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乔伊斯《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对“发展小说”叙事风格的革新 被引量:3
1
作者 游巧荣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34-139,共6页
J·乔伊斯的《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较之传统的“发展小说”,在叙事风格上表现出了大胆的创新。在这部小说中 ,作者运用第三人称内视角来叙述故事。这一叙事模式实现了绝对的客观叙述 ,开创了在“发展小说”中仅用等述的先例 ,淡化了... J·乔伊斯的《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较之传统的“发展小说”,在叙事风格上表现出了大胆的创新。在这部小说中 ,作者运用第三人称内视角来叙述故事。这一叙事模式实现了绝对的客观叙述 ,开创了在“发展小说”中仅用等述的先例 ,淡化了“故事情节”在“发展小说”中的作用 ,从而打造出一部与众不同的意识流实验“发展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小说" 创新 客观叙述 等述 新情节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成果《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发展史》出版
2
作者 雪礼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2025年5月,我校文学院王齐洲教授撰著的《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发展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著2024年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这是王齐洲教授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第二部专著。
关键词 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发展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禁小说令与小说的发展
3
作者 张晓芝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3-130,共8页
明代禁小说令十分严格,从中央政令到地方法令再到社会舆论,层层罗网对小说进行施压。然而,小说禁令只是官方进行思想统治的一种手段,并未从根本上阻碍小说的发展。首先,明代官方禁小说令的实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再加之禁令的颁布总是滞... 明代禁小说令十分严格,从中央政令到地方法令再到社会舆论,层层罗网对小说进行施压。然而,小说禁令只是官方进行思想统治的一种手段,并未从根本上阻碍小说的发展。首先,明代官方禁小说令的实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再加之禁令的颁布总是滞后于小说作品的产生,所以小说依旧会按照其自身的发展轨迹前行。其次,小说禁令与整个社会思潮的冲突,说明了在明代这一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小说的蓬勃发展已成为必然之势。最后,小说创作与意识形态的逐渐融合,从思想层面揭示了明代小说发展所具有的宽阔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小说禁令 小说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论兼备的文学史著作——简评《英国小说发展史》
4
作者 王曼利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1-212,共2页
关键词 小说发展 文学史 英国 简评 著作 史论 文学形式 戏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富厚重的小说史创新之作——简评《英国小说发展史》
5
作者 项晓敏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94-96,共3页
在英国文学发展史上,小说虽后出于诗歌和戏剧,但自文艺复兴以来,其迅速的发展与创作,在短短的五六百年中,获得了其他文学形式所不能比拟的巨大成就。就小说而言,思潮流派纷呈,名家辈出,名著浩瀚,为英国文学带来了世界性声誉。随着十九... 在英国文学发展史上,小说虽后出于诗歌和戏剧,但自文艺复兴以来,其迅速的发展与创作,在短短的五六百年中,获得了其他文学形式所不能比拟的巨大成就。就小说而言,思潮流派纷呈,名家辈出,名著浩瀚,为英国文学带来了世界性声誉。随着十九世纪英国小说达到创作成熟和高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发展 英国文学 小说 简评 创新 厚重 文学发展 文艺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波讨源 融会贯通——读《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
6
作者 赵伯陶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4期507-508,共2页
关键词 《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 明清时期 文学 中国 小说 武汉大学出版社 陈文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开创了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被引量:1
7
作者 卢今 《江淮论坛》 1987年第6期71-79,共9页
鲁迅的短篇小说,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育着杰出的独特成就,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瑰宝。鲁迅曾经说过:“以一篇短的小说而成为时代精神所居的大宫阙者,是极其少见的”。鲁迅的短篇小说,却正以其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本质和历史发展... 鲁迅的短篇小说,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育着杰出的独特成就,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瑰宝。鲁迅曾经说过:“以一篇短的小说而成为时代精神所居的大宫阙者,是极其少见的”。鲁迅的短篇小说,却正以其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本质和历史发展的趋势而成了“时代精神所居的大宫阙”。至今,仍然脍灸人口,保持着不衰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短篇小说 时代精神 中国现代文学史 艺术魅力 中国小说发展 鲁迅小说 历史发展 《狂人日记》 思想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梦珂》和《莎菲女士的日记》——兼论丁玲小说创作发展的轨迹
