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MC在“华龙一号”堆内屏蔽计算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应栋川 肖锋 +3 位作者 唐松乾 谭怡 田超 尚晓通 《核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5-399,共5页
面对国外主流蒙特卡罗分析程序对我国技术封锁的现状,针对核电厂反应堆屏蔽设计和高精度屏蔽计算分析的刚性需求,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与清华大学在反应堆用蒙特卡罗模拟程序(RMC)已有堆物理计算分析功能的基础上,联合开发了屏蔽计算功... 面对国外主流蒙特卡罗分析程序对我国技术封锁的现状,针对核电厂反应堆屏蔽设计和高精度屏蔽计算分析的刚性需求,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与清华大学在反应堆用蒙特卡罗模拟程序(RMC)已有堆物理计算分析功能的基础上,联合开发了屏蔽计算功能,并通过系列算例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然而,已有验证算例仍在几何尺度、几何和材料构成上相对简单,RMC面对大尺度复杂几何和材料构成的实际工程屏蔽计算问题的应用能力仍待检验。为检验RMC屏蔽计算功能在核电厂实际工程问题中的计算分析能力,以“华龙一号”为应用对象,采用RMC程序充分模拟了中子和γ射线在反应堆内的耦合输运过程,并将计算结果与国际通用程序蒙特卡罗N粒子输运代码(MCNP)进行了对比,屏蔽计算结果符合良好,初步验证了RMC程序屏蔽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及应用于核电厂反应堆堆内屏蔽计算分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龙一号 屏蔽计算 R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龙一号设备冷却水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
2
作者 赵伟光 于沛 +2 位作者 曾晓波 范广铭 阎昌琪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6-624,共9页
为了改进华龙一号核岛冷链系统中的设备冷却水系统设计裕量大,解决该系统冷源利用率低和经济性较差的问题,根据系统热负荷传递逻辑和系统设计与运行特点,建立了设备冷却水系统性能指标评价数学模型,以重量、体积、系统投资费用与系统能... 为了改进华龙一号核岛冷链系统中的设备冷却水系统设计裕量大,解决该系统冷源利用率低和经济性较差的问题,根据系统热负荷传递逻辑和系统设计与运行特点,建立了设备冷却水系统性能指标评价数学模型,以重量、体积、系统投资费用与系统能耗为优化目标,通过开发的优化算法进行了多目标优化,并讨论了设备冷却水系统的部分指标变化对4个目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足冷链系统性能指标需求的前提下,通过优化算法寻找设备冷却水系统温度、压力与大流量设备的流量的组合,找到了4个目标相对最优的方案。该优化设计方案不仅能够有效解决设备冷却水系统在设计时存在的问题,还有效地提高华龙一号设备冷却水系统的经济性,减小设备在厂房中占用的空间,具有实际的工程意义,为后续华龙一号冷链系统的研究和设计方案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龙一号 设备冷却水系统 经济性 多目标优化 性能指标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龙一号”核电机组高压给水加热器水位动态特性分析
3
作者 吴鹏 张盼 +1 位作者 李钊同 邢丹 《核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4,共11页
以“华龙一号”机组高压给水加热器(以下简称“高加”)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运行机组高压给水加热器水位变化对高加给水出口温度、疏水温度的影响。采用动态多节点建模仿真,结合“华龙一号”核电机组高压给水加热器实际运行中的常见故... 以“华龙一号”机组高压给水加热器(以下简称“高加”)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运行机组高压给水加热器水位变化对高加给水出口温度、疏水温度的影响。采用动态多节点建模仿真,结合“华龙一号”核电机组高压给水加热器实际运行中的常见故障,分析了上述温度变化对蒸汽发生器及除氧器安全运行的影响。6号或7号高加水位下降对高加给水出口温度和疏水温度影响较小,6号或7号高加水位上升将导致7号高加出口给水温度较大幅度的上升,6号高加排入除氧器的疏水温度较大幅度的下降,上述显著变化有可能造成机组设备的损坏;A列解列后,B列高加给水出口温度及疏水出口温度大幅下降,会影响蒸汽发生器和除氧器的安全运行。模拟仿真及特性分析结果对在建或运行“华龙一号”机组安全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龙一号 高压给水加热器 水位变化 温度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龙一号”机组氧化净化辐射源项研究
4
作者 王纯 晏冰雪 《核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0-475,共6页
