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与末--王国维“境界说”与中国古代诗学传统关系的再思考 被引量:29
1
作者 罗钢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21,共17页
王国维把自己提出的"境界"与中国古代的"兴趣"、"神韵"之间的关系描绘为"本"与"末"的关系,近百年来,这个观点几乎成为学术界的一种共识。实际上,王国维的"境界说"来源于... 王国维把自己提出的"境界"与中国古代的"兴趣"、"神韵"之间的关系描绘为"本"与"末"的关系,近百年来,这个观点几乎成为学术界的一种共识。实际上,王国维的"境界说"来源于以叔本华"直观说"为代表的西方美学传统,而"兴趣说"、"神韵说"植根于中国古代"比兴"的诗学原则,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一种"本"与"末"的关系,王国维的"本末说"本身恰恰是近代东西方不平等文化关系的一种历史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境界说 神韵 兴趣 本末 叔本华 直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美立人”:美育“新境界说”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被引量:22
2
作者 程岭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3-6,共4页
本体论偏颇、认识论古板、价值论粗陋和方法论简单是一些学校美育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教育即美育。开展美育需要拓展视野,把美育扩展到教育全局,树立"以美立人"的旗帜,以立人成才为核心旨归,走向美育"新境界"。美... 本体论偏颇、认识论古板、价值论粗陋和方法论简单是一些学校美育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教育即美育。开展美育需要拓展视野,把美育扩展到教育全局,树立"以美立人"的旗帜,以立人成才为核心旨归,走向美育"新境界"。美育"新境界说"包括感美、审美和立美三个层次,容纳了美的唤醒、美的目标、美的追求、美的学习和美的教学等多重意蕴。通过"三全手法""三双关照"和"三重手段"的组合模式去开展美育,可以让情感审美化、生活审美化、课堂审美化,从而实现"以美立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以美立人 境界说 感美 审美 立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国维的意境论与境界说 被引量:10
3
作者 程相占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0-74,共5页
王国维的意境论与境界说不能混为一谈 :论述意境的文献是《人间词乙稿序》,而境界说则出自《人间词话》;意境可以分解为意、境、观三要素 ,而境界则主要指真情或心灵境界 ,无法分解 ;意境论受西方理论影响的痕迹较明显 。
关键词 意境论 心灵境界 境界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友兰与唐君毅的人生境界说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钱耕森 程潮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85-89,共5页
冯友兰与唐君毅的人生境界说之比较研究钱耕森,程潮(安徽大学)(广东嘉应大学)所谓人生境界是人在寻求安身立命之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状态,它能反映个人的人格的高低。和古代儒家一样,现代新儒家仍然以探索人文世界,揭示人生... 冯友兰与唐君毅的人生境界说之比较研究钱耕森,程潮(安徽大学)(广东嘉应大学)所谓人生境界是人在寻求安身立命之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状态,它能反映个人的人格的高低。和古代儒家一样,现代新儒家仍然以探索人文世界,揭示人生奥妙,追求理想的人生境界为志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境界说 冯友兰 自然境界 “天地境界 道德境界 唐君毅 功利境界 宇宙人生 “相” 生命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国维境界说的知识谱系 被引量:7
5
作者 魏鹏举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10,共9页
关键词 王国维 境界说 《人间词话》 文学美学 西方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友兰境界说的人生意义追思 被引量:6
6
作者 安继民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5-151,共7页
冯友兰根据中国传统的致思倾向,把哲学限定为人生哲学,在他看来,哲学就是对人生作系统的反思,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境界说的最深层意蕴是对人生意义的追思,这一哲学努力通过新实在论的援接和逻辑经验主义的借用,上接宋明理学,使儒家思想... 冯友兰根据中国传统的致思倾向,把哲学限定为人生哲学,在他看来,哲学就是对人生作系统的反思,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境界说的最深层意蕴是对人生意义的追思,这一哲学努力通过新实在论的援接和逻辑经验主义的借用,上接宋明理学,使儒家思想在文化巨变的新时代延续了"统一性",找到了有"个性"的言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境界说 人生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友兰境界说的道儒思想辨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晓平 《中州学刊》 CSSCI 1999年第3期88-94,共7页
