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货币政策目标的识别与优化——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实证研究
1
作者 陈小亮 刘玲君 +1 位作者 肖争艳 陈衎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5-55,共11页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提出要构建由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构成的双支柱框架,旨在同时实现经济稳定目标和金融稳定目标。本文使用可解释性机器学习方法,全面分析货币政策中经济稳定目标和金融稳定目标的重要程度及其动态变化,并...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提出要构建由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构成的双支柱框架,旨在同时实现经济稳定目标和金融稳定目标。本文使用可解释性机器学习方法,全面分析货币政策中经济稳定目标和金融稳定目标的重要程度及其动态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货币政策目标的优化方向。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为应对重点领域金融风险,货币政策中金融稳定目标的重要程度明显提升。面对国内外日趋复杂严峻的经济与金融形势,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要加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配合,从而同时实现经济稳定目标与金融稳定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经济稳定目标 金融稳定目标 机器学习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源-荷双端不确定性的多目标暂态稳定约束最优潮流模型
2
作者 刘颂凯 时良志 +3 位作者 胡畔 杨超 李彦彰 万明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7-45,共9页
为应对新能源并网及柔性负荷增长引发的电力系统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源-荷双侧不确定性的多目标暂态稳定约束最优潮流(MO-TSCOPF)模型及求解方法。首先,采用D-Vine-Copula结合拉丁超立方抽样(LHS)生成风光出力场景,并利用卷积神... 为应对新能源并网及柔性负荷增长引发的电力系统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源-荷双侧不确定性的多目标暂态稳定约束最优潮流(MO-TSCOPF)模型及求解方法。首先,采用D-Vine-Copula结合拉丁超立方抽样(LHS)生成风光出力场景,并利用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注意力机制(CNN-LSTM-Attention)组合模型预测负荷变化;其次,计及系统不确定因素、静态稳定约束与暂态稳定约束,构建以发电燃料成本及传输损耗最小化为目标的MO-TSCOPF模型;最后,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Ⅲ(NSGA-Ⅲ)进行求解。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模型可有效应对源-荷不确定性,在降低燃料成本和传输损耗的同时,显著提升系统暂态稳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荷端不确定性 目标暂态稳定约束最优潮流 D-Vine-Copula CNN-LSTM-Atten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货币政策目标下的双目标制 被引量:6
3
作者 周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0-52,共3页
货币政策目标是选择多重目标还是单一目标 ,决定于一国政治、经济与金融体制。根据我国政治、经济与金融体制及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与任务 ,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应该是多重目标 ,其中主要是币值稳定与经济增长。为了保证多重货币政策目标的... 货币政策目标是选择多重目标还是单一目标 ,决定于一国政治、经济与金融体制。根据我国政治、经济与金融体制及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与任务 ,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应该是多重目标 ,其中主要是币值稳定与经济增长。为了保证多重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 ,应该对币值稳定、经济增长两大目标加以量化 ,实施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双目标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目标 金融稳定 经济发展 多重目标 目标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稳定与物价稳定的货币政策目标选择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世美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0-34,共5页
货币政策目标应当根据经济环境和条件约束不同而调整。经济虚拟化给经济发展带来全新挑战,金融稳定日益成为新时期货币政策目标的重点,最终体现在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中介机构能否保持支付体系的顺利运行,使整个金融体系不出现重大系统... 货币政策目标应当根据经济环境和条件约束不同而调整。经济虚拟化给经济发展带来全新挑战,金融稳定日益成为新时期货币政策目标的重点,最终体现在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中介机构能否保持支付体系的顺利运行,使整个金融体系不出现重大系统性风险。理论和实践都表明: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既非充分条件也非必要条件。从资产价格各阶段演变历程来看,既要考虑到货币政策当期的刺激作用,也要考虑到其滞后影响,从而相应地做出前瞻性反应,这样才能真正减少资产价格的大幅度波动,从而维护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稳定 通货膨胀 资产价格 货币政策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经济稳定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基于普尔规则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赵磊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6-29,共4页
普尔规则作为分析宏观经济稳定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之间内在联系的新范式,在货币经济学研究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在对普尔规则进行理论阐释的基础上,依据我国1996年至2006年的季度经济数据,应用该规则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 普尔规则作为分析宏观经济稳定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之间内在联系的新范式,在货币经济学研究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在对普尔规则进行理论阐释的基础上,依据我国1996年至2006年的季度经济数据,应用该规则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当前时期依然有效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尔规则 宏观经济稳定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物价应是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 被引量:1
6
作者 何德旭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55-59,96,共6页
国家调控市场是通过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等)来实现的。在这个政策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货币政策。也就是说,在国家调控市场的过程中,货币政策发挥着比其他政策更为广泛、更为深刻和更... 国家调控市场是通过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等)来实现的。在这个政策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货币政策。也就是说,在国家调控市场的过程中,货币政策发挥着比其他政策更为广泛、更为深刻和更为重要的作用,处于更为关键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手段 稳定物价 我国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目标 经济增长 微观经济组织 中央银行 通货膨胀 物价稳定 专业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政策的双重目标及其合理倾斜
7
作者 郝云宏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4-47,共4页
