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斯贝波和局地瞬变强迫对中国东部春季一次强降水事件的影响
1
作者 王建波 于群 +3 位作者 韩艳凤 郭浩康 田莹 戈瑶 《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25,共17页
为探讨2023年4月初中国东部极端强降水事件大气环流异常的演变机理,基于逐日NCEP再分析资料,通过诊断罗斯贝波能量频散和瞬变波强迫,研究了罗斯贝波传播和局地瞬变波强迫在欧亚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双阻”形势建立与维持过程的作用以及可... 为探讨2023年4月初中国东部极端强降水事件大气环流异常的演变机理,基于逐日NCEP再分析资料,通过诊断罗斯贝波能量频散和瞬变波强迫,研究了罗斯贝波传播和局地瞬变波强迫在欧亚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双阻”形势建立与维持过程的作用以及可能的前兆信号,提出了中高纬度“双阻”型环流分布影响2023年4月初中国东部极端强降水的可能机制,结果指出:前期极涡较强,类似极地欧亚遥相关(类POL)作用引起乌拉尔山至东北亚地区高压脊发展,由北大西洋强降水激发的罗斯贝波向下游传播,在上游罗斯贝波和贝加尔湖西部冷空气瞬变强迫的共同作用下,乌拉尔山至东北亚地区上空形成较为稳定的“+−+”型,即“乌拉尔山阻塞高压、贝加尔湖低压槽和东北亚阻塞高压”双阻型分布形势:乌拉尔山、东北亚阻塞高压为异常热源,具有上下相当正压结构;贝加尔湖低压槽为异常冷源,上下为斜压结构;“双阻”型环流分布中的经向风异常增大了冷(暖)空气的向南(北)输送,当副热带西风急流中频散到中国东部的弱波动与中高纬度罗斯贝波同位相叠加时,中高纬度“+−+”型罗斯贝波向南伸展,加强经向风。在低空反气旋西南侧较强的南风和东北亚阻塞高压下沉气流增温的共同作用下,中国东部显著增温,随着贝加尔湖西部强冷空气下沉南压,中国东部相继形成了强冷锋、气旋和切变线,产生暴雪、寒潮、强对流和强降水天气。当北大西洋再次激发罗斯贝波向下游传播时,北大西洋东部阻塞高压加强东移,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减弱崩溃,中国东部降水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流异常 罗斯贝波 瞬变强迫 “双阻”型环流分布 强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2020年赣江上游主要支流水沙变化特征 被引量:5
2
作者 戴中山 李海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8-186,198,共10页
[目的]探讨近十年来赣江流域上游主要支流水沙变化的基本特征,阐明赣江上游水土保持措施与河川输沙量的关系,为赣江流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赣江流域上游4条主要支流把口站2011—2020年水沙实测资料为基础,采用累... [目的]探讨近十年来赣江流域上游主要支流水沙变化的基本特征,阐明赣江上游水土保持措施与河川输沙量的关系,为赣江流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赣江流域上游4条主要支流把口站2011—2020年水沙实测资料为基础,采用累积距平、双累积曲线等方法对支流水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水土保持措施统计数据对输沙模数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赣江上游主要支流的降雨量和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大体相同,主要支流的输沙量呈现“丰水丰沙,贫水贫沙”的特征。(2)四条支流的输沙量均表现出持续2~3 a的上升(下降)随后出现下降(上升)的间歇性态势。除平江流域外其他流域输沙能力受非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影响因素较为复杂。(3) 2011—2020年赣江流域上游支流中平江、桃江及贡水流域输沙模数与5个水土保持因子无显著相关关系。章水流域输沙模数与新增水保林面积呈显著正相关。章水流域输沙模数与水土保持措施因子的关系方程如下:Mz=0.019S水保林+5.126(Mz表示章水的年输沙模数,S水保林代表对应支流流域内水土保持措施年新增面积)。(4)提出新增水土保持措施的面积占比:封育治理(52.0%~60.0%),经果林(22%~25%),水保林(20%~23%),种草(2%~3%),坡改梯(2%~3%)。[结论]赣江上游主要支流的降雨量和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大体相同,但个别年份存在径流量与降雨量不成正比的反常情况。影响赣江上游主要支流输沙能力的因素较为复杂,其中水土保持措施是影响赣江上游章水流域水沙变化的主要人为因素,章水流域输沙模数与新增水保林面积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输沙 累积距平 双累积曲线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协同结构改进的高光谱异常检测算法
3
作者 李欢 赵嘉豪 +3 位作者 刘广涵 石锦辉 宋江鲁奇 周慧鑫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127,共7页