核电厂大修期间一回路冷却剂温度下降以及氧含量增加会导致活化腐蚀产物释放,为降低各系统辐射水平,可采用氧化净化的方式,通过注入双氧水使得活化腐蚀产物快速集中释放并通过化学容积与控制系统(RCV)净化系统去除。“华龙一号”机组作... 核电厂大修期间一回路冷却剂温度下降以及氧含量增加会导致活化腐蚀产物释放,为降低各系统辐射水平,可采用氧化净化的方式,通过注入双氧水使得活化腐蚀产物快速集中释放并通过化学容积与控制系统(RCV)净化系统去除。“华龙一号”机组作为三代核电机组与CPR1000机组存在较大差异,对于提前停运1~2台主泵对辐射源项变化的影响,停运最后一台主泵的时间以及连续监测点位选择等问题,相关标准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大修期间氧化净化均作为关键路径控制,以便节省大修工期,同时,若氧化净化时间太短会导致大修机组辐射水平增加,不利于个人剂量控制。通过分析“华龙一号”机组在首次大修氧化净化期间反应堆冷却剂(RCP)、RCV、安全注入(RIS)系统的辐射源项变化趋势,探讨连续监测点位的选择、提前停运2台主泵的影响以及停运最后一台主泵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龙一号 氧化净化 剂量 主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龙一号反应堆上腔室及热段流-热耦合场数值模拟
5
作者 孙梓云 周新志 +3 位作者 何正熙 朱加良 徐涛 董晨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676-7684,共9页
压水型反应堆(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PWR)系统主管道热段内冷却剂的温度和流量,直接反映了核功率和堆芯换热状态,是反应堆功率控制和安全保护的核心参数。为全面掌握华龙一号反应堆上腔室及热段内冷却剂流-热耦合场分布及演变规律... 压水型反应堆(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PWR)系统主管道热段内冷却剂的温度和流量,直接反映了核功率和堆芯换热状态,是反应堆功率控制和安全保护的核心参数。为全面掌握华龙一号反应堆上腔室及热段内冷却剂流-热耦合场分布及演变规律,为核心参数测控提供参考,基于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method,FEA)方法,对上腔室及热段冷却剂流域进行了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首先建立了合理简化后的华龙一号(Hualong One)反应堆上腔室及相连热段的3D几何结构模型。随后对模型计算域进行了离散化网格划分和网格敏感性分析。最后通过计算,获得了冷却剂非等温流动的稳态特性解,流量、温度与相关设计估算值、实际测量值的相对误差均小于2%。对稳态特性研究表明,高、低温冷却剂在上腔室垂直内壁附近的不充分换热导致热段入口冷却剂温度分布不均,存在14.0~16.3℃的温差。随冷却剂沿轴向流动,冷却剂温度场分布和流场分布均逐渐趋于均匀和稳定,且是热段内低温冷却剂的流动主导了冷却剂温度分布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龙一号 流-热耦合场 有限元分析 计算流体力学 数值模拟 稳态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龙一号持续改进与压水堆核电技术展望 被引量:2
6
作者 邢继 徐思敏 +2 位作者 袁媛 李鸣谦 徐国飞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62-368,共7页
在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为代表的新一轮工业革命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为实现“双碳”目标与新能源技术发展相互促进,国家制定了民用核能“积极、安全、有序”的发展策略。作为成熟可靠的核能技术,压水堆在今后相当长的阶段仍具有广阔发展前... 在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为代表的新一轮工业革命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为实现“双碳”目标与新能源技术发展相互促进,国家制定了民用核能“积极、安全、有序”的发展策略。作为成熟可靠的核能技术,压水堆在今后相当长的阶段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本文通过介绍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技术特征与持续改进情况,分析了压水堆技术在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在核电领域的应用实践,展望人工智能技术在压水堆技术领域的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龙一号 压水堆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龙一号公众辐射风险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梦溪 刘新建 +3 位作者 蔺洪涛 薛娜 邱林 赵博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4-382,共9页
