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半个桃花源 半个囚徒院——《红楼梦》政治哲学主题的再考察 |
张国清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2
|
在悬而未决的途中——重读《桃花源记》 |
韩再彬
李杰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3
|
两个桃源的对话——《桃花源记》与《桃花源诗》关系的再探讨 |
李光摩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
4
|
《暗恋桃花源》演出版本研究 |
刘丽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5
|
一花与一脉:《桃花源记》双重主题发覆 |
徐秀兵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6
|
严台村:恍然梦入桃花源 |
谢文军
|
《农村百事通》
|
2024 |
0 |
|
|
7
|
《桃花源记旁证》发覆 |
李光摩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
8
|
电影《暗恋桃花源》主题探究 |
李杜若
|
《电影评介》
|
2014 |
0 |
|
|
9
|
湖南常德桃花源机场鸟类的时空分布与鸟击防范 |
李益得
杨道德
张志强
杜伟军
毛俊
江华
|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6
|
|
|
10
|
桃源文化旅游探究——以常德桃花源为例 |
黄少辉
张冬良
陈波
刘苑婷
詹伟芳
|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
11
|
桃花源景区植物资源种类调查 |
向国红
顾建中
彭友林
|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
12
|
延长桃花源风景区桃花观赏期的品种组合方案 |
顾振华
王燕
李巧云
柳小年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
13
|
从桃花源、后花园到大观园——一个文学类型的文化透视 |
冯文楼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
14
|
居住区环境营造中生态与文化的融合——以南宁市都市桃花源A组团景观设计为例 |
陈科东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
15
|
《桃花源记》“外人”误读辩正 |
马歌东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
16
|
论《桃花源记》的游仙叙事与新自然观 |
李斯斌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
17
|
《桃花源记》新论 |
龚斌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
14
|
|
|
18
|
社会史观与唯物史观:陈寅恪、唐长孺解读《桃花源记》的两个维度 |
孙继民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
19
|
共生与和谐:人类家园的古典理想境界──《桃花源诗并记》的生态美学解读 |
何悦玲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
20
|
《桃花源记》的符号翻译艺术研究 |
胡牧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