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个早熟沙梨品种在上海郊区的种植评价
1
作者 王晓庆 席东 +3 位作者 施春晖 蒋爽 奚晓军 骆军 《上海农业学报》 2025年第4期51-58,共8页
调查比较了4个早熟沙梨品种在上海市青浦区、奉贤区、金山区的生长结果情况。结果表明:青浦区梨品种的花期早于奉贤区,奉贤区早于金山区,且‘翠冠’花期早于其他品种。不同品种成熟期早晚依次为:‘沪晶梨18号’‘早生新水’‘翠冠’‘... 调查比较了4个早熟沙梨品种在上海市青浦区、奉贤区、金山区的生长结果情况。结果表明:青浦区梨品种的花期早于奉贤区,奉贤区早于金山区,且‘翠冠’花期早于其他品种。不同品种成熟期早晚依次为:‘沪晶梨18号’‘早生新水’‘翠冠’‘沪晶梨67号’。主干直径依次为:‘早生新水’>‘翠冠’>‘沪晶梨67号’>‘沪晶梨18号’。4个品种整体短枝数较多,且长枝数比中枝数多;短枝数平均占比依次为:‘翠冠’>‘沪晶梨18号’>‘沪晶梨67号’>‘早生新水’;长枝、中枝占比排序与短枝数占比正好相反。4个品种平均花芽数量依次为:‘翠冠’>‘沪晶梨67号’>‘沪晶梨18号’>‘早生新水’,平均产量高低排序与花芽数量顺序一致。各品种春季平均萌芽率为85%左右。整体来看,‘沪晶梨67号’和‘早生新水’高温后的返青率和萌芽率高于‘翠冠’和‘沪晶梨18号’。青浦区高垄栽培的梨秋季返青率及萌芽率低。综上,建议花粉尽早准备,果实适时采收。对于树势强的‘沪晶梨67号’和‘早生新水’,注意控旺、抑徒长,‘早生新水’应减少重剪,培养更新结果枝组,增加花芽数量;对于树势中等的‘沪晶梨18号’,要按时节供应充足肥水,增强树势。梨树最好采用高垄栽培模式,果实采收后注意树体病虫害防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 梨品种 上海郊区 种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安全域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安全预警方法
2
作者 肖峻 孙纲 +2 位作者 宋晨辉 王丹 莫少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709-3722,I0003-I0010,共22页
该文基于安全域理论提出一套较完整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regional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RIES)安全预警流程。首先,建立RIES安全域模型并给出RIES安全边界计算方法,包括交流安全边界与直流安全边界。其次,介绍模糊推理与模糊综合评... 该文基于安全域理论提出一套较完整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regional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RIES)安全预警流程。首先,建立RIES安全域模型并给出RIES安全边界计算方法,包括交流安全边界与直流安全边界。其次,介绍模糊推理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用于预警中评估越限的严重程度。再次,提出RIES预警方法,能综合考虑系统N-0与N-1安全性从而发出预警或告警信号。该方法包括预警指标选取与评判、安全预警分级、预警原因分析、安全趋势预测等步骤。最后,用算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可知,该文提出的安全预警方法对于提升RIES的安全管控能力,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安全预警 安全域 模糊推理 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深度学习评价要素及综合评价模型建构
3
作者 叶平枝 乔添琪 王欣欣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66,共9页
深度学习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其核心在于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包括自主学习、高阶思维、迁移重构和整合创新等关键能力。为构建适用于幼儿深度学习的评价体系,研究以比格斯3P学习过程模型、布鲁姆教育... 深度学习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其核心在于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包括自主学习、高阶思维、迁移重构和整合创新等关键能力。为构建适用于幼儿深度学习的评价体系,研究以比格斯3P学习过程模型、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和三维投入理论等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以认知、行为和情感为基本维度,以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评价为框架的综合评价模型。幼儿深度学习综合评价模型特别关注幼儿学习品质的多样性和个体差异,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它能够为教师评估幼儿深度学习提供理论支持,帮助幼儿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实现深度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评价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评价法的山洪灾害气象预警方法
