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48篇文章
< 1 2 1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4'-二羟基查尔酮通过调控miR-7-5p诱导自噬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
1
作者 苏朝霞 王南苗 +7 位作者 陈丹 韩有艳 毕遥 王彤 安仁波 朴英实 任香善 李文静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98-705,共8页
目的:探讨2',4'-二羟基查尔酮(D2)通过调控miR-7-5p诱导自噬,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5、SW620为研究对象,分别用不同浓度(0、12.5、25、50μmol/L)的D2处理细... 目的:探讨2',4'-二羟基查尔酮(D2)通过调控miR-7-5p诱导自噬,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5、SW620为研究对象,分别用不同浓度(0、12.5、25、50μmol/L)的D2处理细胞,采用MTT法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及克隆形成能力,划痕愈合实验及Transwell实验评估细胞迁移能力,WB法检测EMT相关蛋白、自噬相关蛋白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自噬小体的形成。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miR-7-5p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水平,并借助KEGG富集分析探究miR-7-5p与结直肠癌的关联。运用RT-qPCR检测miR-7-5p的表达量,同时采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miR-7-5p稳定敲低或过表达的细胞系。结果:D2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EMT进程(P<0.05或P<0.01)。TCGA数据库分析及KEGG富集分析显示,miR-7-5p在结直肠癌中呈低表达,且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密切关联。12.5、25、50μmol/L D2处理均可上调HCT-15、SW620细胞miR-7-5p的表达水平(均P<0.01)。25μmol/L D2处理组HCT-15、SW620细胞中LC3、p-ULK1等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增加,而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受到抑制(均P<0.05),细胞内自噬小体数量增加(均P<0.01);与D2单独处理组相比,经D2处理的miR-7-5p敲减细胞中LC3、p-ULK表达量有所下降(P<0.05或P<0.01)。结论:D2通过调控miR-7-5p诱导自噬,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EMT进程,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2' 4'-二羟基查尔酮 自噬 细胞增殖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地区‘扬麦25'适宜播种期和播种量筛选试验初报
2
作者 鲁超 周丽瑶 +1 位作者 李育娟 陆鸣 《上海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91-94,共4页
为探明不同播种期和播种量对‘扬麦25’种植表现的影响,并筛选出‘扬麦25’在江苏省无锡市种植的适宜播种期和播种量,特于2023年-2024年开展了相关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适期早播有利于‘扬麦25’有效利用冬前温光资源,促进植株充分... 为探明不同播种期和播种量对‘扬麦25’种植表现的影响,并筛选出‘扬麦25’在江苏省无锡市种植的适宜播种期和播种量,特于2023年-2024年开展了相关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适期早播有利于‘扬麦25’有效利用冬前温光资源,促进植株充分生长发育,适期早播的‘扬麦25’的总叶片数、单株大分蘖数、穗部性状、产量等均优于晚播的‘扬麦25’;适宜播种量能保证‘扬麦25’获得充足的基本苗数,使群体更加均衡、穗粒结构更加协调;在迟播条件下,虽然可以通过增加播种量来增加基本苗数,但是‘扬麦25’的出苗率降低,同时由于全生育期缩短,植株叶片数减少、株高降低、麦穗变小、千粒质量降低,影响了产量形成。因此,‘扬麦25’在无锡地区适宜播种期为11月1日-15日、每667 m^(2)适宜播种量为9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播种期 播种量 产量 生育期 ‘扬麦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眼衣原体转录激活因子GrgA与RNA聚合酶β'亚基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石禹 包小峰 窦志华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97-903,共7页
