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65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πβ(PS)-4πγ绝对活度测量研究
1
作者 马鹏 孙宏清 +1 位作者 党云博 孙雪杰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22-1026,共5页
为简化β-γ符合绝对活度测量中β源制备以及活度测量的复杂流程,尤其是针对短寿命核素测量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塑料闪烁体(PS)与Na I(Tl)组成的4πβ(PS)-4πγ符合测量方法,研究设计了一种双层塑闪片夹心结构4πβ源,并采用... 为简化β-γ符合绝对活度测量中β源制备以及活度测量的复杂流程,尤其是针对短寿命核素测量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塑料闪烁体(PS)与Na I(Tl)组成的4πβ(PS)-4πγ符合测量方法,研究设计了一种双层塑闪片夹心结构4πβ源,并采用波形数字化仪直接采集前置放大器数据进行离线处理,从而优化实验流程并缩短测量时间。通过效率外推法测量了^(60)Co的绝对活度,不确定度(k=2)为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πβ(ps)-4πγ 绝对活度 数字符合 ^(60)C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LSTM的碳纤维增强聚合物铣削能耗预测
2
作者 张华 张福童 +1 位作者 鄢威 江志刚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7,65,共7页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应用日益广泛,但由于材料的各向异性、高刚度、高比强度等特性使得其二次加工能耗影响因素较多,难以实现准确的预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SO-LSTM的CFRP铣削能耗预测方法。首先,基于正交试验方法设计了...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应用日益广泛,但由于材料的各向异性、高刚度、高比强度等特性使得其二次加工能耗影响因素较多,难以实现准确的预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SO-LSTM的CFRP铣削能耗预测方法。首先,基于正交试验方法设计了在不同进给量和切削速度下纤维取向为0°、30°、45°、75°的CFRP铣削实验,分析了不同加工参数对能耗的影响;构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PSO-LSTM)的预测模型,实现了CFRP铣削能耗的准确预测;最后,对所提模型和方法进行验证,相比于其他算法,所提方法通过性能评价指标MAE为1.972 82、R^(2)为0.998 72,RMSE=2.594 12,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 铣削 ps0-LSTM 能耗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M的GB-InSAR图像PS点选择方法
3
作者 田卫明 王龙跃 +1 位作者 高嵩 邓云开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3-1163,共11页
永久散射体(Permanent Scatterer,PS)点选择是地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Ground-Based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B-InSAR)处理中的关键步骤.现有的PS点选择方法依赖于幅相稳定性或像元之间的高相干性筛选PS点,其中幅相稳... 永久散射体(Permanent Scatterer,PS)点选择是地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Ground-Based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B-InSAR)处理中的关键步骤.现有的PS点选择方法依赖于幅相稳定性或像元之间的高相干性筛选PS点,其中幅相稳定性对相位波动敏感,在一些情况下不能很好地表征PS点的相位误差,而基于高相干性的方法基于局部窗口,容易造成误检.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分析了GB-InSAR图像中PS点与非PS点的干涉相位在分布特征上的差异,并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的PS点选择方法.首先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足够数量的PS点作为先验参考信息,然后使用GMM拟合参考PS点干涉相位的概率分布,最后依靠全图像元的干涉相位序列与GMM的匹配程度区分PS点与非PS点.实测数据表明,与基于幅相稳定性的传统方法相比,在获得的PS点数量接近的情况下,本文方法获取的PS点的相关性更强,干涉相位序列聚合程度更高,且残差点数量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散射体(ps) 地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GB-InSAR) 高斯混合模型(G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引水工程地面沉降PS-InSAR监测与分析
4
作者 熊春宝 安贺雯 苏广利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25,72,共8页
