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用不同氮、磷、钾肥和有机肥对‘红阳’猕猴桃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1
作者 李志国 曾华 +5 位作者 聂新星 刘毅 张过师 潘俊峰 万开元 陈防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8-108,共11页
为阐明施肥与猕猴桃产量、品质的关系,优化施肥配方,以猕猴桃品种‘红阳’(Actinidia chinensis‘Hongyang’)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栽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红阳’植株生长、叶片光合特性及果实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N、P... 为阐明施肥与猕猴桃产量、品质的关系,优化施肥配方,以猕猴桃品种‘红阳’(Actinidia chinensis‘Hongyang’)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栽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红阳’植株生长、叶片光合特性及果实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N、P、K任何一种元素的缺乏均会影响植株生长并降低果实产量;均衡施用N、P、K肥可以提高叶片光合作用,促进植株新梢和主干茎的生长,从而提高果实产量;如果N和K比例过大则会降低叶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净光合速率,从而减少果实产量;增施有机肥对提高果实产量效果不显著,但可以提高单果重,过量施用有机肥则会显著降低产量。本研究结果表明,均衡施用N、P、K并配施一定的有机肥(N 250 g/株、P2O5250 g/株、K2O 250 g/株、有机肥6 kg/株)能显著促进植株的生长并提高果实产量。氮、磷、钾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是提高猕猴桃果园养分管理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阳’猕猴桃 净光合速率 气孔限制 均衡施肥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精油对‘红阳’猕猴桃低温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6
2
作者 何靖柳 刘继 +4 位作者 杜小琴 叶昕轶 陈琴媛 秦文 李素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20-326,共7页
本研究以肉桂、花椒、八角茴香、百里香、丁香、薄荷、艾蒿精油为抑菌剂作用于从‘红阳’猕猴桃中分离纯化出的两种致病菌,筛选出抑菌效果最好的精油,将其用于鲜果,研究其对采后果实贮藏效果及品质的影响。体外实验表明,肉桂精油能有效... 本研究以肉桂、花椒、八角茴香、百里香、丁香、薄荷、艾蒿精油为抑菌剂作用于从‘红阳’猕猴桃中分离纯化出的两种致病菌,筛选出抑菌效果最好的精油,将其用于鲜果,研究其对采后果实贮藏效果及品质的影响。体外实验表明,肉桂精油能有效抑制尖孢炭疽菌(Colletorichum acutatum)和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parva)的生长,且精油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均为78.1μL/L。活体实验表明,‘红阳’猕猴桃经肉桂精油熏蒸处理后置于低温下贮藏,与对照相比,均能有效抑制果实呼吸速率、降低呼吸消耗;抑制果实硬度、腐烂率、失重率的变化;降低可溶性固形物(SSC)、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VC)含量的变化速率。其中,鲜果经400μL/L肉桂精油处理后,其贮藏效果及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精油 '红阳’猕猴桃 贮藏效果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阳’猕猴桃cDNA文库构建及F3H基因的表达初探 被引量:27
3
作者 杨红丽 王彦昌 +1 位作者 姜正旺 黄宏文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65-1272,共8页
利用SMART(switching mechanism at 5’end of the RNA transcript)技术构建了红肉猕猴桃品种‘红阳’(Actinidia chinesis cv‘Hongyang’)内果皮组织的全长cDNA文库,此文库的构建有助于克隆与次生代谢相关的基因,特别是红肉猕... 利用SMART(switching mechanism at 5’end of the RNA transcript)技术构建了红肉猕猴桃品种‘红阳’(Actinidia chinesis cv‘Hongyang’)内果皮组织的全长cDNA文库,此文库的构建有助于克隆与次生代谢相关的基因,特别是红肉猕猴桃花青素特异合成代谢的基因。文库滴度为6.7×10^4cfu/mL,库容为2.72×10^8cfu/mL,文库重组率99.8%,插入片段多数分布在700~1000bp。随机挑选1014个克隆进行测序,测序成功963个,经过序列拼接去除低质量序列后获得632个unigenes,包括92个contigs和540个singletons,获得已知功能unigenes共441个。从所测克隆中得到一个花青素途径的结构基因AcF3H,其cDNA序列长1369bp(GenBank登录号:FJ542819),CDS区为1101bp,编码366个氨基酸的多肽。与拟南芥、葡萄及龙胆已知乃日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该基因十分保守。通过RT—PCR技术对苍溪栽培的不同发育时期‘红阳’猕猴桃果实AcF3H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果肉转色前AcF3H基因表达量较高,而转色初期表达量降低,此后随着果实着色加深表达量维持在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阳’猕猴桃 CDNA文库 F3H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保鲜处理对贮藏期间‘红阳’猕猴桃抗氧化生理特性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何靖柳 刘继 +3 位作者 黄彭 秦文 李素清 沈丽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341-345,350,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保鲜处理对‘红阳’猕猴桃果实采后抗氧化相关生理特性变化的影响,以‘红阳’猕猴桃为试材,分别用1-甲基环丙烯(1-MCP)、臭氧、气调和热激处理后于(4±1)℃,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其维生素C(VC)、... 