目的研究沙眼衣原体基因转录调控过程中转录激活因子GrgA与RNA聚合酶(RNAP)β'亚基相互作用的关系。方法制备沙眼衣原体RNA聚合酶(cRNAP)NH-β'(N末端携带His标签)质粒:根据GenBank中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衣原体基因组DN... 目的研究沙眼衣原体基因转录调控过程中转录激活因子GrgA与RNA聚合酶(RNAP)β'亚基相互作用的关系。方法制备沙眼衣原体RNA聚合酶(cRNAP)NH-β'(N末端携带His标签)质粒:根据GenBank中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衣原体基因组DNA(gDNA)为模板,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扩增cRNAPβ'亚基的基因片段;采用同源重组法将基因片段插入到目的载体上构建表达质粒,同样方法制备β'亚单位和缺失亚单位质粒;cRNAPβ'亚基蛋白(包括亚单位和缺失亚单位)的表达:将构建的质粒转化ArcticExpress表达菌中,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鉴定蛋白表达情况;cRNAPβ'亚基及其亚单位蛋白的纯化:采用固定化离子亲和层析法(IMAC)纯化得到相应蛋白;借助体外蛋白结合实验(Pull-down技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鉴定出GrgA与cRNAPβ'亚基两者间相互结合的较为详细的某一段氨基酸序列。结果GrgA能与cRNAP的β'亚基结合;GrgA与cRNAP的β'亚基N端的(1-731)氨基酸序列有结合,与C端的(671-1396)氨基酸序列无结合。GrgA与β'亚基的(1-240)和(181-417)氨基酸序列有结合;与β'(360-598)、β'(533-731)氨基酸序列无结合。GrgA与β'△(1-180)和β'△(241-417)有结合,与β'△(1-417)无结合。结论GrgA能与cRNAP的β'亚基结合;cRNAP的β'亚基与GrgA的结合存在2个结合位点,分别位于β'亚基N末端的1-180和241-417位氨基酸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cRNAP GrgA β'亚基 相互作用 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食味稻‘沪软1212'在浦东新区种植的生长特性探究及其增施叶面肥效应初报
4
作者 张珍 顾春军 +4 位作者 陆晓莉 王冬翼 李引龙 薛玮雯 尹纪根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48-51,共4页
为了解‘沪软1212'在上海市浦东新地区的种植表现,并探明增施叶面肥对‘沪软1212'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特开展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沪软1212'的适宜播种期为5月中旬,成熟期在10月15日左右,全生育期在155d左右。‘沪软1212&#... 为了解‘沪软1212'在上海市浦东新地区的种植表现,并探明增施叶面肥对‘沪软1212'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特开展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沪软1212'的适宜播种期为5月中旬,成熟期在10月15日左右,全生育期在155d左右。‘沪软1212'的出穗速度、成穗率在年份间差异均较大,丰产性和稳产性表现优良。在抗逆性方面,要重点防治稻瘟病和纹枯病,且要将‘沪软1212’的株高控制在110cm以下,以增强抗倒性。在品质方面,‘沪软1212'的糙米率、粒长、透明度、碱消值、胶稠度在年份间差异均不大,均属于同一水平,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在年份间略有差异,整精米率、垩白度在年份间差异均较大。‘沪软1212'的食味品质总体表现较好,米饭油润透亮,光泽好,口感软糯,冷饭不硬。增施叶面肥对‘沪软1212'的生育期没有影响,对其结实率、产量、整精米率、垩白度、碱消值均有一定影响。与不施用叶面肥的处理相比,每667m^(2)施用125.0g叶面肥处理的增产效应显著,且整精米率极显著提高,垩白度极显著降低,碱消值显著降低,直链淀粉含量略有下降,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食味品质均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食味稻 ‘沪软1212' 生长特性 叶面肥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4,4'-联苯四胺改性邻苯二甲腈树脂及其复合材料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董俊宇 赵星诺 +4 位作者 章宇琳 刘小僮 王文蓓 周权 吴霄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73,共9页
采用3,3',4,4'-联苯四胺(LBS)与联苯型邻苯二甲腈树脂(BPh)进行预聚反应制备改性联苯型邻苯二甲腈树脂预聚物(BLBS)。利用红外光谱法、差示扫描量热仪、旋转流变仪和热重分析对BLBS的固化行为、流变性能和耐温性能进行研究。结... 采用3,3',4,4'-联苯四胺(LBS)与联苯型邻苯二甲腈树脂(BPh)进行预聚反应制备改性联苯型邻苯二甲腈树脂预聚物(BLBS)。利用红外光谱法、差示扫描量热仪、旋转流变仪和热重分析对BLBS的固化行为、流变性能和耐温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LBS最低可在240℃前开始固化,但仍需要较高的温度才能固化完全;BLBS-3固化物在氮气和空气氛围中的质量损失5%时的温度(Td5)分别为549.4℃和555.6℃。石英纤维增强BLBS复合材料(QF/BLBS)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大于500°C,室温弯曲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分别为711.5 MPa和48.5 MPa,400℃热处理2 h后弯曲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分别为680.5 MPa和31.3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苯型邻苯二甲腈 3 3' 4 4'-联苯四胺 耐热性能 力学性能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MCP处理对‘佛见喜'梨常温货架品质、生理特性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6
