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史铁生与1990年代长篇小说的散文化现象——从《我与地坛》到《务虚笔记》
1
作者 徐家贵 《扬子江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112,共6页
1990年代各类体裁的文学作品百花齐放,而小说的实绩尤为突出,其中又以长篇小说的创作最为显著,陈福民将这一现象称为“小说数量奇观”①,而王蒙则毫不夸张地表示“平均每天都可以看到两部新长篇”②。量的积累必然也会带来质的变化,这... 1990年代各类体裁的文学作品百花齐放,而小说的实绩尤为突出,其中又以长篇小说的创作最为显著,陈福民将这一现象称为“小说数量奇观”①,而王蒙则毫不夸张地表示“平均每天都可以看到两部新长篇”②。量的积累必然也会带来质的变化,这一时期的小说家们普遍意识到了“对于长篇小说来说,也只有文体才最能显现作家的个性”③,于是各种意义上的跨文体实验层出不穷,其中以小说与散文的跨文体最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化现象 务虚笔记 我与地坛 长篇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散文化小说的两种个性化建构——沈从文、萧红散文化小说片论 被引量:6
2
作者 曾利君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94-98,共5页
:自“五四”以来 ,中国现代小说就有“散”的一脉存在 ,不少作家的小说都或多或少带有“散文化”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 ,沈从文、萧红虽同是中国现代散文化小说的创作实践者 ,但他们的散文化小说在艺术世界的构筑 ,在格调、氛围等方面... :自“五四”以来 ,中国现代小说就有“散”的一脉存在 ,不少作家的小说都或多或少带有“散文化”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 ,沈从文、萧红虽同是中国现代散文化小说的创作实践者 ,但他们的散文化小说在艺术世界的构筑 ,在格调、氛围等方面都有不同的意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化小说 个性化 艺术世界 氛围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外人”与公众话语——伍尔夫后期小说的文化立场与散文化写作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红梅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4-87,共4页
英国女作家伍尔夫晚年逐渐形成了一种“局外人”文化立场,受这一立场的影响,对公众日常历史观的宣扬成了其后期小说的创作主旨,而小说的散文化写作则成了她后期小说的主要创作手法。这种新的创作主题和艺术形式形象地传达了她对公众之... 英国女作家伍尔夫晚年逐渐形成了一种“局外人”文化立场,受这一立场的影响,对公众日常历史观的宣扬成了其后期小说的创作主旨,而小说的散文化写作则成了她后期小说的主要创作手法。这种新的创作主题和艺术形式形象地传达了她对公众之声的重新思考和意图弥合精英与公众之间的鸿沟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外人 公众 日常历史观 散文化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宋赋的诗化与散文化 被引量:4
4
作者 尹占华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2-17,共6页
唐宋赋家衍化了赋的形式,丰富了赋的表现手法,充实了赋的内容,当然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赋不像赋了,因而使赋体文学呈现出一种迥异于汉赋的崭新面貌。唐宋赋的诗化主要表现在形式和格律两方面。唐宋赋特别是宋赋的散文化则表现在三方面... 唐宋赋家衍化了赋的形式,丰富了赋的表现手法,充实了赋的内容,当然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赋不像赋了,因而使赋体文学呈现出一种迥异于汉赋的崭新面貌。唐宋赋的诗化主要表现在形式和格律两方面。唐宋赋特别是宋赋的散文化则表现在三方面:1.韵的疏密以及押韵与否很随便;2.将赋用于说理、议论、记叙;3.不事雕琢,变艰深华美的语言为平易浅近,并将散文的气势注入其中。由此,唐宋赋创作中的两大趋势可以归结为:一是追求谨严与偶俪,一是追求自由松散;一是取法于诗,一是归靠于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赋 诗化 散文化 律赋 文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新海诚动画所见的日本电影散文化叙事传统 被引量:7
5
作者 周胜南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132-135,共4页
日本传统的叙事艺术有着较鲜明的散文风格,从《源氏物语》到川端康成的小说,从小津安二郎到是枝裕和的电影,都是以精致的细节、细腻的生活意识流来串联作品主线,以散文化的情节构成作品的主要叙事系统。这种独特的散文叙事也影响到了日... 日本传统的叙事艺术有着较鲜明的散文风格,从《源氏物语》到川端康成的小说,从小津安二郎到是枝裕和的电影,都是以精致的细节、细腻的生活意识流来串联作品主线,以散文化的情节构成作品的主要叙事系统。这种独特的散文叙事也影响到了日本动画的发展领域。本论文将以新海诚《你的名字》为例,分叙事视角、抒情风格和主题呈现三方面展开论述,辅以该作品与其他日本电影的比较,从而探讨新海诚动画对于日本电影散文化叙事传统的继承、发展和突破,及其叙事技巧目前尚存的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动画 新海诚 叙事传统 散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性书写与迟子建小说的散文化倾向 被引量:3