为了研究不同保鲜处理对‘红阳’猕猴桃果实采后抗氧化相关生理特性变化的影响,以‘红阳’猕猴桃为试材,分别用1-甲基环丙烯(1-MCP)、臭氧、气调和热激处理后于(4±1)℃,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其维生素C(VC)、总酚、花色苷的含量以及DPPH·清除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探讨不同保鲜处理对猕猴桃果实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果实VC、花色苷含量的降低,延缓总酚、DPPH·清除率、SOD、POD和CAT峰值的出现,抑制其活性的下降;其中,臭氧(臭氧浓度200mg/m3,处理时间0.5h)处理‘红阳’猕猴桃果实效果最佳,能很好地保持果实的抗氧化活性,从而提高其贮藏期间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鲜处理 '红阳’猕猴桃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阳’猕猴桃叶片和带芽茎段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 被引量:34
5
作者 隆前进 吴延军 谢鸣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9-432,共4页
以‘红阳’猕猴桃雌株的幼嫩叶片和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通过诱导叶片愈伤组织及不定芽、带腋芽茎段直接出芽,不定芽增殖、生根,从而建立高效稳定的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叶片极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试验中各种类型培养基对其的诱导率均... 以‘红阳’猕猴桃雌株的幼嫩叶片和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通过诱导叶片愈伤组织及不定芽、带腋芽茎段直接出芽,不定芽增殖、生根,从而建立高效稳定的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叶片极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试验中各种类型培养基对其的诱导率均达100%,其中MS+1.0 mg/L ZT+0.1 mg/L NAA所得到的愈伤组织易于分化成苗,芽分化率达到99.33%,不定芽的增殖系数平均达到5.2个;MS+1.0 mg/L 6-BA+0.1mg/L NAA最适宜带芽茎段上腋芽的萌发,最高诱导率达83.33%,不定芽在MS+2.0 mg/L6-BA+0.2 mg/LNAA+0.1 mg/L GA中的增殖系数平均达4.5;培养基1/2 MS+0.7 mg/L IBA诱导不定芽生根效果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阳’猕猴桃 愈伤组织 不定芽 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遮阳对‘红阳’猕猴桃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及其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8
6
作者 陈延松 袁华玲 +3 位作者 卫文渊 刘思芹 陈加伟 姚成林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44-1151,共8页
【目的】探明夏季遮阳对‘红阳’猕猴桃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设置0%、35%和70%3种遮阳处理,利用CI-340(CID Inc.,USA)便携式光合仪测量‘红阳’猕猴桃的气体交换参数,分析‘红阳’猕猴桃净光合速率(P_n)的日变化规律及其与生理... 【目的】探明夏季遮阳对‘红阳’猕猴桃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设置0%、35%和70%3种遮阳处理,利用CI-340(CID Inc.,USA)便携式光合仪测量‘红阳’猕猴桃的气体交换参数,分析‘红阳’猕猴桃净光合速率(P_n)的日变化规律及其与生理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夏季‘红阳’猕猴桃叶片Pn日变化在0%和35%遮阳处理下为典型的"双峰"曲线,在70%遮阳处理下为单峰曲线;35%遮阳处理下‘红阳’猕猴桃P_n日最高值为14.715μmol·m^(-2)·s^(-1),日均值为7.889μmol·m^(-2)·s^(-1),明显高于0%和70%遮阳处理组。【结论】在夏季,适度遮阳可有效地提高‘红阳’猕猴桃叶片的P_n。但早晨和傍晚遮阳并不利于‘红阳’猕猴桃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光合有效辐射和叶面温度是‘红阳’猕猴桃净光合速率(P_n)的主要限制因子,而蒸腾速率是主要决定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阳’猕猴桃 夏季遮 生理生态因子 通径分析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阳’猕猴桃乙烯催熟特性 被引量:24
7
作者 袁沙 李华佳 +6 位作者 朱永清 李可 袁怀瑜 徐瑞 钟杨 周艳 胡秋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44-251,共8页
本研究以‘红阳’猕猴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成熟度果实催熟后的指标分析,明确采用外源乙烯催熟实现猕猴桃早采上市的适宜采收期,并进一步探讨了乙烯添加量和温度条件对催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当猕猴桃达到一定成熟度(干物质... 本研究以‘红阳’猕猴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成熟度果实催熟后的指标分析,明确采用外源乙烯催熟实现猕猴桃早采上市的适宜采收期,并进一步探讨了乙烯添加量和温度条件对催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当猕猴桃达到一定成熟度(干物质质量分数大于17%)时,催熟软化后的果实才可被消费者接受,可实现猕猴桃的早采错季销售;采用25~100μL/L添加量的乙烯催熟(20℃)‘红阳’猕猴桃,3~5 d即可完成快速软化,且不同添加量处理间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质量分数无显著性差异,温度是影响乙烯的催熟作用重要因素,在较高温度(20℃)下,乙烯催熟可明显缩短软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阳’猕猴桃 催熟 成熟度 乙烯添加量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分子标记分析‘和平红阳’猕猴桃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5