作者 张鑫楠 王东峰 +5 位作者 于宛婷 阎维巍 杨海清 孙晓楠 王文辉 贾晓辉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17,共9页
为延长‘佛见喜'梨果实货架期,以北京平谷‘佛见喜'梨为试材,探究1.0μL/L1-MCP熏蒸处理对‘佛见喜'梨常温货架期间果实品质、生理特性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可有效延缓果实硬度、果肉质地、可滴定酸和VC... 为延长‘佛见喜'梨果实货架期,以北京平谷‘佛见喜'梨为试材,探究1.0μL/L1-MCP熏蒸处理对‘佛见喜'梨常温货架期间果实品质、生理特性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可有效延缓果实硬度、果肉质地、可滴定酸和VC含量的下降,抑制L^(*)值和C值的升高,维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推迟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的出现。‘佛见喜’梨主要挥发性成分是醇类和醛类化合物,1-MCP处理显著降低了酯类、醇类、烯类、醛类和酸类等挥发性成分含量,货架后期促进了醇类物质形成。综上,1.0μL/L1-MCP处理可有效维持货架期内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延缓挥发性物质的形成,并抑制果皮油腻化的发生,延长果实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见喜' 常温贮藏 品质 生理特性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香粳1813'施用有机肥与化肥的田间肥效对比试验研究
7
作者 马刚 王小虎 +4 位作者 柯瑷 陈天晔 王雪刚 孙菊英 端木银熙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104-105,共2页
为探明施用商品有机肥与化肥对‘常香粳1813'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经济效益的影响,特开展大田肥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化肥处理相比,有机肥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常香粳1813'的株高、穗长、结实率并减少了每穗总粒数、每66... 为探明施用商品有机肥与化肥对‘常香粳1813'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经济效益的影响,特开展大田肥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化肥处理相比,有机肥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常香粳1813'的株高、穗长、结实率并减少了每穗总粒数、每667m^(2)有效穗数,但是明显提高了千粒质量。有机肥处理的每667m^(2)实际产量低于化肥处理,但是有机肥处理的每667m^(2)收益比化肥处理高403.6元,且有机肥处理的稻米品质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香粳1813' 有机肥 化肥 对比试验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甘薯新品种‘烟薯25'选育及高产生理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辛国胜 林祖军 +3 位作者 韩俊杰 商丽丽 邱鹏飞 刘庆昌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5年第4期119-124,共6页
为了满足人们对高产优质甘薯新品种的需求,采用"甘薯人工、昆虫互补二次授粉法"选育出了优良新品种‘烟薯25',并在田间和室内进行了产量、品质、抗病性鉴定和生长动态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品种在2009—2011年山东省区域试... 为了满足人们对高产优质甘薯新品种的需求,采用"甘薯人工、昆虫互补二次授粉法"选育出了优良新品种‘烟薯25',并在田间和室内进行了产量、品质、抗病性鉴定和生长动态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品种在2009—2011年山东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平均鲜薯产量为36.458 t/hm^2和37.433 t/hm^2,分别较对照‘徐薯18'增产23.88%和33.58%;‘烟薯25'在2010—2011年国家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平均鲜薯产量分别为30.219 t/hm^2和35.730 t/hm^2,分别较对照‘徐薯22'增产1.3%和8.58%。该品种2012年通过全国甘薯鉴定委员会鉴定和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研究得出,‘烟薯25'具有鲜薯产量高、口味好、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优点,是鲜食的理想品种;其高产机理在于光合面积大、净同化率高、T/R值进展合理,所以在整个生育期块根膨大时间早、持续时间长、速度快,而且后期因地上部不早衰,继续保持了较快的膨大速度;在‘烟薯25'栽培中,应多施钾肥,少用氮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烟薯25' 高产品种 高产生理 鲜食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M5'-主成分模型树的高心墙堆石坝沉降变形预测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飞 张宗亮 +2 位作者 王佳俊 佟大威 任炳昱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3-359,共7页