6
作者 刘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18,共7页
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散文化"因素或者倾向,不惟迟子建所专有,从现代白话小说伊始的鲁迅、郁达夫到沈从文、废名等人,尤其是萧红就更有典型性;对百年汉语新文学,小说的"散文化"几乎可以做连续性和谱系性的整体研究... 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散文化"因素或者倾向,不惟迟子建所专有,从现代白话小说伊始的鲁迅、郁达夫到沈从文、废名等人,尤其是萧红就更有典型性;对百年汉语新文学,小说的"散文化"几乎可以做连续性和谱系性的整体研究。迟子建小说中的宗教情怀、神性因素虽已为很多研究者注意,但鲜有人能够从神性书写的角度,对迟子建小说的散文化倾向做出细致的梳理分析。本文从神性书写中的风景、人性与"抒情传统"、历史与现实中拯救小说的日常生活美学、作为素材和散文化建构要素的神性书写等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迟子建神性书写对其小说散文化倾向的关键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性书写 风景描写 诗性 抒情性 散文化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女神》为例反思新诗“散文化”之路 被引量:3
7
作者 刘静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64,共4页
《女神》是20世纪新诗散文化的典型代表。郭沫若对内节奏的强调与重视,使新诗的抒情本质得到了进一步凸现和强化。但同时,《女神》诗性建构方面的粗疏与随意也清晰地表明,第一次新诗革命留下的只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成熟和完善的现代汉诗形... 《女神》是20世纪新诗散文化的典型代表。郭沫若对内节奏的强调与重视,使新诗的抒情本质得到了进一步凸现和强化。但同时,《女神》诗性建构方面的粗疏与随意也清晰地表明,第一次新诗革命留下的只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成熟和完善的现代汉诗形态,这正是21世纪第二次新诗革命的起点和必须担负起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神》 新诗 散文化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作品散文化现象探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阮群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3-127,共5页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新闻创作在很长一个时期显得呆板而沉闷。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进步的主题,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确立,新闻定义的深化和拓展以及新闻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将会使新闻散文化成为新闻创作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新闻 写作 散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光中“适度散文化”的诗歌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2
9
作者 徐学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4-90,共7页
余光中是诗、文兼擅的当代作家。20世纪60年代以来,他在诗歌理论与创作中倡导和应用“适度散文化”的艺术方法。此一方法既是对中国古代“以文为诗”传统的回顾和借鉴,更是一个现代诗人、诗论家为促进现代诗创作的健康成长而提出的开拓... 余光中是诗、文兼擅的当代作家。20世纪60年代以来,他在诗歌理论与创作中倡导和应用“适度散文化”的艺术方法。此一方法既是对中国古代“以文为诗”传统的回顾和借鉴,更是一个现代诗人、诗论家为促进现代诗创作的健康成长而提出的开拓性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光中 适度散文化 诗歌理论 诗歌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散文化电影的叙事结构 被引量:3
10
作者 魏一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4-35,共2页
本文认为散文化电影的艺术性很强,并深入探析其独特的叙事结构:一是对封闭式结构的颠覆和重构。经常“碎化”戏剧化电影中的线性叙事结构,“淡化”处理矛盾冲突;二是线索和主旨十分委婉含蓄。一般作品无贯穿情节的“明线”,主旨更... 本文认为散文化电影的艺术性很强,并深入探析其独特的叙事结构:一是对封闭式结构的颠覆和重构。经常“碎化”戏剧化电影中的线性叙事结构,“淡化”处理矛盾冲突;二是线索和主旨十分委婉含蓄。一般作品无贯穿情节的“明线”,主旨更加蕴藉化,这样就强化了感情,提升了电影的艺术品位。同时,选择散文式结构与题材性质和表现意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散文化 叙事结构 片段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月》:散文化叙事策略下的童年“纪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毣 甘霖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9-51,共3页