4
作者 王振亚 王迪 +3 位作者 栗晗 张亚春 马蕴琦 葛振飞 《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44-755,共12页
以考虑土壤含水量饱和度的动态临界雨量山洪预警为基础,提出基于模糊评价法的山洪灾害气象预警方法。该方法根据新安江水文模型建立考虑土壤含水量饱和度的山洪灾害气象预警动态临界雨量指标,利用模糊评价法构建山洪灾害气象预警等级和... 以考虑土壤含水量饱和度的动态临界雨量山洪预警为基础,提出基于模糊评价法的山洪灾害气象预警方法。该方法根据新安江水文模型建立考虑土壤含水量饱和度的山洪灾害气象预警动态临界雨量指标,利用模糊评价法构建山洪灾害气象预警等级和模糊评分的对应关系,采用CMA-MESO、CMA-SH9、CMA-BJ模式及智能网格等降水预报作为输入,计算山洪灾害气象预警等级及其模糊评分,分别使用等权重平均及以确定性系数、洪峰流量相对误差构建的权重算法,计算山洪灾害气象预警综合模糊评分,根据上述对应关系判别气象预警等级。采用该方法对2021年7月17—22日安阳河横水水文站以上流域的山洪灾害进行应用检验,结果表明基于模糊评价法的山洪灾害气象预警结果命中率与CMA-BJ模式相当,高于其他模式;漏报率和空报率与CMA-BJ模式相当,低于其他模式;TS评分均高于其他模式。与采用CMA-MESO、CMA-SH9、CMA-BJ模式及智能网格等单一降水预报作为降水输入判别的山洪灾害气象预警相比,基于模糊评价法的山洪灾害气象预警方法结果较好,能够延长预见期,提高预警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气象预警 动态临界雨量 模糊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核心种质资源荚果成熟度评鉴及早熟种质筛选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润风 李文佳 +7 位作者 廖泳俊 鲁清 刘浩 李海芬 李少雄 梁炫强 洪彦彬 陈小平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5-404,共10页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早熟是花生重要的育种目标,早熟种质资源是早熟育种的基础。然而,受花生无限开花和地下结果的影响,花生成熟度鉴定难度大,花生种质早熟性鉴定技术缺乏。本研究优化和完善了花生荚果成熟度鉴定方法,...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早熟是花生重要的育种目标,早熟种质资源是早熟育种的基础。然而,受花生无限开花和地下结果的影响,花生成熟度鉴定难度大,花生种质早熟性鉴定技术缺乏。本研究优化和完善了花生荚果成熟度鉴定方法,通过荚果成熟度指数、成熟荚果比例、荚果平均灰度值等指标精准评鉴了390份花生核心种质资源的荚果成熟度,发现3个指标鉴定出的成熟度结果一致性较高,均可有效区分花生不同种质的荚果成熟度。相关性结果表明,花生荚果成熟度在不同季节间的相关系数为0.48~0.54,表明光温环境对花生种质成熟度的影响较大;荚果成熟度与花期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2~-0.59,表明花期是影响花生早熟性的重要因素;荚果成熟度与单株出仁率之间相关系数为0.29~0.48,表明荚果成熟度的高低对产量有较大影响。综合3个成熟度指标,发掘出早熟种质28份,其中包括4份在不同光温环境下均表现为早熟的种质:ICGV95057、ICG4601、82-56(2)和桂花26。研究为开展花生早熟遗传改良及相关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荚果成熟度 早熟 种质资源 成熟度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流域尺度的临港新片区陆海联通水系生态质量综合评价
6
作者 王鑫 莫子龙 +3 位作者 尹杰 焦俊鹏 何文辉 李娟英 《应用海洋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6,共11页
临港新片区作为典型陆海联通区域,陆域水系经农田、商业区、居民区、湿地等区域携带污染物经南汇东滩湿地汇入海洋,近年来,经济迅猛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容小觑。为了解临港新片区从陆到海的生态环境状况,本研究开展了水环境、沉积物... 临港新片区作为典型陆海联通区域,陆域水系经农田、商业区、居民区、湿地等区域携带污染物经南汇东滩湿地汇入海洋,近年来,经济迅猛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容小觑。为了解临港新片区从陆到海的生态环境状况,本研究开展了水环境、沉积物环境以及生物生态群落结构调查,采用多种指数模型对临港新片区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总氮(TN)为水体的主要营养元素,与施用氮肥等农业活动、生活污水排放以及建筑施工导致的点源污染有关;总磷(TP)是影响滴水湖区水质的主要指标;水体中重金属整体污染水平较低。沉积物中TP是主要营养元素,重金属含量呈现出Cd>Cu>Cr>Pb的规律。虽然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表明研究区域整体处于低风险水平,但Cd导致的较高的潜在生态风险仍值得关注。从陆到海的种类多样性指数(H′)逐渐升高,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总体来看,从陆到海水体生态质量整体呈现波动变好的趋势,但营养元素N、P及重金属Cd污染需重点关注。对研究区域进行的风险预警评价表明,陆域水体为较安全状态,近岸海域为安全状态,N、P元素可能引起的富营养化是临港新片区现阶段面临的关键问题。因此,针对性地确定生态优化与恢复策略以提升临港新片区的整体环境质量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海联通 生态质量综合评价 风险预警体系 临港新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水监测预警系统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7
