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5篇文章
< 1 2 1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低碳生态公园设计流程与途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晶懋 徐浩博 +1 位作者 张涛 高洁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140,共9页
【目的】“双碳”目标逐渐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之间达成共识,城市公园绿地在城市碳汇中发挥主导作用,针对中国西北地区现有实践项目提出城市低碳生态公园及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流程尤为关键。【方法】针对陕西省铜川市5个典型生态公园展开调... 【目的】“双碳”目标逐渐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之间达成共识,城市公园绿地在城市碳汇中发挥主导作用,针对中国西北地区现有实践项目提出城市低碳生态公园及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流程尤为关键。【方法】针对陕西省铜川市5个典型生态公园展开调研,根据场地内部植物景观特征与功能导向的差异筛选出38个典型样方,量化植物个体及群落的固碳量,匹配优化方法进行公园碳汇分区并计算碳中和年限。【结果】提出适用于西北地区的“生态与功能协同目标定位—碳汇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低碳设计指标要素布局—低碳建造与低碳施工—低维护管理与碳中和年限”的城市低碳生态公园设计流程;将公园内涵盖的植物景观划分为公园道路及广场景观、公园林地及草地景观、公园河湖水系景观、公园特殊生境景观4类。结合生态服务与空间协同效益,将公园植物景观类型细分为9种类型,提出适用于不同场地条件的24种植物景观碳汇优化模式。【结论】通过生态功能与使用功能的协同考虑,提出基于生态与功能协同的设计流程与优化方法,为低碳生态公园实践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绿地 植物景观 生态系统服务 使用功能 碳汇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生“空间-功能”耦合视角下村庄分类与规划策略研究——以重庆市巴南区为例
2
作者 刘燕 邓德凡 +2 位作者 何汇域 何星 曹伟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40,共12页
乡村“三生”空间表征村庄的用地资源,“三生”功能反映村庄的发展基础,两者的耦合协调对村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基于三生“空间—功能”耦合视角,以重庆市巴南区为例,对巴南区158个行政村分别从“三生”空间视角和“三生”功能视角... 乡村“三生”空间表征村庄的用地资源,“三生”功能反映村庄的发展基础,两者的耦合协调对村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基于三生“空间—功能”耦合视角,以重庆市巴南区为例,对巴南区158个行政村分别从“三生”空间视角和“三生”功能视角进行村庄类型划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空间—功能”耦合关系分析,结合分析结果提炼出优势功能强化发展型村、“三生”功能均衡发展型村、核心功能集聚提升型村和“三生”功能全面提升型村4种类型,进而针对不同类型提出差异化规划策略。研究结果表明:①从“三生”空间视角划分,巴南区有生产空间主导型村54个,生活空间主导型村34个,生态空间主导型村70个。②从“三生”功能视角划分,巴南区有生态功能优势村27个,生活功能优势村20个,生态功能优势村21个,其他类型村90个。③从三生“空间—功能”耦合视角划分,巴南区有优势功能强化发展型村26个,“三生”功能均衡发展型村24个,核心功能集聚提升型村84个,“三生”功能全面提升型村24个。④优势功能强化发展型村要注重个性化、特色化发展,“三生”功能均衡发展型村要加强多元化功能协调发展,核心功能集聚提升村要促进空间功能转型发展,“三生”功能全面提升村要坚持逐步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村庄多功能 实用性村庄规划 “空间—功能”耦合 巴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产品价值时空演变研究
3
作者 户艳领 陈一洋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3-210,共8页
测度和分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产品价值的时空演变特征,对于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具有重要作用。论文通过构建指标体系,选取京津冀代表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进行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并运用莫兰指数从生态产品价值空间总体格局、... 测度和分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产品价值的时空演变特征,对于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具有重要作用。