针对高心墙堆石坝沉降变形过程动态非线性特点,建立基于改进M5'-主成分模型树的高心墙堆石坝沉降变形分析模型,在采用相关性分析甄选沉降变形影响因素和采用主成分分析将高维影响因素空间进行降维的基础上,利用该全局分段非线性模... 针对高心墙堆石坝沉降变形过程动态非线性特点,建立基于改进M5'-主成分模型树的高心墙堆石坝沉降变形分析模型,在采用相关性分析甄选沉降变形影响因素和采用主成分分析将高维影响因素空间进行降维的基础上,利用该全局分段非线性模型对高心墙堆石坝沉降过程进行分析。通过与沉降量实测值对比,验证了改进M5'-主成分模型树的有效性。通过绝对差值和均方根误差2个指标对比分析改进M5'-主成分模型树与M5'模型树、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主成分回归分析模型的预测结果,表明改进M5'-主成分模型树预测沉降量具有更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墙堆石坝 沉降预测 M5'模型树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营养液浓度对‘巨峰'葡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淑红 王磊 +2 位作者 史文婷 王振平 王世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4-401,共8页
为探求葡萄水肥一体化供给技术,以6a生‘巨峰'葡萄为试材,循环供给霍格兰营养液,研究5种浓度营养液(以氮为基准)在葡萄不同生育期(萌芽期-转色期、转色期-成熟期、成熟期-萌芽期)处理对葡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营... 为探求葡萄水肥一体化供给技术,以6a生‘巨峰'葡萄为试材,循环供给霍格兰营养液,研究5种浓度营养液(以氮为基准)在葡萄不同生育期(萌芽期-转色期、转色期-成熟期、成熟期-萌芽期)处理对葡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液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不能使果实品质达到最优。处理1(N:180-60-180mg/L)营养液浓度下葡萄新梢生长最长,新梢粗度和叶片叶绿素SPDA值在整个生育期均处于较高水平,表明该浓度的营养液能够显著促进树体营养生长;从果实品质指标来看,该浓度营养液能够提高果实的品质,但与处理2(N:120-40-120mg/L)相比,其果实的品质略差;处理2营养液浓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新梢生长,减少养分的浪费,使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显著增加,可高达19.83%,可促进花色苷的积累,与其他4个处理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且果实的可滴定酸质量分数较低。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处理2营养液浓度可作为‘巨峰'葡萄施肥管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峰'葡萄 水肥一体化 果实品质 霍格兰营养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用大豆新品种‘青酥五号'的选育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红娟 顾卫红 +2 位作者 宋荣浩 马坤 麻浩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38,共4页
‘青酥五号'是以‘AVR-1'为母本、‘VS-9'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后连续8代自交系统筛选,育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约84 d,株型直立,有限结荚;鲜荚淡绿色,标准荚长×荚宽为5.33 cm×1.33 cm,每500g标准荚数... ‘青酥五号'是以‘AVR-1'为母本、‘VS-9'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后连续8代自交系统筛选,育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约84 d,株型直立,有限结荚;鲜荚淡绿色,标准荚长×荚宽为5.33 cm×1.33 cm,每500g标准荚数196个,鲜荚产量9 t/hm^2以上,比对照‘青酥二号'增产27.8%;鲜豆百粒重达77.65 g,白花,灰毛,鲜籽粒易烧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大豆 选育 优质 抗病 '青酥五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物中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在铜锈环棱螺体内的毒代动力学及其繁殖毒性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佳 彭巾英 +2 位作者 马陶武 周科 朱程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9-267,共9页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种全球性的新型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沉积物中高浓度的PBDEs是水生态系统的巨大风险源,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在PBDEs同系物中,目前分布最广,生物毒性最强。