作者 尹尚先 丁莹莹 +6 位作者 连会青 董东林 杜通 尹慧超 赵鹏 张义安 王雄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8-79,共12页
【背景】矿井水灾是采动影响或触发的地质体剧烈变化的偶发事件,由于地质体的复杂性、不均一性以及动态性,加之采动影响的随机性、瞬时性,导致矿井水灾事件具有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偶发性和瞬变性,矿井水监测预警作为灾害超前防控前置... 【背景】矿井水灾是采动影响或触发的地质体剧烈变化的偶发事件,由于地质体的复杂性、不均一性以及动态性,加之采动影响的随机性、瞬时性,导致矿井水灾事件具有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偶发性和瞬变性,矿井水监测预警作为灾害超前防控前置条件,其研究及系统建设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进展及展望】(1)伴随煤炭开发利用,在与矿井水灾斗争的历程中,监测预警从零起步,历经人为经验判识、物理机制导引的信息采集辨识、物理-数据双驱动的智能监测预警,到目前基本完成了系统化改造、工业化示范、规模化应用,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与系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部分典型场景实现了超前预警,树立了矿井水灾可防可控可预警的信念。(2)但灾变物理机制不清致使指标体系不完善、信息获取不全面、评估预测不准确,导致预警漏报、误报、虚报等频发,大部分场景还未达到超前精准预警的总体目标,仍面临严峻挑战。(3)梳理了矿井水监测预警系统研究进展,提出了系统架构,针对系统的指标体系、信息感知(监测)、评估预测、辨识预警4个关键技术进行理论探讨,总结其内涵及关联关系,凝练总结其面临挑战,指明了以物理机制为基础向“物理-数据”双驱动转变的监测预警总体发展方向。(4)提出了构建全面指标体系、优化感知系统布置、多灾害全要素联合监测、建立地质水文模型+深度学习预测模型、预警规则和因子阈值设置、实时及超前预警、图像监测及大数据处理等7个具体发展方向,为该领域理论研究、技术研发及系统建设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灾 监测预警系统 指标体系 信息感知(监测) 评估预测 超前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作物早发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代帅军 张运波 黄礼英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作物早发是指在多种环境下种子快速一致的发芽和良好健壮的苗期建成。早发不仅有利于作物对光照、养分、水等资源的有效利用,还有利于增强其与杂草的竞争能力,促进叶面积发育,提高作物生长速率和发育速率,增加干物质积累,提高产量。本... 作物早发是指在多种环境下种子快速一致的发芽和良好健壮的苗期建成。早发不仅有利于作物对光照、养分、水等资源的有效利用,还有利于增强其与杂草的竞争能力,促进叶面积发育,提高作物生长速率和发育速率,增加干物质积累,提高产量。本文总结了作物早发的概念及评价指标、早发的鉴定及其机制、早发的作用以及促进早发的措施,以期为早发品种的培育和栽培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 种子发芽 苗期建成 评价指标 遗传机制 粮食作物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陆地边境地区国土空间安全动态评价及预警优化研究
9
作者 马国斌 陆汝成 +1 位作者 王鹏程 黎亦云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7,共13页
研究目的:探究中国陆地边境国土空间安全时空格局及预警特征,推动构建发展与安全统筹下的边疆安全体系与国家安全格局。研究方法:搭建国土空间安全研究框架,通过欧式贴近度、GM-Markov模型进行国土空间安全评价及预警预测,运用时间四象... 研究目的:探究中国陆地边境国土空间安全时空格局及预警特征,推动构建发展与安全统筹下的边疆安全体系与国家安全格局。研究方法:搭建国土空间安全研究框架,通过欧式贴近度、GM-Markov模型进行国土空间安全评价及预警预测,运用时间四象限模型开展分区优化。研究结果:(1)2003—2022年边境国土空间安全为较安全,预警指数由0.36降至0.23,各子系统的安全警度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国土空间安全“轻警”状态呈现自西南边境向东北边境逐渐转移的态势。(2)2027年中国边境地区国土空间安全预警指数较2022年下降21.58%,地缘关系安全警度呈上升态势,结构安全警度降幅高达31.40%。(3)两两系统匹配下低—低集聚状态的地市数量占比均接近50%,处于高—高集聚状态的地市约占30%,表明系统间的匹配协调以“轻警”为主。研究结论:中国陆地边境地区国土空间安全区域差异性显著,设定国土空间安全稳定区、提升区与治理区并提出分区优化应对措施,对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乃至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关键意义,为统筹边境地区安全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安全 动态评价 预警优化 GM-Markov预测模型 中国陆地边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系土沉香在不同造林方式下的早期生长表现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玲玲 陈水莲 +5 位作者 谭瑞坤 赵苗菲 张峰 韩东苗 陈安 林宁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5年第2期131-138,共8页
