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2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N-doped carbon materials and their use for sodium storage
1
作者 YUAN Ren-lu HOU Ruo-yang +4 位作者 SHANG Lei LIU Xue-wei LI Ang CHEN Xiao-hong SONG Huai-he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0-795,共26页
Defect engineering by heteroatom doping gives carbon materials some new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a different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a high electrochemical activity,making them suitable for high-performance applicatio... Defect engineering by heteroatom doping gives carbon materials some new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a different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a high electrochemical activity,making them suitable for high-performance applications.N-doping has been widely investigated because of its similar atom radius to carbon,high electronegativity as well as many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We summarize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properties of N-doped carbon materials,and discuss their possible use in sodium ion storage.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N content/configuration and crystallinity,electronic conductivity,wettability,chemical reactivity as well as sodium ion storage performance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oped carbon material N configuration preparation method Performance Sodium stor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fluidic preparation of surfactant-free ultrafine DAAF with tunable particle size for insensitive initiator explosives
2
作者 Bo Yang Rui Li +9 位作者 Wei Cao Si-min He Jincan Zhu Qi Wu Heng Ding Jin Chen Weimiao Wang Zhiqiang Qiao Xiaodong Li Guangcheng Y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42-52,共11页
High purity and ultrafine DAAF(u-DAAF)is an emerging insensitive charge in initiators.Although there are many ways to obtain u-DAAF,developing a preparation method with stable operation,accurate control,good quality c... High purity and ultrafine DAAF(u-DAAF)is an emerging insensitive charge in initiators.Although there are many ways to obtain u-DAAF,developing a preparation method with stable operation,accurate control,good quality consistency,equipment miniaturization,and minimum manpower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to adapt to the current soc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rend.Here reported is the microfluidic preparation of u-DAAF with tunable particle size by a passive swirling microreactor.Under the guidance of recrystallization growth kinetics and mixing behavior of fluids in the swirling microreactor,the key parameters(liquid flow rate,explosive concentration and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were screened and optimized through screening experiments.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no surfactant is added and only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are controlled,the particle size of recrystallized DAAF can be adjusted from 98 nm to 785 nm,and the corresponding specific surface area is 8.45 m^(2)·g^(-1)to 1.33 m^(2)·g^(-1).In addition,the preparation method has good batch stability,high yield(90.8%-92.6%)and high purity(99.0%-99.4%),indicating a high practical application potential.Electric explosion derived flyer initiation tests demonstrate that the u-DAAF shows an initiation sensitivity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the raw DAAF,and comparable to that of the refined DAAF by conventional spraying crystallization method.This study provides an efficient method to fabricate u-DAAF with narrow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d high reproducibility as well as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fabrication of other ultrafine explosi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fluidic preparation Screening crystallization conditions Narrow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Low initiation sensitivity Ultrafine DAA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Silicon Preparation on Root Physiological Activity of Rice Under Cadmium Stress
