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侧向移位理论对“NP+V-起来+AP”结构的句法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和玉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60,共5页
关于"NP+V-起来+AP"的句法研究有"中动说"和"话题说",但都只能解释部分语言事实。Nunes(2001,2004)的侧向移位理论(Sideward Movement)可为"NP+V-起来+AP"结构提供统一的附加语(Adjunct)分析...
关于"NP+V-起来+AP"的句法研究有"中动说"和"话题说",但都只能解释部分语言事实。Nunes(2001,2004)的侧向移位理论(Sideward Movement)可为"NP+V-起来+AP"结构提供统一的附加语(Adjunct)分析。具体而言,该结构是包含附加语"V-起来"的复杂谓语结构。"V-起来"在句法运算时投射为独立的语段vP1;"V-起来"的内/外论元在推导过程中被拷贝后与主句的轻动词形成vP2。在主句推导的过程中,vP1附接于vP2,形成复杂谓语结构。如果句首的NP不是动词V的核心论元,无侧向移位发生;但vP1同样附接于vP2,为主句谓语事件的实现提供条件或情景。采纳附加语分析,不同分布和句法表现的"NP+V-起来+AP"句子可获得统一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np
+
v-
起来
+
ap
"
结构
侧向移位
附加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语中动结构的界定及其范畴
被引量:
7
2
作者
付岩
陈宗利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35,共6页
学界对汉语中动结构的界定尚未达成共识,因而研究结果存在较大争议。本文认为,汉语中动结构的界定需要结合形式和语义两条标准,要以中动语义为依据,还要考虑其谓语核心是否为实义动词。按照该标准,作者对文献中被定义为中动结构的各结...
学界对汉语中动结构的界定尚未达成共识,因而研究结果存在较大争议。本文认为,汉语中动结构的界定需要结合形式和语义两条标准,要以中动语义为依据,还要考虑其谓语核心是否为实义动词。按照该标准,作者对文献中被定义为中动结构的各结构类型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只有两类结构,即能够转换为"V+NP+AP"的"NP+V起来+AP"结构和"NP+能/可以VP"结构符合上述两条标准,可被界定为中动结构。在此基础上,作者又依据范畴成员家族相似性的观点,指出中动结构不是一个同质的范畴,并按照典型性特征将其分成典型(原型性)和非典型(边缘性)中动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中动
结构
界定
“
np
+V
起来
+
ap
”
结构
“
np
+能/可以VP”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侧向移位理论对“NP+V-起来+AP”结构的句法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和玉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
出处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60,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零形素句法研究对汉英‘意合-形合’类型性差异的句法学阐释"(12BYY006)
文摘
关于"NP+V-起来+AP"的句法研究有"中动说"和"话题说",但都只能解释部分语言事实。Nunes(2001,2004)的侧向移位理论(Sideward Movement)可为"NP+V-起来+AP"结构提供统一的附加语(Adjunct)分析。具体而言,该结构是包含附加语"V-起来"的复杂谓语结构。"V-起来"在句法运算时投射为独立的语段vP1;"V-起来"的内/外论元在推导过程中被拷贝后与主句的轻动词形成vP2。在主句推导的过程中,vP1附接于vP2,形成复杂谓语结构。如果句首的NP不是动词V的核心论元,无侧向移位发生;但vP1同样附接于vP2,为主句谓语事件的实现提供条件或情景。采纳附加语分析,不同分布和句法表现的"NP+V-起来+AP"句子可获得统一解释。
关键词
"
np
+
v-
起来
+
ap
"
结构
侧向移位
附加语分析
Keywords
"
np
+ V - qilai +
ap
" construction
sideward movement
adjunct analysis
分类号
H313 [语言文字—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语中动结构的界定及其范畴
被引量:
7
2
作者
付岩
陈宗利
机构
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35,共6页
基金
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汉语中动结构及其类似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编号:15DWXJ08)
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研究项目"形式句法学视角下的汉语动词重叠现象研究"(编号:16BZWJ07)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汉语比较句生成句法研究"(编号:14YJC74008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学界对汉语中动结构的界定尚未达成共识,因而研究结果存在较大争议。本文认为,汉语中动结构的界定需要结合形式和语义两条标准,要以中动语义为依据,还要考虑其谓语核心是否为实义动词。按照该标准,作者对文献中被定义为中动结构的各结构类型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只有两类结构,即能够转换为"V+NP+AP"的"NP+V起来+AP"结构和"NP+能/可以VP"结构符合上述两条标准,可被界定为中动结构。在此基础上,作者又依据范畴成员家族相似性的观点,指出中动结构不是一个同质的范畴,并按照典型性特征将其分成典型(原型性)和非典型(边缘性)中动句。
关键词
汉语中动
结构
界定
“
np
+V
起来
+
ap
”
结构
“
np
+能/可以VP”
结构
分类号
H03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侧向移位理论对“NP+V-起来+AP”结构的句法分析
王和玉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汉语中动结构的界定及其范畴
付岩
陈宗利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