为评价沉积物中BDE-47向底栖动物体内转移...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种全球性的新型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沉积物中高浓度的PBDEs是水生态系统的巨大风险源,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在PBDEs同系物中,目前分布最广,生物毒性最强。为评价沉积物中BDE-47向底栖动物体内转移的潜力及其对底栖动物的潜在繁殖毒性,将实验室培养的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暴露于BDE-47加标沉积物中,研究了BDE-47在铜锈环棱螺体内的毒代动力学特性及其对铜锈环棱螺潜在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铜锈环棱螺对沉积物中BDE-47吸收较快,代谢速度相对较慢,BDE-47在铜锈环棱螺体内具有较强的生物积累性。生物积累达理论平衡时,铜锈环棱螺体内BDE-47浓度为1440.67ng·g-1(以样品干质量计)。BDE-47在铜锈环棱螺体内的生物积累和生物净化过程较好地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摄入速率常数、清除速率常数和生物-沉积物累积因子分别为0.10、0.038和2.75,生物半衰期为18d。铜锈环棱螺体内BDE-47达到90%稳定状态所需的理论时间约为60d。低浓度BDE-47(160ng·g-1)暴露对铜锈环棱螺的潜在繁殖力没有影响,但当浓度≥640ng·g-1时,铜锈环棱螺的繁殖力下降50%,这表明BDE-47对铜锈环棱螺具有繁殖毒性。铜锈环棱螺可作为指示沉积物中底栖生物长期暴露于BDE-47的良好检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4 4'-四溴联苯醚(BDE-47) 沉积物 铜锈环棱螺 毒代动力学 生物积累 繁殖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型节水抗旱不育系‘沪旱2A'的选育 被引量:6
13
作者 余新桥 李明寿 +4 位作者 刘国兰 张安宁 王飞名 梅捍卫 罗利军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46,共4页
‘沪旱3号'为抗旱性供体亲本与‘寒丰B'杂交结合连续回交,分离世代分别在水分胁迫条件下进行抗旱性筛选,并在水田条件下进行产量性状选择,育成粳型节水抗旱保持系‘沪旱2B'和不育系‘沪旱2A'。
关键词 节水抗旱稻 不育系 抗旱性 '沪旱2A' '旱优8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麦11号'主要生育特征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蔡金华 陈爱大 +2 位作者 李东升 曲朝喜 温明星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5年第5期100-103,共4页
以2010一2012年度国家冬麦区长江中下游组小麦区域试验资料和2012一2013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生产试验汇总资料,对‘镇麦11号'的产量构成因素及其产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镇麦11号'的平均穗数为505.13万/hm^2,平均穗粒数... 以2010一2012年度国家冬麦区长江中下游组小麦区域试验资料和2012一2013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生产试验汇总资料,对‘镇麦11号'的产量构成因素及其产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镇麦11号'的平均穗数为505.13万/hm^2,平均穗粒数为39.31粒,平均穗粒重为1.56 g,平均千粒重为39.78 g,平均产量为6 392.89 kg/hm^2。相关分析表明,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和千粒重均与产量呈正相关,相关程度依次为:穗粒数>千粒重>穗数>穗粒重。通径分析表明,穗粒数对产量的作用最大(直接通径系数Py=0.5312),其次是穗数(直接通径系数Py=0.4711),穗粒重的作用最小(直接通径系数Py=0.0944)。‘镇麦11号'的高产栽培技术应在保证足够的穗数和穗粒重稳定的基础上,主攻穗粒数,同时兼顾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镇麦11号' 产量构成因素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大果杏新品种'玫硕'的选育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玉玲 夏乐晗 +4 位作者 冯义彬 黄振宇 回经涛 乔书瑞 李玉峰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69-1572,共4页