3
作者 Ren Hongyu Wu Jianan +4 位作者 Wang Wenbo Li Shuai Wen Yahuan Lin Zixin Zhang Xingwe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4年第4期54-65,共12页
The rice Dongfu 159 was used for the potting experiment to simulate soil cadmium(Cd)stress,and four silicon preparations,Si-50-G and Si-60-G at a concentration of 0.20%and Si-T-G and Si-E-G at a concentration of 0.50%... The rice Dongfu 159 was used for the potting experiment to simulate soil cadmium(Cd)stress,and four silicon preparations,Si-50-G and Si-60-G at a concentration of 0.20%and Si-T-G and Si-E-G at a concentration of 0.50%,were applied at the tillering stage and booting stage of rice,respectively.The cadmium content,root vitality,root malondialdehyde(MDA)content,and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y of each part of rice plants were determined,in order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exploring the mechanism of silicon fertilizer on the mitigation of Cd-stressed plan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admium stress,silicon application 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root vitality and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y,reduce the content of MDA,and reduce the accumulation of cadmium in various parts of rice.The treatment of Si-T-G applied at the tillering stage was the most effective in increasing the root vitality of rice,which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63.00%compared with the CK.The treatment of Si-50-G applied at the stage of booting was the most effective in reducing MDA content of rice roots,which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30.16%compared with the CK.The treatment of Si-60-G applied at the stage of booting was the most effective in increasing the root superoxide dismutase(SOD)activity,which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39.36%compared with the CK.The treatment of Si-60-G applied at the tillering stage was the most effective in increasing the root peroxidase(POD)and catalase(CAT)activities,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64.66%and 51.52%,respectively,compared with the CK.The treatment of Si-T-G applied at the tillering stage was the most effective in reducing Cd content of rice roots,stems and grains,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39.53%,61.19%and 43.41%,respectively,compared with the CK,and the treatment of Si-60-G was the most effective in reducing Cd content of leaves,which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53.40%compared with the 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mium stress RICE silicon preparation root physiological activ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site preparation of one-dimensional C_(60) polymer crystals
4
作者 Xia Wang Fei Pan Yanwu Zhu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32,68,共7页
The preparation of large crystals is highly important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newly found structure but remains a challenge for one-dimensional(1D)C_(60) polymers.In this work,we successfully fab... The preparation of large crystals is highly important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newly found structure but remains a challenge for one-dimensional(1D)C_(60) polymers.In this work,we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a 1D C_(60) polymer crystal via on-site annealing of a millimeter-sized C_(60) molecular crystal withα-Li_(3)N at 500°C and ambient pres�sure.Characterizations show that the C_(60) cages in the crystal have been efficiently connected,forming 1D chains along the<110>direction in an orthorhombic 3D structure.At the same time,the crystal