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祛风骨痛凝胶膏联合益气活血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1
作者 朱庆翱 凌雪宇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7期51-53,共3页
目的:分析祛风骨痛凝胶膏联合益气活血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4月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 目的:分析祛风骨痛凝胶膏联合益气活血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4月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给予益气活血方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祛风骨痛凝胶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颈椎疼痛程度、日本骨科协会颈椎评分表(JOA)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04)。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JOA及NDI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VAS、NDI评分降低,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JOA评分升高,且试验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祛风骨痛凝胶膏联合益气活血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缓解患者颈椎疼痛,改善颈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骨痛凝胶膏 益气活血方 神经根型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花篮图》探讨文人风骨的画、插花和装饰应用
2
作者 郭玲 《丝网印刷》 2024年第2期52-54,共3页
从李嵩的花篮图赏析起笔,以文人插花与文人画为切入点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人风骨的体现,将其应用于当代室内装饰中更显示出中国韵味。
关键词 文人画 插花 装饰应用 文人风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人风骨与文人建筑——以绍兴阳明纪念馆和徐渭艺术馆为例
3
作者 胡慧峰 李宁 吕宁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2期8-10,共3页
文人风骨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精神财富,对家国的热爱、对名利的淡泊、对权贵的蔑视等核心特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精神标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城市特定建筑中顺应这条纽带进行生发,有利于将建筑这一文化... 文人风骨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精神财富,对家国的热爱、对名利的淡泊、对权贵的蔑视等核心特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精神标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城市特定建筑中顺应这条纽带进行生发,有利于将建筑这一文化载体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文章以绍兴阳明纪念馆和徐渭艺术馆设计为例,由文人风骨推演到文人建筑的颜值、气质、格调,讨论了其对激发街区活力与城市文脉传承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文人 风骨 文脉 街区肌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晋风骨与性命之论——任性而不知命
4
作者 胡辰蕾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9期33-35,共3页
魏晋风骨是动荡的现实下文人墨客宣泄的出口,是对传统儒学理念的反思与超越,是儒、道思想相对而又交融的产物。在历史的流变和传承中,魏晋风骨超越了诗学范畴,体现了宏观的审美情趣与精神追求,形成了一种意涵丰富的文化气质。该文以魏... 魏晋风骨是动荡的现实下文人墨客宣泄的出口,是对传统儒学理念的反思与超越,是儒、道思想相对而又交融的产物。在历史的流变和传承中,魏晋风骨超越了诗学范畴,体现了宏观的审美情趣与精神追求,形成了一种意涵丰富的文化气质。该文以魏晋风骨为主线,讨论其文化内涵和美学思想,并联系现实关怀,探究其对于当下美学与教育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风骨 文化气质 美学思想 教育启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左思诗歌创作对汉魏风骨的继承
5
作者 陈祥伟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第4期90-95,共6页