论文通过构建指标体系,选取京津冀代表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进行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并运用莫兰指数从生态产品价值空间总体格局、生态产品价值空间演变两个方面分析生态产品价值空间相关性和局部关联性。研究结果显示:(1)价值量较高的生态产品分别是局部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和农产品;(2)价值量较低的生态产品分别是渔产品、淡水资源和生物质能;(3)2012—2021年,研究区域总价值和调节服务价值在总体上均呈现增长趋势,但存在一定范围的波动;调节服务价值在生态产品总价值中起主要影响作用;(4)各生态功能区总价值量整体上呈现空间正向相关,但是功能区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 生态功能区 时空演变 京津冀 莫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深度强化学习的交通信号灯控制
4
作者 韦敏 蔡常健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7-933,共7页
为解决复杂交通情境下传统交通信号灯控制效果有限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深度强化学习交通信号灯控制方法。将对决网络和双Q学习结合,改进深度强化学习模型结构,缓解算法的高估;设计能提取更丰富交通信息的多特征状态空间,考虑车辆等待... 为解决复杂交通情境下传统交通信号灯控制效果有限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深度强化学习交通信号灯控制方法。将对决网络和双Q学习结合,改进深度强化学习模型结构,缓解算法的高估;设计能提取更丰富交通信息的多特征状态空间,考虑车辆等待时间和车道最大队列长度的多任务奖励函数,提高城市交叉口的通行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获得更高奖励,在训练场景对比基线方法平均等待时间和平均队列长度均明显降低,平均速度明显提高,测试结果同样验证所提方法更能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信号灯控制 对决网络 状态空间 奖励函数 城市交叉口 交通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空间机器人预定义时间自适应滑模控制
5
作者 刘宜成 杨迦凌 +1 位作者 唐瑞 程靖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1-361,共11页
针对具有典型非线性特性的多段线驱动柔性空间机器人的轨迹跟踪控制问题,提出基于预定义时间的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基于常曲率方法和拉格朗日法,建立多段线驱动柔性空间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设计基于预定义时间理论的滑模控制器,利用径... 针对具有典型非线性特性的多段线驱动柔性空间机器人的轨迹跟踪控制问题,提出基于预定义时间的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基于常曲率方法和拉格朗日法,建立多段线驱动柔性空间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设计基于预定义时间理论的滑模控制器,利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补偿多段线驱动柔性空间机器人系统的建模误差和外界干扰.利用Lyapunov理论,证明轨迹跟踪误差可以在预定义时间内收敛.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模型和控制器的有效性,与固定时间控制器和无补偿的控制器相比,所提出的控制器使系统轨迹误差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空间机器人 预定义时间稳定性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轨迹跟踪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时空效应的杭州软黏土超深基坑地表沉降分析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熊一帆 应宏伟 +2 位作者 张金红 程康 李冰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9,共12页
利用PLAXIS 3D软件和软土蠕变模型,建立杭州中心项目超深基坑群B2基坑的三维数值模型,深入分析了时空因素对坑外地表沉降的影响.引入互补误差函数和三折线模型,利用数值结果对既有互补误差函数进行修正,提出了考虑时空效应的地表沉降快... 利用PLAXIS 3D软件和软土蠕变模型,建立杭州中心项目超深基坑群B2基坑的三维数值模型,深入分析了时空因素对坑外地表沉降的影响.引入互补误差函数和三折线模型,利用数值结果对既有互补误差函数进行修正,提出了考虑时空效应的地表沉降快速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软黏土蠕变既诱发围护墙的附加侧移从而引起土体沉降,又诱发坑外土体产生不依赖于围护墙侧移的沉降;忽略软土蠕变对预测超深基坑坑外地表沉降的影响不弱于其对墙体侧移的影响;基坑深度和开挖速率相同时,开挖面积直接决定施工时间的长短,从而影响软黏土蠕变诱发的地表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黏土 超深基坑 地表沉降 时空效应 互补误差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区预备体边缘、修复体边缘、粘固(粘接)层及龈缘的几何位置关系——边缘位置的新分类与新方案