maintains a morphology similar to that of the pristine C_(60)crystal,providing opportunities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all the facets of the crystal via Raman spectroscopy and thus suggesting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uch cryst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llerene C_(60) molecular crystal on-site preparation 1D C_(60) polymer crystal covalent conn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碳点的制备及其在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郭永艳 杨萍 +1 位作者 党铭铭 田雁飞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78,共6页
碳点是一种新型荧光碳纳米材料,具有光致发光、荧光稳定、无光漂白和水溶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分析检测及光电元器件等领域。介绍了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如电化学合成法、激光烧蚀法、水热法、超声波法、微波法和模板法等,... 碳点是一种新型荧光碳纳米材料,具有光致发光、荧光稳定、无光漂白和水溶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分析检测及光电元器件等领域。介绍了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如电化学合成法、激光烧蚀法、水热法、超声波法、微波法和模板法等,分析了荧光碳点在检测重金属离子过程中出现荧光淬灭的主要原因,综述了荧光碳点在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碳点 制备 重金属离子检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热增强型相变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钟金豹 范浩熙 +3 位作者 方桂花 王永鹏 孟祥一 张剑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29,共6页
首先对相变材料蓄能原理以及导热过程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对复合相变材料导热能力的增强方式进行概述,并介绍了近年来导热增强型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实验结果。进一步分析了导热增强型复合相变材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且对相变材料的发... 首先对相变材料蓄能原理以及导热过程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对复合相变材料导热能力的增强方式进行概述,并介绍了近年来导热增强型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实验结果。进一步分析了导热增强型复合相变材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且对相变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强化导热 制备方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原子氧防护涂层技术研究现状及挑战
7
作者 王虎 何延春 +10 位作者 李中华 周超 李坤 李学磊 左华平 王晓毅 王兰喜 杨淼 李毅 周晖 张斌 《中国表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56,共17页
原子氧防护涂层是保障低轨航天器长寿命高可靠的有效途径。简要阐述原子氧防护涂层的研究进展,对影响原子氧防护涂层性能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涂层的表面粗糙度会增加原子氧与材料表面的碰撞概率,涂层中的缺陷会提供原子氧的侵蚀通... 原子氧防护涂层是保障低轨航天器长寿命高可靠的有效途径。简要阐述原子氧防护涂层的研究进展,对影响原子氧防护涂层性能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涂层的表面粗糙度会增加原子氧与材料表面的碰撞概率,涂层中的缺陷会提供原子氧的侵蚀通道,涂层的成分与结构会影响原子氧反应的概率。调查空间原子氧防护涂层的种类,分析不同类型涂层的特点。无机涂层防护性能优异,但其柔韧性较差;有机硅涂层柔韧性较好,但在大通量原子氧作用下易出现缺陷;复合结构涂层可以满足多种功能复合的需求,但对工艺要求也较高。对涂层制备方法进行整理归纳,对比分析磁控溅射、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离子束共沉积、原子层沉积、溶胶-凝胶、前驱体光解/水热固化六种不同制备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应用对象。分析介绍原子氧防护涂层的进一步发展趋势。研究结果为我国低轨航天器材料的原子氧防护提供必要的研究依据和参考,为原子氧防护涂层技术的发展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氧 防护 涂层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公众双重数字化关注对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准备”还是“行动”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梦洁 杜威剑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28,共11页
本文搭建政府-公众-公司的三维逻辑分析框架,采用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考察政府和公众双重数字化关注对公司数字化转型准备和行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和公众数字化关注促使公司数字化转型,即随着政府和公众对数字化关注的提高,公司... 本文搭建政府-公众-公司的三维逻辑分析框架,采用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考察政府和公众双重数字化关注对公司数字化转型准备和行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和公众数字化关注促使公司数字化转型,即随着政府和公众对数字化关注的提高,公司数字化转型准备和行动均显著增强。基于企业所有制属性,政府数字化关注对国有公司数字化转型效果更明显,而公众数字化关注则对非国有公司数字化转型影响更大;基于行业特征,政府和公众关注的数字化转型效果在非制造业公司中均较为明显。政府-公众双重数字化关注产生信号传递效应、技能溢价效应和研发投入效应,通过促使公司持有更乐观的数字化转型态度、影响公司雇佣更多的高技能工人、倒逼公司增加研发费用,最终实现数字化转型。政府和公众数字化关注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在公众数字化关注程度较高的情境下政府关注可作为支撑,实现“锦上添花”的效果;而在政府数字化关注程度较低的情境下公众关注成为有益补充,实现“雪中送炭”的效果。这一结论有助于打开公司数字化转型的“黑箱”,揭示政府和公众数字化关注在推动公司数字化转型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数字化关注 公众数字化关注 公司数字化转型 准备与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精油-壳聚糖纳米微胶囊对生鲜调理肉的保鲜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玉华 孟一 +2 位作者 陈东杰 马倩倩 张长峰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0-118,共9页