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旨在缓解南北方水资源分配不均问题的国家战略工程,对工程沿线进行地表形变监测可以识别安全隐患,对这一大型引水工程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基于覆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天津支线2020年7月至2023年6月的45景S... 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旨在缓解南北方水资源分配不均问题的国家战略工程,对工程沿线进行地表形变监测可以识别安全隐患,对这一大型引水工程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基于覆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天津支线2020年7月至2023年6月的45景Sentinel-1A影像数据,采用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技术(PS-InSAR)对研究区域进行地表沉降监测,得到了该地区的年平均沉降速率和累积沉降量;然后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数据对比,验证了PS-InSAR技术测量地表形变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研究时间内研究区平均地表沉降速率范围为-72.26~17.30 mm/a;天津支线工程经过两个明显的沉降区,分别位于保定市雄县和廊坊市固安县交界处、廊坊市霸州市东部;影响该地区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包括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工业化进程加速导致的地面荷载增加;通过对地下水位的变化曲线与地面累计沉降量的对比可知,研究区的地表形变整体上相较于地下水位变化滞后约1~3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INSAR 地面沉降监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LA-PS-ANFIS超短期风电功率日内动态预测方法
5
作者 李练兵 陈伟光 +3 位作者 李佳祺 卢盛欣 吴宁宇 于力强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6,共7页
为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的准确性,减少风电对电网的负面影响,将传统的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daptive network-based fuzzy inference system,ANFIS)与蛙跳算法(shuffled frog leaping algorithm,SFLA)和模式搜索(pattern search,PS)算法... 为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的准确性,减少风电对电网的负面影响,将传统的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daptive network-based fuzzy inference system,ANFIS)与蛙跳算法(shuffled frog leaping algorithm,SFLA)和模式搜索(pattern search,PS)算法相结合,提出一种超短期风电功率日内动态预测方法。首先,使用SFLA-PS算法对ANFIS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优化,将归一化处理的数据集作为模型的输入构建SFLA-PS-ANFIS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模型。然后,加载待预测时刻的输入数据到模型进行预测,将预测结果更新到数据库中,并更新气象数据,每隔15 min预测一次,实现对风电功率的动态预测。最后,以张家口某风电场实际运行数据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较于PSOANFIS、随机森林模型,SFLA-PS-ANFIS模型在春季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EMAPE分别降低0.472%、0.741%;夏季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EMAPE分别降低1.826%、3.294%;秋季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EMAPE分别降低0.039%、0.183%;冬季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EMAPE分别降低0.354%、0.596%,所提方法在不同季节均取得最优效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超短期 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 蛙跳算法 模式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叶状枝形态学特征和trnH-psbA序列的15份天门冬属种质资源鉴定
6
作者 王辉 FARDOUS Mohammad Safiul Azam +5 位作者 MUHAMMAD Idrees 江心雨 钱干瑞 龙海林 李雪芹 王芊芊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4-1035,共12页
