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诵读的内涵、价值及其教学——基于《沁园春·长沙》的课例分析
1
作者 张心科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1,共5页
诵读是读者通过声音表达对文本意义理解的方式。不同时期的学者和教师对诵读的理解和运用有所不同。从《沁园春·长沙》的课例可以看出,即便是2000年之后,教师在实际运用时,仍经常借助课文来训练诵读技能,或者视之为流于形式的教学... 诵读是读者通过声音表达对文本意义理解的方式。不同时期的学者和教师对诵读的理解和运用有所不同。从《沁园春·长沙》的课例可以看出,即便是2000年之后,教师在实际运用时,仍经常借助课文来训练诵读技能,或者视之为流于形式的教学环节。诵读与讲解结合,有单一使用、并用割裂和交叉融合三类看法以及多种做法。未来,诵读法的运用,不仅要注意整体布局与局部指导相结合、普通话诵读与方言诵读相结合,还要注意诵读的时机与主体、语体与文体等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诵读 《沁园春·长沙》 课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辨·探问·诵读:充分感受古典文学作品魅力——以《桃花源记》教学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金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39,共4页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三大教育主题之一。作为承载此教育主题的重要载体——古典文学作品,在具体的教学中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切实教好、学好。对于古典文学作品的教学,可以精心设计三大教学环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三大教育主题之一。作为承载此教育主题的重要载体——古典文学作品,在具体的教学中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切实教好、学好。对于古典文学作品的教学,可以精心设计三大教学环节——“思辨:充分认识作品特色”“探问:充分挖掘作品内涵”“诵读:充分感悟作者情怀”,每个环节按照课标要求设计恰当的学习任务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文学作品 学习任务群 思辨 探问 诵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学习策略对提升低龄群体古诗词诵读效果的启示 被引量:3
3
作者 惠天罡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61-65,共5页
近年来,相关部门多次颁发文件强调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小学生作为低龄群体,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群体,指导其诵读经典诗词则是践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的重要教学形式。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指导小学生诵读古诗词,... 近年来,相关部门多次颁发文件强调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小学生作为低龄群体,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群体,指导其诵读经典诗词则是践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的重要教学形式。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指导小学生诵读古诗词,通过诵读丰富学习者的学习体验等,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习体验 诵读经典 古诗词诵读 教学形式 多模态学习 小学生 诵读古诗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英语专业实习教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以中华经典诗文双语诵读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师卓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93-97,共5页
在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百家思想汇合的同时,英语教学给教师带来了挑战,如何让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坚定中国文化自信,实现英语专业课程全方位育人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首先阐释了英语专业实习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在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百家思想汇合的同时,英语教学给教师带来了挑战,如何让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坚定中国文化自信,实现英语专业课程全方位育人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首先阐释了英语专业实习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然后以天津农学院英语专业课程“专业实习4”为教学个案,缕析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即中华经典诗文双语诵读融入教学,通过教学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经典诗文 双语诵读 英语专业实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诗词吟唱诵读教学研究——评《诗词谱曲章 经典咏传唱——中小学经典诗词教学吟唱探索》
5
作者 万敏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I0006-I0006,共1页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经典诗词如同璀璨星辰,穿越千年而光芒不减。然而,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诗词的韵律美和音乐性往往被忽视,不仅使诗词学习变得枯燥无味,也影响了学生对经典诗词深层美学的理解和欣赏。
关键词 经典诗词 中小学教学 诵读教学 韵律美 谱曲 吟唱 音乐性 诗词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诵读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深化研究
6
作者 李彩梅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I0008-I0008,共1页