在高光谱目标检测领域,基于协同表示的算法展现出优异的性能,但其一直存在异常点对背景字典的污染问题,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算法的检测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协同表示高光谱异常检测算法,设计了双层协同表示结构,首先利用第一层协... 在高光谱目标检测领域,基于协同表示的算法展现出优异的性能,但其一直存在异常点对背景字典的污染问题,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算法的检测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协同表示高光谱异常检测算法,设计了双层协同表示结构,首先利用第一层协同表示算法将大部分异常点检出,并用其邻域进行背景纯化,剔除已检出的异常点对背景字典的污染,然后用纯化的背景字典来预测背景,进而在第二层采用协同表示进行异常检测。仿真试验表明,通过简单的双层协同表示结构可以有效地减轻异常点对背景污染的问题。该算法的检测性能相对基础的协同表示算法有显著的提升,与现有的算法对比,具有相对较好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异常检测 目标检测 背景污染 协同表示 双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二语学习者英语句子加工的心理机制初探:以主动句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常欣 张国礼 王沛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71-480,共10页
操纵不同违例类型(语义单违例、句法单违例、双违例)及不同的违例词位置(句中、句尾),运用ERPs技术初步探讨了中国大学生二语(英语)学习者英语简单句的心理加工过程。结果发现,中间句法单违例诱发了早期左前负波(ELAN),句尾句法单违例... 操纵不同违例类型(语义单违例、句法单违例、双违例)及不同的违例词位置(句中、句尾),运用ERPs技术初步探讨了中国大学生二语(英语)学习者英语简单句的心理加工过程。结果发现,中间句法单违例诱发了早期左前负波(ELAN),句尾句法单违例引发了正波(P600)。句尾语义单违例诱发的负波(N400)波幅显著大于中间语义单违例,即存在违例关键词的位置效应。较之单违例,语义-句法双违例诱发的N400与P600波幅变化呈非对称性。语义-句法双违例句诱发的P600波幅大于句法单违例句;语义-句法双违例引发的N400波幅均小于语义单违例句。这说明句法与语义加工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句法加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语义加工的影响,句法加工对语义加工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句子加工 句法违例 语义违例 双违例 中国二语学习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源可用性的主机异常检测 被引量:3
5
作者 陶敬 马小博 +1 位作者 赵娟 郑庆华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3期1449-1452,共4页
主机的异常行为复杂多样,产生异常的原因有很多,但主机的异常行为往往体现在主机对CPU、内存、带宽等资源的使用状况上。基于此,该文提出主机资源可用性的概念,并围绕主机资源可用性建立了主机异常检测的新方法。首先,选择一组能够体现... 主机的异常行为复杂多样,产生异常的原因有很多,但主机的异常行为往往体现在主机对CPU、内存、带宽等资源的使用状况上。基于此,该文提出主机资源可用性的概念,并围绕主机资源可用性建立了主机异常检测的新方法。首先,选择一组能够体现主机资源使用状况的指标,建立主机资源可用性测度指标体系,再通过实验分析,建立正常状况下主机资源可用性的轮廓特征,最后根据主机资源可用性的特殊性,利用双阈值异常检测算法检测主机的异常。经过实际测试,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异常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检测 双阈值 主机 资源可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山区GPS网正常高求解方法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熊永良 路伯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54-159,共6页
导出了计算地形起伏引起的高程异常的实用公式,该公式特别适用于地形复杂地区,能避免中央区域的积分奇异。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顾及地形影响的GPS正常高求解的数学模型。文中讨论了两种GPS正常高求解的方法,并通过实际工程算例验... 导出了计算地形起伏引起的高程异常的实用公式,该公式特别适用于地形复杂地区,能避免中央区域的积分奇异。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顾及地形影响的GPS正常高求解的数学模型。文中讨论了两种GPS正常高求解的方法,并通过实际工程算例验证了本文所述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高 高程异常 GPS 高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Ca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与双稀释剂校正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洪铭 黄士春 李曙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02-415,共14页