福岛核事故后,核电厂公众辐射风险评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我国自主设计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走出去”,阿根廷原子能委员会等国外监管机构明确提出要对核电厂开展三级概率安全评价(PSA)分析,将公众辐射风险评价作为衡量安全的... 福岛核事故后,核电厂公众辐射风险评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我国自主设计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走出去”,阿根廷原子能委员会等国外监管机构明确提出要对核电厂开展三级概率安全评价(PSA)分析,将公众辐射风险评价作为衡量安全的重要指标。本文利用自主开发的三级PSA分析程序PSAL3DPP V1.0,结合源项、人口、气象、地形等数据,对多个厂址事故条件下公众可能受照剂量及风险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华龙一号严重事故后公众辐射风险均低于10^(-8)/a,满足阿根廷、美国、英国等国际上主流的风险验收准则。本文为华龙一号后续安全审评及海外市场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为我国监管部门制定定量化风险验收准则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PSA 风险评价 事故后果 华龙一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龙一号”小破口事故充排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詹经祥 郑云涛 +1 位作者 黄树亮 杨长江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47,共6页
小破口叠加丧失辅助给水事故需要执行充排冷却措施以防止堆芯损伤。本文采用RELAP5程序建立了“华龙一号”分析模型,针对小破口叠加丧失辅助给水事故充排冷却进行计算分析。对影响充排冷却成功准则的一些关键因素,例如打开稳压器安全阀... 小破口叠加丧失辅助给水事故需要执行充排冷却措施以防止堆芯损伤。本文采用RELAP5程序建立了“华龙一号”分析模型,针对小破口叠加丧失辅助给水事故充排冷却进行计算分析。对影响充排冷却成功准则的一些关键因素,例如打开稳压器安全阀个数、辅助给水失效时间、安注流量等做了一系列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为缓解该事故,操作员应及时打开三个稳压器安全阀执行充排冷却;辅助给水启动后30 min后丧失会大量增加充排冷却操作时间窗口;SG水装量、稳压器安全阀流量、中压安注流量等对充排冷却操作时间窗口影响较小。该分析结果能为风险指引的安全裕度分析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龙一号 RELAP5程序 小破口事故 充排冷却 堆芯损伤 风险指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龙一号”铑自给能中子探测器信号电流成分分析
9
作者 吴雄 蔡利 +3 位作者 张香菊 吴亭雨 罗世杰 蒋洁琼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0-1037,共8页
“华龙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大型先进压水反应堆核电厂,其反应堆内数以百计的铑自给能中子探测器被用于堆芯在线监测。铑自给能中子探测器在反应堆内不仅受到中子照射,堆内的高强度γ射线也会产生噪声电流。同时,铑自给能中子... “华龙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大型先进压水反应堆核电厂,其反应堆内数以百计的铑自给能中子探测器被用于堆芯在线监测。铑自给能中子探测器在反应堆内不仅受到中子照射,堆内的高强度γ射线也会产生噪声电流。同时,铑自给能中子探测器作为一种代表性的延迟响应探测器,其自身还存在一定份额的瞬发电流信号。这些特征使其电流组成成分相当复杂,精确确定有效电流信号并且剔除噪声信号对探测器的性能和测量精度至关重要。本文对铑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的电流组成成分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基于蒙特卡罗方法提出了定量计算各部分电流的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铑自给能中子探测器在“华龙一号”中的瞬发电流占总电流的比值约为8%,其中由光子引起的电流约为3%,该结果和实验值符合良好。该方法主要的优点在于可以模拟堆内不同中子、光子环境而不必依赖于大量的实验。同时该方法具有通用性,可对不同堆型的自给能中子探测器进行电流分析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堆监测 铑自给能中子探测器 电流组成 华龙一号 蒙特卡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龙一号”一至三回路匹配仿真验证研究
10
作者 金鑫 王鑫 +4 位作者 徐教珅 秦戈 王鹏飞 李东原 李蒙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1-499,共9页
