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自拟止痛泻汤治疗泄泻38例观察
- 1
-
-
作者
李雪冰
-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大连疗养院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6年第3期30-30,共1页
-
文摘
泄泻是夏秋季的常见病,主要症状是腹泻日10余次,大便为黄褐色水样.杂有不消化食物或残渣、肠鸣腹痛、精神疲乏等。笔者自拟止痛泻汤,治疗泄泻3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8例。其中,男29例,女9例;年龄,19~30岁18例,31~40岁12例,40岁以上8例。2 治疗方法 药用诃子25g,白术20g,白芍20g,苍术30g,樟木子20g,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口服。若感冒发热、泄泻加羌活、葛根;湿热泄泻加黄芩、黄连、天香炉;兼呕吐加藿香、佩兰、法半夏;食滞下泻加神曲、厚朴、麦芽;湿困泄泻加猪苓、泽泻、车前子;脾虚泻加党参、豆蔻仁;虚寒泻加肉桂、熟附子。
-
关键词
泄泻/中医药疗法
%止痛泻汤/治疗应用
-
分类号
R256.3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藿乌连苓汤治疗小儿腹泻60例
- 2
-
-
作者
张颖
-
机构
河南省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7年第3期37-37,共1页
-
-
关键词
腹泻.婴儿/中医药疗法
%藿乌连苓汤/治疗应用
-
分类号
R272
[医药卫生—中医儿科学]
-
-
题名石砂术苓汤治疗幼畜泄泻112例
- 3
-
-
作者
李德明
-
机构
青海省门源县苏吉滩乡兽医站
-
出处
《中兽医学杂志》
2009年第5期34-34,共1页
-
文摘
以涩肠利水,温中健脾,行气止泻立方,自拟石砂术苓汤治疗幼畜泄泻112例,全部获效。兽医临床证明本方对各型泄泻,在辨证的基础上加减运用均有效。
-
关键词
幼畜泄泻
石砂术苓汤
治疗应用
-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葛根芩连汤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被引量:3
- 4
-
-
作者
杨云
何永富
杨国荣
-
机构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省种畜场
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
-
出处
《养殖与饲料》
2012年第10期52-54,共3页
-
基金
云南省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项目
国际家畜研究所生态健康(ILRIEcoHealth)项目
-
文摘
笔者以葛根芩连汤为基础,多年来先后采用本方加减治疗各种家畜的湿热泄泻、中毒性泄泻、中毒性痢疾、幼驹奶泻、马骡结症继发性泄泻、药物所致泄泻、肺热下移大肠、仔猪副肠热及犬细小病毒病(肠炎型),治疗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兽医临床
湿热泄泻
应用
犬细小病毒病
加减治疗
治疗效果
中毒性
-
分类号
S853.7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朱良春老中医治疗慢性痢泻经验
被引量:2
- 5
-
-
作者
朱建华
-
机构
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3年第5期20-21,共2页
-
文摘
朱良春,男,生于1917年,江苏省丹徒县人。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丹徒章次公为师,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杏林生涯五十余载,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主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急性热病当“先发制病”,治慢性久病“从肾论治”;擅治内科杂病,尤对痹证、肝病、脾胃病、肾病研究颇深,论治自成体系,疗效卓著;其对虫类药的应用,独具匠心。其创制的“益肾蠲痹丸”,获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银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曾两次应邀东波日本国讲学,著述、讲学颇多创见。著有《朱良春用药经验》、《现代中医临床新选》(日文版)等医著10余部,发表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140余篇。曾任南通市中医院院长、主任中医师;现任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江苏省中医学会名誉会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厦门国际培训交流中心客座教授,南通市良春中医药临床研究所董事长,南通市中医院顾问等职。
-
关键词
痢疾/中医药疗法
泄泻/中医药疗法
%仙桔汤/治疗应用
-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清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100例
- 6
-
-
作者
王德君
王淑云
-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5年第4期28-28,共1页
-
文摘