以采自西南地区的15份天门冬属(Asparagus)植物为试材,开展基于叶状枝形态学特征和叶绿体trnH-psbA序列的综合分析,为该属种质资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形态学结果表明,15份样本间的15个形态学特征有一定相关性,主成分分... 以采自西南地区的15份天门冬属(Asparagus)植物为试材,开展基于叶状枝形态学特征和叶绿体trnH-psbA序列的综合分析,为该属种质资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形态学结果表明,15份样本间的15个形态学特征有一定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将所有形态特征值转化为4个主成分(特征值>1),累计贡献率81.42%,其中,主成分1反映叶状枝粗细,主成分2反映保卫细胞大小,主成分3、4反映表皮细胞大小。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阈值12.5处将供试材料聚为3大类群:类群Ⅰ包含样本数11种,占参试材料的73.33%,特征表现为叶状枝直线型,多数形态特征值介于类群Ⅱ、Ⅲ之间;类群Ⅱ3种,特征表现为叶状枝新月形、数量少、宽度值大;类群Ⅲ包含1个样本,占参试材料的6.67%,特征表现为叶状枝针状,数量多,长度和宽度值小,气孔小而少,表皮细胞短而多。trnH-psbA序列测序结果进一步表明,15份样本的trnH-psbA序列全长约750 bp,对位排列后共有691个位点,其中保守位点591个,变异位点124个,简约信息位点55个,单突变位点41个,种间遗传差异大;进化树显示15份天门冬属物种均处于独立分支,除大理天门冬外,其余种均能利用trnH-psbA序列条形码对其进行区分。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天门冬属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门冬属 叶状枝 形态学特征 trnH-psbA序列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转炉炉壁温度场三维重建及风眼管长度-温度分布关联机制研究
7
作者 余彬 王恩志 +2 位作者 陈习堂 陈聪海 徐建新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3-214,共12页
对PS转炉的炉壁温度分布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评估炉壁的热负荷状态及其对转炉运行效率和安全性的影响。通过红外热像仪监测和传热模型仿真,获取了炉壁的温度场分布数据。研究发现,炉壁温度在转炉中部区域显著高于上部和下部区域,炉壁中... 对PS转炉的炉壁温度分布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评估炉壁的热负荷状态及其对转炉运行效率和安全性的影响。通过红外热像仪监测和传热模型仿真,获取了炉壁的温度场分布数据。研究发现,炉壁温度在转炉中部区域显著高于上部和下部区域,炉壁中部区域温度达到(270±15)℃,上部/下部区域为(100±10)℃,温差达到170℃,表明中部炉壁可能因长期高温作用而出现磨损或脱落现象,导致其厚度减少。此外,热流密度分析进一步揭示了高热流密度区域与高温区域的对应关系,中部热流密度峰值达2 800 W/m^(2),是两端区域(400 W/m^(2))的7倍,验证了炉壁热负荷的不均匀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炉壁温度的异常变化与风眼管长度的调整密切相关,风眼管长度每缩短0.1 m,炉壁温度升高25~30℃(线性相关,R^(2)=0.92),二者趋势高度一致,证明了传热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为转炉的热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提高冶炼效率和降低维护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转炉 炉壁温度分布 风眼管 传热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花苷对APP/PS1小鼠Aβ沉积和神经炎症的作用
8
作者 毛佩芝 严荧燕 +3 位作者 严增泽 戚建华 王龙虎 陈琦君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1-667,共7页
目的考察蒙花苷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动物模型小鼠认知行为能力,探究其治疗Aβ沉积和神经炎症两个核心病理特征的效果以及关联性。方法APP/PS1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蒙花苷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C57BL/6J... 目的考察蒙花苷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动物模型小鼠认知行为能力,探究其治疗Aβ沉积和神经炎症两个核心病理特征的效果以及关联性。方法APP/PS1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蒙花苷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C57BL/6J小鼠为正常组。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能力,TUNEL法检测小鼠CA1区组织神经元凋亡,IHC检测小鼠脑组织Aβ42、GFAP的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脑组织BACE1和PS-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NCP较少、目标象限行程较短、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较低(P均<0.01),海马CA1区组织细胞凋亡率较高(P<0.01),Aβ42、GFAP的蛋白表达明显较高(P均<0.01),BACE1和PS-1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较高(P均<0.01);与模型组相比,蒙花苷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小鼠NCP较多、目标象限的行程较长、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较高(P均<0.05),海马CA1区组织细胞凋亡率较低(P<0.01),Aβ42、GFAP的蛋白表达明显较低(P均<0.01),BACE1和PS-1蛋白表达明显较低(P均<0.01)。结论蒙花苷能抑制Aβ形成的两个关键酶从而减少APP裂解与Aβ42的生成,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缓解神经炎症,改善AD核心病理特征,从而改善APP/PS1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花苷 阿尔茨海默病 APP/ps1 认知行为 AΒ沉积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PVD YSZ/GZO复合涂层制备工艺优化
