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14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色甘薯新品种赣薯10号的选育 被引量:1
1
作者 兰孟焦 肖满秋 +4 位作者 王崇 潘皓 葛瑞华 侯怡君 吴问胜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4-157,F0003,共5页
赣薯10号是以苏薯16号为母本,以赣薯1号、徐紫薯3号、渝紫7号、农林47、泉薯9号、徐薯27、岩薯5号、浙薯13、赣薯7-10、赣薯10-20、万薯0616-6、渝6-9-17等12个品种(系)为父本集团,采用开放授粉、自然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紫色甘薯新品种... 赣薯10号是以苏薯16号为母本,以赣薯1号、徐紫薯3号、渝紫7号、农林47、泉薯9号、徐薯27、岩薯5号、浙薯13、赣薯7-10、赣薯10-20、万薯0616-6、渝6-9-17等12个品种(系)为父本集团,采用开放授粉、自然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紫色甘薯新品种。薯块纺锤形,紫红皮浅紫肉,花青素含量235.20 mg·kg^(-1)(FW);单株结薯4~5个,平均单薯质量145.0 g,大中薯率约80%,干物率30.80%,每667 m^(2)鲜薯产量2000 kg左右,薯干产量630 kg左右;抗黑斑病,中抗茎线虫,适宜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春夏薯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赣薯10 鲜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闽宁1号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丽 朱永生 +2 位作者 马静 张建福 孙建昌 《中国种业》 2025年第6期157-158,161,共3页
闽宁1号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共同以空育131×云引育种中间材料为母本、中科804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对后代所获得的优良单株连续多年在福建、宁夏、海南3地穿梭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 闽宁1号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共同以空育131×云引育种中间材料为母本、中科804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对后代所获得的优良单株连续多年在福建、宁夏、海南3地穿梭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粳稻新品种,2024年通过宁夏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宁审稻 20240001,适宜在宁夏引黄灌区保墒旱直播和插秧种植。该品种株型紧凑,群体整齐度好,抗倒性较强,稻米品质达部标优质米1 级标准。以闽宁1号作为父本配置的杂交组合在产量、品质和抗病性方面表现优异,为高产、优质、抗病水稻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材料支撑,也进一步促进了西北地区水稻产业发展。总结了闽宁1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要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闽宁1 选育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菜新品种福芥3号的选育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双照 李永平 +4 位作者 蒋春艳 丘启松 黄发茂 薛珠政 万正杰 《长江蔬菜》 2025年第8期28-31,共4页
福芥3号是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利用雄性不育技术育成的芥菜杂种一代新品种,属大叶芥变种。株型半直立,株高85.99 cm,开展度74.01 cm,叶片倒卵形、无裂刻、叶色绿,最大叶长86.04 cm、叶宽39.33 cm,叶柄有... 福芥3号是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利用雄性不育技术育成的芥菜杂种一代新品种,属大叶芥变种。株型半直立,株高85.99 cm,开展度74.01 cm,叶片倒卵形、无裂刻、叶色绿,最大叶长86.04 cm、叶宽39.33 cm,叶柄有蜡粉、白绿色,叶柄长3.86 cm、叶柄宽5.06 cm、叶柄厚1.14 cm,叶柄细窄圆。莲座叶11.56片,平均单株总质量1.36 kg,定植至开花85 d,平均667 m^(2)产量4669.97 kg,抗逆性好。适宜福建省秋冬季节及气候相似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芥菜 杂种一代 福芥3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突出亮点 被引量:10