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理论主要是从道家和儒家那里继承和发展而来的,具体地说,他所倡导的最高境界即天地境界主要是道家的,他所倡导的次高境界即道德境界主要是儒家的。有鉴于此,笔者极不赞同把冯友兰归入新儒家,因为,与其把他归... 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理论主要是从道家和儒家那里继承和发展而来的,具体地说,他所倡导的最高境界即天地境界主要是道家的,他所倡导的次高境界即道德境界主要是儒家的。有鉴于此,笔者极不赞同把冯友兰归入新儒家,因为,与其把他归入新儒家,还不如把他归入新道家,既然他最为推崇的东西是道家的。当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境界说 道儒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友兰的境界说与未来道德哲学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晓平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95-100,共6页
关键词 道德境界 功利境界 冯友兰 天地境界 《新原人》 境界说 社会性 人之所以为人者 自然境界 道德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境界说”新论 被引量:5
9
作者 夏中义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59-67,共9页
引子“境界说”是王国维的诗学理想论(词为诗之变体)。“境界说”既是王氏艺术美学的峰巅,又是其美学的集大成,即是在诗学理想层面,对其“三说”(“天才说”、“无用说”和“古雅说”)的重新结集,重新梳理。表面看去,“境界说”是对历... 引子“境界说”是王国维的诗学理想论(词为诗之变体)。“境界说”既是王氏艺术美学的峰巅,又是其美学的集大成,即是在诗学理想层面,对其“三说”(“天才说”、“无用说”和“古雅说”)的重新结集,重新梳理。表面看去,“境界说”是对历代诗艺的一种探索性概括,实际上,它已成为王氏评估整个中国诗史(含诗人、诗章和诗论)的文化品位的美学标准。这与其说是对诗史之总结,毋宁说更是对诗学理想之重铸。因为“境界说”犹如三棱镜,它分明折射出王氏忧生甚深的哲学睿智与清新俊爽的诗美情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界说 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 诗学理想论 生命感悟 古雅 诗词 中国诗史 王国维 接受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国维“境界说”的儒家思想面相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锋杰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2-160,共9页
在王国维的思想地图中,他虽然反对过政教化的文学观,却深受儒家人格主体论的影响;他倡导康德等人的审美无功利思想,却加以改造而激活了儒家思想中潜藏着的无功利说;他的身上体现出独立的“道问学”的科学精神,却保持着“尊德性”的儒家... 在王国维的思想地图中,他虽然反对过政教化的文学观,却深受儒家人格主体论的影响;他倡导康德等人的审美无功利思想,却加以改造而激活了儒家思想中潜藏着的无功利说;他的身上体现出独立的“道问学”的科学精神,却保持着“尊德性”的儒家思想底色,而这种种恰恰提供了他继承儒家思想、创立新的诗学的可能性;其“境界说”本身也因此显现出“生命之敞亮”的儒家思想的丰富面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境界说 儒家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国维“境界说”的佛学阐释 被引量:5
11
作者 詹志和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4-69,共6页
王国维的"境界说"诗学深受禅风佛雨的影响浸润。"境界"一词本来是佛学中标举"内心"与"外境"乃不可分说之关系的重要名相。"境界说"诗学的要义有二:一是强调主体精神对境相的充注性... 王国维的"境界说"诗学深受禅风佛雨的影响浸润。"境界"一词本来是佛学中标举"内心"与"外境"乃不可分说之关系的重要名相。"境界说"诗学的要义有二:一是强调主体精神对境相的充注性和能动性,体现了"自家势力所及之境土"方可"名为境界"的佛学理念;二是强调审美对象的具象性和直观性,与禅宗标举"不隔"、看重"目前"的参禅路数实可引为同调。以佛学为向导阐释"境界说",可以更清楚更确切地理解王国维诗学观的宏旨以及他在会通中西诗学理念的思路上着意提挈中国古典诗学精粹的学术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 佛学 境界说 王国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国维境界说的“超二元对立”探索方案 被引量:4
12
作者 蒋永青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6-121,共6页