9
作者 李新慧 何箐 +3 位作者 王世兴 由晓明 邹晗 赵乾 《中国表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6-279,共14页
目前等离子物理气相沉积(PS-PVD)技术为制备高隔热、长寿命柱状结构热障涂层提供了巨大潜力,但PS-PVD工艺参数较多、工艺复杂,且各参数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导致涂层微结构及性能存在明显差异。为探究PS-PVD工艺参数对涂层微结构及性能影... 目前等离子物理气相沉积(PS-PVD)技术为制备高隔热、长寿命柱状结构热障涂层提供了巨大潜力,但PS-PVD工艺参数较多、工艺复杂,且各参数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导致涂层微结构及性能存在明显差异。为探究PS-PVD工艺参数对涂层微结构及性能影响的交互作用规律,采用田口试验方法(Taguchi method),以喷涂电流、喷涂步进和送粉速率等工艺参数为影响因子,以涂层微结构特征、燃气热冲击寿命等为响应值,分析各响应值均值的主效应图、方差以及交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参数一定的情况下,对YSZ/GZO涂层寿命影响的显著性依次是喷涂步进>喷涂电流>送粉速率,这种情况下优选的工艺参数依次为喷涂步进200 mm,喷涂电流2200 A,送粉速率10 g/min,1350℃燃气热冲击寿命可达3062次。通过田口试验方法系统研究各工艺参数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对涂层微结构和燃气热冲击寿命的影响规律,有效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降低研发成本及试验周期,制备出高性能、长寿命PS-PVD YSZ/GZO复合涂层,掌握了该复合涂层微结构调控及可控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物理气相沉积 热障涂层 田口试验 热冲击寿命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InSAR技术的北京平原区地面沉降与影响因素
10
作者 葛畅 石云 +2 位作者 龚文瑜 廖欣 张国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502-7510,共9页
采取系列防治措施后北京平原区的地面沉降发展趋势如何变化尚待深入分析。基于2017—2022年Sentinel-1A影像数据,采用PS-InSAR技术评估北京平原区地面沉降现状,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影响地面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北... 采取系列防治措施后北京平原区的地面沉降发展趋势如何变化尚待深入分析。基于2017—2022年Sentinel-1A影像数据,采用PS-InSAR技术评估北京平原区地面沉降现状,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影响地面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北京平原区地面沉降分布不均匀,最大沉降速率达到90 mm/a,非漏斗区的沉降速率自2020—2021年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减缓趋势,漏斗区的沉降速率的减缓趋势则较不明显。地面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首先是地下水,其次是可压缩层厚度。所有影响因素交互作用后均表现为因子增强关系,其中地下水与地铁交互作用对地面沉降的影响最为显著,反映出地下水开采和城市建设共同驱动北京平原区的地面沉降。研究结果可为北京平原区地面沉降的全面评估、准确预测与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平原区 地面沉降 影响因素 ps-INSAR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PS与DS方法的2019—2023年郑州城区地表形变研究
11
作者 张诗玉 张姿旗 +3 位作者 李雯雯 高廷婷 祁礼刚 曹宏文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1,共5页
为准确提取郑州的地表形变信息,本文基于融合分布式目标的DS-InSAR技术,处理2019年1月—2023年12月的50景Sentinel-1A卫星影像数据,获得主城区的地面形变速率与累积形变量。结果表明,郑州中心城区尤其是地下水禁采区地表存在上升现象,... 为准确提取郑州的地表形变信息,本文基于融合分布式目标的DS-InSAR技术,处理2019年1月—2023年12月的50景Sentinel-1A卫星影像数据,获得主城区的地面形变速率与累积形变量。结果表明,郑州中心城区尤其是地下水禁采区地表存在上升现象,主要沉降区位于郑州东区及中牟县。典型形变区域的分析表明,最大沉降区位于中牟县白沙镇,最大下沉速率约为20.0 mm/a,其他沉降区域则成点状分布于各乡镇与主要居民地。本文试验结果可对郑州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准确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 地表形变 DS-InSAR ps-IN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精确Zoeppritz方程的叠前PP-PS波联合非线性反演方法