为开展“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一至三回路匹配性的一体化仿真验证,对机组现实状态和性能进行精确评估,本研究基于RELAP5/Simulink软件搭建仿真平台,针对防城港3号机组“华龙一号”示范项目建立核电厂高精度一至三回路集成模型,并对部分典... 为开展“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一至三回路匹配性的一体化仿真验证,对机组现实状态和性能进行精确评估,本研究基于RELAP5/Simulink软件搭建仿真平台,针对防城港3号机组“华龙一号”示范项目建立核电厂高精度一至三回路集成模型,并对部分典型瞬态工况开展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华龙一号”机组控制系统在上述工况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控制性能,也表明了RELAP5/Simulink软件耦合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龙一号 一二三回路匹配 仿真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龙一号堆芯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1
作者 张香菊 蔡利 +6 位作者 王军令 杨梦怡 罗世杰 卢皓亮 彭思涛 厉井钢 王婷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06-1412,共7页
不同于CPR1000等二代核反应堆堆型使用的堆底插入式移动中子探测器,华龙一号等三代核反应堆使用自给能中子探测器(SPND)作为反应堆堆芯中子测量硬件,本文详细阐述了华龙一号使用的基于SPND的高精度堆芯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首先,提出... 不同于CPR1000等二代核反应堆堆型使用的堆底插入式移动中子探测器,华龙一号等三代核反应堆使用自给能中子探测器(SPND)作为反应堆堆芯中子测量硬件,本文详细阐述了华龙一号使用的基于SPND的高精度堆芯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首先,提出了一种新型SPND信号处理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解决了传统设计软件无法进行高精度SPND电流计算的缺陷,而且还能对测量的SPND进行高精度信号处理,并基于此建立了一种高精度的堆芯三维功率重构方法。随后,描述了基于这套理论模型设计出的华龙一号堆芯在线监测系统SOPHORA,并详细说明了其不确定度分析方法。不确定度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各项关键参数的精度可以满足高精度堆芯监测的需要。最后,为了确认该系统的性能,对比分析了华龙一号首堆在启堆过程中的测量与理论预测SPND电流的偏差和组件功率分布的偏差。结果显示,该偏差远小于启动物理试验的规程要求。不确定度分析结果和启堆过程中组件功率偏差分析结果的双重验证表明,SOPHORA实现了高精度堆芯监测,其使用的SPND信号处理及堆芯三维功率重构方法具有显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龙一号 SPND 堆芯在线监测系统 SOPHO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龙一号”核主泵泵组转子轴向窜动量有限元分析
12
作者 董富弟 李天斌 苏舒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3,共6页
为了研究在自重、外部载荷和受热膨胀等因素下核主泵泵组相关部件对转子轴向窜动量的影响,通过建立某型号轴封型核主泵泵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数值计算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核主泵泵组的转子轴向窜动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在自重、外部载荷和受热膨胀等因素下核主泵泵组相关部件对转子轴向窜动量的影响,通过建立某型号轴封型核主泵泵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数值计算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核主泵泵组的转子轴向窜动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泵侧电动机支座和密封室区域之间的受热膨胀有利于核主泵机械密封自由补偿间隙,而电动机相关部件受外部载荷变形和受热变形较大,叠加转子自重变形和轴承设计游隙后总的轴向窜动量超过设计预期,将对核主泵泵组的正常运行产生负面影响;电动机转子部件的液压顶升试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相吻合,验证了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为了降低核主泵泵组转子的轴向窜动量,通过增加垫片和增大部分转子零件设计高度的方法对电动机推力轴承游隙和转子轴向窜动量进行了调整优化,并对调整优化后的核主泵泵组进行全流量试验验证,试验结果显示调整优化后的核主泵泵组转子轴向窜动量约为2.2 mm,试验过程中泵组各项性能指标运行稳定,符合设计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龙一号 核主泵 转子 轴向窜动量 全流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龙一号钢衬里加强节点冷弯成型加工技术
13
