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数智化环境下少儿科普图书品牌传播优化策略——以“十万个为什么”为例 |
杨扬
|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为什么”“干吗”“干什么”的异同及相关构式——兼议汉语的“WXDY”构式 |
陈满华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
3
|
论中国共产党的十大力量——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理论思考 |
刘建军
尹丽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
4
|
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势能及其为什么“能” |
罗建文
杨希双
|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
5
|
论苏童小说的女性叙述之演变——以《妻妾成群》、《蛇为什么会飞》、《碧奴》为例 |
刘军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7 |
5
|
|
|
6
|
《十万个为什么》对少儿科普读物出版的启示 |
赵晓
|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
7
|
步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为什么话语”新体系构建 |
叶宗波
李宪伦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
8
|
从“怎么办”到“为什么”: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权理念的嬗变 |
夏心军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
9
|
“三个为什么”命题的内在逻辑理路 |
徐艳玲
|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
10
|
六个“为什么”话语主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 |
李宪伦
吴彬
张燕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
11
|
六个“为什么”渗透“概论”课教学的思考 |
张小明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
12
|
对六个“为什么”的深层解读——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角度 |
贾丽民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2010 |
0 |
|
|
13
|
重提六个“为什么”的历史根源与现实取向 |
秦正为
|
《重庆社会科学》
|
2009 |
0 |
|
|
14
|
六个“为什么”对执政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
王桂兰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
15
|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国际认知与传播 |
卢静
赵彦云
|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6
|
|
|
16
|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精神密钥 |
徐俊
|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
17
|
边缘人的文化格局——苏童《蛇为什么会飞》解读一种 |
姜异新
|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
18
|
“怎么”和“为什么” |
吴云芳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
19
|
第十万零一个为什么——上少社“十万”品牌成长的秘密 |
徐斌
|
《出版广角》
|
2002 |
1
|
|
|
20
|
在社会边缘随风飘荡——评苏童《蛇为什么会飞》 |
黄维敏
|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
200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