为明确丁香精油-壳聚糖纳米微胶囊对生鲜调理肉品质的影响,利用0.1%、0.5%(质量分数,下同)丁香精油及丁香精油-壳聚糖纳米微胶囊处理生鲜调理肉,测定其在4℃冷藏期间理化、微生物、感官、挥发性成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从贮藏4~6 d... 为明确丁香精油-壳聚糖纳米微胶囊对生鲜调理肉品质的影响,利用0.1%、0.5%(质量分数,下同)丁香精油及丁香精油-壳聚糖纳米微胶囊处理生鲜调理肉,测定其在4℃冷藏期间理化、微生物、感官、挥发性成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从贮藏4~6 d开始,0.1%、0.5%丁香精油及其微胶囊组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菌落总数、pH值、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汁液流失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感官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精油与微胶囊用量相同时,微胶囊组保鲜效果好于游离精油组。0.5%丁香精油-壳聚糖纳米微胶囊的保鲜效果最好,贮藏10 d时,0.5%丁香精油-壳聚糖纳米微胶囊组TVB-N含量为15.07 mg/100 g、菌落总数6.08 lg CFU/g、pH值为6.42、TBARS值为0.47 mg/kg,汁液流失率分别比对照组低2.26个百分点,达到新鲜肉腐败阈值或次鲜肉标准,生鲜调理肉保鲜期与对照组相比延长约4 d。超快速气相色谱电子鼻结合主成分分析表明,直接添加精油会对生鲜调理肉的气味产生影响,而添加微胶囊影响不显著,贮藏10 d时处理组被划分为精油微囊处理区、精油处理区和对照区。0.5%丁香精油-壳聚糖纳米微胶囊降低了生鲜调理肉腐败性挥发物的产生,延缓了气味劣变。研究结果可为生鲜调理肉绿色防腐保鲜剂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调理肉 丁香精油 壳聚糖 纳米微胶囊 超快速气相色谱电子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在食品领域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陈婷 张萌 +4 位作者 邓博研 李甜甜 陈丽卿 徐婷 司传领 《中国造纸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7,共10页
纳米纤维素具有的高比表面积、优异的机械强度、良好的界面稳定性及表面化学多功能性,使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围绕纳米纤维素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进行概述,介绍了纳米纤维素的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制备方法;论述了纳... 纳米纤维素具有的高比表面积、优异的机械强度、良好的界面稳定性及表面化学多功能性,使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围绕纳米纤维素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进行概述,介绍了纳米纤维素的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制备方法;论述了纳米纤维素在乳液稳定剂、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食品安全传感,以及功能性食品成分中的应用进展;并对纳米纤维素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和展望,以期为纳米纤维素的功能化利用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 食品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表面修饰活性氧化铈纳米微粒的制备和摩擦学性能研究
11
作者 张悦 张晟卯 +2 位作者 张玉娟 余来贵 张平余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1-451,共11页
使用纳米润滑油添加剂是控制摩擦磨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CeO_(2)纳米微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不仅能降低摩擦磨损,对磨损部位还具有修复作用,从而提高机械部件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但CeO_(2)纳米微粒作为... 使用纳米润滑油添加剂是控制摩擦磨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CeO_(2)纳米微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不仅能降低摩擦磨损,对磨损部位还具有修复作用,从而提高机械部件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但CeO_(2)纳米微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时的分散稳定性及极压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鉴于此,本文中分别以异辛酸和异辛酸/己二酸作为修饰剂,利用原位表面修饰方法制备了表面修饰的CeO_(2)纳米微粒;表征了2种CeO_(2)纳米微粒的结构、热稳定性和表面修饰量等;测试了其在AN5基础油中的减摩抗磨性能和极压性能,分析了其摩擦学机理,并探讨了不同修饰剂对CeO_(2)纳米微粒在摩擦副接触表面成膜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原位表面修饰活性CeO_(2)纳米微粒具有良好的摩擦成膜能力,可有效地提高润滑油的减摩抗磨能力和极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铈 纳米微粒 制备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碳点的制备及生物检测与生物成像应用研究进展
12
作者 郭永艳 张娴 +3 位作者 高鹏 田雁飞 党铭铭 杨萍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6-231,237,共7页
在碳点中掺入杂原子可以改变碳点的结构,进而提高碳点的光学性能和电子传输能力,拓宽其应用范围。综述了非金属原子掺杂碳点、金属原子掺杂碳点的制备方法,介绍了掺杂碳点的性质,如紫外和近红外光吸收特性、磷光特性、光致发光特性和低... 在碳点中掺入杂原子可以改变碳点的结构,进而提高碳点的光学性能和电子传输能力,拓宽其应用范围。综述了非金属原子掺杂碳点、金属原子掺杂碳点的制备方法,介绍了掺杂碳点的性质,如紫外和近红外光吸收特性、磷光特性、光致发光特性和低细胞毒性等,以及掺杂碳点在生物检测、生物成像、组织成像中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碳点 制备 生物检测 生物成像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备孕家庭男方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影响因素的横断面调查
13
作者 王定美 张羿 +7 位作者 陈逍天 李梦茹 姚沁玙 彭远舟 顾晓妍 马晓静 严卫丽 黄国英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47,共4页