7
作者 于海洋 罗天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74,共12页
当前固定修复边缘的低质量现状与边缘相关并发症高发生率高度关联,并与龈缘(G)、预备体边缘(P)、修复体边缘(R)三个边缘(简称“三缘”)的共识性定义及时空几何位置关系不明确相关。本文从现有术语“龈缘”作为表面解剖标志存在的问题展... 当前固定修复边缘的低质量现状与边缘相关并发症高发生率高度关联,并与龈缘(G)、预备体边缘(P)、修复体边缘(R)三个边缘(简称“三缘”)的共识性定义及时空几何位置关系不明确相关。本文从现有术语“龈缘”作为表面解剖标志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了符合几何学和测量学并更具表面解剖标志意义的术语“龈缘线”,明确了边缘区有预备体边缘、修复体边缘、龈缘、粘固(粘接)层、龈沟等参与方,通过对预备体边缘、修复体边缘、粘固(粘接)层等进入龈沟可能诱发各种医源性损害风险的讨论,强调了保持龈沟各种正常生理作用的重要性。进一步论证了“三缘”间及其与粘固(粘接)层间的适宜时空几何位置关系,根据边缘区“三缘”与粘固(粘接)层的空间位置关系提出了边缘位置的9型分类法([牙合]龈剖面上)、243型分类法(近远中向),克服了以往边缘位置分类纳入对象单一不全、风险因素失控等问题,具有实用性强、风控点明确、主控几何量效能好等优势。进一步定义的“RPG间距”代表牙体预备临床程序中先后出现并可以实测的预备体边缘完成线或修复体边缘完成线与龈缘线之间龈剖面上的间距,通过对龈下设计、生物导向性预备技术等不足的讨论,“龈沟/龈沟液+生物学宽度=牙周第一道保护屏障”的生理与临床意义的解析,结合现有临床循证证据提出龈上RPG200方案,即预备体边缘与修复体边缘均位于龈缘线上且与其间距小于200μm,该推荐设计方案具有裸眼隐身的美观效果,也对龈缘、龈沟等无损伤,并方便医生与患者进行清洁维护等优势。本文提出的边缘区边缘位置的新分类法以及推荐的RPG200龈上新设计方案为边缘区的修复设计与各种并发症的防控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龈缘(线) 预备体边缘 修复体边缘 目标修复空间 龈沟生理作用 显微修复与制作 生物学宽度 生物导向性预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权高斯匹配滤波下激光复合成像三维重构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丰 李燕 石彬彬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1-256,共6页
激光复合成像三维重构是通过激光扫描和图像处理算法,实现对物体或场景的高精度三维重建。但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光照强度及噪声干扰,技术难以精准捕获像素点细节、纹理、亮度特征,导致重建的三维图像与实际存在一定偏差。为此,提出一种... 激光复合成像三维重构是通过激光扫描和图像处理算法,实现对物体或场景的高精度三维重建。但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光照强度及噪声干扰,技术难以精准捕获像素点细节、纹理、亮度特征,导致重建的三维图像与实际存在一定偏差。为此,提出一种加权高斯匹配滤波下激光复合成像三维重构方法。根据激光复合成像机理建立扫描方程,生成激光图像,利用邻域平均法平滑图像噪声,通过核函数、卷积运算匹配像素点对比度,采用马尔科夫随机场建立三维重构模型,经过距离保真、正则化运算,实现激光复合成像三维重构。实验结果表明,经加权高斯匹配滤波后,重构结果能够真实展现物体和场景三维立体图,且误差小、结构相似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权高斯匹配滤波 激光复合成像 核函数 卷积核 空间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庙信仰与乡村公共空间秩序的建构——基于翁牛特旗大窝铺村的人类学调查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昆 尚海林 李媛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32,156,共11页
通过对大窝铺村村庙信仰和村庙祭祀的田野调查发现,村庙是集农耕祭祀、多神崇拜、阴阳交互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信仰空间,并依托血缘、地缘与神缘,通过人、神灵与自然之间不断沟通与互动建构起来的。神灵之间按照既定的次序排列,确保了秩... 通过对大窝铺村村庙信仰和村庙祭祀的田野调查发现,村庙是集农耕祭祀、多神崇拜、阴阳交互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信仰空间,并依托血缘、地缘与神缘,通过人、神灵与自然之间不断沟通与互动建构起来的。神灵之间按照既定的次序排列,确保了秩序的合理性和明确性。当神与人之间建立起明确的奖惩关系时,这种平衡成为维系信仰空间的核心动力。村庙的祭祀仪式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村庙管理不善又会使人与人之间产生分歧。正是这些多维度的关系构建了一个既有序又充满人情味的信仰空间,具有整合村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功能,加以积极引导,可使其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凝聚村民集体意识,增强乡村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庙信仰 乡村公共空间 功能主义 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蓝绿空间公共性评价及影响因素——以湖南长沙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趁 张楠 +2 位作者 朱佩娟 秦书茜 张勇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42,共15页