如何超越"二元对立"是中国当代美学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20世纪初,王国维在其境界说中会通中西相关思想,从"超二元对立"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文艺美学的基本问题进行现代转换尝试,其中提出的中国文艺美学超越"善、... 如何超越"二元对立"是中国当代美学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20世纪初,王国维在其境界说中会通中西相关思想,从"超二元对立"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文艺美学的基本问题进行现代转换尝试,其中提出的中国文艺美学超越"善、恶"经验二元、超越"超验与经验"二元和超越"主、客"二元的基本任务以及从超越"超验与经验"二元对立层面解决超越"主、客"对立问题的探索思路,对于中国传统文艺美学的现代转换及其当代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境界说 超二元对立 中国当代文艺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国维的“境界说”与顾随的“高致说” 被引量:3
13
作者 曾大兴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6-52,共7页
王国维论词标举“境界”,“境界”的实质在一“真”字。然而好的文学,应该是“真”、“善”、“美”的统一,即除了求“真”、求“善”,还应求“美”,“境界说”显然是有缺陷的。顾随论词标举“高致”,“高致”的实质是在肯定“境界”、... 王国维论词标举“境界”,“境界”的实质在一“真”字。然而好的文学,应该是“真”、“善”、“美”的统一,即除了求“真”、求“善”,还应求“美”,“境界说”显然是有缺陷的。顾随论词标举“高致”,“高致”的实质是在肯定“境界”、肯定“真”字的前提下,强调“善”字,强调“美”字,即既要“立诚”,又要有“心行”,又要有“文采”。“高致说”是对“境界说”的一个重要补充,是对20世纪词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境界说 顾随 高致 词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传统人生哲学现代化的机缘与价值--以现代新儒家人生境界说为中心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明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9-152,共4页
20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将近代以来西方殖民主义给中国人带来的"保国保种"之民族危机视为文化危机,"中国文化向何处去"以及如何建构古今中西智慧资源交融的人生哲学,成为诸多时贤的重大难题。与西化派对垒的现... 20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将近代以来西方殖民主义给中国人带来的"保国保种"之民族危机视为文化危机,"中国文化向何处去"以及如何建构古今中西智慧资源交融的人生哲学,成为诸多时贤的重大难题。与西化派对垒的现代新儒家援引西方哲学理论方法,反思传统并以接续中华民族文化慧命为己任,建构了儒家传统人生哲学的新型理论形态——现代新儒家人生境界说。由于所关涉问题的悬疑性与延伸性,及其学说自身的内在价值,使这种理论至今仍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 人生境界说 现代新儒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境界说的悖论话语与透视焦点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继中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4-91,共8页
王国维诗学的起点在于批判传统文化中文学的功利主义,力图建立文学的本体性。他重新定义:比兴源于直观。直观有两个层面:一是直观即知觉;一是诗人忘物我关系之纯粹客观的静观。比兴也有两个层面:一是主象征寄托;一是主触物起情。后者蘖... 王国维诗学的起点在于批判传统文化中文学的功利主义,力图建立文学的本体性。他重新定义:比兴源于直观。直观有两个层面:一是直观即知觉;一是诗人忘物我关系之纯粹客观的静观。比兴也有两个层面:一是主象征寄托;一是主触物起情。后者蘖生出情景论而与"直观即知觉"相近。王氏欲借直观排除传统诗学中的功利主义,将"两间之真美"释放出来。境界说的内核是直观,其建构首先是在"人生"意义上的建构。其对人生的认识,却是中国式的,其忧生、忧世情怀与叔本华"客观化"的直观形成张力,由是创立"出入"说。出与入的共时性构成悖论式话语。可延伸至"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诗人之境"与"常人之境";"写境"与"造境"等。王氏借此将叔本华的直观转换为中国式的以"真性情"为中心的"直观"。在王氏的直观中,"纯知性的静观"与生命情意的体验形成张力,其合力指向审美的心理情感,形成境界说的透视焦点。王氏对"直观"创造性的诠释,为文学"陶冶性情"的特殊功能开辟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界说 悖论话语 透视焦点 直观 真性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友兰“义”“利”观摭谈——以“人生境界说”为分析文本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克政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45-48,共4页
