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不同生态型区苹果品质评价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11
1
作者 陶炼 杨文渊 +4 位作者 谢红江 潘翠萍 李艳峰 李菊 宦云敏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6-93,共8页
通过对西藏4个不同生态型区‘金冠’苹果果实品质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并对果实品质与主要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以确定西藏‘金冠’苹果栽培主要气象因子评价体系。结果显示,在西藏4个不同生态型区‘金冠’苹果品质差异显著,... 通过对西藏4个不同生态型区‘金冠’苹果果实品质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并对果实品质与主要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以确定西藏‘金冠’苹果栽培主要气象因子评价体系。结果显示,在西藏4个不同生态型区‘金冠’苹果品质差异显著,其中,林芝‘金冠’综合表现较好。在西藏高海拔地区,年均温、7月均温、昼夜温差、≥10℃年均积温、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及海拔是影响‘金冠’果实品质的主要气象因子。其中,海拔2857.9 m、年均气温13.2℃、7月平均气温15.9℃、年均昼夜温差12.7℃、≥10℃年均积温2310.5℃、年均日照时数2532.6 h、年均降水量636.7 mm是‘金冠’苹果形成最佳果实品质的适应气象因子,并且在一定范围内,昼夜温差越大,果实品质越好。本研究建立了西藏‘金冠’苹果栽培主要气象因子评价体系,并提出昼夜温差是影响西藏高海拔地区‘金冠’苹果品质的最主要评价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冠’苹果 气象因子 品质 评价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藏高海拔不同生态区苹果叶肉细胞叶绿体超微结构的比较 被引量:8
2
作者 谢红江 陶炼 +5 位作者 杨文渊 潘翠萍 涂美艳 陈栋 廖明安 赵晨宇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4-171,共8页
【目的】探讨川藏高海拔不同生态区‘金冠’苹果叶肉叶绿体超微结构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以期为高原苹果叶片生理生态功能研究及栽培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3个不同生态区‘金冠’苹果叶片叶绿体... 【目的】探讨川藏高海拔不同生态区‘金冠’苹果叶肉叶绿体超微结构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以期为高原苹果叶片生理生态功能研究及栽培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3个不同生态区‘金冠’苹果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差异,并对叶绿体超微结构参数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金冠’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呈长椭圆形,具有完整的片层结构,淀粉粒和嗜锇颗粒分布于片层之间,叶绿体在细胞中呈片层纬线平行排列。茂县‘金冠’叶肉细胞叶绿体主要排列于细胞的边缘,类囊体膜遍布整个叶绿体,基粒多,平均达42.5个,基粒片层发达,平均为35.25层;盐源和西藏林芝地区‘金冠’的叶绿体则向细胞中央靠拢,且有少量叶绿体扭曲变形;基粒垛叠程度较低且基粒数及基粒片层均较少,分别为40.3个及16.48层;叶绿体密度以盐源地区最大,每μm2达38.2个,茂县次之,叶绿体密度为每μm233.2个,西藏林芝最小,每μm2仅为22.4个;而叶绿体淀粉粒密度则以西藏林芝地区最多,平均每个基粒为6.6个,茂县最少,平均每个基粒含4.3个,盐源地区居中,平均每个基粒含淀粉粒4.6个;相关性分析表明,年均气温、≥10℃年均积温、一月平均气温、年均极端低温、年日照时数及海拔等生态因子显著影响着叶绿体超微结构参数。【结论】高海拔地区植物叶绿体基粒片层及类囊体垛叠程度下降,淀粉粒含量升高,叶绿体有向细胞中央位移的现象,是高海拔植物对高原地区低温和强辐射的一种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冠’苹果 叶绿体 基粒 淀粉粒 生态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