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医师专业精神的史源学研究 |
王彧
尹梅
|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2
|
基于史源学考察的金中都城门问题补证 |
邱靖嘉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3
|
昏君乎? 明君乎?——孟昶形象问题的史源学思考 |
张邦炜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8
|
|
|
4
|
一门不该消失的学科——论陈垣先生创建的史源学 |
刘重来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
5
|
陈垣与史源学及《日知录》研究——《日知录校注》编者前言 |
陈智超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
6
|
陈垣“史源学实习”教学的魅力与启示 |
刘开军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
7
|
《奥列隆惯例集》归属问题初探——基于史源学的考察 |
王彦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
8
|
《新安志》的史源考察 |
阿风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
9
|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三书理学史料来源初考 |
李畅然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
10
|
略论史学“滞后”性 |
李勇
|
《安徽史学》
|
1997 |
0 |
|
|
11
|
陈垣与辅仁大学的国学教育 |
何建明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5
|
|
|
12
|
“杜诗入史”现象与早期杜诗学话语体系 |
吴夏平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
13
|
杨妃入道之年考读后——兼论考据在史学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 |
齐世荣
|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