12
作者 杨涛 王鹏起 +3 位作者 李庆春 霍科宇 李伟 何煦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62,203,共12页
叠前AVO反演是获取地层物性参数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叠前AVO反演方法多基于近似反射系数方程,往往在特定的地质环境或大入射角情况下精度较低。为克服这些不足,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精确Zoeppritz方程的叠前PP-PS波联合非线性反演方法。该... 叠前AVO反演是获取地层物性参数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叠前AVO反演方法多基于近似反射系数方程,往往在特定的地质环境或大入射角情况下精度较低。为克服这些不足,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精确Zoeppritz方程的叠前PP-PS波联合非线性反演方法。该方法将多目标的全局优化算法与纵横波联合反演相结合,可同时对PP和PS波两个目标函数进行优化,从而实现完全非线性参数反演。为解决传统PP-PS波联合反演中PS波地震资料权重系数给定困难的问题,在贝叶斯框架下建立了PP-PS波联合反演的多目标函数,并引入多目标智能优化算法——SPEA2求解构建的反演多目标函数。单井合成地震记录、Marmousi模型合成地震记录以及实际地震数据的测试结果表明,该叠前PP-PS波联合非线性反演方法能够高精度地估计地层的弹性参数,在处理复杂地层和大入射角地震数据时反演效果优于传统的AVO反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Zoeppritz 方程 叠前AVO 反演 SPEA2(Strength Pareto Evolutionary Algorithm 2) PP-ps 波联合 反演 贝叶斯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SBAS-InSAR的藕塘滑坡灾害时序变形特征分析
13
作者 李新宇 殷坤龙 +4 位作者 梁鑫 谢小旭 廖映雪 王诺娜 尹昊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6-229,共14页
三峡水库自2003年蓄水运行以来,水位升降诱发了大量间歇性变形的水库滑坡,开展时序变形监测对理解水库滑坡运动特征和灾害早期预警至关重要。以奉节县藕塘滑坡为例,以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 三峡水库自2003年蓄水运行以来,水位升降诱发了大量间歇性变形的水库滑坡,开展时序变形监测对理解水库滑坡运动特征和灾害早期预警至关重要。以奉节县藕塘滑坡为例,以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为基础,使用永久散射体InSAR(persistent scatterer InSAR,PS-InSAR)、小基线集InSAR(small baseline subset InSAR,SBAS-InSAR)和PS-SBAS-InSAR技术开展经济普适的滑坡变形广域时序性监测,以解决地基传感器获得的点状信息在滑坡演化特征分析方面的缺陷;对2018—2019年藕塘滑坡地区的31景Sentinel-1A升轨数据进行了解算,通过对比地表GNSS数据,评价了3种SAR解算技术的监测效果,并通过对藕塘滑坡的时序变形特征及机理分析,明确了InSAR技术在滑坡运动学特征分析与变形分区方面的优势。结果表明:PS-SBAS-InSAR的监测效果最佳,其均方根误差和拟合度的平均值分别为2.8967 mm和0.9561;根据InSAR监测结果,将藕塘滑坡划分为弱变形区(-10 mm/a≤v_(slope)≤0 mm/a)、中等变形区(-30 mm/a≤v_(slope)<-10 mm/a)、强变形区(-70 mm/a≤v_(slope)<-30 mm/a);滑坡变形与降雨量、库水位升降密切相关,其在空间上呈现出后部变形最大、前部次之、中部最小,时间上呈现出汛期变形较大、非汛期变形较小的特点;目前藕塘滑坡处于持续蠕滑阶段,表现出前部牵引-后部推移的变形破坏模式。基于该方法的变形特征解译和强度分区为滑坡灾害的精细化监测和早期预警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形变监测 ps-SBAS-InSAR 早期识别 时间序列分析 藕塘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PS对锰酸锂-石墨电池高温存储容量衰减的影响
14
作者 郭慧芳 雷少帆 +3 位作者 齐敏杰 李娟 常林荣 程树国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21-1628,共8页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AE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充放电测试仪研究了1,3-PS(1,3丙烷磺酸内酯)对满电态锰酸锂-石墨电池在环境55℃下存储168 h测试容量衰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AE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充放电测试仪研究了1,3-PS(1,3丙烷磺酸内酯)对满电态锰酸锂-石墨电池在环境55℃下存储168 h测试容量衰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剂1,3-PS将电池容量的衰减由9.9%减少到6.4%,其对存储测试中容量的衰减有抑制作用,但对锰酸锂与石墨的质量比容量无明显影响;存储测试前实验组电池负极片S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对比组,且存储测试后实验组电池负极片S元素含量明显上升。这说明首次充电与测试过程中1,3-PS在负极分解成膜;存储测试过程中空电态对比组电池负极片锂元素浓度由123.2μg/cm^(2)增加到250.1μg/cm^(2),实验组电池负极片锂元素浓度由121.6μg/cm^(2)增加到194.7μg/cm^(2),实验组电池与对比组电池负极片Mn元素含量无明显差异。对比组电池电解液EC(碳酸乙烯酯)含量由25.89%降低至24.06%,实验组电池电解液EC含量由25.34%降低至24.83%,1,3-PS对负极片锂元素浓度与电解液中EC含量有明显影响,1,3-PS对容量衰减的抑制作用归咎于其抑制了EC在负极的分解与活性锂的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酸锂-石墨电池 1 3-ps添加剂 高温存储测试 容量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InSAR技术的南水北调中线某膨胀土渠段地表形变规律研究