(一)我国中央银行对于政府的相对独立性与货币政策的 双重目标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与中央银行所处的地位密切相关,而中央银行的地位又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关键词 稳定货币 我国中央银行 稳定物价 货币政策目标 目标 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 中央银行货币 相对独立 共同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货膨胀—产出关系与货币政策最优稳定化目标
8
作者 白钦先 赖溟溟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7,共4页
通货膨胀—产出的相关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货币政策的稳定化目标。正是基于这一点,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通货膨胀和产出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宏观经济学家和货币政策制定者广泛关注的焦点,本文正是以此作为切入点,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 通货膨胀—产出的相关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货币政策的稳定化目标。正是基于这一点,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通货膨胀和产出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宏观经济学家和货币政策制定者广泛关注的焦点,本文正是以此作为切入点,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通货膨胀—产出的相关关系,从而为货币政策稳定化目标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货膨胀—产出关系 货币政策最优稳定目标 通货膨胀门槛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货膨胀、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目标选择 被引量:5
9
作者 夏江山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8-64,共7页
针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否应关注金融稳定问题,本文结合金融危机前后经济金融运行实际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框架进行了反思。研究发现,早期发达国家所实施的货币政策,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目标与一项工具,一个目标就是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 针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否应关注金融稳定问题,本文结合金融危机前后经济金融运行实际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框架进行了反思。研究发现,早期发达国家所实施的货币政策,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目标与一项工具,一个目标就是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一项工具就是政策利率,合理设定政策利率就能达到稳定物价的目标,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和金融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通货膨胀稳定性和产出缺口之间的联系日趋松散,追求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并不能保证实现宏观经济稳定,鉴于物价稳定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内生关联性,未来货币政策需加强同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配合,以同时实现物价稳定、产出稳定和金融稳定三个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货膨胀 金融稳定 货币政策目标 宏观审慎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不确定性增大的环境中如何实现货币政策双目标?
10
作者 珍妮特.耶伦 王宇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33,共3页
美国国内经济虽然存在波动,但仍然比较稳固。但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令美国经济面临的风险增加,美联储应结合经济数据,审慎地进行加息。美联储可能会在必要时实施"非常规政策",引导长期利率下行。
关键词 不确定性 货币政策 目标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票价格与货币政策调控目标相互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克勇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0-106,共7页
股票价格与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之间的关系是货币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学术界普遍认为股票价格与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之间会相互影响,但其如何影响或通过哪些渠道影响却存在争议,在实证结果上也存在差异。基于此,对这一理论问题的研究... 股票价格与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之间的关系是货币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学术界普遍认为股票价格与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之间会相互影响,但其如何影响或通过哪些渠道影响却存在争议,在实证结果上也存在差异。基于此,对这一理论问题的研究进行综合述评,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该研究未来演进的方向,可以进一步深化该理论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价格 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经济增长 物价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经济下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在冲突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国松 《当代经济管理》 2009年第10期77-80,共4页
货币政策的币值稳定目标在理论上具有对内物价稳定、对外汇率稳定的双重含义。文章通过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得出,我国币值稳定的货币政策目标无论是在固定汇率制度还是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都存在显著的内在冲突性,指出我国人民币汇... 货币政策的币值稳定目标在理论上具有对内物价稳定、对外汇率稳定的双重含义。文章通过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得出,我国币值稳定的货币政策目标无论是在固定汇率制度还是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都存在显著的内在冲突性,指出我国人民币汇率将会出现盯住美元制的发展趋势,提出我国当前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不仅要注重货币政策和财政的合理搭配,更应该重视支出增减政策和支出转换政策的有效搭配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目标 币值稳定 物价稳定 汇率稳定 内在冲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个新角度的再考察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建友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4-8,共5页
四大目标作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理论认定,存在难以解释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中央银行自身和货币职能履行的本质要求来看,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只能是稳定币值。
关键词 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最终目标 稳定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稳定的基石:货币政策要素协调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松林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9-21,共3页
本文从新的视角提出了货币政策要素协调新理念,从理论和实践各层面,揭示了货币政策要素协调与金融稳定关系,分析了货币政策要素组合对金融稳定的效应,构筑了多维金融调控空间整体,归纳出了货币政策要素协调主、辅机制结合的复合型目标... 本文从新的视角提出了货币政策要素协调新理念,从理论和实践各层面,揭示了货币政策要素协调与金融稳定关系,分析了货币政策要素组合对金融稳定的效应,构筑了多维金融调控空间整体,归纳出了货币政策要素协调主、辅机制结合的复合型目标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稳定 货币政策要素协调 商业银行 货币供给 货币政策要素组合 利率 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目标选择 被引量:1