学前教育是幼儿启蒙教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幼儿文化素养和文化品格的奠基阶段。在学前阶段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能够为幼儿打开传统文化学习的大门。经典诵读是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的重要方法,也是让幼儿接触、感受... 学前教育是幼儿启蒙教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幼儿文化素养和文化品格的奠基阶段。在学前阶段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能够为幼儿打开传统文化学习的大门。经典诵读是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的重要方法,也是让幼儿接触、感受传统文化的直接途径。经典诵读不仅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如何充分结合学前教育教学的特点以及幼儿的身心特点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使之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更加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幼儿教育目标,更加体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仍是当前亟待进一步探索的课题。基于此,本课题对在学前阶段实施经典诵读活动的策略和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新时代的学前教育和传统文化的弘扬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诵读 学前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 情感教育 奠基阶段 幼儿教育 身心特点 学前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诵读活动:成绩、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6
7
作者 展明锋 孟庆渝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0-73,共4页
教育部、国家语委2007年启动了以“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为主题的“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得到了全国各地各级各类学校的广泛参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掀起了经典诵读的热潮。毋庸讳言,经典诵读活动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一... 教育部、国家语委2007年启动了以“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为主题的“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得到了全国各地各级各类学校的广泛参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掀起了经典诵读的热潮。毋庸讳言,经典诵读活动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暴露,制约了经典诵读活动的深入持续发展,需要我们高度关注、认真分析并积极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诵读活动 成绩 2007年 深层次问题 传承文明 经典诵读 持续发展 教育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实现经典诵读有效性的必要追问 被引量:7
8
作者 温小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75,共3页
随着人们对经典诵读的日益重视以及经典诵读活动在实践中的逐步推广,如何提高经典诵读的有效性正逐渐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人们的面前。
关键词 经典诵读 有效性 追问 诵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诗歌诵读教学中的几点问题谈起 被引量:2
9
作者 魏巍巍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4-76,共3页
近年来,我们开设了诗歌诵读课,在课上遇到了诸多问题,引起了我们对于诗歌及其诵读问题的重视与思考。问题一:学生诵读的语调极为平淡乏味,最基础的停顿、重音、语速也把握不准,更不要说依据情感的变化与韵律美的需要对其作细微的... 近年来,我们开设了诗歌诵读课,在课上遇到了诸多问题,引起了我们对于诗歌及其诵读问题的重视与思考。问题一:学生诵读的语调极为平淡乏味,最基础的停顿、重音、语速也把握不准,更不要说依据情感的变化与韵律美的需要对其作细微的处理了。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包括专业为汉语言文学的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认为,他们忽视了诵读最为重要的品质——再创作的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诵读教学 诗歌诵读 汉语言文学 韵律美 再创作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文言非诵读不可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必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5-39,共5页
学文言非诵读不可张必锟现在的中学文言文教学,跟解放前乃至解放初期相比,已有明显的不同,集中到一点,就是对译文的依赖和古汉语语法知识的大量渗入。这样来教文言文,课堂时间几乎全被教师占用,学生读得很少。当然不是人人如此,... 学文言非诵读不可张必锟现在的中学文言文教学,跟解放前乃至解放初期相比,已有明显的不同,集中到一点,就是对译文的依赖和古汉语语法知识的大量渗入。这样来教文言文,课堂时间几乎全被教师占用,学生读得很少。当然不是人人如此,但据笔者所见所闻,这情形却也相当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诵读 中学文言文教学 诵读教学法 支撑点 《四书》 文言阅读能力 古代诗歌 诵读能力 熟读背诵 培养语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静夜思》为例谈国学诵读的艺术呈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蓓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8年第2期152-155,共4页
随着《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的热播,人们越来越关注国学经典。"诵读"作为语言艺术的一种呈现方式,能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到国学的魅力。国学诵读的艺术呈现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其艺术呈现的创作又分为三个层次... 随着《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的热播,人们越来越关注国学经典。"诵读"作为语言艺术的一种呈现方式,能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到国学的魅力。国学诵读的艺术呈现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其艺术呈现的创作又分为三个层次。我国国学经典作品众多,个性化的语言创作无疑对大众审美下的国学诵读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诵读 诵读 艺术呈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诵读教学融入小学英语教学
12
作者 卢燕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7,共3页
“诵读”包括朗读和背诵,是一种把无声的书面语言化为有声的口头语言的活动。诵读教学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之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笔者发现,将诵读教学融入到小学英语教学中,也能让小学生在记忆力最... “诵读”包括朗读和背诵,是一种把无声的书面语言化为有声的口头语言的活动。诵读教学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之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笔者发现,将诵读教学融入到小学英语教学中,也能让小学生在记忆力最佳的年龄阶段大量积累英语语言知识,提高英文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 诵读教学 英语语言知识 小学生 诵读 口头语言 教学方式 语言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诵读的内涵、意义及要求 被引量:27