8
作者 张恩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5期50-58,共9页
一九二七年底,大革命的风暴刚刚过去,凄风苦雨又笼罩着中国。就在这时,一个将在读者中产生巨大影响的女作家,以她特有的泼辣清新的风格,跨上了当时的文坛,开始了她漫长的、曲折坎坷却又熠熠闪光的文学征程。这位女作家就是现在我... 一九二七年底,大革命的风暴刚刚过去,凄风苦雨又笼罩着中国。就在这时,一个将在读者中产生巨大影响的女作家,以她特有的泼辣清新的风格,跨上了当时的文坛,开始了她漫长的、曲折坎坷却又熠熠闪光的文学征程。这位女作家就是现在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丁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菲女士的日记》 丁玲 作品 小说创作发展 梦珂 主人公 爱情至上 冯雪峰 鲁迅 《沉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之舟的飘流——评《台湾小说发展史》的意义
9
作者 张洪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55-156,共2页
浩渺的海水托起了美丽的台湾岛,几千万中国人用勤劳和智慧把她打扮得分外娇娆。其中,文学的百花园里更是不乏技艺上乘的能工巧匠,运笔如神的他们织就出了一部群星璀璨的历史。隔海相望,扑朔迷离,变幻莫测,诱人的风光时隐时现,令无数文... 浩渺的海水托起了美丽的台湾岛,几千万中国人用勤劳和智慧把她打扮得分外娇娆。其中,文学的百花园里更是不乏技艺上乘的能工巧匠,运笔如神的他们织就出了一部群星璀璨的历史。隔海相望,扑朔迷离,变幻莫测,诱人的风光时隐时现,令无数文学爱好者焦灼地企盼着。当我们读到古继堂先生撰写的这部《台湾小说发展史》时,不禁为之欣喜不已。追踪着她的足迹,我们尽可饱揽台湾小说的诸多名胜,甘之若饴,挥之不去。这部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和辽宁教育出版社联合印行的《台湾小说发展史》是她的大陆版本。同时台湾也发行了这一书稿,而且字数多出十余万字,由此可见海峡两岸文学界对该书的重视。无论如何,作为大陆学者第一次全面系统研究台湾小说发展的尝试,其筚路蓝缕的开山之功是不会埋没的,冒险漂流的勇敢精神更将名垂青史。无须讳言,台湾文学当然是中国文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可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发展 台湾小说 台湾文学 台湾岛 文学景观 中国文学 海峡两岸 大陆学者 文学界 台湾现代派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年书成见功力——评《中国小说发展史概论》
10
作者 韩军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4-44,共1页
十年书成见功力———评《中国小说发展史概论》□韩军近几年来,小说史研究园地比较寂寞。山东教育出版社刚刚出版的王恒展编著的《中国小说发展史概论》打破了这种寂寞的局面,格外引人注目。与以往的小说史相比,它有以下四点突破:... 十年书成见功力———评《中国小说发展史概论》□韩军近几年来,小说史研究园地比较寂寞。山东教育出版社刚刚出版的王恒展编著的《中国小说发展史概论》打破了这种寂寞的局面,格外引人注目。与以往的小说史相比,它有以下四点突破:第一,以科学的、历史的观点来界定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小说发展 小说史研究 魏晋南北朝 功力 通俗小说 小说观念 艺术本质 小说研究 当代小说 对象与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小说文学历程回眸
11
作者 卢丙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Z期5-6,共2页
长时间以来,诸多学者著文探讨澳大利亚本国文化与文学传统,在这方面作出了许多努力,传统是这个国度当中文化价值与社会态度还有作者与著作之延伸,其中包含运用传统视角来认可文学内涵,凭借这点去认可歌颂澳大利亚人文精神的文学家。笔... 长时间以来,诸多学者著文探讨澳大利亚本国文化与文学传统,在这方面作出了许多努力,传统是这个国度当中文化价值与社会态度还有作者与著作之延伸,其中包含运用传统视角来认可文学内涵,凭借这点去认可歌颂澳大利亚人文精神的文学家。笔者力图透过回望上世纪下半叶澳洲小说当中的文学佳作,解析与讨论百年来的澳洲文学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文学 小说发展 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米兰·昆德拉的小说“革命”
12
作者 李斌 《重庆社会科学》 1998年第Z1期87-91,共5页
米兰·昆德拉是捷克一位以小说创作蜚声世界文坛的著名作家。难能可贵的是,昆德拉同时也是一位具有高度理论自觉性的当代小说家。他的“存在之思”和“非真实性”、“相对性”的小说观,以及对小说文本的极力探索,在小说发展史上,都... 米兰·昆德拉是捷克一位以小说创作蜚声世界文坛的著名作家。难能可贵的是,昆德拉同时也是一位具有高度理论自觉性的当代小说家。他的“存在之思”和“非真实性”、“相对性”的小说观,以及对小说文本的极力探索,在小说发展史上,都显示出少有的革命意味。因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德拉 小说发展 小说创作 当代小说 非真实性 小说文本 世界文坛 “革命” 小说 相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翼小说的文学史价值
13
作者 孔庆东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9-142,共4页
左翼小说是上世纪20、30年代的一个重要小说流派和文学现象。在现代文学的研究史上,对它的评价一直是忽高忽低的,其原因在于看重了它的革命性而忽视了它作为小说的文学性。其实,左翼小说除了它在革命史上的意义之外,在现代文学史上和现... 左翼小说是上世纪20、30年代的一个重要小说流派和文学现象。在现代文学的研究史上,对它的评价一直是忽高忽低的,其原因在于看重了它的革命性而忽视了它作为小说的文学性。其实,左翼小说除了它在革命史上的意义之外,在现代文学史上和现代小说发展史上,都还具有相当重要的阶段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价值 左翼 小说发展 现代文学史 文学现象 小说流派 30年代 研究史 文学性 革命性 革命史 阶段性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章回小说辨体研究——读《明清章回小说流派研究》有感
14