'玫硕'杏是以我国地方品种'蜜香'为母本,以从国外引入的'凯特'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特大果杏新品种。该品种外形美观、果实近圆形,果实特大、平均单果质量117.6 g。果皮金黄色,阳面玫瑰红色。果肉金黄,肉... '玫硕'杏是以我国地方品种'蜜香'为母本,以从国外引入的'凯特'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特大果杏新品种。该品种外形美观、果实近圆形,果实特大、平均单果质量117.6 g。果皮金黄色,阳面玫瑰红色。果肉金黄,肉厚质细,纤维少,可食率达95.3%。汁液多,甜美可口,味浓芳香,风味极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5.1%。维生素C含量11.5 mg·100 mg^(-1),总糖7.35%,还原糖2.84%,总酸1.59%,果胶1.46%。品质上乘,离核。'玫硕'杏树势强健,树冠半圆形,树姿较开张。3月上旬花芽萌动,3月中下旬开花,花期5~7 d,5月下旬成熟,果实发育期63 d;3月下旬叶芽萌动,4月上旬展叶,11月中旬落叶,树体营养生长期约220 d。成龄树以花束状枝、短果枝结果为主。嫁接苗第2年开始开花结果,5 a(年)即可进入丰产期,平均每666.7 m2产量2 400 kg。该品种自花结实率较低,需配置授粉树。该品种适应性强,早实、丰产稳产。在黄河和淮河流域、秦岭及以北地区均可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 '玫硕’ 早熟 大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种‘沪油19'的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伟荣 杨立勇 +2 位作者 李延莉 蒋美艳 孙超才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42,共4页
‘沪油19'是通过品种(系)间复交的方法选育的高含油量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其芥酸含量0.1%,硫苷含量18.87μmol/g,种子含油量49.16%。在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589.75 kg/hm^2,产油量1 273.12 kg/hm^2,较‘沪油15'增加1... ‘沪油19'是通过品种(系)间复交的方法选育的高含油量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其芥酸含量0.1%,硫苷含量18.87μmol/g,种子含油量49.16%。在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589.75 kg/hm^2,产油量1 273.12 kg/hm^2,较‘沪油15'增加14.78%;在上海市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3 020.85 kg/hm^2,产油量1 485.05 kg/hm^2,较‘沪油1 5'增加21.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双低育种 高产栽培技术 高含油量 '沪油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密度、氮肥对直播油菜‘沪油17'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周燕 茅一平 +2 位作者 陈旭 施善新 李秀玲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7-69,共3页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的试验方法,研究了影响直播双低油菜产量的农艺措施,并建立了双低油菜‘沪油17'直播种植的高产栽培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沪油17'直播栽培获得产量>2 250 kg/hm^2的农艺方案为:10月23-24日播种,密度41.2...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的试验方法,研究了影响直播双低油菜产量的农艺措施,并建立了双低油菜‘沪油17'直播种植的高产栽培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沪油17'直播栽培获得产量>2 250 kg/hm^2的农艺方案为:10月23-24日播种,密度41.25万~49.95万株/hm^2,纯氮202.95~227.85 kg/hm^2。农艺措施增产效应顺序为:播期>施氮量>播期与施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油菜 '沪油17’ 产量 直播 播种期 种植密度 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7,3',4',5'-五甲氧基黄酮的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易荆丽 赵永恒 +2 位作者 周毅生 王嵩 林丽微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609-2611,共3页
目的研究5,7,3',4',5'-五甲氧基黄酮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本实验采用热板法和冰醋酸扭体法观察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和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法观察抗炎作用。结果 5,7,3',4',5'-... 目的研究5,7,3',4',5'-五甲氧基黄酮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本实验采用热板法和冰醋酸扭体法观察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和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法观察抗炎作用。