借鉴人地关系、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建立“要素-功能-结构”的蓝绿空间公共性评价体系,以长沙蓝绿空间为例,探索其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蓝绿空间公共性包含要素可获取、功能可选择、结构连通可共享三大特征,对促进并扩大公... 借鉴人地关系、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建立“要素-功能-结构”的蓝绿空间公共性评价体系,以长沙蓝绿空间为例,探索其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蓝绿空间公共性包含要素可获取、功能可选择、结构连通可共享三大特征,对促进并扩大公共生活、支持泛社会关联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2)长沙蓝绿空间公共性呈现由核心向外围递减的圈层式、依托水系扇形扩展的特征;要素可获取性——要素空间可及性表现出核心区高、近郊区低的特征,要素数量充裕度表现出核心区低、近郊区高的特征;功能可选择性——活动主体包容性表现出核心区及中心城区湘江沿岸低、湘江东岸低于西岸的特征,功能选择丰富性表现出核心区高、近郊区低的特征;结构连通可共享性——互动连通性表现出核心区高、近郊区低,两区过渡地带楔形交错的圈层特征,并伴随风光带沿线高的带型特征,景观连通性表现出核心区低、近郊区高,湘江西岸高于东岸的特征。3)社会需求、经济助力及环境支持,不同程度地推动了蓝绿空间公共性的空间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蓝绿空间 空间公共性评价 “要素-功能-结构” 湖南长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园绿地生态位及其与城市功能空间的关联性演化特征——以南京为例
11
作者 夏莹欣 吴殿鸣 邵大伟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3-108,共6页
公园绿地与城市功能空间存在空间占有及利用的关联,相关特征与演化规律仍有待揭示。引入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总体和类型间联结性模型,结合POI、土地利用数据,探究2012、2016和2020年南京公园绿地与城市功能空间的空间占有与利用特... 公园绿地与城市功能空间存在空间占有及利用的关联,相关特征与演化规律仍有待揭示。引入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总体和类型间联结性模型,结合POI、土地利用数据,探究2012、2016和2020年南京公园绿地与城市功能空间的空间占有与利用特征,揭示二者关联和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公园绿地的生态位宽度呈缩减趋势,与城市各功能空间差异显著;2)公园绿地与城市功能空间整体呈显著正联结,空间格局渐趋稳定,但其与各类型呈不显著联结,稳定性有待提高;3)公园绿地与城市各功能空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态位重叠,空间利用的分化程度渐趋提高,均由正联结向负联结转化,关联度呈商服>公共服务>交通>居住>工业生产空间的规律。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公园绿地与城市空间关系理论体系,为存量更新中城市空间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空间结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公园绿地 城市功能空间 生态位 关联性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谐函数诱导下的变分近似高斯过程模型
12
作者 刘力瑶 支凯茹 +3 位作者 郑心仪 门昌骞 于君 王文剑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90-2097,共8页