8
作者 杨妙贤 刘文 +2 位作者 周玲艳 刘胜洪 梁红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19,共7页
【目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是鉴定植物种质多样性的常规方法,由于不同的核酸类型和不同的DNA片段其保守性不一致,有效选择一种合适的分子标记技术或结合多个分子标记物可以更加客观和高效地分析种质多样性。【方法】通过总核酸提取法提取... 【目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是鉴定植物种质多样性的常规方法,由于不同的核酸类型和不同的DNA片段其保守性不一致,有效选择一种合适的分子标记技术或结合多个分子标记物可以更加客观和高效地分析种质多样性。【方法】通过总核酸提取法提取‘和平红阳’猕猴桃核基因组DNA,叶绿体和线粒体DNA以及总RNA,并以SSR、RAPD、ddRT-PCR、小片段RNA分子标记以及叶绿体和线粒体DNA条形码等5种分子标记方法对‘和平红阳’猕猴桃雄株与雌株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利用总核酸提取法可以很好获得‘和平红阳’猕猴桃核基因组DNA,核外叶绿体和线粒体DNA以及50bases以上的总RNA;‘和平红阳’猕猴桃雄、雌株的SSR、RAPD、ddRT-PCR和小片段RNA分子标记的差异性分别为82.7%、63.8%、50.4%和0,说明不同的分子标记物差异不同;‘和平红阳’猕猴桃雄雌株间的3个叶绿体和线粒体DNA条形码psbA、rbcL和nad1的相似度和系统树距离分别为99.19%、0.00706,100%、0和99.37%、0.00377,说明不同的DNA条形码在雄雌株间具有差异性。【结论】‘和平红阳’猕猴桃不同核酸片段变异速率不一致,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群体亲缘关系大小来选择一种合适的分子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和平阳’ 性别 遗传差异性 DNA条形码 多标记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阳’猕猴桃不同时期采收果实品质及贮藏效果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明召 阳廷密 +5 位作者 张素英 门友均 唐明丽 易显荣 万保雄 娄兵海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33,41,共4页
为科学确定广西桂林地区‘红阳’猕猴桃最佳采收期,分别于8月13日、8月21日、8月28日、9月5日采收果实进行冷藏和常温贮藏,比较了各采收期果实在采摘时、贮藏期间、后熟软化后的品质,以及其贮藏寿命和货架期。结果表明,8月21日采收的果... 为科学确定广西桂林地区‘红阳’猕猴桃最佳采收期,分别于8月13日、8月21日、8月28日、9月5日采收果实进行冷藏和常温贮藏,比较了各采收期果实在采摘时、贮藏期间、后熟软化后的品质,以及其贮藏寿命和货架期。结果表明,8月21日采收的果实单果重最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可滴定酸含量较低,在冷库贮藏4周时硬度接近4 kg/cm2,在常温下货架期接近1周,为‘红阳’猕猴桃在桂林地区的最佳采收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红阳’ 果实 品质 贮藏 采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阳’猕猴桃采后保鲜剂筛选试验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明召 阳廷密 +4 位作者 孙明娜 张素英 门友均 唐明丽 邓光宙 《南方园艺》 2018年第6期53-55,共3页
应用7种配制保鲜剂处理‘红阳’猕猴桃果实,调查分析其防腐保鲜效果。结果发现:2%壳聚糖+1.5%柠檬酸、甲基硫菌灵、嘧菌酯等保鲜剂具有较好的防腐效果;经检测全果农药残留量,试验浓度下的甲基硫菌灵略高出限量值,嘧菌酯在限量范围内。
关键词 '红阳’猕猴桃 保鲜剂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阳猕猴桃浙中地区套袋试验初报 被引量:3
11
作者 钭凌娟 钱东南 +1 位作者 胡珊 赖万忠 《现代园艺》 2016年第5期13-13,共1页
近几年‘红阳’猕猴桃在金华地区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但易引起果实日灼、擦伤,大大降低了果品的外观和品质,为此进行了红阳猕猴桃套袋试验,结果表明,套袋红阳猕猴桃果实表面颜色变浅,果面光洁,果面色泽均匀一致,无日灼,机械损伤减少,外观... 近几年‘红阳’猕猴桃在金华地区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但易引起果实日灼、擦伤,大大降低了果品的外观和品质,为此进行了红阳猕猴桃套袋试验,结果表明,套袋红阳猕猴桃果实表面颜色变浅,果面光洁,果面色泽均匀一致,无日灼,机械损伤减少,外观品质更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华地区 '红阳’猕猴桃 套袋 果品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果方法对‘红阳’猕猴桃果实贮藏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明召 阳廷密 +4 位作者 张素英 门友均 唐明丽 娄兵海 黄慧英 《南方园艺》 2019年第6期67-68,共2页
用常规的去果柄采果法和改变的留果柄采果法采摘‘红阳’猕猴桃果实,在室内常温条件下进行贮藏,对比分析两种采果方法对果实贮藏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改变的留果柄采果方法能显著降低常温贮藏果实的腐烂率和失重率,保持较好的果实品质... 用常规的去果柄采果法和改变的留果柄采果法采摘‘红阳’猕猴桃果实,在室内常温条件下进行贮藏,对比分析两种采果方法对果实贮藏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改变的留果柄采果方法能显著降低常温贮藏果实的腐烂率和失重率,保持较好的果实品质,可以提高果实的耐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阳’猕猴桃 采果方法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猕猴桃花青素含量及其合成基因AdANS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文彬 刘义飞 彭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070-2074,共5页