13
作者 张心科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0-65,共6页
"诵读"概念从古至今经历了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其内涵一直不清晰,人们在使用时也各有所指。诵读的内涵不明,造成目前对"诵读"概念的解读十分混乱、以此为名的教学也较为盲目。通过对其内涵演变的梳理、辨析,可尝试... "诵读"概念从古至今经历了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其内涵一直不清晰,人们在使用时也各有所指。诵读的内涵不明,造成目前对"诵读"概念的解读十分混乱、以此为名的教学也较为盲目。通过对其内涵演变的梳理、辨析,可尝试将"诵读"定义为一种用标准的普通话,注意声音与意义的有机结合,用略带夸张的语调读文言诗文,用说话的语调读白话诗文的读的方式。诵读在教学中,可以增强学生对母语的感情,增加对文本理解、体验,增进口头和书面表达。诵读时要特别注意"口诵"与"心惟"结合与反复以及语体和文体的区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诵读 内涵 意义 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研究的背景、价值与问题域 被引量:14
14
作者 徐林祥 许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1-74,共4页
近十多年来,从国内到海外,从幼儿园到大学,从民间到官方,中华经典诵读教育已经由最初的几位政协委员的提案呼吁,发展成为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实践活动,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社会影响。
关键词 教育研究 经典诵读 中华 问题域 价值 社会实践活动 政协委员 社会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诵读节目的媒介仪式建构:空间、程式与社会资本 被引量:22
15
作者 刘静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6-101,共6页
在歌唱节目和真人秀节目主导过去多年文艺节目的全民浮躁大环境下,诵读这种以知识传达为主要内容的"静态"文化展演节目能够脱颖而出,节目创作中的媒介仪式建构是关键原因。选择《朗读者》《见字如面》《信中国》三档电视诵读... 在歌唱节目和真人秀节目主导过去多年文艺节目的全民浮躁大环境下,诵读这种以知识传达为主要内容的"静态"文化展演节目能够脱颖而出,节目创作中的媒介仪式建构是关键原因。选择《朗读者》《见字如面》《信中国》三档电视诵读节目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作为理论视角和分析框架,聚焦于参与诵读这一仪式性社会活动的各方主体,从空间、程式和社会资本三个维度分析电视诵读节目的媒介仪式建构路径与模式,揭示和提炼电视诵读节目的话语传达机制与阅读动员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诵读节目 媒介仪式 互动仪式链 空间程式 社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诵读经典活动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3
16
作者 武宝宁 刘建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3期172-173,共2页
大学诵读经典活动是“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的有效途径。基于目前大学诵读经典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该活动应该从理性出发,明确诵读的内容和设计,注重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可... 大学诵读经典活动是“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的有效途径。基于目前大学诵读经典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该活动应该从理性出发,明确诵读的内容和设计,注重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可行性,加大实践性与研究力度,并适当使用考核机制,改变目前大学群体文化素质缺失和低下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群体 诵读经典 思考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诵读课之我见 被引量:1
17
作者 单东升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评论 课例 《门槛》 《生命的意义》 教学理念 教学行为 诵读 诵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知识传授到生命涵养——经典诵读与生命教育 被引量:8
18
作者 徐春林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37,共4页
在我国,大学生一向被称为"天之骄子",但现在却面临着许多极其复杂的生活、生命与人生的问题,如学业、就业、成长的巨大压力,情感及人际关系上的紧张,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型,生命安全的保护及生死观的问题等等。而要解决大学生这... 在我国,大学生一向被称为"天之骄子",但现在却面临着许多极其复杂的生活、生命与人生的问题,如学业、就业、成长的巨大压力,情感及人际关系上的紧张,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型,生命安全的保护及生死观的问题等等。而要解决大学生这一系列的新的生死问题,应该在大学中普遍地推展生命教育。通过生命教育来让大学生们认识生命的真谛,从而尊重生命、珍惜生命、解决生命之困顿,进而提升自我生命的品质与价值。而生命教育的基础应该是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进行生命教育,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它是我们永恒的精神家园和生命安顿之处。本组文章,从在大学中推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入手,探讨了大学生命教育的性质、内容与方法等问题,并提出了要以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为基础来进行生命教育,以解决大学生们诸多复杂的生命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教育 知识传授 诵读 涵养 文化经典 中国传统 传授知识 教育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经典诵读的教育途径与价值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海霞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41-43,共3页
高职院校既要精于科技,又不能荒于人文,要把文学经典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精神资源,通过各种途径促进经典诵读,发挥文学经典的教育价值,引领学生涵养品行,提高人文素养。
关键词 经典诵读 途径 价值 高职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谈为押韵而以古音诵读古诗不可取 被引量:16
20
作者 程亚恒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6-47,共2页
《语文建设》2010年第4期“编读往来”栏目刊登了刘淑杰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古诗中的‘斜’,有许多老师让学生读‘xia’…··说是为了押韵。我觉得这种理由太勉强……”
关键词 古诗 押韵 “编读往来”栏目 诵读 古音 2010年 语文建设 老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