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x)BaTiO_3-xBi_(0.5)Na_(0.5)TiO_3陶瓷的微结构与介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高兰芳 黄焱球 +3 位作者 刘春凤 周飞 宛新武 刘甜甜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8-20,31,共4页
采用传统电子陶瓷制备工艺制备了(1x)BaTiO3-xBi0.5Na0.5TiO3(x=0.2~0.6)陶瓷,研究了不同Bi0.5Na0.5TiO3(BNT)含量下陶瓷的微结构特征和介电性能结果表明:在BNT为0.2~0.6mol时,陶瓷样品均具有单一的钙钛矿结构,陶瓷的晶粒形状和大小随... 采用传统电子陶瓷制备工艺制备了(1x)BaTiO3-xBi0.5Na0.5TiO3(x=0.2~0.6)陶瓷,研究了不同Bi0.5Na0.5TiO3(BNT)含量下陶瓷的微结构特征和介电性能结果表明:在BNT为0.2~0.6mol时,陶瓷样品均具有单一的钙钛矿结构,陶瓷的晶粒形状和大小随BNT含量的增加发生变化,BNT含量增加时样品的晶粒趋于减小,样品结构更为致密。陶瓷样品都具有稳定的介电性能,较高的介电常数,较低的介电损耗,BT-BNT40的介电稳定性最好居里温度随BNT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当BNT含量为0.6mol时Tc=2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batio3-xbi0.5na0.5tio3陶瓷 微结构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Bi配比对0.94(Bi_(0.5+x)Na_(0.5-x))TiO_3-0.06BaTiO_3压电陶瓷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史盈鸽 陈文革 辛菲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65-1769,1780,共6页
采用传统固相烧结方法制备出0.94(Bi_(0.5+x)Na_(0.5-x))TiO_3-0.06BaTiO_3(BNBT6)二元系无铅压电陶瓷(x分别为0,0.08%,0.12%,0.16%,0.24%和0.50%摩尔分数),系统地研究了不同Na/Bi配比对BNT基陶瓷材料物相结构、显微组织和压电、介电性... 采用传统固相烧结方法制备出0.94(Bi_(0.5+x)Na_(0.5-x))TiO_3-0.06BaTiO_3(BNBT6)二元系无铅压电陶瓷(x分别为0,0.08%,0.12%,0.16%,0.24%和0.50%摩尔分数),系统地研究了不同Na/Bi配比对BNT基陶瓷材料物相结构、显微组织和压电、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的Na/Bi,所制备的BNBT6压电陶瓷组织分布均匀、致密度高,存在三方-四方共存的准同型相界结构,且不同的Na/Bi配比不影响陶瓷的相结构,但其烧结性能及电性能与Na/Bi配比密切相关,当x=0.16%时,BNBT6陶瓷样品的性能最佳,相对密度达到97%,在1 kHz的测试频率下,BNBT6陶瓷样品的压电常数d_(33)为138 PC/N、介电常数ε_r为1486、介电损耗tanδ为2.1%、机械品质因数Q_m为2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0.94(Bi0.5+xna0.5-x)tio3-0.06batio3 压电性能 钛酸铋钠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_(0.5)Na_(0.5))(Ta_xNb_(1-x))O_3无铅压电陶瓷的性能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春凤 黄焱球 +2 位作者 高兰芳 周飞 宛新武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1-23,35,共4页
采用传统电子陶瓷制备工艺制备了(K0.5Na0.5)(TaxNb1-x)O3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不同Ta含量下(K0.5Na0.5)(TaxNb1-x)O3陶瓷的晶相组成及性能特征。结果表明,(K0.5Na0.5)(TaxNb1-x)O3陶瓷在低Ta含量时形成单一斜方相固溶体,但Ta含量达到0.... 采用传统电子陶瓷制备工艺制备了(K0.5Na0.5)(TaxNb1-x)O3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不同Ta含量下(K0.5Na0.5)(TaxNb1-x)O3陶瓷的晶相组成及性能特征。结果表明,(K0.5Na0.5)(TaxNb1-x)O3陶瓷在低Ta含量时形成单一斜方相固溶体,但Ta含量达到0.08mol后则有K6Ta10.8O30次晶相产生。随着Ta的加入,陶瓷的体积密度逐渐增大,居里温度(Tc)逐渐降低。当Ta含量为0.08mol时陶瓷具有良好的铁电、压电性能和介电稳定性能,其压电常数d33为76pC/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压电陶瓷 (K0.5na0.5)(TaxNb1-x)O3 介电 性能 铁电性能 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铋钠钾锂无铅陶瓷的柠檬酸制备技术 被引量:9
4
作者 廖运文 赁敦敏 +2 位作者 肖定全 朱建国 余萍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21,共3页