15
作者 崔建军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55-58,共4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过程中,如何评价从前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关于货币政策目标选择问题上的诸种观点,并进而选择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过程中,如何评价从前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关于货币政策目标选择问题上的诸种观点,并进而选择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货币政策目标,是金融领域深化改革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币值 货币政策目标 中央银行货币 我国中央银行 目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单一货币政策 社会总供求 发挥作用 专业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何以兼顾? 被引量:4
16
作者 卞晨 初钊鹏 孙正林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73,共16页
为兼顾“双碳”目标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实现,文章构建了包含环境系统的NK-DSGE模型,同步引入财政收入与支出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以及碳税,在对中国季度宏观数据进行校准和估计的基础上,分析了宏观政策工具与碳税联合实施的政策效果,... 为兼顾“双碳”目标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实现,文章构建了包含环境系统的NK-DSGE模型,同步引入财政收入与支出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以及碳税,在对中国季度宏观数据进行校准和估计的基础上,分析了宏观政策工具与碳税联合实施的政策效果,讨论了碳税税率变化、碳税规则变动对联合政策效果的影响及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模拟结果显示,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碳税配合对“双碳”目标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优势更大。其中,财政政策在促增长方面具有优势,货币政策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碳税政策在促进碳减排方面效果显著。经进一步研究发现,提高碳税税率会造成社会福利损失增加,政府可通过调整碳税规则、改变政策目标偏好实现对社会福利的帕累托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碳税 碳”目标 政策协调 政策模拟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稳定指数与货币政策的关联性研究
17
作者 陈卫东 苗文龙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7-121,共5页
文章通过构建货币稳定指数MSI,利用1993年1季度-2010年1季度数据和VAR、SSPACE、GRACH等检验方法实证得出:货币稳定指数能够比较准确地描述资产规模扩张情况下的币值稳定;MSI与货币政策目标—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双向显著均值溢出效应,... 文章通过构建货币稳定指数MSI,利用1993年1季度-2010年1季度数据和VAR、SSPACE、GRACH等检验方法实证得出:货币稳定指数能够比较准确地描述资产规模扩张情况下的币值稳定;MSI与货币政策目标—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双向显著均值溢出效应,与当前的币值稳定指标—通货膨胀率存在单向显著均值溢出效应;货币稳定指数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变量—短期利率、货币供给量增长率(m0、m1)与MSI之间具有显著的解释作用。因此,更为精确地计算MSI各指标权重、并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稳定指数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操作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18
作者 张建友 邓国荣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1993年第2期19-22,共4页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管制信用和货币的各种方针、政策和具体措施的总称。它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但概括来讲,主要是五个方面:(1)货币政策工具;(2)货币政策目标;(3)货币政策中介指标;(4)货币政策作用的传递过程;...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管制信用和货币的各种方针、政策和具体措施的总称。它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但概括来讲,主要是五个方面:(1)货币政策工具;(2)货币政策目标;(3)货币政策中介指标;(4)货币政策作用的传递过程;(5)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在这五个方面之中,以货币政策目标最为重要,它直接决定了其他四个方面的内涵和外延。因而,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的中心,如何选择货币政策目标,是中央银行的首要议题。建国四十多年来,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主要有如下的观点:(1)单一目标论。认为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就是“保卫货币”,即稳定货币的价值;(2)双重目标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货币 通货膨胀率 国际收支 货币政策工具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 管制 大危机 宏观经济指标 发展经济 稳定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
19
作者 尹全洲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6-42,22,共8页
一、引言:一个难以回避的现实通货膨胀作为世界性问题引起举世的注目。随着我国通货膨胀的公开化和恶性化,治理通货膨胀的呼声与日高涨,执行反通货膨胀政策更是举国上下共同关心的政策期望。在当前,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局。政治稳定之基... 一、引言:一个难以回避的现实通货膨胀作为世界性问题引起举世的注目。随着我国通货膨胀的公开化和恶性化,治理通货膨胀的呼声与日高涨,执行反通货膨胀政策更是举国上下共同关心的政策期望。在当前,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局。政治稳定之基在于稳定经济,经济稳定之本在于稳定货币。通货贬值所引起的经济紊乱已经严重威胁着改革的持续和稳定。因此,治理整顿中注意克服通货膨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 稳定货币 我国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目标选择 中性货币政策 目标 货币发行 紧缩性 稳定通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郭建娜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2-145,共4页
新形势下金融稳定目标须与物价稳定、产出增长等传统货币政策目标一样被关注。文章通过使用TVP-VAR-SV模型研究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包含金融稳定目标的各货币政策目标变量的传导效应和机制,结果发现:整体上,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的下降短期... 新形势下金融稳定目标须与物价稳定、产出增长等传统货币政策目标一样被关注。文章通过使用TVP-VAR-SV模型研究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包含金融稳定目标的各货币政策目标变量的传导效应和机制,结果发现:整体上,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的下降短期内不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且会加剧我国的通货膨胀率以及扩大我国的产出缺口;美国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比另外两轮更加深远;2008年金融危机前美国的货币政策对我国各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最大,危机中的影响传导最快,危机后主要在短期内影响较大;在传导途径中,联邦基金利率的下降会在短期内造成人民币贬值,我国利率水平下降,贸易顺差减少,而中长期会有相反的影响。相较于危机前和危机中,危机后美国货币政策通过金融渠道和国际贸易渠道的长期传导效应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目标 金融稳定 TVP-VAR-S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