4
作者 姜长云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8,共16页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2025年的“三农”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和重点安排,围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政策导向,可谓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其突出亮点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即: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完善...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2025年的“三农”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和重点安排,围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政策导向,可谓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其突出亮点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即: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完善“三农”工作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丰富拓展了“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思维,更加重视“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和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聚焦“三个提升”促进农民增收、增进民生福祉的举措更加有力有效,深化了关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动力来源的认识,更加重视以人为本健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一文件 乡村全面振兴 “三农”工作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子新品种紫玉1号的选育
5
作者 李植良 孙保娟 +4 位作者 李涛 黎振兴 游倩 衡周 宫超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7-159,共3页
紫玉1号是以自交系308选G为母本,以中联1号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茄子一代杂种。商品果长棒形,头尾较匀称,尾部圆,果皮紫红色,果面光滑、有光泽,果肉白色,品质优良;平均纵径29.7 cm,横径4.8 cm,单果质量223.8 g。春季栽培播种至始收平均104 d... 紫玉1号是以自交系308选G为母本,以中联1号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茄子一代杂种。商品果长棒形,头尾较匀称,尾部圆,果皮紫红色,果面光滑、有光泽,果肉白色,品质优良;平均纵径29.7 cm,横径4.8 cm,单果质量223.8 g。春季栽培播种至始收平均104 d(天),每667 m^(2)产量2500 kg左右;秋季栽培播种至始收平均78 d(天),每667 m^(2)产量3000 kg左右。中抗青枯病,适合广东省春、秋季露地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紫玉1 一代杂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新品种燕栗3号的选育
6
作者 张馨方 范丽颖 +4 位作者 张树航 李颖 郭燕 刘金雨 王广鹏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25-1929,共5页