高斯过程通过概率建模能够有效地捕捉数据中的复杂关系,并提供关于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评估,是一个强大而灵活的工具.但由于矩阵求逆的较高计算复杂度,限制了模型在其他领域内的应用.本文针对高斯过程模型的矩阵求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 高斯过程通过概率建模能够有效地捕捉数据中的复杂关系,并提供关于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评估,是一个强大而灵活的工具.但由于矩阵求逆的较高计算复杂度,限制了模型在其他领域内的应用.本文针对高斯过程模型的矩阵求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球谐函数的高斯过程近似模型(Variational Sparse Gaussian Processes based on Spherical Harmonic,SHVSGP),通过球谐函数将数据映射到超球面上,在一个不同于数据原始输入域的空间中寻找一个更紧凑的输入特征代表集,使得产生的稀疏高斯过程模型能够包含有更丰富的信息特征,同时获得诱导变量相关的对角协方差矩阵,这极大简化了矩阵运算的复杂度,节省了计算成本.本文将SHVSGP模型与当下流行的其他近似方法在大规模数据集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HVSGP模型可以获得高效且精确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谐函数 诱导变量 空间映射 稀疏近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样性基准构型驱动的网格变形方法
13
作者 郑凯伟 黄蕾 +3 位作者 孙志勇 李红庆 毕祥军 田阔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4-772,共9页
因无需网格重剖分、操作简便等优势,网格变形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形状优化领域。但针对紧凑设计空间下的形状优化设计,传统单一基准构型驱动的网格变形方法易出现网格单元畸形、边界网格干涉等现象,进而导致网格变形失败,造成形状优化设计... 因无需网格重剖分、操作简便等优势,网格变形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形状优化领域。但针对紧凑设计空间下的形状优化设计,传统单一基准构型驱动的网格变形方法易出现网格单元畸形、边界网格干涉等现象,进而导致网格变形失败,造成形状优化设计中断。针对上述挑战,提出了一种多样性基准构型驱动的网格变形方法。首先,在设计空间中构造多个基准构型,获得各自对应的网格模型;然后,选择网格模型边界节点作为控制点,基于径向基函数插值方法使各个基准构型向着同一目标形状进行独立地网格变形;此外,通过制定网格单元质量指标对各个基准构型变形后的网格模型进行网格质量检查,选择网格变形后网格质量最优的网格模型进行分析,并开展后续的形状优化设计,其中控制点位移为输入,分析得到的结构应力为输出;最后,通过二维轴对称涡轮盘算例开展方法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网格变形方法,新方法的网格变形失败率降低了59%,减重幅度提高了46%,验证了新方法有助于降低网格变形失败率,保障结构在紧凑设计空间下的形状优化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变形 多样性基准构型 形状优化 紧凑设计空间 径向基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小茧突变体sc生长发育相关通路差异表达基因转录分析
14
作者 吴赛 王闪闪 +4 位作者 赵巧玲 朱娟 王梅仙 唐顺明 沈兴家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目的】航天蚕Bombyx mori后代小茧突变体sc的幼虫发育缓慢,食桑量少,推测其生长发育相关通路基因受到基因突变的影响。前期研究表明,sc突变受一对位于家蚕第3连锁群的隐性基因控制,但其控制基因并未被鉴定。本研究拟通过比较分析sc与... 【目的】航天蚕Bombyx mori后代小茧突变体sc的幼虫发育缓慢,食桑量少,推测其生长发育相关通路基因受到基因突变的影响。前期研究表明,sc突变受一对位于家蚕第3连锁群的隐性基因控制,但其控制基因并未被鉴定。本研究拟通过比较分析sc与航天蚕后代正常茧品系TG的转录组数据,为sc突变体相应基因的鉴定及分子机制的解析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取sc和TG 5龄第4天幼虫的头部和中肠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并通过比较转录组分析获得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对DEGs进行GO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qRT-PCR验证随机选取的DEGs在sc和TG中的表达量。此外,利用qRT-PCR调查感兴趣基因在sc中的表达量。【结果】TG vs sc比较组头部检测到1528个DEGs,其中820个上调表达,708个下调表达;TG vs sc比较组中肠检测到1401个DEGs,其中683个上调表达,718个下调表达。GO分析表明头部和中肠DEGs在生物学过程中,大多数DEGs参与细胞过程、代谢过程、生物调节和刺激反应等;在分子功能中,大多数DEGs参与结合、催化活性、结构分子活性、转运蛋白活性和ATP依赖活性等。头部和中肠DEGs均涉及Hippo,Insulin和mTOR等与家蚕生长发育相关的信号通路。qRT-PCR分析显示,基因的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与TG相比,sc中生长发育相关通路中BMSK0008105,BMSK0009907,BMSK0002689,BMSK0000286,BMSK0012340和BMSK00083629等关键基因差异表达。【结论】sc和TG中生长发育相关的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差异表达,通过影响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能量代谢、器官发生和细胞生长、增殖及凋亡等生理过程,进而影响小茧突变体sc的体型发育。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sc突变体形成的分子机制,并为家蚕体型调控研究积累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航天蚕 小茧突变体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功能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功能与居民需求的供需平衡关系及空间关联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希平 陈竹安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8-258,共11页