《八月》是张大磊导演的处女作,获第53届金马最佳剧情片奖。影片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呼和浩特,经济变革影响着了普通的家庭与个体,社会、经济与家庭的改变在主视角张小雷的观照下“安静”地“显示”着,而他也在时代与家庭的变... 《八月》是张大磊导演的处女作,获第53届金马最佳剧情片奖。影片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呼和浩特,经济变革影响着了普通的家庭与个体,社会、经济与家庭的改变在主视角张小雷的观照下“安静”地“显示”着,而他也在时代与家庭的变化中懵懂地成长着。电影有着独特的美学尚求,散文化的静态表达、孩童视角的观照以及如诗歌意象的淡淡的隐喻与象征意韵,共同性地构建着电影的美学内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月》 散文化 叙事策略 20世纪90年代初 童年 经济变革 呼和浩特 诗歌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文化小说的诗意建构 被引量:3
12
作者 肖莉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65-69,共5页
散文化小说重视回味,重视情趣,重视氛围,重视对象世界的诗意观照,表现出诗意化的文本特征,有着独特的审美意味。本文以废名、沈从文、汪曾祺小说为个案,分析散文化小说的诗意化创造的表现形态。
关键词 散文化小说 诗意化 表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文化电影的内涵品质与形式追求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鸿秀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17,共3页
自好莱坞电影向世界各地渗透以来,形成了全球范围内戏剧电影占主导地位的气候,这类影片在故事情节安排、戏剧冲突设置、人物个性表现等方面力求出新,以吸引观众打动观众。
关键词 散文化 影片 戏剧电影 照相馆 戏剧冲突 品质 主导地位 内涵 画面 观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见下雨的声音》的散文化叙事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亮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9-91,共3页
由方文山执导的《听见下雨的声音》,由于导演的作词人身份以及方文山在创作上的高识别度而注定是一部艺术个性鲜明的作品。电影尽管没有彻底突破传统故事片中常见的线性叙事模式,但是已经体现出强烈的散文化叙事色彩。这种散文化特征主... 由方文山执导的《听见下雨的声音》,由于导演的作词人身份以及方文山在创作上的高识别度而注定是一部艺术个性鲜明的作品。电影尽管没有彻底突破传统故事片中常见的线性叙事模式,但是已经体现出强烈的散文化叙事色彩。这种散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电影演绎故事的情节线索,具体的视觉效果以及最终表现出来的心理建构上。文章从碎片化的叙事线索、诗意化的心理建构、抒情化的视觉效果三方面,分析《听见下雨的声音》的散文化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文山 《听见下雨的声音》 叙事 散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轨的笔致”:小说的另一种诗化、散文化追求 被引量:1
15
作者 闫秋红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0-93,共4页
小说的诗化、散文化历来被视为中国传统诗学思想在新文学史上的延伸,京派一向充当了小说诗化、散文化的代言人。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另一种风格与京派迥然不同的诗化、散文化,那就是以萧红、端木蕻良为代表的东北作家群,他们浸润于本地... 小说的诗化、散文化历来被视为中国传统诗学思想在新文学史上的延伸,京派一向充当了小说诗化、散文化的代言人。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另一种风格与京派迥然不同的诗化、散文化,那就是以萧红、端木蕻良为代表的东北作家群,他们浸润于本地域的萨满教原始文化之中,与废名、沈从文等人有着不同的文化心理和文化追求,因而他们的诗化、散文化必然具有属于自己的个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化 散文化 东北作家群 萧红 沈从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中国美学:抵抗“散文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春时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1年第4期91-93,共3页
自 2 0世纪初开始 ,中国美学在百年学术发展中 ,经历了自身艰辛曲折的现代建构历程。从向西方学习 ,到全面接受马克思主义 ,一直到努力于有中国特色美学理论和研究体系的创建 ,中国美学的现代发展既有着自己的辉煌 ,同时也存在着困惑和... 自 2 0世纪初开始 ,中国美学在百年学术发展中 ,经历了自身艰辛曲折的现代建构历程。从向西方学习 ,到全面接受马克思主义 ,一直到努力于有中国特色美学理论和研究体系的创建 ,中国美学的现代发展既有着自己的辉煌 ,同时也存在着困惑和不足。今天 ,面临世纪之交 ,中国美学究竟应该如何继续深化自己的理论建设 ,才能在 2 1世纪得到新的、更大的发展 ,这是摆在每一个中国美学研究者面前的问题。而能不能找到真正意义上的研究课题 ,能不能在这些课题研究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建构 ,则是中国美学在新世纪里获得新的理论突破与发展的首要问题。为了推动这一方面的探讨 ,我们特地约请五位学者就此发表他们的看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思想 理性主义哲学 21世纪 中国美学 "散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文化的小说阅读教学——《百合花》课堂实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岱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6-31,共6页