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不仅继承了传统儒家公利即"义"、私利即"利","义"高于"利"的传统,而且发展了传统儒家的"义""利"观,认为"义"、"利"... 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不仅继承了传统儒家公利即"义"、私利即"利","义"高于"利"的传统,而且发展了传统儒家的"义""利"观,认为"义"、"利"不仅有对立的一面,更有统一的一面,个人利益,尤其是个人的物质利益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他的这种"义"、"利"观可以称为"义以为上"的"义","利"统一观,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人生境界说 “义”“利”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叶嘉莹“境界说”批评之批评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晓梅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1-143,共3页
叶嘉莹先生对王国维的境界说作了深刻的阐发。在叶氏看来,有境界的作品是作者能把自己所感知之“境界”在作品中作鲜明真切的表现,使读者也可以得到同样鲜明真切之感受。叶先生以“兴发感动”来标举境界说的独特内涵,但是她又认为境界... 叶嘉莹先生对王国维的境界说作了深刻的阐发。在叶氏看来,有境界的作品是作者能把自己所感知之“境界”在作品中作鲜明真切的表现,使读者也可以得到同样鲜明真切之感受。叶先生以“兴发感动”来标举境界说的独特内涵,但是她又认为境界、神韵、兴趣没有什么区别,这使她的立论有两相龃龉之嫌。其实,对“真”的诉求贯穿着王国维的哲学观、美学观和文学观,并自然而然的影响和决定着他的词学观。只有从真的文学、美学和哲学三个维度考诸王氏的境界说,才能有效地解释王氏何以认为境界乃“探其本”。叶先生对境界说的理解只是领会了境界作为“感受之真”的第一层含义,对境界之真的美学之维和哲学之维,叶先生未能作出深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嘉莹 王国维 境界说 兴发感动 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乃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61-162,共2页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一书是近代极负盛名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它集中体现了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境界说”又是《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尤其是“无我之境”所要求于文艺的真实性,超出了传统美学所论之...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一书是近代极负盛名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它集中体现了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境界说”又是《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尤其是“无我之境”所要求于文艺的真实性,超出了传统美学所论之一般范畴,在中国美学关于意境理论发展史上首次把它推到了宇宙人生的深处。“境界说”对文学美学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间词话》 境界说 审美形态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新儒家人生境界说同异比较——以冯友兰、方东美、唐君毅为中心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8-62,共5页
作为20世纪儒学复兴运动的重要理论创获之一,现代新儒家人生境界说是拓展和挺立儒家传统人生哲学的现代新型理论形态。冯友兰、方东美、唐君毅等最具代表性的现代新儒家人生境界思想体系,除了在理论进路、总体特征、理论旨趣和内在困限... 作为20世纪儒学复兴运动的重要理论创获之一,现代新儒家人生境界说是拓展和挺立儒家传统人生哲学的现代新型理论形态。冯友兰、方东美、唐君毅等最具代表性的现代新儒家人生境界思想体系,除了在理论进路、总体特征、理论旨趣和内在困限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程度的一致性以外,在境界论的具体细节上还呈现出包含着差异性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家 人生境界说 冯友兰 方东美 唐君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代新儒家人生境界说的理论宗趣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2-168,共7页
在20世纪以重建文化中国为理想的儒学复兴运动中,新儒家援西入儒建构了从宇宙本体论、人性论到境界论联贯如一的儒家人文主义人生境界论体系,并以此为拓展和挺立儒家传统人生哲学的现代新型理论形态。从最具代表性的冯友兰"人生觉... 在20世纪以重建文化中国为理想的儒学复兴运动中,新儒家援西入儒建构了从宇宙本体论、人性论到境界论联贯如一的儒家人文主义人生境界论体系,并以此为拓展和挺立儒家传统人生哲学的现代新型理论形态。从最具代表性的冯友兰"人生觉解四境说"、方东美"二层六境说"和唐君毅"心通九境论"之通性来看,扬厉儒家人文主义、开显生命的精神空间、实现精神的内在超越、勾绘超越的生命层级和恪守道德中心主义,是现代新儒家人生境界说的总体性特征和理论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家 人生境界说 冯友兰 方东美 唐君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