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现实的人”与马克思人学革命的三重境遇和两次转变 |
刘荣军
周子槱
|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马克思“现实的人”概念对费尔巴哈的批判性超越——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考察 |
郭广
李海彬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3
|
马克思“现实的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发展 |
李德煌
陈红升
张毅翔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4
|
虚拟现实的人与自然场景融合的3维动画设计 |
陈伟江
|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5
|
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 |
尹星凡
黄承烈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6
|
论现实的人与人的现实的同一性——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特色 |
周树智
李军
|
《湖北社会科学》
|
2007 |
4
|
|
7
|
马克思“现实的人”思想的双重逻辑 |
贾英健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8
|
“现实的人”和“现实实有”的逻辑——马克思与怀特海哲学的主体性原则之比较 |
张秀华
何迪
连冠宇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9
|
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对于世界的存在论证明——从一个知识论的难题谈起 |
王让新
李弦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0
|
现实的人与人的现实生存境遇——从分工与“现实的人不是人”谈起 |
王虎学
万资姿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1
|
从“现实的人”到“以人为本”——从马克思的自然观解析“以人为本”的生态维度 |
薛桂波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2
|
马克思“现实的人”视域下当代大学生发展指导研究 |
伍安春
王让新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3
|
“现实的人”与“现实的个人”的关系辨析——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文本的研究 |
朱亦一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
2014 |
3
|
|
14
|
马克思人学生命思想解读——从“现实的人”谈起 |
刘露晓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5
|
“现实的人”与“惟一者”:马克思与施蒂纳的主体论之别 |
刘森林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
2008 |
3
|
|
16
|
论马克思“现实的人”产生的理论嬗变 |
王建锋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17
|
论马克思恩格斯对现实的人的发现及其政治意蕴——如何看待《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 |
刘增明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18
|
“现实的人”:走出西方话语“陷阱”的认识论原点 |
梁孝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9
|
“现实的人”的价值认同与价值选择及其矛盾悖逆──兼及实践中的世俗难题及其解决 |
黄陵东
|
《东南学术》
CSSCI
|
1997 |
1
|
|
20
|
作为媒介存在的“现实的人” |
杨竞业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