识别国土空间多功能供给与居民需求之间的关系对实现区域“人-地”系统可持续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多源数据构建国土空间多功能供给与居民需求评价指标体系,而后利用供需匹配象限和供需弹性系数模型分析其供需平衡关系,借助空间关联模型... 识别国土空间多功能供给与居民需求之间的关系对实现区域“人-地”系统可持续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多源数据构建国土空间多功能供给与居民需求评价指标体系,而后利用供需匹配象限和供需弹性系数模型分析其供需平衡关系,借助空间关联模型识别供需源区和汇区的空间关联网络特征。研究发现:1)国土空间多功能综合供给能力表现为“四周高-中部低”,下降的格网占比达93.66%,各单项功能供给能力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存在较大差异,除城镇发展功能有所提高外,农业、生态功能均以下降为主。居民需求在空间上表现为圈层式由内向外递减的空间差异,提高的格网占比达88.21%。2)国土空间多功能综合供需表现为中部改善而东部恶化的静态匹配关系和以权衡为主导的动态耦合关系;在单项功能中,城镇发展功能供需以改善为主且多为协同关系;而农业和生态功能供需以恶化为主且多为权衡关系。3)国土空间多功能综合供需源区和汇区的空间关联强度略有降低。高级别的空间关联网络在城镇发展功能供需中表现为由北向南迁移,在农业功能供需中表现为由南向北迁移;另外,生态功能供需源区和汇区的空间关联强度明显下降。综上,国土空间各功能供给与居民需求的供需平衡关系存在空间差异,研究区应因地制宜地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强化国土空间多功能供给与居民需求趋同增进,深化可持续发展下各个区域的空间供需强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功能 居民需求 供需匹配 权衡/协同 空间关联网络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张量辐射场的数字服装重照明方法
16
作者 陈鑫磊 郑军红 +1 位作者 金耀 何利力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3,共9页
针对现有基于三维表面重建的图像重照明方法存在纹理噪点、重照明质量不足及特征空间利用率低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单张量辐射场的数字服装重照明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球面高斯函数和多层感知机,分别模拟环境直射光和服装表面间的间... 针对现有基于三维表面重建的图像重照明方法存在纹理噪点、重照明质量不足及特征空间利用率低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单张量辐射场的数字服装重照明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球面高斯函数和多层感知机,分别模拟环境直射光和服装表面间的间接反射光,以构建一个精准的入射光场;接着通过引入梯度引导平滑策略,优化从特征空间中提取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参数的过程。最后,利用简化的反射率方程,结合入射光场、双向反射分布模型及特征空间,成功地渲染出高质量的服装重照明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减少了服装纹理噪点,显著降低了服装重照明的失真现象。相较于先进方法,该方法在生成服装新视角图像方面,各项评估指标的平均提升约9.922%;在服装重照明结果方面,各项评估指标的平均提升约4.5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张量辐射场 特征空间 服装重照明 3D维重建 图像生成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期皮质下小梗死患者血管周围间隙扩大与脑类淋巴系统功能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张雪 张敏 恽文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53-464,共12页
