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行为准则”谈判主要争议问题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玫黎 李煜婕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9-119,159,共22页
当前,中国和东盟已就“南海行为准则”的框架和单一磋商文本达成一致,正稳步推进案文磋商。2002 年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在实施过程中各声索国间争议最大的地理范围、法律地位、争端解决以及合作义务等成为“南海行为准则”案文... 当前,中国和东盟已就“南海行为准则”的框架和单一磋商文本达成一致,正稳步推进案文磋商。2002 年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在实施过程中各声索国间争议最大的地理范围、法律地位、争端解决以及合作义务等成为“南海行为准则”案文磋商的争议焦点。从东盟与中国协商南海问题20 年态度的变化来看,其立场受南海域外大国影响明显。目前,东盟各国态度虽逐渐明晰,但以东盟“协商一致”为原则基础的磋商机制折射出其对南海问题态度的不断微调;同时,部分东盟国家不断以国家站位单独提出谈判细则与条款,看似统一的整体又混入微小杂音。在中国倡导的“双轨思路”指导下,运用外交谈判与完善区域法律机制相结合的方法,恪守双边平等协商具体争端的原则,中国与东盟及相关国家就南海区域开发合作、法律制度构建以及海洋安全的共同维护等问题,依据《联合国宪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相关习惯法以及双方认可并承诺遵守的其他法律规范,继续深入探讨并磋商议定“南海行为准则”案文的具体内容、范围、效力、争端解决方式并由此推进南海地区规则体系的构建,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南海行为准则" 海洋权益 地区规则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行为准则”的法律约束力辨析 被引量:5
2
作者 余敏友 张琪悦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53,共12页
“南海行为准则”的法律约束力之争是影响该“准则”现阶段磋商与日后实施的关键问题。各方在事实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与调整立场主张,总体趋势从分歧转向部分共识。本文从“准则”的文件形式与实质内容两个层面展开论证,认为“准则”... “南海行为准则”的法律约束力之争是影响该“准则”现阶段磋商与日后实施的关键问题。各方在事实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与调整立场主张,总体趋势从分歧转向部分共识。本文从“准则”的文件形式与实质内容两个层面展开论证,认为“准则”的文件形式不能作为确定其性质与法律约束力的唯一依据,而判断法律约束力的重要依据在于“准则”是否有为各当事国创设权利义务的明确意图,由此应当结合“准则”的实际条款、制定时的具体情况、嗣后行为等实体与程序因素综合分析。即使“准则”文件整体的法律约束力尚无定论,但仍可以从具体内容角度分析,即“准则”中反映既有国际法规则的条款具有明确的法律约束力;不具有明确的法律约束力的条款能够依据诚实信用、有约必守、禁止反言的原则对各国产生事实上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行为准则 法律约束力 争议 国际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前景的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士新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30,共10页
中国与东盟国家仍在进行关于"南海行为准则"(以下简称"行为准则")的磋商,体现了南海问题的极端复杂性和敏感性。南海问题的凸显既反映了地区各国海洋意识的提升,也反映了国际和地区形势的新变化。长期以来,无论是... 中国与东盟国家仍在进行关于"南海行为准则"(以下简称"行为准则")的磋商,体现了南海问题的极端复杂性和敏感性。南海问题的凸显既反映了地区各国海洋意识的提升,也反映了国际和地区形势的新变化。长期以来,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行为准则"被赋予了错位的使命,造成了很严重的误解。因此,国际社会必须要深刻认识到,"行为准则"不能替代甚至推翻相关国家以往达成的各项文件。目前,中国与东盟国家关于"行为准则"已经进入实质性磋商的深水区,因各方诉求和利益不同,一些相当棘手的问题仍需通过外交途径循序渐进地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行为准则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东盟南海宣言》 协商一致原则 中国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行为准则》与地区秩序的重构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士新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50,共11页