背景全人群的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发生率高达37.2%,备孕家庭男方的Hcy水平及高Hcy的发生率尚不清楚。目的调查备孕家庭男方Hcy的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以2016年3月至2022年1月上海市亲子出生队列(SPCC)中上... 背景全人群的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发生率高达37.2%,备孕家庭男方的Hcy水平及高Hcy的发生率尚不清楚。目的调查备孕家庭男方Hcy的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以2016年3月至2022年1月上海市亲子出生队列(SPCC)中上海市9区16家孕前检查的综合型医院或区妇幼保健院(所)备孕家庭中的男方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采集社会人口学信息、近3个月叶酸补充剂使用、吸烟和饮酒情况,同时收集血清样本检测Hcy(≥15μmol·L^(-1)为高Hcy)。主要结局指标影响备孕家庭男方Hcy的影响因素。结果进入本文分析16242名备孕家庭男方,年龄21.4~67.0(30.5±4.5)岁,<30岁占51.8%,BMI≥24 kg·m^(-2)占47.1%,本科及以下学历占83.5%,家庭收入<20万占56.2%,叶酸补充剂使用率6.6%。Hcy平均水平10.9(95%CI:8.9~13.9)μmol·L-1,高Hcy占2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备孕男方补充叶酸(OR=0.48,95%CI:0.38~0.60)、年龄增加(OR=0.82,95%CI:0.74~0.91)、家庭年收入越高(OR=0.86,95%CI:0.77~0.96)、居住地为传统市区(OR=0.84,95%CI:0.73~0.96),其高Hcy风险越低,吸烟(OR=1.20,95%CI:1.09~1.33)可增加高Hcy风险。结论备孕男方的Hcy水平偏高,5个备孕男方中有1个患有高Hcy,需加大降低Hcy的健康宣教,如避免吸烟、使用叶酸补充剂等可能降低备孕男方Hcy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孕男方 同型半胱氨酸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粉中沙门氏菌能力验证样品研制
14
作者 王志伟 徐琼 +3 位作者 宋春宏 范晗之 胡雪莲 曲勤凤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0-45,共6页
为研究建立乳粉中沙门氏菌能力验证样品的制备方法,选取实验室保存的标准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冻干保护剂进行筛选优化,依据CNAS-CL03-A001:2019《能力验证提供者认可准则在微生物领域的应用说明》,评价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 为研究建立乳粉中沙门氏菌能力验证样品的制备方法,选取实验室保存的标准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冻干保护剂进行筛选优化,依据CNAS-CL03-A001:2019《能力验证提供者认可准则在微生物领域的应用说明》,评价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最佳冻干保护剂组合为脱脂乳粉14%,海藻糖5%,抗坏血酸钠2%;在均匀性试验中,阳性样品(CODE 1和CODE 2)F值分别为1.69和0.91,均小于F临界值F0.05(9,10)=3.02,符合要求;能力验证样品于25℃和37℃储藏14 d、4℃和-20℃储藏120 d后,阳性样品均检出沙门氏菌,阴性样品均未检出沙门氏菌,短期运输稳定性和长期储藏稳定性良好。该方法能满足乳粉中沙门氏菌检测能力验证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能力验证 样品制备 乳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量表的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
15
作者 曹敏 吴筱莲 +1 位作者 黄馨睿 徐敏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4-679,共6页
目的 :编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量表并评价其信度、效度,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照护需求的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以支持性照护需求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回顾和质性访谈初步构建量表条目池,经专家函询形成量表初稿。... 目的 :编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量表并评价其信度、效度,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照护需求的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以支持性照护需求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回顾和质性访谈初步构建量表条目池,经专家函询形成量表初稿。通过线上结合线下的方式对418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量表进行项目分析和信度、效度检验并确定量表终稿。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40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7.13%。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5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7.044%。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卡方/自由度为1.239,近似误差均方根值为0.035,规范拟合指数为0.941,增量拟合指数为0.988,塔克-刘易斯指数为0.988,比较拟合指数为0.988。量表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54,折半系数为0.825,30例患者重测信度系数为0.927(P<0.001),总量表的内容效度为0.974。最终形成的量表包含5个维度、30个条目。结论 :本量表的编制过程科学规范,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可作为临床医护人员评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照护需求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需求 量表编制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质谱的超滤辅助样品制备方法的优化
16
作者 张莹 孙旋 孟令杰 《质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3-502,共10页
超滤辅助样品制备(filter-aided sample preparation,FASP)法广泛用于蛋白质样品前处理,但该方法使用的超滤膜会非特异性吸附蛋白质而造成样品损失。本研究提出了一种优化后的FASP制样方法,通过对超滤膜表面接枝两性氨基酸的化学修饰方... 超滤辅助样品制备(filter-aided sample preparation,FASP)法广泛用于蛋白质样品前处理,但该方法使用的超滤膜会非特异性吸附蛋白质而造成样品损失。本研究提出了一种优化后的FASP制样方法,通过对超滤膜表面接枝两性氨基酸的化学修饰方法,提高超滤膜表面亲水性,以降低蛋白质损失。利用优化的FASP方法制备人宫颈癌细胞(HeLa)蛋白样品,并进行LC-MS/MS检测,比较了FASP方法、改进后FASP方法、溶液内酶解法鉴定到的肽段和蛋白质数量。结果表明,改进后的FASP方法鉴定到的蛋白质和肽段数目均有所提高,分别增加了7%~9%、30%~40%。同时,确定了改进后FASP方法的最佳蛋白柱载量为20μ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辅助样品制备(FASP) 蛋白质样品前处理 亲水改性 高分辨质谱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及其合金膜制备研究进展