为筛选出适合在粤西地区推广种植的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优良易结香品系以及适宜的林分条件,采用林分与品系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择‘紫棋’‘油叶子’‘糖结’‘凹身’‘西瓜叶’‘金丝油’共6个土沉香易结香品系嫁接苗... 为筛选出适合在粤西地区推广种植的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优良易结香品系以及适宜的林分条件,采用林分与品系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择‘紫棋’‘油叶子’‘糖结’‘凹身’‘西瓜叶’‘金丝油’共6个土沉香易结香品系嫁接苗分别营建纯林,以及在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和交趾黄檀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林下套种,测定2 a后的树高、地径以及高径比,分析不同品系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变化,通过隶属函数法进行生长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林分、品系及其交互作用对土沉香的树高、地径以及高径比均有显著影响(P<0.05)。各生长性状在品系水平上受到较高强度的遗传控制(h^(2)>0.7),且遗传稳定性好。其中,表现最优的处理为‘凹身’纯林,其树高、地径分别为144.7 cm、37.26 mm,显著高于其他组合;交趾黄檀林下套种‘紫棋’的树高、地径生长量最小,分别为87.5 cm、14.59 mm;土沉香苗木的地径与树高、高径比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苗木生长综合评价分析表明,‘凹身’在不同林分下的早期生长表现均较为突出,适宜在粤西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沉香 品系 林分 粤西地区 早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节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11
作者 “肺结节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项目组 林丽珠 孙玲玲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44-1652,共9页
目前,国内对于肺结节的中西医结合诊疗缺乏共识。为制定肺结节诊断、治疗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指导,经中医学、肿瘤学、呼吸学、影像学等多学科专家充分讨论达成共识。共识项目组按照临床实践指南制定规范制定肺结节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目前,国内对于肺结节的中西医结合诊疗缺乏共识。为制定肺结节诊断、治疗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指导,经中医学、肿瘤学、呼吸学、影像学等多学科专家充分讨论达成共识。共识项目组按照临床实践指南制定规范制定肺结节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该专家共识为肺结节的定义、病因、诊断、分层管理等方面提供了建议,明确了不同风险等级肺结节的治疗策略,强调了中医药介入的时机和辨证施治原则,提出了“辨病+辨证”“辨病+辨体质”的治疗策略,并提出基于影像学和症状学的疗效评估标准。该共识有助于提高肺结节中西医结合诊疗水平,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早期肺癌 中西医结合 诊断 分层管理 临床路径 辨证治疗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FCE的煤矿火灾风险评价研究
12
作者 谭刚 宋国栋 +2 位作者 刘宇 张古强 赵凯旋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2-58,共7页
传统的煤矿火灾评价手段存在主观性强、评价指标不全面等问题,评价结果难以量化和横向比较,影响了火灾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价法(FCE)的煤矿火灾风险评价方法。针对煤矿火灾... 传统的煤矿火灾评价手段存在主观性强、评价指标不全面等问题,评价结果难以量化和横向比较,影响了火灾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价法(FCE)的煤矿火灾风险评价方法。针对煤矿火灾特点,构建了以“人、机、环、管”4个因素为一级指标,动火作业人员是否持动火证并接受培训、工作面推进度、回风隅角CO浓度、胶带附近浮煤是否及时清理等31个因素为二级指标的火灾指标评价体系;采用AHP确定2级指标的权重,指出“机”和“环”对火灾风险的影响较大;采用FCE计算矿井火灾风险评价向量,给出火灾风险综合评价值四色分级预警结果,并给出了二级指标的评分依据。基于乌东煤矿多次实时监测数据,采用基于AHP-FCE的煤矿火灾风险评价方法对该矿火灾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乌东煤矿火灾风险较低,火灾风险为蓝色,与工程实际一致,证明了该评价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火灾风险评价 火灾监测预警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四色分级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楠沉香无性系复层栽培早期生长评价及选择
