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决策过程与董事会权力虚置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叶蓓 金晶 陈君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2Z期46-48,共3页
现代公司制企业的一大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两权分离情况下,公司董事会被视为股东利益的代表,在保护股东权益、维护公司价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相应,各国公司法也都赋予了董事会以至上权力。然而,现实中董事会的作用饱受质疑。
关键词 董事会结构 现代公司制企业 决策过程 公司资产 股东利益最大化 经营权分离 董事会决策 董事会治理 股东至上主义 经理主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利益相关者治理的可行性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国红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5期30-31,共2页
学者们大多从理论上赞同利益相关者治理,但对其现实可行性提出了质疑。文章批判了这种对利益相关者治理的“不可行论”,认为利益相关者治理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治理的实施机制。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治理 股东至上主义治理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绩效、评价与展望——第七届国有经济论坛综述
3
作者 邵学峰 张东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2008年第1期127-128,共2页
由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杂志社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室等四家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国有经济论坛: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于2007年9月13日~14日在吉林大学召开。本... 由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杂志社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室等四家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国有经济论坛: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于2007年9月13日~14日在吉林大学召开。本次论坛共收到与主题相关的论文投稿47篇,来自于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及政府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会议分别由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徐传谌教授、《经济研究》杂志社常务副主编郑红亮研究员、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谢地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钱津研究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顾问郑海航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集团 国有经济 《经济研究》 论文投稿 论坛综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 海航 股东至上主义 社主 国有企业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利益相关者治理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
4
作者 王国红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2期64-66,共3页
“股东至上主义”治理有着明显的缺陷,不适应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的内在要求,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逻辑应是利益相关者治理逻辑。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治理国有商业银行符合我国的实情。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银行治理 股东至上主义 利益相关者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边界、层次与强度
5
作者 韩振华 王崧 《企业活力》 2009年第4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社会责任思想 西方经济学界 机会成本 股东至上主义 发展阶段 自愿承担 外部性 强度控制 环境因素 整体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构成理论与公司治理结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恬 田土城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4-96,共3页
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经历了从"股东至上主义"向"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过程。股东至上主义过于强调股东权利和公司的资合性,利益相关者理论虽然重视公司的社会责任,却忽视了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基本特性。应从公司的... 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经历了从"股东至上主义"向"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过程。股东至上主义过于强调股东权利和公司的资合性,利益相关者理论虽然重视公司的社会责任,却忽视了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基本特性。应从公司的基本构成即公司是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相结合的产物,来认识公司的真正主人——股东和雇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公司的治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至上主义 利益相关者理论 公司构成理论 公司治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选择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迎新 杨素珍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6-18,共3页
公司治理起因于产权的分离,治理的功能是权、责、利的分配,治理模式有效率的前提是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对称分布。“股东至上主义”逻辑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公司治理的思想源流,分别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治理模式:股东单边治理模式和... 公司治理起因于产权的分离,治理的功能是权、责、利的分配,治理模式有效率的前提是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对称分布。“股东至上主义”逻辑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公司治理的思想源流,分别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治理模式:股东单边治理模式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比较分析这两种模式,我国商业银行应当选择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中国 银行制度 公司治理结构 剩余索取权 剩余控制权 股东至上主义 利益相关者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相关者理论下会计政策选择对策 被引量:2
8
作者 郎仙荣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36,共2页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的主要区别在于,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如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从这一意义上讲,企业可看作是一种治理和管理专业化投资的制度安排...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的主要区别在于,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如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从这一意义上讲,企业可看作是一种治理和管理专业化投资的制度安排,其理所当然地要为利益相关者服务,而股东只是其中之一。企业决不是只为股东而生存的.诸多相关者受企业决策的影响,也会影响企业的决策。然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最大问题是其界定。关于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和分类,经济学家根据不同类型的相关利益者对于企业决策的影响以及被企业影响程度的不同,从多个角度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划分,认识较一致的分类有:股东、债权人、管理当局、企业职工、政府、社会公众、其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理论 会计政策选择 股东至上主义 企业决策 管理专业化 相关利益者 企业影响 经济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根本创新
9
作者 陈大柴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7-61,共5页
本专题针对目前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题,特别是“股东主权”、“股东至上主义”逻辑的严重弊端,提出根本创新治理结构的思路在于实行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产权主体等利益相关者“共决原则”,尤其要注重企业职工民主参与分享... 本专题针对目前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题,特别是“股东主权”、“股东至上主义”逻辑的严重弊端,提出根本创新治理结构的思路在于实行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产权主体等利益相关者“共决原则”,尤其要注重企业职工民主参与分享决策、管理、监督、收益诸种权力,促进形成利益相关者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的长期合作关系,实现效率和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人治理结构 "股东主权" "股东至上主义" "共决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