作者 樊明晔 王森 吴虞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88,共8页
针对华龙一号钢衬里加强节点预制过程中工作效率低、质量不稳定、制造成本高等问题,根据钢衬里加强节点的结构特点,提出采用整体冷弯成型工艺,通过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及设备,开展成型工艺评定试验,得到钢衬里加强节点冷弯成型关键技术要... 针对华龙一号钢衬里加强节点预制过程中工作效率低、质量不稳定、制造成本高等问题,根据钢衬里加强节点的结构特点,提出采用整体冷弯成型工艺,通过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及设备,开展成型工艺评定试验,得到钢衬里加强节点冷弯成型关键技术要点,与传统的焊接成型方法相比,提高了构件加工精度及效率,保证质量及降低工程成本,为后续相同或类似结构的核电堆型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龙一号 钢衬里 加强节点 双曲弧形 冷弯成型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龙一号”核电厂一二回路匹配功能设计及验证
14
作者 宫爱成 臧新 +1 位作者 刘勇 王鑫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0-737,共8页
本文重点介绍了中广核“华龙一号”首堆防城港3号机组正常启停和带负荷运行过程中一二回路堆机功率匹配、二回路对一回路的响应以及重要的运行瞬态如甩负荷和事故工况下一二回路的功能匹配等设计方法或原理及其仿真验证和现场试验的有... 本文重点介绍了中广核“华龙一号”首堆防城港3号机组正常启停和带负荷运行过程中一二回路堆机功率匹配、二回路对一回路的响应以及重要的运行瞬态如甩负荷和事故工况下一二回路的功能匹配等设计方法或原理及其仿真验证和现场试验的有关情况,并对调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的处理方案、方法进行了说明,同时对后续“华龙一号”机组的一二回路功能匹配性能优化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龙一号 一二回路 功能匹配 仿真或试验验证 优化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龙一号”余热排出系统氧化运行期间对周边区域的影响分析
15
作者 李明 石生春 +2 位作者 庞宗柱 刘宇 蒋颜蔓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3-409,共7页
余热排出系统的辐射水平在机组停堆过程中会明显变化,氧化运行期间达到停堆峰值,对周边区域产生影响。对“华龙一号”余热排出系统停堆峰值时刻周边区域的辐射水平进行了计算,对比运行电厂实测最大值,综合分析给出了余热排出系统对周边... 余热排出系统的辐射水平在机组停堆过程中会明显变化,氧化运行期间达到停堆峰值,对周边区域产生影响。对“华龙一号”余热排出系统停堆峰值时刻周边区域的辐射水平进行了计算,对比运行电厂实测最大值,综合分析给出了余热排出系统对周边区域辐射水平的影响,同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龙一号 余热排出系统 氧化运行 停堆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龙一号”机组瞬态事件卡棒成功准则研究
16
作者 兰兵 谢小飞 +1 位作者 潘昕怿 依岩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3-879,共7页
“华龙一号”采用全新177堆芯设计,与传统堆芯布置存在一定差异,仅在概率安全分析评价中基于工程判断确定瞬态事件卡棒停堆成功准则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利用堆芯核设计程序建立“华龙一号”全寿期燃料循环堆芯模型,采用堆芯停堆次临... “华龙一号”采用全新177堆芯设计,与传统堆芯布置存在一定差异,仅在概率安全分析评价中基于工程判断确定瞬态事件卡棒停堆成功准则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利用堆芯核设计程序建立“华龙一号”全寿期燃料循环堆芯模型,采用堆芯停堆次临界度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卡棒数量对卡棒停堆成功准则的影响,并开展“华龙一号”瞬态事件卡棒成功准则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压水堆核电厂瞬态事件卡棒停堆成功准则分析方法是合理可行的,“华龙一号”瞬态事件N-3卡棒停堆成功准则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龙一号 瞬态事件 卡棒 成功准则 停堆次临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龙一号”加氢钝化工艺实施期间一回路水化学控制
17
作者 叶伟 闵春 +4 位作者 邓毅 郑德超 刘晓军 赵红杰 马来山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0-517,共8页