初唐陈子昂在《修竹篇序》中说:"汉魏风骨,晋宋莫传。"这一论断与客观实际不符。左思是西晋诗人,其代表作《咏史诗》八首批判了压抑人才的门阀社会,抒发了个人的怀抱,语言刚健有力,运用了比兴寄托的手法,具备了"汉魏风骨... 初唐陈子昂在《修竹篇序》中说:"汉魏风骨,晋宋莫传。"这一论断与客观实际不符。左思是西晋诗人,其代表作《咏史诗》八首批判了压抑人才的门阀社会,抒发了个人的怀抱,语言刚健有力,运用了比兴寄托的手法,具备了"汉魏风骨"的特点,是对"汉魏风骨"的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思 咏史诗 风骨 建安风骨 汉魏风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骨:古典艺术的美学风范 被引量:6
6
作者 胡经之 李健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12,共12页
风骨作为中国古典文艺学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文艺学美学的意蕴至魏晋才得以生成。风和骨是两个概念,风是指文学的抒情性,骨是指刚健有力的语言。这两者结合才具有美的意义。风骨与气的关系非常密切,气化育了风骨的情感性和美感力量。气... 风骨作为中国古典文艺学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文艺学美学的意蕴至魏晋才得以生成。风和骨是两个概念,风是指文学的抒情性,骨是指刚健有力的语言。这两者结合才具有美的意义。风骨与气的关系非常密切,气化育了风骨的情感性和美感力量。气就是风骨。“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是风骨的审美标准,它是刚健壮大美感力量的代用语。风骨与西方美学的崇高在内涵上有相近之处,两者的差异也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骨 中国古典文艺学 美学风范 崇高理论 古典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之“骨”的特殊位置与刘勰“风骨”论的特殊内涵 被引量:6
7
作者 姚爱斌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8-139,共12页
"骨"在生命整体结构中亦内亦外、内层居外、外层居内的特殊位置,使得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能够组成多种类型的喻体组合,以譬喻不同形式的文章整体结构。"骨鲠—肌肤(毛发)"组合譬喻"志(意)—辞(言)"二分... "骨"在生命整体结构中亦内亦外、内层居外、外层居内的特殊位置,使得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能够组成多种类型的喻体组合,以譬喻不同形式的文章整体结构。"骨鲠—肌肤(毛发)"组合譬喻"志(意)—辞(言)"二分式文章结构,其中"骨"统喻文章之意;"神明—骨髓—肌肤—声气"组合譬喻"情志—事义—辞采—宫商"四分式文章结构,其中"骨"特喻文章内容的外层"事义";《风骨》篇独创的"风—骨—采"组合譬喻的则是"骏爽之情—端直之言—修饰之辞"这种特殊的三分式文章结构,其中"骨"又特喻文章的内层之辞即"端直之言"。刘勰针对南朝"采滥忽真"的不良文风,一方面以"风"规定文意,喻骏爽之情,以防"忽真";一方面着意将文辞分为"骨""采"两层,"骨"喻端直之言,为文辞主干,以摈除"腴辞"和"芜词",同时又要求适当饰以文采,以构成文质兼备、华实相济的理想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风骨 生命结构 文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研究是一种接力的事业”——读宫立《风骨:中国现代文学学人素描》 被引量:5
8
作者 钱理群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共4页
我和宫立交往不多,只在不同场合见过几面,春节前他和王富仁的儿子等人到养老院来看我和赵园、得后,也没有深谈。但我一直对他很关注,他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只要看到了就会拿来翻阅。他是王富仁、陈子善的学生,樊骏、王信的“小朋友”,... 我和宫立交往不多,只在不同场合见过几面,春节前他和王富仁的儿子等人到养老院来看我和赵园、得后,也没有深谈。但我一直对他很关注,他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只要看到了就会拿来翻阅。他是王富仁、陈子善的学生,樊骏、王信的“小朋友”,而樊、王、王、陈四位又都是我的良师或好友,这就自然产生了对他们多少有些宠爱的这位年轻人的好奇心。因此,当宫立提出,希望我为他的第二部专著作序,我毫不犹豫地就欣然同意了。书稿寄来,打开一看,封面写着书题:《风骨:中国现代文学学人素描》,我就笑了:因为我刚刚编好一部新著,题目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学人论集》: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子善 中国现代文学 赵园 王富仁 樊骏 风骨 养老院 素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安风骨”涵义新解 被引量:3
9
作者 彭文良 木斋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7年第6期45-52,共8页