近年来随着质谱和分析技术的进步,Ca同位素的分析精度获得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很多高温条件下Ca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成果。双稀释剂的合理使用在Ca同位素的分析中起关键作用。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前人对Ca同位素测试时所使用的双稀释剂技... 近年来随着质谱和分析技术的进步,Ca同位素的分析精度获得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很多高温条件下Ca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成果。双稀释剂的合理使用在Ca同位素的分析中起关键作用。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前人对Ca同位素测试时所使用的双稀释剂技术,提供相应的计算程序,并且系统地归纳近年来高温条件下Ca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新成果,包括单矿物对之间Ca同位素的分馏、陨石和地幔Ca同位素组成的不均一性和陨石的εCa异常及K-Ca定年等。斜方辉石和橄榄石相比于共生的单斜辉石更富集重Ca同位素,并且Δ44/40 CaOpx-Cpx受斜方辉石Ca含量和Ca—O键长的影响。地幔矿物之间具有不相同的Ca同位素组成说明地幔Ca同位素组成的不均一性。陨石及其内部难熔包裹体的Ca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很大,并且普遍存在εCa的异常。顽火辉石球粒陨石与地球具有相近的Ca同位素组成,表明它们可能具有相同的起源。但是高温条件下Ca同位素的分馏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对于地球主要储库的Ca同位素组成、岩浆过程(部分熔融和分离结晶)和洋壳俯冲过程的Ca同位素分馏仍然需要更多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同位素 双稀释剂 同位素分馏 εCa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控通信行为的自编码特征降维和双轮廓模型异常检测方法 被引量:9
8
作者 尚文利 闫腾飞 +2 位作者 赵剑明 乔枫 曾鹏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05-1409,共5页
针对工控网络异常行为与入侵行为的差异性,为降低漏报率和误报率并且为提高异常检测的准确率,提出基于单类支持向量机的双轮廓模型异常检测方法,模拟工控系统通讯的正常模态和异常模态,通过协同判别机制实现工控系统网络的异常检测.同时... 针对工控网络异常行为与入侵行为的差异性,为降低漏报率和误报率并且为提高异常检测的准确率,提出基于单类支持向量机的双轮廓模型异常检测方法,模拟工控系统通讯的正常模态和异常模态,通过协同判别机制实现工控系统网络的异常检测.同时,为减小单类支持向量机建模时间与检测时间,选取自编码网络对提取的网络流量数据进行输入自变量降维和压缩处理,并且抑制了单类支持向量机模型的过拟合现象.基于自编码网络的单类支持向量机双轮廓模型的异常检测方法,通过对模型的仿真验证,可以看出工控系统漏报率和误报率明显降低,检测时间有所缩短,对工控系统异常检测的研究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控制系统 异常检测 单类支持向量机 双轮廓模态 自编码网络 特征降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4-1993年间窟野河径流量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1
9
作者 赵晓坤 王随继 范小黎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0年第5期32-36,共5页
采用窟野河温家川站1954-1993年的水文资料和降水量资料,应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窟野河径流的年内分配及年际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窟野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主要集中于7-9月。径流的年际变化剧烈,且呈减少趋... 采用窟野河温家川站1954-1993年的水文资料和降水量资料,应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窟野河径流的年内分配及年际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窟野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主要集中于7-9月。径流的年际变化剧烈,且呈减少趋势,1980年代以后基本处于枯水时段,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从多年平均值来看,温家川站1973-1979年平均年径流量较前期减少24.6%,20世纪80年代以来径流量锐减,年均径流量较1973年以前减少38.6%。在各项水土保持措施中,造林对径流量的影响最大。通过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的分析表明,径流变化趋势在1973年发生系统性向右偏转,说明径流量变化受降水量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量 变化趋势 双累积曲线 距平百分率 影响因素 窟野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离层赤道异常对返回散射电离图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司家才 焦培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49-156,共8页
