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风险社会治理的社会工作策略--基于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的剖析 |
姚进忠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2
|
当代世界教育规划发展趋势背景下的第三条道路(上) |
高书国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3
|
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福利思想与第三条道路下的社会工作 |
徐丽敏
|
《社会工作》
|
2011 |
3
|
|
4
|
“第三条道路”的社会福利主张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启示 |
周正彬
|
《社会工作》
|
2008 |
2
|
|
5
|
诚信建设的第三条道路——构建以责任为中心的诚信体系 |
冉清文
曹瑞明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6
|
当代西方“第三条道路”发展轨迹 |
冯石岗
王国松
|
《北方经济》
|
2012 |
0 |
|
7
|
资本、劳动力和国家的重新定位——第三条道路在西欧的改革实践 |
钱箭星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8
|
“超越”的尝试与困境——读《“超越”的困境——“第三条道路”价值观述评》 |
高岸起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9
|
双创教育的第三条道路 |
臧志军
|
《江苏教育》
|
2017 |
0 |
|
10
|
“三个代表”与当代“第三条道路”——当代社会主义运动中的求同存异 |
姜中才
|
《大连大学学报》
|
2005 |
0 |
|
11
|
企业利润至上,还是留住客户至上?——面对不盈利客户的两难选择和“第三条道路”的探索 |
潘振明
|
《印刷经理人》
|
2005 |
0 |
|
12
|
试析“第三条道路”的民主特质 |
石雪荣
|
《宜春学院学报》
|
2009 |
1
|
|
13
|
美国对华调处政策和第三条道路的兴衰 |
邓泽宏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2
|
|
14
|
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从管理向治理转变的治国思想探析 |
白江波
|
《改革与开放》
|
2017 |
1
|
|
15
|
“第三条道路”的社会正义思想探析 |
吴晓珺
刘天喜
|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3 |
0 |
|
16
|
布莱尔“第三条道路”理论评析 |
籍庆利
吕成立
|
《常熟高专学报》
|
2000 |
0 |
|
17
|
有没有寻找第三条道路的可能 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之争综述 |
谭旭东
|
《艺术广角》
|
2002 |
1
|
|
18
|
从越剧小镇到驻场演出:戏曲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三条道路 |
黄舍得
|
《上海艺术评论》
|
2020 |
2
|
|
19
|
全流通已经没有第三条道路——评《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份转让业务办理规则》的出台 |
徐胜治
|
《新财经》
|
2005 |
1
|
|
20
|
第三条道路产物:SPICE精确制导炸弹 |
兰顺正
|
《太空探索》
|
202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