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型高超声速翼身组合体粘性干扰效应模型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张益荣 张毅锋 +1 位作者 解静 陈坚强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6-191,共6页
基于粘性干扰效应的理论研究基础,利用数值模手段获得复杂高超声速外形的气动力数据,建立了完全气体条件下纵向气动力系数的粘性干扰模型;以相对正交距离的形式,给出了粘性干扰模型预测结果的不确定度量化分析。研究表明:从粘性干扰参... 基于粘性干扰效应的理论研究基础,利用数值模手段获得复杂高超声速外形的气动力数据,建立了完全气体条件下纵向气动力系数的粘性干扰模型;以相对正交距离的形式,给出了粘性干扰模型预测结果的不确定度量化分析。研究表明:从粘性干扰参数的理论研究出发,结合数值模拟手段,是研究高超声速复杂外形粘性干扰效应的有效手段;利用粘性干扰参数和迎角的组合,可以建立具有一定精度的粘性干扰模型,从而将不同高度、马赫数和迎角下的高超声速气动力数据进行关联;利用具有较高计算效率的Euler方程结果,结合粘性干扰模型的修正,获得大规模的用于飞行器设计的气动数据,并建立相应的气动数据库,对于工程设计是一种较为高效、经济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流动 数值模拟 粘性干扰 翼身组合体 气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向喷流的气动增益特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程克明 伍贻兆 +1 位作者 吕英伟 张其威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2-438,共7页
本文实验研究了一种弹翼身组合体构型在亚、跨、超声速,不同动量比以及不同喷口布局条件下的侧向喷流气动增益情况。给出了来流马赫数、喷流动量比、喷口布局等对增益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马赫数和喷口布局对增益特性均有显著影响,但... 本文实验研究了一种弹翼身组合体构型在亚、跨、超声速,不同动量比以及不同喷口布局条件下的侧向喷流气动增益情况。给出了来流马赫数、喷流动量比、喷口布局等对增益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马赫数和喷口布局对增益特性均有显著影响,但本文定义的增益因子却基本与动量比无关。此外,对比分析了单独体构型和翼身组合体构型增益特性的差异,进一步揭示了主流、喷流在二者相互作用中的地位和影响。本文结果对认识侧向喷流干扰特性、气动增益、开发高效喷流姿态控制技术等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向喷流 气动增益 导弹 翼身组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身厚度对小展弦比飞翼布局流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单继祥 黄勇 彭鑫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3-508,共6页
跨音速条件下,激波将导致大后掠飞翼布局出现激波/边界层干扰、激波/前缘涡干扰等复杂流动现象,对其流动特性、气动性能产生严重影响。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跨音速时小展弦比飞翼布局流动特性随迎角的演化,并分析了翼身厚度对前... 跨音速条件下,激波将导致大后掠飞翼布局出现激波/边界层干扰、激波/前缘涡干扰等复杂流动现象,对其流动特性、气动性能产生严重影响。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跨音速时小展弦比飞翼布局流动特性随迎角的演化,并分析了翼身厚度对前缘涡流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无前缘涡区,翼身厚度在机头处引起侧洗作用,在尾部出现激波/边界层干扰现象,导致流动分离;在前缘涡发展区,翼身厚度的侧洗作用使飞翼模型前缘涡形成较晚,影响区域减小,但使其前缘涡发展较快,强度增大,在背风侧诱导的吸力增加,从而使前缘涡涡升力基本不变;同时,侧洗作用导致翼身背风侧激波位置前移,诱导前缘涡破裂,使涡破裂迎角大幅减小。本文研究为大后掠飞翼布局气动布局设计和流动机理分析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翼布局 小展弦比 前缘涡 翼身厚度 激波/前缘涡干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身组合体上的侧向喷流作用特性 被引量:1
4
作者 程克明 伍贻兆 吕英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5-610,共6页
研究了一种翼身组合体构型在亚、跨、超声速条件下的几种侧向喷流作用情况。通过在构型的不同部位开设喷口 ,实验观察了喷口布局、喷流动量比及来流马赫数等对喷流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马赫数和喷口布局均有显著影响 ,但本文定义的用... 研究了一种翼身组合体构型在亚、跨、超声速条件下的几种侧向喷流作用情况。通过在构型的不同部位开设喷口 ,实验观察了喷口布局、喷流动量比及来流马赫数等对喷流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马赫数和喷口布局均有显著影响 ,但本文定义的用来度量相互作用特性的喷流增益因子却基本与动量比无关。此外 ,对比分析了单独体构型和翼身组合体构型上的作用特性之差异 ,进一步揭示了主流、喷流在二者相互作用中的地位和影响。本结果对认识侧向喷流干扰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向喷流控制 导弹 翼身组合体 喷流干扰 姿态控制 喷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下高职思政课“一体两翼三联动”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卫琴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2期66-70,共5页