17
作者 王莹 田梦圆 +2 位作者 张振展 刘明 李慧 《膜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204,共13页
在氢气相关应用领域,高纯氢的需求日益增加,钯基膜以其优异的氢气渗透性和选择性,在氢气分离-纯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会发生氢脆,研究者通过在钯膜中加入其他金属元素来解决该问题,通过合金化后抑制氢脆并提高氢气... 在氢气相关应用领域,高纯氢的需求日益增加,钯基膜以其优异的氢气渗透性和选择性,在氢气分离-纯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会发生氢脆,研究者通过在钯膜中加入其他金属元素来解决该问题,通过合金化后抑制氢脆并提高氢气透量。本综述旨在总结不同制备方法的过程和技术,详细介绍其工作原理、发展历史、膜层的沉积过程以及利用其生产的一些材料,展望了未来钯基膜制备方法的发展方向及挑战,以期为钯合金膜的制备方法创新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钯膜 制备 氢气分离 磁控溅射 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丁香精油微球的制备及蓝莓保鲜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洋 张可欣 +2 位作者 边博雅 唐蓉蓉 谢可欣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8-569,共12页
通过二倍稀释法测试了丁香精油、冬青精油、柠檬精油和薄荷精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青霉菌的抑制效果,其中,丁香精油对3种菌株的抑菌效果更好。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了聚乙烯醇(PVA)丁香精油微球,以丁香精油的包埋率为指标,通过... 通过二倍稀释法测试了丁香精油、冬青精油、柠檬精油和薄荷精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青霉菌的抑制效果,其中,丁香精油对3种菌株的抑菌效果更好。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了聚乙烯醇(PVA)丁香精油微球,以丁香精油的包埋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采用SEM、FTIR和TGA对PVA丁香精油微球进行了表征,并将其应用于蓝莓保鲜中。结果表明,在PVA质量分数为4%、Span 80为2.0 g、乳化温度48℃的条件下,PVA丁香精油微球的包埋率最高,达到72.69%。微球形态规则,表面光滑,平均粒径约40μm,热力学性质稳定,具有较好的丁香精油缓释性能,pH=3时,25 d内丁香精油的累积释放量可达81.20%。在蓝莓的贮藏期间(0~18 d),PVA丁香精油微球降低了蓝莓的失重率、腐败率及多酚氧化酶活性,从而降低了蓝莓硬度和可滴定酸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精油 聚乙烯醇 缓释微球 抑菌性 制备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淀粉样纤维制备、功能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19
作者 朱秀清 韩田露 +4 位作者 刘纪元 郭汝杞 朱颖 黄雨洋 刘琳琳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6-305,共10页
大豆蛋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优异的功能特性,在食品工业中备受关注,常被用于改善食品的加工性能和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然而天然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发挥有限,无法满足食品加工的需求,大豆蛋白改性成为研究热点。热、高压、酶法等改性... 大豆蛋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优异的功能特性,在食品工业中备受关注,常被用于改善食品的加工性能和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然而天然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发挥有限,无法满足食品加工的需求,大豆蛋白改性成为研究热点。热、高压、酶法等改性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突破。大豆蛋白单体或多肽可以在酸和高温的条件下进行自组装,随后聚集成淀粉样纤维,能够改变大豆蛋白溶解性、凝胶性等。为了更好地了解大豆蛋白淀粉样纤维的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大豆蛋白淀粉样纤维的制备方法、形成机制,并分析了处理条件对大豆蛋白淀粉样纤维的影响,概述了大豆蛋白淀粉样纤维的溶解性、凝胶性、起泡性、乳化性等功能特性,总结了大豆蛋白淀粉样纤维的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大豆蛋白淀粉样纤维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淀粉样纤维 制备 功能特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青素囊泡的制备工艺优化及其稳定性考察
20
作者 韩春然 马调梅 +1 位作者 黎晨晨 隋佳琦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6-208,共13页
目的:为提高虾青素在水相中的分散性,制备虾青素囊泡并考察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以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及虾青素为原料,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了虾青素囊泡,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虾青素囊泡的制备工艺,考察... 目的:为提高虾青素在水相中的分散性,制备虾青素囊泡并考察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以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及虾青素为原料,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了虾青素囊泡,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虾青素囊泡的制备工艺,考察了虾青素囊泡的形态、粒径大小及分布、电位、包封率及贮藏、氧化、体外消化稳定性。结果:虾青素囊泡的最佳制备条件为:虾青素添加量0.14 mg/mL、表面活性剂与脂肪酸比例为1:1、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平衡值为7、磷酸缓冲溶液pH为7.0、水化时间为21 min,此时,虾青素囊泡包封率平均值为89.58%±1.47%。透射电子显微镜及粒径分析均表明,虾青素囊泡具有较好的球形结构,平均粒径为(131.74±2.74)nm、PDI为0.25±0.01、Zeta电位为(-38.52±2.31)mV。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16 d贮藏后虾青素囊泡在4℃、避光贮藏稳定性较好,与液体状态下贮藏相比,在冻干复溶后虾青素囊泡中虾青素保留率基本一致,且对盐离子有一定的耐受力。经过16 d贮藏后,油溶虾青素的POV和TBARS均为虾青素囊泡的两倍,经体外消化后,二者在小肠消化阶段结束后消化保留率分别为44.19%±2.21%、74.99%±4.37%。结论:本实验制备的虾青素囊泡粒径大小合适、分散性好、包封率较高、稳定性较好,可为开发虾青素衍生产品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囊泡 制备条件 结构表征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