15
作者 冯党 刘先林 +4 位作者 康静伟 刘文锴 胡青峰 邹根中 王鹏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6-243,共8页
为揭示南水北调中线某膨胀土渠段地表形变规律,基于PS-InSAR技术,利用2020年6月—2021年2月期间覆盖研究区的22景升降轨TerraSAR-X影像数据,采用多轨道时序InSAR方法开展地表变形规律研究。该方法不仅能够对研究区进行面域全方位监测,... 为揭示南水北调中线某膨胀土渠段地表形变规律,基于PS-InSAR技术,利用2020年6月—2021年2月期间覆盖研究区的22景升降轨TerraSAR-X影像数据,采用多轨道时序InSAR方法开展地表变形规律研究。该方法不仅能够对研究区进行面域全方位监测,而且能够揭示监测区域形变的时序特征,有效弥补了传统水准或GNSS监测方法仅能够实现单点监测的不足。获得了2020年6月—2021年2月研究区渠段的二维地表形变演化特征,并对地表形变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提取。结果表明:在监测时间段内研究区渠段年平均沉降形变速率为-25~20 mm/a;其中深挖方渠段呈现抬升趋势,年平均形变速率达20 mm/a,高填方渠段呈现沉降趋势,年平均形变速率达-25 mm/a。结合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可知研究区深挖方渠段呈现抬升的主要原因是膨胀土遇水膨胀;高填方渠段呈现沉降的主要原因是该渠段范围内边坡较陡峭,在膨胀土遇水膨胀和边坡滑移共同作用下,渠道边坡向下滑移起到了主要作用,从而呈现不同的形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 ps-INSAR TERRASAR-X 二维形变 膨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CRITIC修正的TOPSIS模型在航班串疲劳度评估中的实证分析
16
作者 李敬强 潘敏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25-3131,共7页
在机组排班时,为了同时考虑前序航班执勤后的机组人员疲劳程度和待分配航班串自身的疲劳属性并进行均衡搭配,进而降低飞行机组执行航班任务的疲劳风险,采用真实运行环境下的某航司22名飞行员执飞的116条航班数据及221个执勤期为研究对象... 在机组排班时,为了同时考虑前序航班执勤后的机组人员疲劳程度和待分配航班串自身的疲劳属性并进行均衡搭配,进而降低飞行机组执行航班任务的疲劳风险,采用真实运行环境下的某航司22名飞行员执飞的116条航班数据及221个执勤期为研究对象,融合标准间相关性的准则重要性评价法(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CRITIC)确定权重,构建以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对航班串疲劳属性进行评价的航班串疲劳属性评估模型,对所提取的航班串进行量化评估,挑选疲劳属性特征突出的15条航班串数据模型评价结果与飞行员的主客观疲劳评价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融合CRITIC权重修正的TOPSIS模型在航班串疲劳属性评估算法结果与飞行机组主客观疲劳评分情况拟合度较高,航空公司可参考模型评估结果对飞行疲劳风险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会科学 航班串 疲劳属性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实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HC强化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脱氮
17
作者 马青 吴彦成 吴沛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8-259,共12页
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的高效、稳定净化,对服务区周边水环境的保护有重要意义。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HNAD)菌可以在好氧条件下同时实现硝化和反硝化,在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具有应用价值。为探究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过程应用于高速公路... 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的高效、稳定净化,对服务区周边水环境的保护有重要意义。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HNAD)菌可以在好氧条件下同时实现硝化和反硝化,在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具有应用价值。