燕栗3号是从邢台市信都区(原邢台县)将军墓镇实生大树中选育出的高产板栗新品种。该品种树姿开张,坚果椭圆形,果皮红褐色,油亮,果面茸毛少,筋线不明显;果肉淡黄色,肉质细糯,口感香甜;平均单粒质量10.86 g,每总苞平均含坚果2.72粒,出实率... 燕栗3号是从邢台市信都区(原邢台县)将军墓镇实生大树中选育出的高产板栗新品种。该品种树姿开张,坚果椭圆形,果皮红褐色,油亮,果面茸毛少,筋线不明显;果肉淡黄色,肉质细糯,口感香甜;平均单粒质量10.86 g,每总苞平均含坚果2.72粒,出实率35.45%;水分含量(w,后同)46.7%,可溶性糖含量20.3%,淀粉含量47.8%,蛋白质含量4.94%。在河北省燕山地区9月中下旬成熟,树体丰产性强,盛果期平均产量4030 kg·hm^(-2),适宜在中国北方板栗栽培区的山地、丘陵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新品种 燕栗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MC在“华龙一号”堆内屏蔽计算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应栋川 肖锋 +3 位作者 唐松乾 谭怡 田超 尚晓通 《核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5-399,共5页
面对国外主流蒙特卡罗分析程序对我国技术封锁的现状,针对核电厂反应堆屏蔽设计和高精度屏蔽计算分析的刚性需求,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与清华大学在反应堆用蒙特卡罗模拟程序(RMC)已有堆物理计算分析功能的基础上,联合开发了屏蔽计算功... 面对国外主流蒙特卡罗分析程序对我国技术封锁的现状,针对核电厂反应堆屏蔽设计和高精度屏蔽计算分析的刚性需求,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与清华大学在反应堆用蒙特卡罗模拟程序(RMC)已有堆物理计算分析功能的基础上,联合开发了屏蔽计算功能,并通过系列算例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然而,已有验证算例仍在几何尺度、几何和材料构成上相对简单,RMC面对大尺度复杂几何和材料构成的实际工程屏蔽计算问题的应用能力仍待检验。为检验RMC屏蔽计算功能在核电厂实际工程问题中的计算分析能力,以“华龙一号”为应用对象,采用RMC程序充分模拟了中子和γ射线在反应堆内的耦合输运过程,并将计算结果与国际通用程序蒙特卡罗N粒子输运代码(MCNP)进行了对比,屏蔽计算结果符合良好,初步验证了RMC程序屏蔽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及应用于核电厂反应堆堆内屏蔽计算分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龙一 屏蔽计算 R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新品种宁椒15号的选育
8
作者 颜秀娟 赵云霞 +1 位作者 杨冬艳 王学梅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3-166,共4页
宁椒15号是以高代自交系9862为母本,以9810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鲜食辣椒一代杂种。果实羊角形,中早熟,露地栽培生育期192~197 d(天),保护地栽培生育期200~225 d(天);果形顺直,果面皱褶集中于果实上部,平均果长28.0 cm,横径3.6 cm,果肉厚0.2... 宁椒15号是以高代自交系9862为母本,以9810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鲜食辣椒一代杂种。果实羊角形,中早熟,露地栽培生育期192~197 d(天),保护地栽培生育期200~225 d(天);果形顺直,果面皱褶集中于果实上部,平均果长28.0 cm,横径3.6 cm,果肉厚0.24 cm,单果质量84.6 g;单株结果数30个左右,青熟果深绿色,老熟果鲜红色,VC含量1651.2 mg·kg^(-1),总辣椒素含量135 mg·kg^(-1);中抗疫病、黄瓜花叶病毒病(CMV)、炭疽病,每667 m^(2)产量4500~4900 kg,适宜宁夏及环境条件相近区域露地和保护地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宁椒15 一代杂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腌制芥菜新品种云芥1号的选育
9
作者 李卫芬 桂敏 +4 位作者 胡华冉 钟秋月 吴珍 陈国发 刘发万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9-183,F0003,共6页
