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新经济地理学:继承与创新 被引量:1
1
作者 年猛 王垚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7,共8页
主流经济学由于缺乏合适的技术工具而长期缺失空间维度,D-S模型的出现和新贸易理论的创立为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奠定了技术基础;新经济地理学只关注宏观异质性而缺乏微观基础,"新"新贸易理论则为"新"新经济地理学的... 主流经济学由于缺乏合适的技术工具而长期缺失空间维度,D-S模型的出现和新贸易理论的创立为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奠定了技术基础;新经济地理学只关注宏观异质性而缺乏微观基础,"新"新贸易理论则为"新"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提供了微观理论基础。基于微观异质性,"新"新经济地理学推动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其理论模型主要基于三大分析框架,即D-S垄断竞争分析框架、OTT分析框架和BEKJ分析框架。中国学者应积极借鉴"新"新经济地理学的最新研究视角和方法,并结合中国经济实际,从简单的应用、模仿转向创新、突破,深入研究中国经济活动空间格局形成的内在机制和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地理学 贸易理论 ""经济地理学 ""贸易理论 企业异质性 空间格局 区域经济 空间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