为探究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过程应用于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的可行性,从实验室规模的厌氧/缺氧/好氧(A^(2)/O)反应器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良好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性能的菌株,在采用批次实验探明该菌株最佳生长条件的基础上,将该菌株加入处理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的序批式反应器(SBR),探究了SBR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根据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发现分离得到的菌株为Pseudomonas aeruginosa HC,属于假单胞菌属。该菌株生长的最佳碳源为C_(4)H_(4)Na_(2)O_(4),最佳碳氮比(C/N)为30,最佳摇床转速为150 rpm,最佳温度为25℃,最佳pH值为8。强化SBR工艺出水的NH_(4)^(+)-N、NO_(2)^(-)-N和NO_(3)^(-)-N平均浓度分别为(2.33±0.12)、(1.12±0.09)和(8.08±0.11)mg·L^(-1)。与控制反应器相比,强化SBR工艺的生物强化脱氮效果提升明显,总氮(TN)去除率比控制反应器高13.96%±0.25%。90 d后,强化SBR工艺出水总氮逐渐升高,生物强化效果开始减弱;再次加入HC菌后,工艺的总氮去除率(TNRE)逐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序批式反应器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 最佳生长条件 脱氮 高速公路服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溪骨折方对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预后及血清β-CTX、Crosslaps的影响
18
作者 俞学子 张龙 +2 位作者 王殷红 叶冰兵 许远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44,共4页
目的分析西溪骨折方对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预后及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Type I collagen carboxy terminal peptideβspecial sequence,β-CTX)、骨胶原交联(Crosslaps)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6月—2021年3月收治的110例胫腓... 目的分析西溪骨折方对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预后及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Type I collagen carboxy terminal peptideβspecial sequence,β-CTX)、骨胶原交联(Crosslaps)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6月—2021年3月收治的11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使用简单随机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联合组加用西溪骨折方。评估两组术前、术后7 d疼痛评分、压痛、肿胀度以及血清β-CTX、Crosslaps变化,和术后7 d、术后4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变化,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并于术后4周使用Johner-Wruh胫骨干骨折评估标准评估两组预后。结果两组术后7 d疼痛评分、压痛、肿胀度均较术前下降,血清β-CTX、Crosslaps均较术前升高,联合组术后7 d疼痛评分、压痛、肿胀度均低于对照组,血清β-CTX、Crosslaps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4周HSS评分、ROM均较术后7 d升高,联合组术后4周HSS评分、ROM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5.14±2.63)周,低于对照组的(16.88±3.15)周(t=3.145,P=0.002)。联合组术后4周恢复优良率为94.55%(52/55),较对照组的81.82%(45/55)更高(P<0.05)。联合组、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27%(4/55)、10.91%(6/5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溪骨折方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改善骨代谢,对于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早期康复具有积极作用,且不会导致术后并发症风险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溪骨折方 胫腓骨骨折 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 骨胶原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PS点获取方法的矿山工业广场沉降监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可明 李婷婷 +3 位作者 马军 李亚星 江克贵 赵项通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51,共8页