关于"风骨"涵义,一直存在从内容与形式、文辞与文意角度理解的错误,通过刘勰、钟嵘、陈子昂等人的论述,可以认定:"风"指作品中蕴含的作者的强烈情感状态,"骨"则指作品中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状态。进而,... 关于"风骨"涵义,一直存在从内容与形式、文辞与文意角度理解的错误,通过刘勰、钟嵘、陈子昂等人的论述,可以认定:"风"指作品中蕴含的作者的强烈情感状态,"骨"则指作品中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状态。进而,可以此为基础认定建安诗歌中的"风"与"骨"的丰富内涵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安风骨 文辞 情感状态 语言表达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心雕龙》“风骨”诸家说辩正 被引量:7
10
作者 郁沅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86-91,共6页
关键词 《文心雕龙》 风骨 骨髓 事义 刘永济 《毛诗序》 建安文学 司马相如 古代文学 理论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谈刘勰之“风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小娟 邱爽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3年第3期45-46,共2页
刘勰《风骨》篇是魏晋时代文学批评理论的重要篇章,对以后的文学创作、文学审美及理论总结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对后代知识分子人格的塑造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前人对“风骨”的阐释,尚有可探讨之处。对刘勰“风骨”... 刘勰《风骨》篇是魏晋时代文学批评理论的重要篇章,对以后的文学创作、文学审美及理论总结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对后代知识分子人格的塑造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前人对“风骨”的阐释,尚有可探讨之处。对刘勰“风骨”的剖析,应当从文本本身出发,重新审视“风骨”的生成原因与指称对象,结合刘勰对文章的美学要求及其人格追求进行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骨 刘勰 文学批评理论 风骨 人格追求 魏晋时代 文学创作 文学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子的风骨与理智——试析简·爱与埃莉诺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伦 王莎烈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5-46,共2页
文学中有很多出色的女性人物,在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关于女性文学的理论以及学术探讨如百花齐放。在本文中,将着重探讨一下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简·爱与奥斯丁笔下的埃莉诺。
关键词 女子的风骨 理智 女权 女性 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勰“风骨论”与儒家审美精神的历史关联 被引量:2
13
作者 范立红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11,共4页
"风骨"是刘勰在魏晋六朝以来对于个体生命状态的关注、强调文学与作家个体生命之间相联系的文化环境中提出的一个美学范畴,其"刚健既实,辉光乃新"的内在要求与孟子"浩然之气"及"充实之谓美"的... "风骨"是刘勰在魏晋六朝以来对于个体生命状态的关注、强调文学与作家个体生命之间相联系的文化环境中提出的一个美学范畴,其"刚健既实,辉光乃新"的内在要求与孟子"浩然之气"及"充实之谓美"的人格理想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从这种人格观念出发,同时也形成了"风骨论"中所蕴涵着的传统儒家"中而彪外"的文学观和"辞尚体要"的文辞观,它们都构成了刘勰"风骨论"的美学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风骨 儒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萧萐父的“道家风骨”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建平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0-45,共6页
萧萐父对"道家风骨"的现代诠释,正应合了他所力主的"早期启蒙说"。从生活层面上看,"道家风骨"体现为一种隐逸、包容的达观气度;从思想层面上看,表现为一种独立于权威和主流之外的异端思想;从政治层面上看... 萧萐父对"道家风骨"的现代诠释,正应合了他所力主的"早期启蒙说"。从生活层面上看,"道家风骨"体现为一种隐逸、包容的达观气度;从思想层面上看,表现为一种独立于权威和主流之外的异端思想;从政治层面上看,表现为一种刚正不阿、反专制的批判精神。萧萐父对道家思想这一性格的揭示,顺应了世界范围内民主改革的时代潮流,也代表着人类追求自由、民主、平等、宽容的价值取向,在中国现代哲学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风骨 异端思想 早期启蒙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比较诗学视域中的刘勰“风骨”论——俄罗斯、英国古马来文学研究家В.И.布拉金斯基对《文心雕龙》与印度梵文诗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逸津 张梦云 《语文学刊》 2021年第1期9-14,共6页