本文给出了太阳黑子高年冬季跨电离层赤道异常区传播试验的高频返回散射电离图.经过分类研究,指出了有一类双回波区组合型P ′(f)返回散射电离图是一种新的形态.通过射线追踪合成技术分析,表明了这类型实验返回散射电离图是沿探测路径... 本文给出了太阳黑子高年冬季跨电离层赤道异常区传播试验的高频返回散射电离图.经过分类研究,指出了有一类双回波区组合型P ′(f)返回散射电离图是一种新的形态.通过射线追踪合成技术分析,表明了这类型实验返回散射电离图是沿探测路径存在双峰电子浓度分布的反映,时序电离图的变化特征显示了赤道异常区的电子浓度变化规律,因而证明了高频返回散射技术在研究赤道异常区电离层峰运动的可能性及其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赤道异常 返回散射 电离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腔右心室的病理特征和治疗问题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继河 刘维永 +2 位作者 李军 钱蕴秋 黄志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74-177,共4页
近10年来,外科治疗双腔右心室(DCRV)52例,占同期先天性心脏病总数的2.23%(52/1881)。男32例,女20例。年龄4.5~30岁。单纯性DCRV 1例,合并其它先天性心脏畸形51例,以室间隔缺损(VSD)最多见(50例),其次是肺动脉瓣狭窄(6例)、主动脉瓣脱... 近10年来,外科治疗双腔右心室(DCRV)52例,占同期先天性心脏病总数的2.23%(52/1881)。男32例,女20例。年龄4.5~30岁。单纯性DCRV 1例,合并其它先天性心脏畸形51例,以室间隔缺损(VSD)最多见(50例),其次是肺动脉瓣狭窄(6例)、主动脉瓣脱垂(4例)、房间隔缺损(2例)和主动脉瓣下狭窄等。DCRV和其它心内畸形经右室切口修复47例,右室加右房切口2例;经右房切口2例,经肺动脉切口1例,均仅修复VSD而遗漏了DCRV。术后并发症有心律紊乱和低心排综合征。死亡3例,手术死亡率5.8%。根据右室异常肌束及其引起梗阻的特点,将本组52例DCRV分为2种类型:纤维肌隔型(24例,占44.7%)和肌束裂隙型(28例,占55.3%),不论何种类型,都不仅有室间隔侧的异常肌束肥厚,同时有壁侧的心室漏斗皱襞肥厚,少数病例心室漏斗皱襞的肥厚程度远较隔侧的异常肌束肥厚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右心室 先天性心脏病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射阳M4.4地震前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双低点”异常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明瑞 胡久常 +3 位作者 吴佳林 郭昱琴 王桂丹 王锡娇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01-104,共4页
2016年10月20日在江苏盐城市射阳县发生4.4级地震,研究发现在该地震前中国大陆华东地区的部分地磁台垂直分量日变形态出现过"双低点"异常,在分界线两侧低点时间超过2h。不少学者研究发现地磁"双低点"的出现与地震... 2016年10月20日在江苏盐城市射阳县发生4.4级地震,研究发现在该地震前中国大陆华东地区的部分地磁台垂直分量日变形态出现过"双低点"异常,在分界线两侧低点时间超过2h。不少学者研究发现地磁"双低点"的出现与地震的孕育和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垂直分量 日变 "双低点"异常 预测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地震活动与居里点深度之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健 张广伟 +1 位作者 李春峰 梁姗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40-1852,共13页
本文选取不同的地壳速度分区模型,应用双差定位法对2008—2017年发生在青藏高原东缘的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共得到4921个精确定位结果.重定位后的地震更加集中分布于龙门山断裂带、鲜水河断裂以及四川盆地南缘,震源深度多为5~20km.根据NG... 本文选取不同的地壳速度分区模型,应用双差定位法对2008—2017年发生在青藏高原东缘的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共得到4921个精确定位结果.重定位后的地震更加集中分布于龙门山断裂带、鲜水河断裂以及四川盆地南缘,震源深度多为5~20km.根据NGDC-720地磁场模型计算了青藏高原东缘的三分量磁异常及其梯度张量,重定位后的大多数地震位于负磁异常区域以及四川盆地西南缘的强-弱磁异常边界.基于三维分形磁化模型获得了青藏高原东缘的居里点深度,并计算了磁性层的平均地温梯度,进而利用一维稳态热传导方程获得了其地壳温度结构.结果显示青藏高原东缘大多数地震均发生在居里点深度较大、地温梯度较低的区域.大多数M≥2.0地震震源区温度为100~500℃,M≥4.0地震震源区温度多为200~400℃.2008年汶川M_S8.0、2013岷县M_S6.6、2014年鲁甸M_S6.5以及2017九寨沟M_S7.0地震震源区温度均为300℃左右,而2013年芦山M_S7.0地震震源区温度接近约400℃,更多地受控于龙门山断裂带与鲜水河断裂交汇处的局部构造应力场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差定位法 地震活动 NGDC-720磁异常 居里点深度 地壳温度结构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化探异常双因素评价方法——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临南—钱官屯地区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俊 沈忠民 +1 位作者 王国建 宁丽荣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5-302,共8页