为保障矿山地面和井下工作人员、工业广场周边居民以及运煤系统运行安全,实时监测地表变形情况,提出永久散射体(PS)点的优化获取方法,以提升PS-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在沉降监测中的适用性。首先,选择淮北市郊煤矿工业广场煤... 为保障矿山地面和井下工作人员、工业广场周边居民以及运煤系统运行安全,实时监测地表变形情况,提出永久散射体(PS)点的优化获取方法,以提升PS-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在沉降监测中的适用性。首先,选择淮北市郊煤矿工业广场煤柱Ⅱ513工作面开采沉陷期间2020年10月31日—2022年8月22日共26景SAR卫星影像,运用PS-InSAR技术确定最优的PS点目标选取方法;然后,基于该方法获取该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开采损害保护区地面沉降速率、累计沉降量;最后,基于地面水准点实测数据验证PS-InSAR监测精度并分析研究区地表及建(构)筑物动态沉降情况。结果表明:相干系数和振幅离差指数双阈值法较适应于研究区沉降监测;研究区内可探测到的最大下沉速率为-26.5 mm/a,最大累计下沉值为-53.7 mm;同时,探测到研究区西北部存在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因素;利用水准数据验证精度,均方根误差(RMSE)仅为3.8 mm,决定系数达到0.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散射体(ps)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 工业广场 沉降监测 相干系数 振幅离差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探讨EA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内在机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仲丽丽 路鑫 +7 位作者 于颖 赵秦妍 张静 刘彤慧 倪雪妍 车艳玲 吴丹 刘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8,共9页
目的探讨鞣花酸(ellagicacid,EA)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并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酶激酶-3(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探讨鞣花酸对双转基因小鼠海马氧化应激水平的调节机制。方法将32只SPF级6月龄APP/... 目的探讨鞣花酸(ellagicacid,EA)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并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酶激酶-3(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探讨鞣花酸对双转基因小鼠海马氧化应激水平的调节机制。方法将32只SPF级6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APP/PS1组、APP/PS1+EA组、APP/PS1+LY294002组、APP/PS1+EA+LY294002组,每组8只,另外选取8只SPF级C57BL/6J野生型小鼠(Wildtype)作为空白对照组,即WT组。APP/PS1+EA组给予50mg·kg^(-1)·d^(-1)灌胃EA;APP/PS1+LY294002组予以1.5mg·kg^(-1)·d^(-1)腹腔注射PI3K抑制剂LY294002;APP/PS1+EA+LY294002组予以50mg·kg^(-1)·d^(-1)灌胃EA,同时按1.5mg·kg^(-1)·d^(-1)腹腔注射LY294002;WT组和APP/PS1组于相同时间点灌胃等体积10%二甲基亚砜(DMSO)。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60天。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免疫组化、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I3K、AKT、GSK-3β相关蛋白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小鼠海马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WT组相比,其他四组的逃避潜伏期均增长(P<0.05),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1);APP/PS1组、APP/PS1+LY294002组和APP/PS1+EA+LY294002组中的PI3K、AKT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GSK-3β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APP/PS1+EA组的PI3K表达量降低(P<0.05),AKT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GSK-3β表达量升高(P<0.05);与WT组相比,APP/PS1组海马神经元细胞数目较少,线粒体结构破坏,大部分线粒体出现肿胀,线粒体的内膜和外模不完整,部分线粒体嵴消失,微管、微丝缠结,排列紊乱,而APP/PS1+EA组神经元细胞数较APP/PS1组增多,线粒体结构较清晰,可见清楚的线粒体嵴,线粒体轻度水肿。微管、微丝排列较整齐有序。结论鞣花酸改善AD模型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减少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和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PI3K、AKT、GSK-3β等相关蛋白降低AD模型小鼠海马氧化应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阿尔茨海默病 鞣花酸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糖原合成酶激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