云芥1号采用集团与系谱法相结合选育而成,是以大扁秆青菜(2006530629018)为母本、大青菜(2008532932028)为父本选育的F1代杂交种播种后混收的F2代,再经4 a(年)8代选育出的聚合优异性状的高代自交系。该品种在云南秋季栽培全生育期为60~8... 云芥1号采用集团与系谱法相结合选育而成,是以大扁秆青菜(2006530629018)为母本、大青菜(2008532932028)为父本选育的F1代杂交种播种后混收的F2代,再经4 a(年)8代选育出的聚合优异性状的高代自交系。该品种在云南秋季栽培全生育期为60~80 d,生长势强,株高60~80 cm,株幅65~70 cm,分蘖性强,叶型板叶,叶阔椭圆形,半直立,叶面皱缩,叶面蜡粉少,叶缘全缘,浅绿色,叶柄白绿色,中肋宽厚,叶球半包,单株质量2.27 kg,667 m^(2)产量10 000~11 000 kg。对根肿病免疫,高抗病毒病、霜霉病、白锈病。叶片蛋白质含量(w,后同)0.84 g·100 g^(-1)、可溶性糖含量2.1%、粗纤维含量0.6%、维生素C含量5.51 mg·100 g^(-1)、维生素B2含量0.05 mg·100 g^(-1)、钾含量265 mg·kg^(-1)、钙含量1.09×10^(3)mg·kg^(-1)、镁含量110 mg·kg^(-1)、铁含量3.2 mg·kg^(-1)。该品种适宜在云南省大理州、文山州、曲靖市、昭通市海拔1200~2000 m生态相似地区秋季种植。2021年通过云南省种子管理站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 新品种 云芥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芹新品种紫金1号的选育
10
作者 常雅军 姚路路 +3 位作者 孙林鹤 杜凤凤 刘吉祥 姚东瑞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62,F0003,共5页
紫金1号是以苏州圆叶芹为亲本,通过实生选育而成的耐低温、耐高铵、四季常绿水芹新品种。植株直立生长,分蘖多,平均株高85 cm。复叶近卵形,浅绿色;叶柄浅绿色,顶端小叶顶部锐尖,基部钝角,缺刻深;花冠白色,开花期晚。可溶性糖含量16.72 m... 紫金1号是以苏州圆叶芹为亲本,通过实生选育而成的耐低温、耐高铵、四季常绿水芹新品种。植株直立生长,分蘖多,平均株高85 cm。复叶近卵形,浅绿色;叶柄浅绿色,顶端小叶顶部锐尖,基部钝角,缺刻深;花冠白色,开花期晚。可溶性糖含量16.72 mg·g^(-1),VC含量56.13 mg·kg^(-1),膳食纤维含量319.82μg·mg^(-1),类胡萝卜素含量141.11 mg·kg^(-1),口感好,品质佳。一般年采收3茬,浮水栽培每667 m^(2)产量11300 kg左右,高抗枯斑病和锈病,中抗叶枯病,适于江苏省浮水栽培或水田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芹 紫金1 浮水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粉6号”粉蕉宿根连作高效栽培及其生产成本与效益分析
11
作者 赵明 莫天利 +8 位作者 龙芳 武鹏 黄相 邹瑜 何海旺 盛静文 苏祖祥 青钟准 高营营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0,104,共6页
为更大限度地发挥“育粉6号”粉蕉新品种的优势,提高生产效益,本研究设置“育粉6号”高效栽培和当地常规栽培处理,及“金粉1号”高效栽培和当地常规栽培处理4个处理,即T1—T4,比较不同处理的枯萎病发生率、寒冬害情况、产量、果实品质... 为更大限度地发挥“育粉6号”粉蕉新品种的优势,提高生产效益,本研究设置“育粉6号”高效栽培和当地常规栽培处理,及“金粉1号”高效栽培和当地常规栽培处理4个处理,即T1—T4,比较不同处理的枯萎病发生率、寒冬害情况、产量、果实品质、生长周期及种植效益等。结果表明,第一造,T1(“育粉6号”高效栽培)的枯萎病发病率2.4%,分别比T2(“育粉6号”常规栽培)、T3(“金粉1号”高效栽培)和T4(“金粉1号”常规栽培)发病率显著低48.9%、71.8%和95.1%;T1生长周期390~425 d,分别比T2、T3、T4短12.5、52.5、85 d;每667 m^(2)产量2572.8 kg,分别比T2、T3和T4显著高7.4%、11.2%和62.6%;T1单位产量投入成本1.20元/kg,分别比T2、T3和T4低7.7%、14.3%和36.8%;T1每667 m^(2)净收入4509.4元,分别比T2、T3和T4高8.4%、5.2%和96.6%。第二造,T1枯萎病发病率1.3%,分别比T2、T3显著低53.6%、93.7%;单位产量投入成本0.90元/kg,分别比T2、T3低10.0%、30.8%;每667 m^(2)净收入5217.3元,分别比T2、T3高8.8%、65.9%。T4第一造枯萎病发病率高达48.9%,T3第二造发病率达20.5%,不宜宿根种植。说明“育粉6号”具有较强的宿根能力,在高效栽培技术支撑下可留芽宿根种植,进一步降低种植风险,提高种植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粉6 粉蕉 宿根 高效栽培 种质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专用瓠瓜砧木苏砧1号种子纯度的KASP鉴定
12
作者 刘广 刘金秋 +3 位作者 羊杏平 张曼 姚协丰 徐锦华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3,共5页