以往对化探异常的评价往往仅侧重化探指标,较少考虑地质因素,因此评价结果缺乏地质条件支撑。以济阳坳陷临南—钱官屯地区为例,采用趋势面法对有效指标酸解烃甲烷、顶空气甲烷、游离气甲烷和物理吸附气甲烷进行单指标异常提取,再采用叠... 以往对化探异常的评价往往仅侧重化探指标,较少考虑地质因素,因此评价结果缺乏地质条件支撑。以济阳坳陷临南—钱官屯地区为例,采用趋势面法对有效指标酸解烃甲烷、顶空气甲烷、游离气甲烷和物理吸附气甲烷进行单指标异常提取,再采用叠合法圈定综合异常。评价综合异常时既从化探指标角度进行评价,又结合研究区地质特征进行地质评价,化探评价与地质评价相结合形成异常评价交会图。评价结果与勘探实际吻合程度较高,表明建立的化探—地质双因素油气化探异常综合评价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该评价方法可实现对化探综合异常的全面评价,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异常 化探指标 地质因素 叠合法 双因素 济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光谱奇异现象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子阳 蒲继雄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33-737,共5页
研究了完全相干光和部分相干光分别照射双缝时,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干涉场区的光谱变化现象.根据干涉场中光谱标准矩定义了光谱的相对光谱移动和相对光谱增宽,并利用相对光谱位移和相对光谱增宽分析了光谱奇异现象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了完全相干光和部分相干光分别照射双缝时,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干涉场区的光谱变化现象.根据干涉场中光谱标准矩定义了光谱的相对光谱移动和相对光谱增宽,并利用相对光谱位移和相对光谱增宽分析了光谱奇异现象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入射光的某些光谱参量(如源光谱宽度Γ0,中心拦截比ε,相对空间相干度Δ0)对相对光谱增宽的影响相当大.结果还表明了光谱标准矩方法是定量研究光在传输中的光谱变化以及光谱奇异现象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光学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相对光谱增宽 光谱奇异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二尖瓣畸形的超声心动图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赖玉琼 黄新胜 +2 位作者 王飞 莫展 吴丽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69-227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先天性二尖瓣畸形的超声心动图特征。方法根据病史、超声心动图、心导管和外科手术记录,分析15例不同类型先天性二尖瓣及瓣下结构畸形超声心动图特征,11例进行了外科手术治疗,1例进行了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治疗。结果降...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先天性二尖瓣畸形的超声心动图特征。方法根据病史、超声心动图、心导管和外科手术记录,分析15例不同类型先天性二尖瓣及瓣下结构畸形超声心动图特征,11例进行了外科手术治疗,1例进行了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治疗。结果降落伞二尖瓣畸形6例,超声心动图特征是发育不良的二尖瓣通过短的腱索附着到单组左心室乳头肌上,二尖瓣活动受限。双孔二尖瓣畸形4例,表现为左侧房室瓣倍增,显示两个分开的瓣口和各自的瓣下支持结构,合并不同程度的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先天性二尖瓣狭窄表现为两组乳头肌,前外侧乳头肌为优势乳头肌,后中乳头肌较小。1例显示左心室两组乳头肌和二尖瓣口旋转。3例显示左心室明显的三组乳头肌和三个联合部位的二尖瓣畸形。结论超声心动图评价先天性二尖瓣畸形有显著优越性,可以清晰地显示瓣膜厚度和腱索的附着情况,乳头肌的位置、数量、大小和相互关系,对先天性二尖瓣狭窄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二尖瓣畸形 降落伞二尖瓣 双孔二尖瓣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_s双区异常与强震中短期预报 被引量:2
17
作者 秦保燕 郭星全 王裕仓 《灾害学》 CSCD 1994年第4期1-6,共6页