目的探讨近期皮质下小梗死(RSSI)患者不同区域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与脑类淋巴系统(GS)功能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23年12月至2024年12月住院治疗的RSSI患者... 目的探讨近期皮质下小梗死(RSSI)患者不同区域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与脑类淋巴系统(GS)功能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23年12月至2024年12月住院治疗的RSSI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及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心房颤动、冠心病、入院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同型半胱氨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尿酸、肌酐等)。发病后7 d内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包括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能力、注意力、语言能力、抽象思维、延迟回忆能力及定向力7个认知域)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所有患者入院后3 d内完善头部MRI检查,序列包括弥散张量成像(DTI)等。采用沿血管周围间隙DTI分析(DTI-ALPS)后处理工具计算大脑左、右侧DTI-ALPS指数并取其平均值作为分析指标,以评估RSSI患者整体GS功能。测量基底节(BG)区和半卵圆中心(CSO)区的EPVS体积,根据Potter标准视觉量化评估结果将EPVS程度分为0、1、2、3、4级,0~1级为无-轻度组,2~4级为中重度组,并进一步按区域分为BG-EPVS和CSO-EPVS的无-轻度组与中重度组,比较各组RSSI患者的基线及临床资料、DTI-ALPS指数及认知功能评分。采用方差膨胀因子对基线及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进行共线性检验,将其中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筛选RSSI患者BG-EPVS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为评估DTI-ALPS指数预测BG-EPVS严重程度结果的稳健性,采用离群值诊断与剔除分析方法识别并剔除异常样本,重新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BG-EPVS体积与DTI-ALPS指数、MMSE量表评分、MoCA量表及其各项认知域评分的相关性,并通过中介分析检验DTI-ALPS指数在BG-EPVS体积与MoCA量表评分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共纳入65例RSSI患者,男34例,女31例,年龄37~78岁,平均(53±15)岁。其中总体EPVS无-轻度组30例,EPVS中重度组35例;BG-EPVS无-轻度组34例,BG-EPVS中重度组31例;CSO-EPVS无-轻度组36例,CSO-EPVS中重度组29例。(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总体EPVS和BG-EPVS患者中,与中重度组比较,无-轻度组年龄、男性患者比例和高血压病患者比例均更低,DTI-ALPS指数、MMSE量表评分和MoCA量表评分均更高(均P<0.05),余基线及临床资料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CSO-EPVS患者中,与中重度组比较,无-轻度组仅年龄更低(P<0.05),余基线及临床资料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多重共线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高血压病、DTI-ALPS指数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4.410,95%CI:1.211~16.025,P=0.024)、男性(OR=1.076,95%CI:1.001~1.156,P=0.048)、高血压病(OR=6.287,95%CI:1.635~24.167,P=0.007)为RSSI患者发生中重度BG-EPVS的独立危险因素,高DTI-ALPS指数(OR=0.002,95%CI:0.000~0.904,P=0.046)为RSSI患者发生中重度BG-EPVS的独立保护因素。为进一步评估模型结果的稳健性,识别并剔除6例异常样本后,DTI-ALPS指数与RSSI患者BG-EPVS发生风险的负相关性仍然存在(OR=0.050,95%CI:0.003~0.974,P=0.048)。(3)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SSI患者的BG-EPVS体积与DTI-ALPS指数(r_(s)=-0.842,P=0.007)、MMSE量表评分(r_(s)=-0.491,P=0.033)、MoCA量表评分(r_(s)=-0.563,P=0.018)、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评分(r_(s)=-0.596,P=0.001)均成负相关;BG-EPVS体积与命名能力、注意力、语言能力、抽象思维、延迟回忆能力和定向力评分无相关性(均P>0.05)。(4)中介分析结果显示,BG-EPVS体积对RSSI患者MoCA量表评分的总效应值为-0.673,其中直接效应值为-0.537,占总效应值的79.79%,间接效应值为-0.136,占总效应值的20.21%。结论在RSSI患者中,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及DTI-ALPS指数是BG-EPVS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BG-EPVS体积与RSSI患者DTI-ALPS指数及认知功能评分均成负相关,且DTI-ALPS指数在RSSI患者BG-EPVS体积与认知功能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期皮质下小梗死 血管周围间隙扩大 脑类淋巴系统 沿血管周围间隙弥散张量成像分析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值点法FGM梯度源建模及其可视化分析