为准确、高效地鉴定西瓜专用瓠瓜砧木苏砧1号杂交种子纯度,以苏砧1号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结合简化重测序和KASP技术,筛选并获得2个稳定多态性KASP标记(SNP1101和SNP1102)。利用2对KASP标记进行苏砧1号的537株单株基因型检测,并结合田间... 为准确、高效地鉴定西瓜专用瓠瓜砧木苏砧1号杂交种子纯度,以苏砧1号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结合简化重测序和KASP技术,筛选并获得2个稳定多态性KASP标记(SNP1101和SNP1102)。利用2对KASP标记进行苏砧1号的537株单株基因型检测,并结合田间表型验证标记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批苏砧1号葫芦类型砧木种子纯度为99.44%,2对KASP标记鉴定结果与田间表型鉴定结果一致;并且可将苏砧1号与其他葫芦类型砧木品种区分开。以上结果可为高效、准确地鉴定瓠瓜类型砧木品种及种子纯度提供便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砧木 苏砧1 KASP标记 纯度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新品种龙薯7号的选育
13
作者 高云飞 李庆全 +5 位作者 王乔 王悦 牛志敏 南相日 张丽娟 盛万民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4-186,F0003,共4页
龙薯7号是以11503-4为母本,以Bradon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选择鉴定育成的鲜食型马铃薯新品种。中熟,生育期85 d(天)左右,每667 m^(2)产量2800 kg左右。块茎短卵圆形,黄皮浅黄肉,芽眼浅,表皮光滑;干物质含量23.90%,还原糖含量2.10%,VC含... 龙薯7号是以11503-4为母本,以Bradon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选择鉴定育成的鲜食型马铃薯新品种。中熟,生育期85 d(天)左右,每667 m^(2)产量2800 kg左右。块茎短卵圆形,黄皮浅黄肉,芽眼浅,表皮光滑;干物质含量23.90%,还原糖含量2.10%,VC含量195.80 mg·kg^(-1),淀粉含量17.90%,食味优。抗晚疫病,中抗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A病毒(PVA),适宜黑龙江省各生态区域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龙薯7 鲜食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球芥新品种云包芥1号的选育
14
作者 李卫芬 刘发万 +2 位作者 桂敏 吴珍 陈国发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49,F0003,共4页
云包芥1号是以云南地方品种大扁杆芥菜自交纯化株系2006530629018为母本,以中国台湾引进的包心芥菜自交纯化株系QC2008019为父本,杂交后采用集团与系谱法相结合选育而成的芥菜新品种。早熟,生育期68~90 d(天);株型平展到半直立,株高40~5... 云包芥1号是以云南地方品种大扁杆芥菜自交纯化株系2006530629018为母本,以中国台湾引进的包心芥菜自交纯化株系QC2008019为父本,杂交后采用集团与系谱法相结合选育而成的芥菜新品种。早熟,生育期68~90 d(天);株型平展到半直立,株高40~55 cm,开展度45~60 cm;叶片阔圆形、平展、浅绿色,叶面微皱,无刺毛,叶缘全缘,叶柄扁月形、白绿色,中肋宽厚,叶球扁圆形、浅绿色;单株质量约1.6 kg,每667 m^(2)产量7500~9500 kg;田间对病毒病、霜霉病、白锈病的抗性强于对照甬包芥2号,适合云南省大理州、文山州、曲靖市、昭通市等地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 结球芥 云包芥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加工兼用型马铃薯新品种龙薯6号的选育
15
作者 高云飞 李庆全 +4 位作者 王乔 牛志敏 王悦 南相日 盛万民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2-215,共4页
龙薯6号是以CIP397100.9为母本、克新17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该品种属中早熟鲜食与加工兼用型品种,生育期75 d(从出苗到茎叶正常枯黄的时间),植株半直立。块茎长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浅,商品薯率82.0%。平均6... 龙薯6号是以CIP397100.9为母本、克新17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该品种属中早熟鲜食与加工兼用型品种,生育期75 d(从出苗到茎叶正常枯黄的时间),植株半直立。块茎长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浅,商品薯率82.0%。平均667 m^(2)产量2288.16 kg。块茎干物质含量(w,后同)210.0 g·kg^(-1),粗蛋白含量29.4 g·kg^(-1),还原糖含量5.9 g·kg^(-1),维生素C含量335.0 mg·kg^(-1),符合加工要求,食味品质优。适宜在黑龙江省各地春季种植。于2023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新品种 龙薯6 鲜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椒新品种‘川椒2号’选育与嫁接繁育研究