自1990年以来,笔者应用自拟清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1 清胆汤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本组共100例。其中,男31例,女69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82岁,平均46.6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24年,平均4.8年。其中,B超检查胆囊壁增厚87例,胆囊内有结石45例,十二指肠引流B胆汁有大量脓细胞5例,低烧8例。本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胀、嗳气、恶心、厌油腻食物等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有右季肋部、背部疼痛,全部病例均有右上腹胆囊区压痛。
-
关键词
胆囊炎/中医药疗法
%清胆汤/治疗应用
-
分类号
R259.7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浅谈龙胆泻肝汤之适应症及配伍要点
被引量:1
- 7
-
-
作者
韩先知
-
机构
湖南省安乡县卫生职工中专学校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5年第5期40-41,共2页
-
文摘
龙胆泻肝汤方名最早见于金·李果所撰之《兰室秘藏》,由龙胆草、生地黄、当归、柴胡、泽泻、车前子、木通组成。后来沿用为《集方集解》之方,现今多引用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方或清代《医宗金鉴》之方。多数医者认为,此方出自东垣之手。方以龙胆草为君,旨在泻肝火,应用以汤剂为主,故得龙胆泻肝汤之名。
-
关键词
龙胆泻肝汤/治疗应用
中药配伍
-
分类号
R289.5
[医药卫生—方剂学]
-
-
题名祛疣汤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被引量:1
- 8
-
-
作者
梅连香
李玉琴
李少奇
-
机构
辽宁省朝阳市第一医院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3年第3期42-42,共1页
-
文摘
自1990年4月以来,笔者运用祛疣汤加减口服和配成酊剂治疗扁平疣62例,获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共62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9例,女33例;年龄最小小7岁,最大38岁,7~20岁20例,21~30岁36例,30岁以上6例;病程,最长5年,最短15天,1~2年为最多,28例,占61%;皮损发于面部22例,发于手背部6例,发于双手与面部35例,皮损为数个到数十个不等。42例经冷冻、鸦胆子外擦、口服中西药等多种治法,未见好转。
-
关键词
疣/中医药疗法
%祛疣汤/治疗应用
-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解郁利咽汤治疗梅核气23例
被引量:1
- 9
-
-
作者
李玉英
-
机构
中国煤矿工人兴城温泉疗养院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3年第6期44-45,共2页
-
文摘
梅核气为临床常见病,相当现代医学咽部神经官能症、咽部异感症、慢性咽炎等,是指咽部有异物感而无器质性病变的病症,其感觉常于胸骨上窝正中处,多发于青壮年妇女和少数男性,常因情志刺激而加深。笔者近年来用解郁利咽汤治疗梅核气23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共23例。其中,男4例,女19例:年龄,18~30岁2例。
-
关键词
梅核气/中医药疗法
%解郁利咽汤/治疗应用
-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神秘汤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
- 10
-
-
作者
查龙
徐锦山
-
机构
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3年第6期45-46,共2页
-
文摘
一、临床资料本组共100例。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13~82岁,平均44岁。诊断按1984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系病学会提出的评定标准。其中急性支气管炎63例,慢性支气管炎37例。急性支气管炎以发热、咳嗽、咯痰为主症。或有胸痛、咽痛等。肺部听诊双肺呼吸音多粗糙。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表现为:长期反复发作的咳嗽、咯白色泡沫样痰,多数病人兼有轻重不同的喘息气促,活动加剧。
-
关键词
支气管炎/中医药疗法
%神秘汤/治疗应用
-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外用浸足降压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赵文霞
张宝玉
丛雅勤
-
机构
内蒙古赤峰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5年第2期42-42,共1页
-
文摘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其治疗效果一般均不甚理想。近年来,笔者采用浸足降压汤煎液浸泡双足治疗高血压病,取得较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以本法在门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20例。其中,男16例,女4例;病程,最长15年,最短3年;年龄,最小42岁,最大63岁;用药,最少3剂,最多6剂。
-
关键词
高血压/中医药疗法
高血压/病因学
%浸足降压汤/治疗应用