南海地区秩序的演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二战后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既体现了域内国家之间的关系和互动程度,更反映了域外大国之间及其和域内国家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全球性霸权国家,美国始终在南海地区秩序中居于绝对或相对主导的地位... 南海地区秩序的演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二战后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既体现了域内国家之间的关系和互动程度,更反映了域外大国之间及其和域内国家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全球性霸权国家,美国始终在南海地区秩序中居于绝对或相对主导的地位,并根据南海地区形势的变化强化或弱化其影响力。南海地区秩序当前正处于美国的主导地位相对衰落,而地区国家试图重塑南海地区秩序的关键时期。《南海行为准则》是南海周边国家重塑南海地区秩序的重要规范性文件。冷战结束伊始,东盟国家先独自签署,而后又与中国磋商签署了一系列关于促进南海安全与稳定的政策文件,并建立了一些合作机制,已经成为塑造南海地区新秩序的中坚力量。当前,《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对重塑南海地区秩序将发挥关键作用。然而,《南海行为准则》本身还存在很多盲区,在落实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难点,其塑造南海地区秩序的能力仍有待观察,可能需要各方在未来付出更大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行为准则 《东盟南海宣言》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地区秩序 规范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踪与研判:《南海行为准则》制定问题的研究动向 被引量:3
5
作者 白续辉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29-40,49,共13页
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南海行为准则》制定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试图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学界对准则问题的基本认知,以期为相关部门和国内学界开展进一步的对策研究提供有益借鉴。在行为准则制定工作久拖不决的情况下,部分学者... 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南海行为准则》制定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试图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学界对准则问题的基本认知,以期为相关部门和国内学界开展进一步的对策研究提供有益借鉴。在行为准则制定工作久拖不决的情况下,部分学者倡议的先行尝试制定岛屿规则、专属经济区行为规则等"准则单行本"或绕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而另行创制《南中国海海洋法公约》等新观点尤其值得国内重视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行为准则 制定 研究动态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行为准则》的法律定位及其与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罗国强 余露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30,共15页
《南海行为准则》是规范南海地区秩序、管控南海危机的重要文件,但是其法律定位及其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关系仍未明确,这不仅不利于《准则》后续磋商的顺利进行,而且埋下了未来《准则》被滥用或具体作用被削减的隐患。根据《南海... 《南海行为准则》是规范南海地区秩序、管控南海危机的重要文件,但是其法律定位及其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关系仍未明确,这不仅不利于《准则》后续磋商的顺利进行,而且埋下了未来《准则》被滥用或具体作用被削减的隐患。根据《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执行情况以及目前的南海局势判断,《准则》的法律定位应该是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国际条约。《准则》和《公约》之间关系密切,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准则》和《公约》存在着条约冲突风险,《准则》若违反了《公约》所体现的强行法,整个将归于无效;《准则》若违反了《公约》所体现的强行法以外的其他义务,其缔约方将承担相应的国家责任;《准则》未违反《公约》义务而做出与《公约》不同的安排,其优先于《公约》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行为准则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条约冲突 国际条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行为准则”案文磋商演变、现状及我对策思考 被引量:5
7
作者 瞿俊锋 成汉平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8年第5期74-83,共10页
东盟自1967年成立以来,一直尽可能地规避他国对其内部团结与发展的影响,保持和不断塑造自身的独立性。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南海问题,给东盟自身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随着1991年我国与东盟开始正式对话及柬埔寨问题最终得到和平... 东盟自1967年成立以来,一直尽可能地规避他国对其内部团结与发展的影响,保持和不断塑造自身的独立性。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南海问题,给东盟自身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随着1991年我国与东盟开始正式对话及柬埔寨问题最终得到和平解决之后,南海问题凸显为制约我国—东盟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变量。从2002年《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签署,到2017年"南海行为准则"框架协议的达成,正是我国和东盟共同付出的努力。2018年3月开始,中国和东盟将开始逐步启动有关"准则"的案文磋商,但鉴于地缘政治的复杂性,这一过程注定将是异常艰巨的。本文通过回顾并对比《宣言》与"准则"达成的历史进程,分析"准则"案文磋商过程中将面临的种种挑战与考验,并在这一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对策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南海行为准则”案文磋商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建构南海地区秩序的行为准则 被引量:4