16
作者 陈善波 王莎 +5 位作者 王丽华 罗德智 金银春 冯世静 刘茂 张志清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1,共6页
为选育具有丰产、质优且少刺等特性的藤椒新品种,在对四川乡土藤椒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开展藤椒新品种选育、容器苗嫁接繁育研究。结果显示:(1)选育的‘川椒2号’平均果穗长12.88 cm,果穗宽7.92 cm,穗粒数101.20个,盛果期树冠投影... 为选育具有丰产、质优且少刺等特性的藤椒新品种,在对四川乡土藤椒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开展藤椒新品种选育、容器苗嫁接繁育研究。结果显示:(1)选育的‘川椒2号’平均果穗长12.88 cm,果穗宽7.92 cm,穗粒数101.20个,盛果期树冠投影面积鲜椒产量达1.415 kg·m^(-2),丰产性强且少刺。(2)鲜椒(含种子)挥发油含量4.00 mL·100 g^(-1),酰胺类物质含量5.19 mg·g^(-1),不挥发性乙醚提取物含量3.61%,分别高于对照(CK)8.50%、3.27%和5.82%,且桉油精含量为17.88%。(3)采用枝接方法,‘川椒2号’的平均成活率为91.95%,12月中旬嫁接的成活率高于11月中旬;以藤椒做砧木,‘川椒2号’平均成活率、平均新梢生长量分别高于‘九叶青花椒’2.98%、19.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椒 新品种 川椒2 选育 嫁接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早熟马铃薯‘陇薯20号’高效再生体系建立及抗草铵膦种质创制
17
作者 贾小霞 齐恩芳 +6 位作者 文国宏 马胜 黄伟 吕和平 李建武 曲亚英 丁宁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85-2294,共10页
为建立中早熟菜用型马铃薯新品种‘陇薯20号’的高效再生体系、创制抗草铵膦新种质,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试管苗茎段在添加不同浓度及其配比6-BA、NAA和GA3的MS培养基上的胚性愈伤诱导效率与芽再生能力发现,在MS+1.0 mg L^(–1)6-BA+0.5 m... 为建立中早熟菜用型马铃薯新品种‘陇薯20号’的高效再生体系、创制抗草铵膦新种质,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试管苗茎段在添加不同浓度及其配比6-BA、NAA和GA3的MS培养基上的胚性愈伤诱导效率与芽再生能力发现,在MS+1.0 mg L^(–1)6-BA+0.5 mg L^(-1)NAA+4.5 mg L^(-1)GA3+3%蔗糖的培养基中,胚性愈伤诱导率(89.83%)与芽分化率(91.81%)最高。利用DNA重组技术构建Bar基因过表达载体,借助农杆菌介导法转化试管苗茎段,经2.0 mg L^(-1)PPT筛选,成功获得6个独立转化株系。种植转基因及其未转基因对照株系,在苗期茎叶喷施有效成分1271 g hm^(-2)的市售草铵膦后,未转基因对照株系9 d内完全枯萎死亡,而转基因株系均表现出稳定的草铵膦抗性;成熟期表型分析表明,转基因株系的单株结薯数、单株产量及主要品质性状呈现不同程度分化,其中S_(20-4)的单株结薯数、单株产量与块茎淀粉、粗蛋白、还原糖含量等关键品质性状指标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这说明S_(20-4)在整合草铵膦抗性的同时成功维持受体品种的产量与品质特性。本研究建立的高效再生体系为‘陇薯20号’的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创制的S20-4为抗除草剂高产育种提供了可直接应用的候选株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陇薯20 再生体系 BAR基因 草铵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杂谷2号在春谷区的稳定性及适应性分析
18
作者 王淑君 宋慧 +5 位作者 闫宏山 李龙 解慧芳 刘海萍 刘俊芳 邢璐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3-211,216,共10页