作者 吴光正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81-882,共2页
关键词 《明清章回小说流派研究》 《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 辨体 武汉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 文体规范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典小说研究方法浅探
15
作者 彭国亮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Z期11-12,共2页
中国古小说自生成之初便与史著有渊源,古小说存在于史法的眼光之下乃千年常态,其表现为"经世致用",至20世纪以来在中国古典小说研究领域不断深化,于此际,笔者提出"人生经验"小说研究法。
关键词 文学 经世致用 小说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度·文化意识和形式创新——长篇小说创作的现状和前景 被引量:5
16
作者 宋遂良 《当代作家评论》 1988年第2期4-9,共6页
象中国足球队经过多年焦急的期待和呼唤,终于在1987年秋天走出泥泞、冲出亚洲一样,中国的长篇小说创作也在1987年前后结束了徘徊,出现了转机。这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长篇小说创作信息交流会”认为:“1986年似乎是长篇创作发展的一个新阶... 象中国足球队经过多年焦急的期待和呼唤,终于在1987年秋天走出泥泞、冲出亚洲一样,中国的长篇小说创作也在1987年前后结束了徘徊,出现了转机。这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长篇小说创作信息交流会”认为:“1986年似乎是长篇创作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一个相对的高潮期”(1987年6月26日《文艺报》);“种种迹象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创作发展 长篇小说 文化意识 新阶段 皖南事变 新时期 中国足球队 大作品 作家 古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梦龙的小说理论与《三言》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志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41-47,共7页
冯梦龙与《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在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似乎已为学界所认定。但是翻检一下现行的几种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小说史以及一些比较权威的评价冯梦龙及其《三言》的文字,不难... 冯梦龙与《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在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似乎已为学界所认定。但是翻检一下现行的几种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小说史以及一些比较权威的评价冯梦龙及其《三言》的文字,不难发现,在评价冯梦龙时几乎众口一词,都认为他是一位通俗文学的倡导者。他在《三言》以及其他通俗文学的编纂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而在评价《三言》时,也往往只把它看成是由冯梦龙编选的包括宋、元、明“话本”和“拟话本”的小说集。因此,在论及冯梦龙时往往很少涉及《三言》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而在论及《三言》时,也很少涉及冯梦龙的思想和小说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言》 冯梦龙 小说理论 通俗文学 文学史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中国小说 《醒世恒言》 小说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一己坎坷走向广阔世界——张廷竹小说创作初论
18
作者 高松年 《当代文坛》 1986年第5期37-41,共5页
张廷竹至今尚未抵不惑之年,但近几年来写下的作品已逾百万字,真可谓年少才茂,确有那么点“才子派头”。他的短篇写得多而且杂,不如他的中篇,虽数量也不少,然特色显明,且质量较高而发展稳定。为分析之便,这里仅就读他中篇后的一些印象,... 张廷竹至今尚未抵不惑之年,但近几年来写下的作品已逾百万字,真可谓年少才茂,确有那么点“才子派头”。他的短篇写得多而且杂,不如他的中篇,虽数量也不少,然特色显明,且质量较高而发展稳定。为分析之便,这里仅就读他中篇后的一些印象,试图追寻一下其小说创作发展变化的思想艺术轨迹,并就此谈一点我的浅见。 一、在“希望”中成熟 张廷竹是怀抱着《希望》而步入文坛的。八一年,他的这部颇有点“自我表现”色彩的中篇小说在《江南》创刊号上发表时,他尚是一个刚过而立之年的不脱产的青工,文学创作对他来说只是初次尝试。然而,就在这处女作之中,人们却不无诧异地发现在这个青年身上所具有的文学才华与创作潜力,而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西 作品 《希望》 小说创作发展 题材 杭州 中篇 思想艺术 作家 将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小说”与小说审美定势的突破
19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99-99,共1页
钟本康在《反小说:现代小说本性的回归》(《百家》89年3期)一文中指出:反小说的特点就是对正统小说、常规小说的挑战和否定。建国后我们小说艺术发展的真正悲剧在于排斥异端,独尊一体。小说在自身推行中诚然会在特定时期出现正统、常规... 钟本康在《反小说:现代小说本性的回归》(《百家》89年3期)一文中指出:反小说的特点就是对正统小说、常规小说的挑战和否定。建国后我们小说艺术发展的真正悲剧在于排斥异端,独尊一体。小说在自身推行中诚然会在特定时期出现正统、常规的样式,但由此而形成的审美定势却是一种历史的惰性。我们时代的任务是要与这种惰性作不疲倦的斗争,而不是相反。“反小说”说是反对小说的历史惰性,就是最大限度地解放小说的生命力。小说发展史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现代小说 生命力 异端 审美定势 建国后 小说发展 艺术发展 新时代 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才子佳人小说创作的历史教训
20
作者 陶诚 《求是学刊》 1988年第1期62-65,共4页
关键词 才子佳人小说 古典小说研究 明末清初 小说发展 艺术成就 现代性爱 艺术构成 渊源关系 作品 主观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