13
作者 罗艳娟 王耀仪 +5 位作者 郭燕媚 郑雅云 崔之益 贲丽云 沈俊锋 毛纯 《江苏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8-16,共9页
为了解桉树人工林下奇楠沉香(Aquilaria sinensis‘Qi Nan’)的早期生长动态特征,筛选出适合广西丘陵山地复层栽植的优良品系,以25个奇楠沉香无性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连续3 a定位观测其树高、地径、高径比和最终... 为了解桉树人工林下奇楠沉香(Aquilaria sinensis‘Qi Nan’)的早期生长动态特征,筛选出适合广西丘陵山地复层栽植的优良品系,以25个奇楠沉香无性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连续3 a定位观测其树高、地径、高径比和最终保存率,对不同年份的生长性状进行差异性分析并计算遗传参数,对不同品系进行聚类分析,通过隶属函数分析法和布雷金多性状综合评定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奇楠沉香无性系的树高、地径和高径比在1-2 a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种植第3年时仅地径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份的奇楠沉香树高、地径和高径比的变异系数分别为6.74%-14.53%,13.31%-17.05%,8.32%-9.43%,重复力分别为0.01-0.87,0.87-0.88,0.34-0.78;聚类分析将25个奇楠沉香无性系(3年生)分为4类,其中,第3类的综合表现最优,树高2.48-2.76 m,地径3.74-4.28 cm,保存率81.33%-93.33%;无性系QN1(棋楠1号)、AS(凹身)、LBS(蓝宝石)和CT(穿透)的连年生长性状在隶属函数分析和布雷金多性状综合评价中均排名前列,表现出较高水平的生长趋势。因此,在“桉树+奇楠沉香”复层栽培模式下,奇楠沉香无性系QN1,AS,LBS和CT更适合作为优良品系在广西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楠沉香 复层栽培 连年生长 评价 无性系 早期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前教育评估人员专业素养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德尔菲法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潘月娟 黄晶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41,共11页
明确学前教育评估人员专业素养是保障和提升学前教育评估人员专业水平、推动学前教育评估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起点。本研究采用三轮德尔菲法,建构了学前教育评估人员专业素养指标体系,具体包括评估理念与道德、评估知识与技术、组织与实施... 明确学前教育评估人员专业素养是保障和提升学前教育评估人员专业水平、推动学前教育评估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起点。本研究采用三轮德尔菲法,建构了学前教育评估人员专业素养指标体系,具体包括评估理念与道德、评估知识与技术、组织与实施3个一级指标,评估理念、职业道德、评估知识、评估技术、组织协调和沟通交流6个二级指标和23个三级指标。该指标体系为遴选、培训、指导、考核学前教育评估人员提供了参考框架,并为学前教育评估人员的自我反思与专业提升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评估 评估人员 专业素养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地震预警设备运行能力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世进 尹海权 +1 位作者 张超 何庆龙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0-836,共7页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AHP)对12个省地震局地震预警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基于2022年地震预警设备故障信息及备机调查资料和地震预警设备运行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经验,按照层次分析法的模型结构,本文构建了地震预警设备运行状况评价指...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AHP)对12个省地震局地震预警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基于2022年地震预警设备故障信息及备机调查资料和地震预警设备运行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经验,按照层次分析法的模型结构,本文构建了地震预警设备运行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预设范围内的地震预警设备运行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本次综合评价结果与地震预警站网运行实际情况相符合,能够正确评价地震预警设备运行状况。