为全面了解豫杂谷2号在春谷区的生产特性,依据2020—2021年全国谷子品种区域适应性联合鉴定试验结果,对豫杂谷2号在春谷区的农艺性状、产量表现及抗逆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豫杂谷2号在西北春谷早熟区和东北春谷区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 为全面了解豫杂谷2号在春谷区的生产特性,依据2020—2021年全国谷子品种区域适应性联合鉴定试验结果,对豫杂谷2号在春谷区的农艺性状、产量表现及抗逆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豫杂谷2号在西北春谷早熟区和东北春谷区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其中株高、穗长等性状稳定。产量表现突出,在西北春谷早熟区平均产量达6747.9 kg/hm^(2),较对照增产8.67%;东北春谷区为5441.0 kg/hm^(2),较对照增产7.53%。稳定性分析显示,均值-变异系数和Shukla变异系数高于对照或与其相当,AMMI模型稳定性参数(Dg)均大于对照品种,但各生态区平均高稳系数(HSC)优于对照,实现了丰产与稳产的良好平衡。适应性方面,豫杂谷2号在西北春谷早熟区和东北春谷区的增产点率分别为76.92%和77.27%,适应度分别为84.62%和72.73%。此外,豫杂谷2号综合抗逆性强,适宜轻简化栽培。综上表明,豫杂谷2号兼具高产稳产、广适多抗等优良特性,在春谷区具有巨大的推广与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杂谷2 春谷区 丰产性 稳产性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六号”立方星轨道确定及演化分析
19
作者 孔静 汪赛进 +2 位作者 刘少然 马心宇 段成林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2,共8页
以“嫦娥六号”任务搭载的巴基斯坦立方星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其轨道特性、力学环境及测量手段,重点探讨了影响轨道变化的主要摄动因素。在缺乏测距和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支持的条件下,提出了... 以“嫦娥六号”任务搭载的巴基斯坦立方星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其轨道特性、力学环境及测量手段,重点探讨了影响轨道变化的主要摄动因素。在缺乏测距和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支持的条件下,提出了一种基于三向测速的轨道确定方法,建立了三向测速模型,并对测速误差进行分析;同时,设计了适用于稀疏观测模式的定轨策略,并完成了误差评估。此外,对立方星轨道的长期演化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向多普勒测速残差的均方根误差为2 mm/s,轨道确定的位置精度优于1 km;立方星轨道主要受月球非球形引力摄动和地球质点引力摄动的影响,三体引力在其轨道演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轨道演化预测显示,立方星的近月距离预计于2025年4月缩小至小于月球半径。研究为深空探测任务中的微小卫星轨道确定与演化分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六 立方星 轨道确定 轨道摄动 轨道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熟砂梨新品种浙梨6号的选育
20
作者 戴美松 蔡丹英 +2 位作者 王月志 魏春艳 施泽彬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34-1637,共4页
浙梨6号(原代号A14,又名晚翠)是从翠冠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鲜食中熟砂梨新品种。经SNP分子标记鉴定浙梨6号的父本为清香。果实近圆形、萼端隆起,果皮绿色、有锈斑、无蜡质。果肉白色、肉质细脆、味甜多汁;平均单果质量355.0 g,最大单果质... 浙梨6号(原代号A14,又名晚翠)是从翠冠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鲜食中熟砂梨新品种。经SNP分子标记鉴定浙梨6号的父本为清香。果实近圆形、萼端隆起,果皮绿色、有锈斑、无蜡质。果肉白色、肉质细脆、味甜多汁;平均单果质量355.0 g,最大单果质量750.0 g,果形指数0.9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4.0%,高者可达15.5%,果肉硬度3.1 kg·cm^(-2),品质上。该品种树势强健,树姿半开张。自交不亲和,S基因型为S3S7。在浙江嘉兴海宁地区8月上中旬成熟,在福建建宁地区7月底成熟,均比当地栽培的翠冠晚成熟20 d左右。适合在砂梨适宜区栽培,第3年开花结果,丰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梨 新品种 浙梨6 中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