为明确‘红阳’猕猴桃果肉中花青素含量在季节性温度下的合成变化情况及花青素合成酶基因AdANS表达的变化,以‘红阳’主产区四川蒲江和湖北武汉的‘红阳’猕猴桃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花青素的含量并克隆花青素合成基因AdANS,并对其转录水... 为明确‘红阳’猕猴桃果肉中花青素含量在季节性温度下的合成变化情况及花青素合成酶基因AdANS表达的变化,以‘红阳’主产区四川蒲江和湖北武汉的‘红阳’猕猴桃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花青素的含量并克隆花青素合成基因AdANS,并对其转录水平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较高的季节性温度对果肉花青素的含量有抑制作用,在温度适宜的蒲江,AdANS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花青素积累变化相一致,而在高温的武汉其表达水平受到明显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阳’猕猴桃 花青素 温度波动 AdANS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新技术试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范伟青 王炳华 +2 位作者 颜福花 杨先裕 吴连海 《江苏林业科技》 2018年第4期33-35,共3页
为探索比较有效的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技术,运用大棚覆盖、挖深排水沟、设计不用喷施农药间隔期等手段,观测‘红阳’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大棚覆盖、挖深沟加喷药间隔期缩短至10 d代替常规的露地、挖浅沟加喷药间隔期15 ... 为探索比较有效的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技术,运用大棚覆盖、挖深排水沟、设计不用喷施农药间隔期等手段,观测‘红阳’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大棚覆盖、挖深沟加喷药间隔期缩短至10 d代替常规的露地、挖浅沟加喷药间隔期15 d相比,主干发病率由88.13%下降到10.40%,主枝发病率由74.27%下降到5.60%,小枝发病率由96.2 0%下降到18.03%,次年新叶片发病率由66.67%下降到0,防治效果极为显著,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阳’猕猴桃 细菌性溃疡病 喷药 大棚覆盖 挖沟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its interactions with soil properties on soil productivity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旺 李忠武 +7 位作者 申卫平 王晓燕 曾光明 陈晓琳 张雪 张越男 刘桂平 王曙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8期2279-2285,共7页
The effect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WC) on soil properties are well documented. However, definitive and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of SWC and its interactions with soil properties on soil productivity is lack... The effect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WC) on soil properties are well documented. However, definitive and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of SWC and its interactions with soil properties on soil productivity is lacking for hilly red soil region of southern China.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the hilly red soil region of southern China for seven years in three rtmoffplots, each of which represented different SWC forest-grass measure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relate the aboveground biomass (representing soil productivity) to soil properties. Based on the final regression equations,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Sot) i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oil productivit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forest-grass measures, whereas pH value and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Cee) are the main factors for soil productivity without SWC. Therefore, SWC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equestering Soc and improving soil produ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lly red soil region soil erosion soil organic carbon soil productiv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