俄罗斯和英国东方学家、语言学家、古马来文学研究专家弗拉基米尔·约瑟夫维奇·布拉金斯基(ВладимирИосифовичБрагинский)于1991年出版专著《中世纪东方文学的类型问题:文学文化学研究论文集》,对... 俄罗斯和英国东方学家、语言学家、古马来文学研究专家弗拉基米尔·约瑟夫维奇·布拉金斯基(ВладимирИосифовичБрагинский)于1991年出版专著《中世纪东方文学的类型问题:文学文化学研究论文集》,对中世纪东方三个主要地区:阿拉伯-穆斯林、印度-东南亚和中国-远东地区的文学体系做了比较分析。其中有关《文心雕龙》"风骨"论与印度梵文诗学的比较研究,为探讨刘勰《文心雕龙》文学理论与古代东方诗学的精神联系,打开了一个新的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拉金斯基 东方比较诗学 文心雕龙 风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安风骨”的历史内涵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跃进 《杜甫研究学刊》 2016年第3期96-109,共14页
以往的研究在论及建安文学成就时,通常概括为反映了离乱的社会现实和建功立业的情怀。在中国古代,社会离乱多于天下太平,为何只有建安文学中表现的离乱才尤为感人?读书人常怀兼济天下的情怀,为什么只是建安文学所表现的功业才会格外被... 以往的研究在论及建安文学成就时,通常概括为反映了离乱的社会现实和建功立业的情怀。在中国古代,社会离乱多于天下太平,为何只有建安文学中表现的离乱才尤为感人?读书人常怀兼济天下的情怀,为什么只是建安文学所表现的功业才会格外被人注目。我想,建安文学、建安风骨让世人看到了文学所存在的生命力和价值。正是这种生命力和价值,它要求作者必须抒发真实的情感,表达善良的愿望,展现美好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安文学 建安风骨 内涵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安风骨何处寻 慷慨悲凉《短歌行》——曹操《短歌行》赏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桂霞 张虹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7-18,共2页
曹操的《短歌行》慷慨悲凉,创造出了丰富深远的意境,解读此诗应把握住中国诗歌"抒情言志"的创作传统和"知人论世"的解读方法,以真正进入诗人心灵世界。
关键词 建安风骨 曹操 慷慨悲凉 《短歌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侠之大者——金庸小说的风骨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君芳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6-88,共3页
关键词 复仇 金庸小说 风骨 武侠小说 情节模式 通俗小说 人物 刻苦 苦学 武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安风骨”简论 被引量:3
19
作者 沈季林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47-50,共4页
汉末建立年间在曹操父子的周围,聚集着“建安七子”等一大批文士,他们用自己的诗歌创作反映动乱的社会现实,歌唱统一的理想抱负,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独特的艺术风路,形成了为后人称道的“建安风骨”.但由于学术界对“风骨”二字的含义... 汉末建立年间在曹操父子的周围,聚集着“建安七子”等一大批文士,他们用自己的诗歌创作反映动乱的社会现实,歌唱统一的理想抱负,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独特的艺术风路,形成了为后人称道的“建安风骨”.但由于学术界对“风骨”二字的含义一直索解纷纭,因而人们对“建安风骨”也就有不同的理解.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做一点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安风骨 风骨 《古诗十九首》 建安诗人 《文心雕龙》 建安文学 “建安七子” 社会现实 悲凉慷慨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雕塑——城市的风骨与品格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振坤 吕海景 宋菲 《低温建筑技术》 2004年第3期24-25,共2页
雕塑作为公众艺术存在于城市中,在与城市建筑遥相辉映的同时,也展现着城市的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城市雕塑在变换着角色的同时鉴证着城市的兴衰成败。到今天,城市雕塑以其公众的、先进的和兼容的时代性体现着它所代言的城市的风骨与品... 雕塑作为公众艺术存在于城市中,在与城市建筑遥相辉映的同时,也展现着城市的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城市雕塑在变换着角色的同时鉴证着城市的兴衰成败。到今天,城市雕塑以其公众的、先进的和兼容的时代性体现着它所代言的城市的风骨与品格。对于过去、现在甚至将来,都是珍贵的"史书",是人类宝贵的艺术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塑 城市环境 风骨 品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