18
作者 韩晓伟 韩硕 +1 位作者 马硕 段国林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4-277,282,共5页
功能梯度材料由于兼顾控材、控性等多种优良性能,近些年被广泛应用于3D打印领域。功能梯度材料建模则是3D打印技术关键问题之一,而功能梯度材料建模的关键,则是将几何空间与材料空间相结合的过程。设计功能梯度材料时往往会不断改变、... 功能梯度材料由于兼顾控材、控性等多种优良性能,近些年被广泛应用于3D打印领域。功能梯度材料建模则是3D打印技术关键问题之一,而功能梯度材料建模的关键,则是将几何空间与材料空间相结合的过程。设计功能梯度材料时往往会不断改变、调试材料分布函数以达到所需要的梯度变化规律。对简化材料分布函数进行研究,找到其系数之间关系,以方便修改系数达到所需要的梯度规律。提出一种基于插值点的功能梯度材料梯度源建模方法,该方法将模型材料信息附着到插值点上,得到一条带有材质信息的特殊线段(直线段或曲线段),而后将此特殊线段经过一系列空间变换而得到功能梯度材料实体模型,实现材料信息与几何模型整体表达。利用VS2019和OpenGL编程语言对该方法所建立的功能梯度材料模型进行可视化分析,最后给出可视化分析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梯度材料建模 材料分布函数 插值点 几何空间 材料空间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N和NFV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任务部署与恢复综述
19
作者 曹怡璐 贾子晔 +2 位作者 尤嘉豪 张磊 吴启晖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6,共16页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6G技术的关键组成,在整合天基、空基和地基网络时,面临节点异构性、业务多样性等挑战,进而引发资源分配、竞争及故障风险等问题。基于此,聚焦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与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6G技术的关键组成,在整合天基、空基和地基网络时,面临节点异构性、业务多样性等挑战,进而引发资源分配、竞争及故障风险等问题。基于此,聚焦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与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NFV)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任务部署与恢复,首先阐述了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系统架构,介绍了各层网络构成、SDN和NFV原理及其相关应用,然后,针对上述挑战,以服务功能链技术为抓手,提出了面向任务的服务功能链优化部署、利用智能算法实现动态调度、通过匹配博弈算法完成失效恢复等策略,最后,构建了一个用例,设定节点部署、服务功能链建模等,验证了所提策略在提升服务功能链完成效率以及应对资源故障方面的有效性,旨在为空天地一体化网络资源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 SDN NFV 服务功能链 资源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都市圈“三区空间”时空演变特征及机制研究
20
作者 刘荣增 杨腾博 王淑华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88,共9页
从时空演变的角度对2010—2022年郑州都市圈及其紧密协作层的国土“三区空间”的时空演化进行分析,定量分析其三类空间的演化特征、规模和演化机制条件,为郑州都市圈国土空间格局优化、高质量发展以及后续的空间规划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 从时空演变的角度对2010—2022年郑州都市圈及其紧密协作层的国土“三区空间”的时空演化进行分析,定量分析其三类空间的演化特征、规模和演化机制条件,为郑州都市圈国土空间格局优化、高质量发展以及后续的空间规划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郑州都市圈内外圈层国土构成均以农业空间为主,“三区空间”之间演化剧烈,城镇空间大范围扩张,其他空间范围不同程度减少;城镇空间总量的增幅主要来自于对农业空间的占用,生态空间的变化主要分布在黄河沿线及都市圈西南的山区地形,主要由绿色生态空间与农业空间转换导致;“三区空间”的相互转化类型在空间上的分布呈现一定程度的聚集或分散的特性,各类空间变化的分布有其相应的规律;空间演化的规模主要受到经济社会、自然地理条件等因子的影响,不同转化类型的影响机制有所不同,且相同因子作用强度也有所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三区空间 演变特征 驱动机制 郑州都市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