本文根据组合模式原理提出了一种用小震调制比(rm)异常区出现高频次的空间异常图,进行强地震中短期预报的方法,简称rs法。该方法在预报强震地点和时间上可望取得较好效果。本文在介绍该方法的基础上,应用该法对3次7级以上大... 本文根据组合模式原理提出了一种用小震调制比(rm)异常区出现高频次的空间异常图,进行强地震中短期预报的方法,简称rs法。该方法在预报强震地点和时间上可望取得较好效果。本文在介绍该方法的基础上,应用该法对3次7级以上大震进行了回顾性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 中短期预报 双区异常 地震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腾冲5.2级双震前中短临异常特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芬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3-442,553,共10页
2011年6月20日和8月9日腾冲5.2级双震前,地震活动性、地下流体前兆和滇西实验场地震短临动态跟踪综合预测方案存在中短临异常现象。地震活动性存在云南M≥5地震低频活动、M≥3地震成条带活动和4级前兆震群活动的中短临异常,地下流体前... 2011年6月20日和8月9日腾冲5.2级双震前,地震活动性、地下流体前兆和滇西实验场地震短临动态跟踪综合预测方案存在中短临异常现象。地震活动性存在云南M≥5地震低频活动、M≥3地震成条带活动和4级前兆震群活动的中短临异常,地下流体前兆水氡、水汞、固体二氧化碳和流量存在短临异常;滇西实验场地震短临动态跟踪综合预测方案存在中短临异常。在长、中、短、临渐进式预报思路的指导下,综合分析各种中短临异常,在时间上进行逐步逼近,于2011年6月16日填写短临预测卡片,对2011年6月20日和8月9日腾冲5.2级双震作出了准确的地震三要素短临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冲5 2级双震 前兆异常 短临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OCSVM双轮廓模型异常检测算法 被引量:24
19
作者 闫腾飞 尚文利 +2 位作者 赵剑明 乔枫 曾鹏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361-3364,共4页
针对Modbus工业总线协议的特殊性及工控数据样本的不均衡性,利用单类支持向量机(OCSVM)分别构建正常OCSVM模型和异常OCSVM模型,即双轮廓模态来模拟系统通信的正常模式和异常模式,从而实现工控系统异常检测。同时将遗传算法优化自变量降... 针对Modbus工业总线协议的特殊性及工控数据样本的不均衡性,利用单类支持向量机(OCSVM)分别构建正常OCSVM模型和异常OCSVM模型,即双轮廓模态来模拟系统通信的正常模式和异常模式,从而实现工控系统异常检测。同时将遗传算法优化自变量降维应用于工控网络入侵检测场景,实现对输入自变量的降维压缩处理,防止OCSVM模型出现过拟合现象及分类准确率低的问题,提高异常检测的精度,缩减建模时间。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算法对工控网络异常检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控制系统 异常检测 遗传算法 单类支持向量机 双轮廓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集台阵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精细结构及九寨沟地震震源区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20
作者 李敏娟 沈旭章 +2 位作者 张元生 刘旭宙 梅秀苹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075-2087,共13页
基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密集宽频带野外流动观测台阵以及固定台站资料,利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对地震位置和研究区的地壳速度结构进行了反演.最终用于联合反演的地震事件合计9644个.结果显示青藏高原东北缘速度结构具有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从... 基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密集宽频带野外流动观测台阵以及固定台站资料,利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对地震位置和研究区的地壳速度结构进行了反演.最终用于联合反演的地震事件合计9644个.结果显示青藏高原东北缘速度结构具有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从整体上看,青藏高原地区表现为低速异常,鄂尔多斯表现为高速异常,而扬子地块亦表现为高速异常.不同深度处速度结构表现不一致,同一深度处P波速度结构和S波速度结构也有明显差异.由西秦岭北缘断裂带、临潭—宕昌断裂以及礼县—罗家堡断裂围限的地震活动强烈的区域中,P波速度结构由深度0km时呈现的低速异常,逐渐过渡到5km时高低速相间分布的特征;而S波速度结构在此区域中,由近地表0km时高低速相间分布的特征,逐渐过渡到30km时几乎表现为低速异常.2017年8月8日九寨沟7级地震所在的塔藏断裂、岷江断裂和雪山断裂围限区域,在深度20km处的P波速度结构和周围存在明显差异,九寨沟地震处于高速异常与低速异常的过渡带内.此外,2013年7月22日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岷漳县6.6级地震,震源区所在的临潭—宕昌断裂附近的P波速度结构在15km深度处也有明显特征,震源位置所在区域也处于高低速过渡带.该区域这种地壳内部高低速过渡带可能是应力比较容易积累而发生中强地震的一个重要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九寨沟地震 双差层析成像 高低速过渡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