8
作者 周士新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8年第5期84-96,共13页
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磋商"南海行为准则"的过程中,将建构具有一定约束力的次地区安全秩序,维护南海的安全稳定,体现11个国家之间具有较高的政治安全信心和信任程度,为未来落实工作提供一定的基础和保障。从许多方面来看,"... 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磋商"南海行为准则"的过程中,将建构具有一定约束力的次地区安全秩序,维护南海的安全稳定,体现11个国家之间具有较高的政治安全信心和信任程度,为未来落实工作提供一定的基础和保障。从许多方面来看,"南海行为准则"和"一带一路"倡议,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具有较强的契合性和实施的现实基础,对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政治安全和经济秩序建设提供了两个强硬的抓手。中国需要借助磋商和落实"南海行为准则"的契机,与东盟国家建立和其他合作机制有联系但有所区别的南海合作机制,并纳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内容,共同促进南海次地区的和平与繁荣,构建一个符合南海地区形势演进特征的新秩序,为未来通过外交谈判和平解决南海主权争端提供有利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行为准则 丝路秩序 “一带一路”倡议 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南海合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C磋商背景下的英国南海情报体制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徐东波 王沙骋 祝小茜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3,共9页
[目的/意义]历史上,英国染指南海极深。在《南海行为准则》(COC)磋商阶段,决意脱欧的英国依托其帝国精神遗产和海外合作框架,意欲卷入区域事务而强化其全球作用,寻求利益支点。分析英国的南海情报体制,有助于预判英国在该地带的外交和... [目的/意义]历史上,英国染指南海极深。在《南海行为准则》(COC)磋商阶段,决意脱欧的英国依托其帝国精神遗产和海外合作框架,意欲卷入区域事务而强化其全球作用,寻求利益支点。分析英国的南海情报体制,有助于预判英国在该地带的外交和军事动向。[方法/过程]其体制是由不同性质和范围的跨域情报网络组成,采用结构功能分析法和开源情报,可初步研判英国与域内其它声索国、域外大国之间的情报关系,尝试构建英涉南海的“B-F2-JV”情报体制。[结果/结论]渐进发展中的英国南海情报体制,为域外大国“航行自由”和“飞越自由”提供了情报保障,也影响到中国与域内国家的COC磋商。应从情报竞争、区域合作和军事先制等方面,削其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行为准则 海洋安全 情报体制 情报合作 东盟国家 航行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南海若干重大法律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5
10
作者 邹立刚 《法治研究》 2013年第6期3-9,共7页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确立国际海洋秩序的宪章。无论其利弊如何,中国只能在其框架下确定自己的海洋权益。南海九段线是中国拥有南海四群岛的国际宣示,线内的岛礁为中国固有领土,根据公约可以拥有相关海域,而在线外中国并不主张沿海国...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确立国际海洋秩序的宪章。无论其利弊如何,中国只能在其框架下确定自己的海洋权益。南海九段线是中国拥有南海四群岛的国际宣示,线内的岛礁为中国固有领土,根据公约可以拥有相关海域,而在线外中国并不主张沿海国的任何权益。南海周边邻国对线内岛礁的主权主张没有国际法上的任何根据,对一些岛礁的强占也并不能产生合法主权。然而,他国之所以能够强占是因为中国对线内岛礁及其海域的管控缺位。中国应加强海洋管辖权及其经常化运用,加强应对突出现实问题,商谈南海行为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法公约 南海九段线 海洋管辖权 南海行为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太战略视角下南海问题国际化的特点与前景 被引量:14
11
作者 齐皓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20年第3期67-81,共15页