"互联网+"时代,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的高职思政课要顺势而为,深度融合互联网新技术,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以理论与实践两种教学形式为两翼支撑,通过在线课程、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三方面的联合互动,构建"一体两翼三联动"... "互联网+"时代,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的高职思政课要顺势而为,深度融合互联网新技术,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以理论与实践两种教学形式为两翼支撑,通过在线课程、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三方面的联合互动,构建"一体两翼三联动"教学模式,呈现在线课程的互动化与个性化、课堂教学的专题化与针对化、实践教学的情境化与全员化、师资建设的团队化与合作化等特点。在线课程、课堂专题教学、实践教学三者要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评价等方面的高度融合,保障"一体两翼三联动"思政教学模式"有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高职思政课 “一体两翼三联动”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身融合布局背撑发动机短舱-机体流动干扰机理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顾文婷 张彬乾 +3 位作者 马坤 李栋 吕鹏飞 韩杰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52-359,共8页
针对翼身融合布局背撑发动机与机体的流动干扰问题,以西北工业大学设计的300座级翼身融合民机构型NPU-BWB-300为研究对象,基于CFD方法研究了背撑式短舱对高低速典型状态布局流动特性的影响,揭示了背撑式发动机短舱与机体之间的流动干扰... 针对翼身融合布局背撑发动机与机体的流动干扰问题,以西北工业大学设计的300座级翼身融合民机构型NPU-BWB-300为研究对象,基于CFD方法研究了背撑式短舱对高低速典型状态布局流动特性的影响,揭示了背撑式发动机短舱与机体之间的流动干扰机理。结果表明:背撑短舱主要影响BWB布局高速流动特性,对低速特性影响不大;布置背撑式发动机后,高速状态短舱与机体之间流动干扰严重,易产生强激波并诱导流动分离。造成上述流动干扰的机理主要有2点:①短舱外表面易出现大范围超声速区,易形成激波,并对机体上表面流动产生强烈干扰,诱发激波和流动分离;②机体和短舱之间形成了收缩-扩张流动通道,出现“喉道”流动效应,产生激波和流动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身融合布局 背撑发动机 短舱 流动干扰 流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航时轻型固定翼农用遥感无人机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2
7
作者 朱航 王月 +2 位作者 兰玉彬 张萃 李珂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4-242,共9页
针对电动无人机应用于农业遥感监测时受其续航时间限制的问题,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设计了一种续航时间长、适用于农业遥感监测的翼身融合布局的轻型电动固定翼无人机。提出了翼身融合布局轻型固定翼无人机的总体设计方法,确定了轻型固... 针对电动无人机应用于农业遥感监测时受其续航时间限制的问题,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设计了一种续航时间长、适用于农业遥感监测的翼身融合布局的轻型电动固定翼无人机。提出了翼身融合布局轻型固定翼无人机的总体设计方法,确定了轻型固定翼无人机的结构参数,建立了物理模型并对其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分析计算了翼身融合布局轻型固定翼无人机的气动性能,基于流固耦合模型动态分析了其飞行状态下的受力分布。结果表明,优化模型较初始设计模型的升阻比提高了2.6%,在迎角为6°、巡航速度为15.5 m/s时,所设计的翼身融合布局轻型固定翼无人机机身压力分布合理,且拥有良好的气动特性。起飞质量为1.5 kg时,无人机下表面压力最大,为143 Pa,升力主要集中在机翼前缘部分,计算所得理论续航时间为65 min,在巡航阶段最大变形量0.288 38 mm,符合飞行器工作条件,无人机结构和选用材料均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本文设计的电动轻型固定翼农用遥感无人机在结构、材料和性能方面均适用于农业遥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遥感无人机 翼身融合布局 长航时 气动优化 流固耦合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