结果 5,7,3',4',5'-五甲氧基黄酮中、高剂量组均能明显延迟小鼠舔后足时间(P<0.05),并能减少冰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抑制率分别为50.94%、64.55%;且该化合物中、高剂量组对冰醋酸诱发小鼠腹腔毛血管通透性增高的抑制率分别为38.81%、49.70%;对二甲苯诱发的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的抑制率分别为45.00%、65.27%。结论 5,7,3',4',5'-五甲氧基黄酮不具有物理及化学刺激具有镇痛作用,对急性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7 3' 4' 5'-五甲氧基黄酮 镇痛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形态对‘甘农3号'苜蓿不同生育期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叶芳 刘晓静 张进霞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5-293,共9页
为探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不同生育期需氮规律,采用砂培法研究3种氮素形态配比(NO_3^--N,NH_4^+-N以及NO_3^--N:NH_4^+-N为1:1)和3个氮素水平(0,105,210 mg·L^(-1))对‘甘农3号'(Medicago sativa‘Gannong No.3')... 为探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不同生育期需氮规律,采用砂培法研究3种氮素形态配比(NO_3^--N,NH_4^+-N以及NO_3^--N:NH_4^+-N为1:1)和3个氮素水平(0,105,210 mg·L^(-1))对‘甘农3号'(Medicago sativa‘Gannong No.3')整个生育期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素形态处理下,‘甘农3号'的根瘤数、根瘤重、固氮酶活性、NO_3^--N含量、NH_4^+-N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全氮含量均显著高于CK,混合态氮对于增加‘甘农3号'根瘤数、根瘤重、固氮酶活性和全氮含量效果最好,NH_4^+~N次之,NO_3^--N效果最差。氮素浓度为210 mg·L^(-1)时,各形态配比下7项测定指标均高于105 mg·L^(-1),其中根瘤数、根瘤重、固氮酶活性和全氮含量在NO_3^--N+NH_4^+-N的浓度为210 mg·L^(-1)最大;NO_3^--N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在NO_3^--N浓度为210 mg·L^(-1)时最大;NH_4^+-N含量在NH_4^+-N浓度为210 mg·L^(-1)时最大。各项测定指标均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全氮含量始终呈减小趋势。整个生育期,根瘤数与根瘤重成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根瘤数、根瘤重与固氮酶活性成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农3号’ NO3- -N NH4+ -N 氮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翠冠'梨园土壤和叶片养分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晓庆 施春晖 +3 位作者 张学英 褚长彬 吴淑杭 骆军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8年第1期30-36,共7页
为了摸清上海'翠冠'梨园土壤养分状况,为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对上海地区从北到南5个有代表性的'翠冠'梨园土壤养分状况及叶片矿质营养状况进行了调查,结合相关土壤、叶片养分适宜值,分析了'翠冠'梨园土壤、... 为了摸清上海'翠冠'梨园土壤养分状况,为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对上海地区从北到南5个有代表性的'翠冠'梨园土壤养分状况及叶片矿质营养状况进行了调查,结合相关土壤、叶片养分适宜值,分析了'翠冠'梨园土壤、叶片养分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上海梨园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都在适宜标准上限左右,枫泾、仓桥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近3%。梨园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适宜标准内。徐泾、仓桥梨园的土壤呈中性,枫泾的偏酸性,pH均值分别为7.16、7.05和6.72,庄行的偏碱性,庙镇的呈碱性,pH均值分别为7_46和8.04,显著高于标准上限值7.0。土壤呈碱性,其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较低,利用率低,当土壤pH回落,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增加,利用率高。庙镇和枫泾'翠冠'梨叶片N含量波动大,N肥施用不合理,徐泾则叶片N含量施用均衡,仓桥、庄行施N肥较多。叶片P含量整个生长期都有超标的发生,有的高出标准上限值约50%。叶片K含量多为7 g/kg上下,明显低于标准的下限值13 g/kg。综上所述,上海'翠冠'梨园土壤以中性或偏酸性为佳,尽管土壤有机质和主要营养物质含量适宜;但是梨树叶片中N含量不稳,P含量过多,而K含量严重缺乏;因此生产上应合理施用N肥,控制P肥,多增施K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翠冠' 土壤养分 叶片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