-
分类号
R259.4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自拟益精嗣育汤治疗男性不育症27例
- 12
-
-
作者
李世杰
-
机构
长庆石油勘探局油建工程处卫生所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5年第4期39-41,共3页
-
文摘
笔者从龟鹿二仙胶、五子衍宗丸、金匮肾气丸、当归补血汤等方中精选、自拟出益精嗣育汤,辨证治疗男性不育症,其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共27例。其中,年龄,25—30岁24例,31—32岁3例;结婚时间,3—5年25例,6—7年2例。本组27例精液检查均示异常精子,其中并发阳事不举1例,前列腺炎2例,精瘀症1例。2 治疗方法 2.1 益精嗣育汤药物组成:熟地24g,丹皮10g,山茱萸10g,车前子10g,淮山药15g,茯苓12g,黄芪30g,当归10g,覆盆子15g,何首乌15g,菟丝子15g,淫羊藿30~100g,鹿角胶(或鹿角霜)10g(烊化)。
-
关键词
不育症
男性/中医药疗法
%益精嗣育汤/治疗应用
-
分类号
R256.56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急肝汤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345例
- 13
-
-
作者
王祖英
-
机构
四川省金阳县人民医院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3年第5期49-49,共1页
-
文摘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或恶心呕吐、发热恶寒、肝区疼痛等,继而出现巩膜、皮肤黄染或肝脾肿大,这与祖国医学所论之黄疸的概念基本一致。笔者根据其临床表现与病情轻重,辨清其热与湿,分别选用自拟急肝汤Ⅰ号、Ⅱ号和Ⅲ号。一、病例选择近期典型发病以发烧、乏力、恶心、食欲不振、尿深黄或黄疸等,发病在三个月以内者。
-
关键词
肝炎
病毒性
人/中医药疗法
%急肝汤/治疗应用
-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生血汤治疗严重贫血34例
- 14
-
-
作者
姜贻富
-
机构
四川省广元市中区红十字医院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7年第6期18-18,共1页
-
-
关键词
贫血/中医药疗法
%生血汤/治疗应用
-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马坤止血汤治疗崩漏65例
- 15
-
-
作者
洪仲达
-
机构
安徽省桐城市中医院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7年第1期27-27,共1页
-
-
关键词
崩漏/中医药疗法
%马坤止血汤/治疗应用
-
分类号
R271.12
[医药卫生—中医妇科学]
-
-
题名苦参四君汤治疗霉菌性肠炎13例观察
- 16
-
-
作者
邵淑兰
王致果
王骕
-
机构
新疆奎屯市人民医院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6年第2期36-37,共2页
-
文摘
霉菌性肠炎属中医“泄泻”范畴。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二重感染引起霉菌性肠炎逐年增多,常发生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或停药1—2周内,幼儿及年迈体弱者多见,治疗比较棘手。笔者采用苦参四君汤随症加减治疗霉菌性肠炎每获良效,兹总结如下。
-
关键词
肠炎/中医药疗法
%苦参四君汤/治疗应用
-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自拟调胎汤治疗胎位不正120例观察
- 17
-
-
作者
宿光远
-
机构
山东省平度市明村中心医院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7年第6期24-24,共1页
-
-
关键词
胎位不正/中医药疗法
%调胎汤/治疗应用
-
分类号
R271.41
[医药卫生—中医妇科学]
-
-
题名自拟祛疣汤治疗扁平疣300例观察
- 18
-
-
作者
张宝玉
赵文霞
丛雅勤
-
机构
内蒙古赤峰市卫校附属医院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8年第5期26-27,共2页
-
-
关键词
疣/中医药疗法
%祛疣汤/治疗应用
-
分类号
R27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自拟解毒疏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2例
- 19
-
-
作者
谢绍武
-
机构
安徽省青阳县中医院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7年第5期18-18,共1页
-
-
关键词
乙型肝炎/中医药疗法
%解毒疏肝汤/治疗应用
-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自拟化斑汤治疗黄褐斑20例
- 20
-
-
作者
鹿玉芝
-
机构
沈阳市和平区第二中医院
-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6年第2期38-38,共1页
-
文摘
黄褐斑为发生于面部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祖国医学称“黧黑斑”、“肝斑”,多见于女性。笔者自1992年10月运用自拟化斑汤并配合外搽霜剂治疗黄褐斑20例取得较好效果,兹总结如下。
-
关键词
皮肤色素沉着/中医药疗法
%化斑汤/治疗应用
-
分类号
R27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