简述了某“华龙一号”反应堆为满足热态功能试验(HFT)期间一回路加氢钝化工艺实施的水化学要求而在化学平台、热停平台、一回路升温与降温等阶段所采取的水质控制方法,并对水化学控制的实施结果进行了分析。控制结果显示,该机组加氢钝... 简述了某“华龙一号”反应堆为满足热态功能试验(HFT)期间一回路加氢钝化工艺实施的水化学要求而在化学平台、热停平台、一回路升温与降温等阶段所采取的水质控制方法,并对水化学控制的实施结果进行了分析。控制结果显示,该机组加氢钝化实施过程各水质指标均被控制在预期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龙一号 加氢钝化 水化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龙一号”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事故排放管线试验研究
18
作者 刘飞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7-490,共4页
“华龙一号”的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TTB)通过在安全壳内排污管线上增加事故排放管线,实现了在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事故(SGTR)中调节破损蒸汽发生器的水位和压力,从而实现承担安全功能的要求,但是如何验证事故排放管线的排放能力是调试... “华龙一号”的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TTB)通过在安全壳内排污管线上增加事故排放管线,实现了在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事故(SGTR)中调节破损蒸汽发生器的水位和压力,从而实现承担安全功能的要求,但是如何验证事故排放管线的排放能力是调试阶段的难题。本文通过分析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特性,确定了试验排放过程的液位起点与终点,研究了排放液位差与排放流量的对应关系,在计算得到排放流量后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误差分析,最终验证事故排放管线试验结果满足安全准则要求。本文研究的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事故排放管线试验为其他核电项目的调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龙一号 蒸汽发生器排污 事故排放管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龙一号”富集硼选择技术研究
19
作者 王之肖 谢恩飞 +3 位作者 牛文华 麻景峰 李盛杰 胡剑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37-1342,共6页
我国自主研发的“华龙一号”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三代核电技术之一,对反应堆冷却剂回路腐蚀性产物及运行人员放射性剂量控制均提出较高要求。本文从系统设计需求、电厂安全、环境影响、技术成熟度以及经济性等方面,对富集硼酸和天然硼酸... 我国自主研发的“华龙一号”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三代核电技术之一,对反应堆冷却剂回路腐蚀性产物及运行人员放射性剂量控制均提出较高要求。本文从系统设计需求、电厂安全、环境影响、技术成熟度以及经济性等方面,对富集硼酸和天然硼酸在核电厂应用效果进行了详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采用富集硼酸方案,可更好控制核电厂一回路pH值,进而降低反应堆冷却剂回路腐蚀性产物生成与沉积,并在维持一回路压力边界完整性、放射性废物减容、降低放射性氚排放等方面表现较好,且在技术成熟度上无明显短板。因此,富集硼综合评价较高,成为“华龙一号”的最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集硼 华龙一号 核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龙一号ZH-65型蒸汽发生器设计研发与性能验证 被引量:8
20
作者 何戈宁 张富源 +3 位作者 李冬慧 吴舸 胡彧 鲁佳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52,共5页
ZH-65型蒸汽发生器是为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开发的第三代核电蒸汽发生器。介绍了ZH-65型蒸汽发生器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相对于二代改进型机组蒸汽发生器进行的主要研究及设计改进。为了保证ZH-65型蒸汽发生器整体性能和关键零部件性能,开展... ZH-65型蒸汽发生器是为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开发的第三代核电蒸汽发生器。介绍了ZH-65型蒸汽发生器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相对于二代改进型机组蒸汽发生器进行的主要研究及设计改进。为了保证ZH-65型蒸汽发生器整体性能和关键零部件性能,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热工水力验证试验进行全面的验证,介绍这些性能验证试验的目的、试验内容。试验结果表明,ZH-65型蒸汽发生器满足相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龙一号 蒸汽发生器 设计研发 热工水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