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通过改善评分较低的项目,补齐地震预警设备运行中的短板,为今后的地震预警站网运行维护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警设备运行 层次分析方法(AHP)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与机器学习的高价值专利早期识别方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欣 李悦 +1 位作者 冯野 高宁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144,共11页
[研究目的]如何构建有效的高价值专利识别方法,从海量的专利中识别出高价值专利,对于高价值专利的培育、运用、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与机器学习的高价值专利早期识别方法。首先,利用多模态融... [研究目的]如何构建有效的高价值专利识别方法,从海量的专利中识别出高价值专利,对于高价值专利的培育、运用、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与机器学习的高价值专利早期识别方法。首先,利用多模态融合方法对专利指标数据和文本数据两种模态数据进行融合;其次,利用基于机器学习的生存预测算法对历史已知的高价值专利进行分析,并获取高价值专利融合后的特征与其“高价值”之间的关联模式;最后,利用获取到的关联模式,对新公开专利的“价值”进行预判,从而实现对高价值专利的早期识别。[研究结论]以人工智能领域专利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高价值专利早期识别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数据融合 高价值专利 专利评估 生存预测算法 机器学习 早期识别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采煤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崔峰 李宜霏 +4 位作者 贾冲 陆长亮 何仕凤 张随林 田梦琪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5-96,共12页
【目的】深入了解声发射或微震能量分布所蕴含的概率学信息,对于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冲击危险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陕西大佛寺煤矿4号煤层40111工作面作为工程背景,运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理论分析、现场监测等相关方法进行分... 【目的】深入了解声发射或微震能量分布所蕴含的概率学信息,对于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冲击危险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陕西大佛寺煤矿4号煤层40111工作面作为工程背景,运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理论分析、现场监测等相关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了声发射监测数据在回采过程中的演化规律,阐明了声发射能量概率分布呈现波动性的物理意义,提出了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minture model,GMM)及置信区间的冲击危险性评价指标模型,并由现场微震数据进行验证。【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回采过程中上覆岩层周期性垮落并伴随声发射能量的集中释放。总能量的概率密度函数呈现多自由度的非对称分布,通过对比残差平方和等多项拟合效果指标,确定高斯混合模型为最佳拟合模型。基于EM(expectation maximization)算法的GMM聚类分析,将声发射事件总能量分布划分为两类:高频低能型和低频高能型,其中低频高能型与冲击事件的突发性和高能量破坏特征一致。依据概率-能量梯度变化特征,对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冲击危险性进行了评估。研究成果为采煤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评价提供了概率学上的创新思路,具有在冲击地压监测预警及后续防治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混合模型 概率密度分布法 聚类分析 冲击危险性评价 动力灾害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沫若早期对外国诗人的评价失误及其内在原因
18
作者 邹茜 邹建军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4-190,共7页
