岩中的白云母为研究对象,利用40Ar-39Ar阶段加热同位素定年方法对它们进行了年代学研究,获得了金云母和白云母的40Ar-39Ar同位素坪年龄分别为(79.55±0.47)Ma和(79.53±0.57)Ma,对应等时线年龄分别为(79.8±1.3)Ma和(79.7±1.0)Ma,反等时线年龄分别为(79.7±2.0)Ma和(79.61±0.75)Ma,两者年龄基本一致。结合矿物共生组合特征和流体包裹体测温资料,认为金云母的坪年龄(79.55±0.47)Ma,可以代表卡房蚀变玄武岩中(似)层状铜矿的形成时代,而白云母的坪年龄(79.53±0.57)Ma,则代表新山岩体形成后期岩浆热液活动的年龄。这2个年龄与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基本一致,应是同一构造-岩浆-流体活动形成的成矿系列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40ar-39ar同位素年龄 金云母 白云母 层状矿体 新山岩体 卡房铜矿 个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金满、水泄铜多金属矿床的Ar-Ar同位素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7
18
作者 徐晓春 黄震 +2 位作者 谢巧勤 岳书仓 刘因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57-164,共8页
滇西北兰坪中新生代盆地西缘铜多金属成矿带受澜沧江断裂带控制 ,赋矿围岩为二叠系至第三系 ,主要由下二叠统经上三叠统到上侏罗统砂岩、粉砂岩和页岩组成的碎屑岩建造、火山岩建造及含盐红色碎屑岩建造 ,矿体主要以脉状或透镜状产出。... 滇西北兰坪中新生代盆地西缘铜多金属成矿带受澜沧江断裂带控制 ,赋矿围岩为二叠系至第三系 ,主要由下二叠统经上三叠统到上侏罗统砂岩、粉砂岩和页岩组成的碎屑岩建造、火山岩建造及含盐红色碎屑岩建造 ,矿体主要以脉状或透镜状产出。对该成矿带上的金满铜矿床和水泄铜 (钴 )矿床主成矿阶段的石英进行了4 0 Ar- 39Ar快中子活化法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 ,获得坪年龄分别为 5 6 .7± 1.0Ma和 5 9.2± 0 .8Ma ,且各自与对应的等时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 ,都可以代表矿石的形成年龄。综合已发表的有关兰坪盆地西缘及盆地内部铜、多金属矿床成岩成矿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 ,表明两矿床与区域矿床具有一致的成矿时代 ,反映区域铜、多金属矿床均形成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早期统一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40ar-^39ar快中子活化年龄 铜多金属矿床 兰坪盆地西缘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西部火山岩^(40)Ar-^(39)Ar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亚雷 胡秀芳 +5 位作者 黄智斌 吴根耀 郑多明 申银民 赵岩 李曰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423-2434,共12页
本文对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西部钻井的火山岩岩心样品进行了40Ar-39Ar定年,五件样品的年龄值在248.75±6.5Ma至267.44±3.01Ma之间,样品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火山岩为具有大陆裂谷性质的板内火山岩。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本文认... 本文对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西部钻井的火山岩岩心样品进行了40Ar-39Ar定年,五件样品的年龄值在248.75±6.5Ma至267.44±3.01Ma之间,样品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火山岩为具有大陆裂谷性质的板内火山岩。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塔里木盆地火山活动不仅发生在早二叠世,塔北隆起西部地区在中-晚二叠世仍有强烈的火山活动,该火山活动是塔里木盆地早二叠世大火成岩省后期热事件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ar-39ar定年 地球化学 中-晚二叠世 塔北隆起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公爱NW向韧性剪切带构造特征及其^(40)Ar-^(39)Ar年代学约束 被引量:26
20
作者 陈新跃 王岳军 +2 位作者 韦牧 范蔚茗 彭头平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2-319,共8页
在海南岛西部公爱地区识别出NW向韧性剪切带,其野外构造解析和显微构造分析表明,公爱NW向韧性剪切带早期为右旋剪切,变形温度约300~450℃。对该韧性剪切带糜棱岩样品中白云母单矿物的40Ar39Ar定年结果表明:样品04HN17和04HN18分别给出... 在海南岛西部公爱地区识别出NW向韧性剪切带,其野外构造解析和显微构造分析表明,公爱NW向韧性剪切带早期为右旋剪切,变形温度约300~450℃。对该韧性剪切带糜棱岩样品中白云母单矿物的40Ar39Ar定年结果表明:样品04HN17和04HN18分别给出了250.0±1.0Ma和248.0±1.0Ma的40Ar/39Ar坪年龄,为印支早期变形产物。海南公爱NW向韧性剪切带变形运动学和变形时序与印支北部NW向韧性剪切带(如SongMa地区)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这为理解公爱地区早中生代构造演化及华南陆块和印支半岛印支期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W向韧性剪切带 ^40ar-^39ar年代学 海南岛公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