2017年以来,在美国出台印太战略前后,南海问题出现了新一轮“国际化”趋势,美国等域外国家不断加强在南海的军事存在,以更加灵活多元的方式协调在南海的安全合作,试图在“法理”与安全层面对中国施加更大的压力。它们加强在南海军事存... 2017年以来,在美国出台印太战略前后,南海问题出现了新一轮“国际化”趋势,美国等域外国家不断加强在南海的军事存在,以更加灵活多元的方式协调在南海的安全合作,试图在“法理”与安全层面对中国施加更大的压力。它们加强在南海军事存在的行径,将提高海上军事对峙与冲突的概率,刺激南海国家已经趋缓的权利主张,为南海相对稳定的局势增加新的变数。尽管美国等域外国家对南海问题存在一致的原则共识,但仍面临一些严重的障碍,战略层面上各国对印太战略的目标存在分歧,政策层面表现为介入方式的分歧,介入能力的不足,以及如何继续获得东盟国家的支持等问题。鉴于新一轮“南海问题国际化”带来的挑战及问题,中国需要对南海的安全形势作出全面细致的评估,在坚守国家主权及安全利益的同时,管控南海对峙及冲突风险,继续与东盟国家发展稳定可预期的合作关系,减少“域内外国家军事安全互动”对稳定南海局势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问题国际化 印太战略 四国安全对话 南海行为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环保合作路径探析:波罗的海的实践与启示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聆群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8年第4期45-58,共14页
当前南海局势趋缓降温,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取得积极进展,这为中国-东盟开展南海务实合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文章提出,基于南海地区的现实情况,中国-东盟应优先选择海洋环境保护领域进行合作。通过对波罗的海环境保护合作的几十年实践经... 当前南海局势趋缓降温,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取得积极进展,这为中国-东盟开展南海务实合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文章提出,基于南海地区的现实情况,中国-东盟应优先选择海洋环境保护领域进行合作。通过对波罗的海环境保护合作的几十年实践经验的剖析,文章提取了3个核心要素,作为中国-东盟框架下构建南海环保合作机制的基石。在当前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机制的发展势头良好、南海行为准则谈判进入深水区时,争取在准则范围内达成南海环境保护的法理框架,构建机制化的南海环境保护合作,有利于整合现有的海洋合作实践,为真正开启常态化、长效化和广泛性的区域海洋务实合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波罗的海 海洋环保 南海行为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南海合作回顾与展望:基于规则构建的考量 被引量:20
13
作者 吴士存 陈相秒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19年第6期39-53,I0002,共16页
2016年下半年以来,中国与东盟有关国家间的海上务实合作稳步推进,取得了不少新的进展,呈现出全新的局面,但仍面临域外大国争夺地区影响力、声索国内部政治斗争等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伴随着“南海行为准则”案文磋商的加速推进,中国与东... 2016年下半年以来,中国与东盟有关国家间的海上务实合作稳步推进,取得了不少新的进展,呈现出全新的局面,但仍面临域外大国争夺地区影响力、声索国内部政治斗争等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伴随着“南海行为准则”案文磋商的加速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间有望建立基于规则、开放的南海合作新秩序。大国竞争的持续加剧,将使得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南海合作渐渐陷入地缘政治竞争的漩涡之中。抓住“准则”磋商的契机,为南海合作订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则、规范和制度体系,是中国与东盟国家最为现实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 南海合作 南海行为准则 地缘政治 规则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南海航行自由”问题探析——基于规范扩散的视角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艳峰 邢瑞利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8年第4期29-44,共16页
自1995年,美国通过政府声明、官方讲话、政府文件等方式凸显"南海航行自由"问题,并使之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自2009年,美国将"南海航行自由"框定为国家利益,通过媒体歪曲中国"破坏""南海航行自由&quo... 自1995年,美国通过政府声明、官方讲话、政府文件等方式凸显"南海航行自由"问题,并使之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自2009年,美国将"南海航行自由"框定为国家利益,通过媒体歪曲中国"破坏""南海航行自由",力促公众对"南海航行自由"的威胁达成共同认知。2015年9月,美国在《2016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特别增加"1263号南海行动"章节,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干预南海问题的具体内容,随后针对中国在南海进行频繁的"航行自由"行动。美国对"南海航行自由"规范的扩散采取自上而下的"教化"模式,是美国的霸权主导以及对本国和它国国内制度的利用与操控。美国的这种自上而下单向的规范扩散忽视了规范传播的复杂过程以及规范本身的变动性,忽视了可能导致出现新规范的因素。对此,中国可以借助"东盟+"南海区域间机制,与东盟共同努力切实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并付诸具体行动,通过双向规范扩散最终促进"南海航行自由"新规范的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行自由 区域间机制 南海行为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