作为中国新诗的开创者与开拓者,郭沫若在早期的诗论中对外国诗人及其作品有过诸多公允的评价,对中国新诗的产生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他早期在评价外国诗人及其作品的时候,也存在不少的问题。郭沫若早期对外国诗人及其作品的评... 作为中国新诗的开创者与开拓者,郭沫若在早期的诗论中对外国诗人及其作品有过诸多公允的评价,对中国新诗的产生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他早期在评价外国诗人及其作品的时候,也存在不少的问题。郭沫若早期对外国诗人及其作品的评价存在五个方面的失误,本文对此进行了具体的揭示与分析,并探讨了这些失误出现的内在原因以及一些重要的外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早期诗论 外国诗人与诗作 评价失误 内在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与充电设备充电安全预警研究综述 被引量:8
19
作者 高辉 彭成薇 +2 位作者 李炜卓 李奕杰 陈良亮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7-61,共15页
随着全球新能源技术的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及其配套充电设施日益普及化。电动汽车自燃事故与充电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文中从充电安全因素的视角出发,深入地梳理总结了近年来电动汽车与充电设备安全预警研究方法。首先,对充电安全影响因... 随着全球新能源技术的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及其配套充电设施日益普及化。电动汽车自燃事故与充电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文中从充电安全因素的视角出发,深入地梳理总结了近年来电动汽车与充电设备安全预警研究方法。首先,对充电安全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并对现有的充电安全预警方法成熟度进行了总结与探讨。然后,归纳了预警模型精度与预警误差等评估指标。接着,基于真实的充电订单数据与工单数据对现有模型进行了整体评估与对比分析。最后,对电动汽车与充电设备充电安全预警的后续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充电设备 安全 预警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西南5年生柚木无性系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潘栋康 梁坤南 +5 位作者 周再知 林明平 王先棒 周文龙 李昆亮 黄桂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83,共8页
【目的】研究柚木无性系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和年度相关性,早期选育速生优良无性系。【方法】采用6株单行小区、6次重复的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海南省乐东县15个柚木无性系大田测定林造林后1~5 a的保存率和生长指标进行方差分析、邓肯多重... 【目的】研究柚木无性系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和年度相关性,早期选育速生优良无性系。【方法】采用6株单行小区、6次重复的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海南省乐东县15个柚木无性系大田测定林造林后1~5 a的保存率和生长指标进行方差分析、邓肯多重比较、遗传参数估算和相关性分析,并通过主成分分析,计算综合得分,在此基础上选出速生优良无性系。【结果】造林后5 a,柚木无性系间保存率差异显著(P<0.05),无性系保存率为61.50%~83.33%,平均保存率为73.26%,无性系7509的保存率最高,为83.33%;造林后5 a,柚木无性系间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均呈极显著差异(P<0.001),其平均值分别为5.29 m、7.29 cm和16.34 dm^(3),以无性系74_12最高,其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平均值分别为6.12 m、9.11 cm和27.45 dm^(3);造林后1~5 a柚木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5.02%~19.35%、13.65%~20.14%和31.04%~41.01%,重复力分别为0.697~0.858、0.819~0.847、0.751~0.854;柚木无性系生长性状的年度相关性呈显著水平(P<0.05)。【结论】柚木无性系生长性状间存在稳定的遗传变异,有较高的遗传改良潜力;为琼西南地区筛选出柚木速生无性系74_12、7114和7509,入选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保存率的平均值分别为35.77 m、8.07 cm、21.27 dm和74.61%,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9.21%、23.60%、75.60%和3.40%。选择后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现实增益为9.07%、10.69%和30.20%,遗传增益为7.71%、9.09%和25.67%,入选的3个无性系可作为后续柚木育种和推广的优良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木 无性系 生长性状 遗传变异 早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