以钠、钾、锂的碳酸盐为原料,采用柠檬酸盐—凝胶法制备了B i0.5(Na1-x-yL ixKy)0.5TiO3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影响凝胶合成的各种工艺条件,利用TG-DTA,SEM,XRD,纳米粒度分析等技术分析了凝胶预烧温度及预烧粉体的粒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 以钠、钾、锂的碳酸盐为原料,采用柠檬酸盐—凝胶法制备了B i0.5(Na1-x-yL ixKy)0.5TiO3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影响凝胶合成的各种工艺条件,利用TG-DTA,SEM,XRD,纳米粒度分析等技术分析了凝胶预烧温度及预烧粉体的粒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柠檬酸与金属离子的物质的量比、溶液浓度、pH是影响前驱液与凝胶形成的主要因素;用柠檬酸盐—凝胶法合成的B i0.5(Na1-x-yL ixKy)TiO3粉体粒度细小均匀,合成温度低;陶瓷的压电常数d33可达138 pC/N,其平面机电耦合系数kp为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0.5na0.5tio3 无铅压电陶瓷 Bi0.5(na1-x-y LixKy)0.5tio3 柠檬酸盐-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_2掺杂BNLKT陶瓷的压电性能与微观结构 被引量:5
5
作者 廖运文 赁敦敏 +4 位作者 肖定全 魏群 庄严 朱建国 余萍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4-556,共3页
利用企业的电子陶瓷工艺制备了CeO2掺杂Bi0.5(Na1-x-yLixKy)0.5TiO3无铅压电陶瓷,并研究了CeO2掺杂对该体系陶瓷的介电压电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影响。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掺杂的CeO2扩散进入了Bi0.5(Na1-x-yLixKy)0.5TiO3钙钛矿结构的晶格;... 利用企业的电子陶瓷工艺制备了CeO2掺杂Bi0.5(Na1-x-yLixKy)0.5TiO3无铅压电陶瓷,并研究了CeO2掺杂对该体系陶瓷的介电压电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影响。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掺杂的CeO2扩散进入了Bi0.5(Na1-x-yLixKy)0.5TiO3钙钛矿结构的晶格;SEM观察结果表明,少量的CeO2掺杂可改进该陶瓷的微结构;介电压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eO2掺杂对该陶瓷体系的综合性能有较大改善,室温下该体系配方的压电常数d33可达199 pC/N,径向机电耦合系数kp达39.3%,同时降低了陶瓷的介电损耗(tanδ=2.0%),提高了其机械品质因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压电陶瓷 Bi0.5(na1-x-yLixKy)0.5tio3 CeO2掺杂 压电常数 机电耦合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蒲永平 姚谋腾 +3 位作者 高子岩 靳乾 郑晗煜 王亚茹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034-2045,共12页
BaTiO3、Na0.5Bi0.5TiO3和K0.5N0.5NbO3三大体系无铅压电陶瓷因其优异的压电介电性能,尤其是以准同型相界(MPB)多晶型相界(PPB)附近优异的压电性能受到极为深入和广泛的研究。结合近几年相关文献报道,分析和评价了三大体系无铅压电陶瓷... BaTiO3、Na0.5Bi0.5TiO3和K0.5N0.5NbO3三大体系无铅压电陶瓷因其优异的压电介电性能,尤其是以准同型相界(MPB)多晶型相界(PPB)附近优异的压电性能受到极为深入和广泛的研究。结合近几年相关文献报道,分析和评价了三大体系无铅压电陶瓷的组分设计和相界构建与性能调控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离子或化合物掺杂改性、制备工艺以及压电性能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等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分析并展望了体系构建、新制备工艺以及相关理论在无铅压电陶瓷研究领域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tio3 na0.5Bi0.5tio3 K0.5N0.5NbO3 无铅压电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NBST无铅压电陶瓷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鄢洪建 肖定全 +4 位作者 朱建国 余萍 赁敦敏 李灵芝 李桂英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9-371,384,共4页
设计了(B i0.5N a0.5)1-x(B aaS rb)xT iO3(BNBST[100x-100a/100b])无铅压电陶瓷新体系。该体系压电陶瓷具有工艺特性及压电响应好,压电常数高的特点,且有实际应用前景的新型压电陶瓷材料体系。采用传统的陶瓷工艺制备了(B i0.5N a0.5)1... 设计了(B i0.5N a0.5)1-x(B aaS rb)xT iO3(BNBST[100x-100a/100b])无铅压电陶瓷新体系。该体系压电陶瓷具有工艺特性及压电响应好,压电常数高的特点,且有实际应用前景的新型压电陶瓷材料体系。采用传统的陶瓷工艺制备了(B i0.5N a0.5)1-x(B aaS rb)xT iO3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制备工艺参数对其物化结构性能的影响。生料的热重-差热(TGA-DTA)分析表明,粉料合成过程中,先是S rT iO3、B aT iO3的形成,然后是(B i0.5N a0.5)T iO3的形成,同时三者形成固溶体;密度测试表明,陶瓷的体积密度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可较易获得理论密度94%的陶瓷;X-射线能谱分析(EDAX)研究表明,陶瓷的B i、N a的挥发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加剧。研究结果表明,要制备性能优良的无铅压电陶瓷,需要精确控制制备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0.5na0.5)tio3 无铅压电陶瓷 (Bi{0.5na0.5)1-x(BaaSrb)xti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