师:非常高兴能与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写一下作者的名字。(学生1写成了"茹志娟")师:啊,你给作者改名了呀。回去看教材再来改。(学生1改错)师:这次写对啦。大家一起念,茹志鹃。为什么让大家写写作者... 师:非常高兴能与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写一下作者的名字。(学生1写成了"茹志娟")师:啊,你给作者改名了呀。回去看教材再来改。(学生1改错)师:这次写对啦。大家一起念,茹志鹃。为什么让大家写写作者的名字呢?因为很多同学知道作者是女的,容易把"鹃"字写成女字旁的"娟"。茹志鹃是著名作家王安忆的母亲,一会儿王安忆就来找你啦。(全场笑)在你读文章之前,只读题目《百合花》时,你觉得这篇文章是写什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茹志鹃 小说阅读教学 散文化 王安忆 课堂实录 《百合花》 改错 读题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文化电影的主题倾向 被引量:1
18
作者 艾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64,共2页
根据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改编的电影《城南旧事》,自1982年上映以来,一直以自己的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观众.这部电影不仅抒发出了作品本身的怀旧情怀,还将古城北京的风俗和风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可以说《城南旧事... 根据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改编的电影《城南旧事》,自1982年上映以来,一直以自己的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观众.这部电影不仅抒发出了作品本身的怀旧情怀,还将古城北京的风俗和风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可以说《城南旧事》是一部极有意境的散文式的电影,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可谓是“情在意中,意在言外,含蓄不尽,斯为妙谛”的真实写照.本文以《城南旧事》为例,分析散文化电影的主题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城南旧事》 散文化 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伍尔夫《邱园记事》的散文化特征评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丽云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Z期32-33,共2页
意识流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小说创作中融入散文的特点,使小说叙事带有散文化的语言风格。她的短篇散文体小说《邱园记事》没有围绕故事情节展开叙述,而是以诗画语言描绘了一幅夏日晨景图,给读者带来一种清新之感。本文以之为例... 意识流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小说创作中融入散文的特点,使小说叙事带有散文化的语言风格。她的短篇散文体小说《邱园记事》没有围绕故事情节展开叙述,而是以诗画语言描绘了一幅夏日晨景图,给读者带来一种清新之感。本文以之为例,评析散文体小说的语言特点,深入探析《邱园记事》的风格及寓意。一、散文化语言伍尔夫摒弃了传统的写实手法,以松散的意识流结构叙述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邱园记事》 画面 伍尔夫 散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文化”与“自然主义”--论陶渊明诗歌的审美特征
20
作者 张节末 蔡建梅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65,共8页
陶渊明诗把"时序感"种植到田园之中,超脱了政治、历史,自然主义为其基本主题。自然就是自己生存的家园,他与田园为邻,从事劳作,饮酒赋诗。陶公作诗执持一种"欲辨已忘言"的玄学态度和"但使愿无违"的个体... 陶渊明诗把"时序感"种植到田园之中,超脱了政治、历史,自然主义为其基本主题。自然就是自己生存的家园,他与田园为邻,从事劳作,饮酒赋诗。陶公作诗执持一种"欲辨已忘言"的玄学态度和"但使愿无违"的个体追求。既无须在诗中汲汲于抒情,也不必刻意表现自我,且不再调用"比兴"来高扬道德人格。陶诗对自然和人生取珍视当下、目前的观法,是庄子的逍遥哲学和玄学的独化、顺化哲学相结合的产物,正是此一观法,要求把自然和人生视同一篇自然主义散文。散文化已然成为他的基本世界观及生活态度,它表现为一种平等的对话,陶诗描写邻居饮酒过从,体现了自然和知音之双重关系,而其诗中大量出现的群鸟日常生活意象即此关系之镜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时序感 散文化 自然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