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关中本位政策”新论——以隋唐帝国形成的基础要素为中心
被引量:
3
1
作者
曹印双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9-164,共6页
"关中本位政策"是隋唐帝国形成的政策基础,主要包括军力基础、财力基础和文化基础。关陇集团创立者立足北魏政治遗产、关陇地域、姬周礼教、文武人才等客观基础,采取系列举措,将政策基础要素进行系统整合,建构出一套高效、有...
"关中本位政策"是隋唐帝国形成的政策基础,主要包括军力基础、财力基础和文化基础。关陇集团创立者立足北魏政治遗产、关陇地域、姬周礼教、文武人才等客观基础,采取系列举措,将政策基础要素进行系统整合,建构出一套高效、有力的军政系统,为西魏北周隋唐的东西南北扩展提供了充分保障,为隋唐帝国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史
陈寅恪
关中本位
政策
宇文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伽墓志》与“关中本位政策”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文锁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1-46,共6页
西安新出土的北周时期《安伽墓志》是研究凉州安氏来源与迁徙问题的新资料,由此反映出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的推行状况及本质。根据墓志提供的线索,文章由墓志内容考释入手,结合历史文献探讨了安氏的凉州郡望、徙居关中的过程等及其...
西安新出土的北周时期《安伽墓志》是研究凉州安氏来源与迁徙问题的新资料,由此反映出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的推行状况及本质。根据墓志提供的线索,文章由墓志内容考释入手,结合历史文献探讨了安氏的凉州郡望、徙居关中的过程等及其与“关中本位政策”之间的关系。这个政策在当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对此后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伽墓志》
凉州
同州基地
"
关中本位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东士族与隋朝政治论略
被引量:
3
3
作者
陈金凤
梁琼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6-70,共5页
北周时期,关陇集团施行"关中本位"政策,抑制山东士族。山东士族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积极支持杨坚代周立隋。隋朝建立后,继续推行"关中本位",对关中、山东地区的山东士族予以打击和压制,严重削弱了他们的地方社会...
北周时期,关陇集团施行"关中本位"政策,抑制山东士族。山东士族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积极支持杨坚代周立隋。隋朝建立后,继续推行"关中本位",对关中、山东地区的山东士族予以打击和压制,严重削弱了他们的地方社会基础,也引起了他们的不满。隋朝末年,山东成为动摇隋政权统治的重点地区,山东士族成为覆隋兴唐的力量,即与山东士族自周、隋以来的衰微以及他们力图重振的活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士族
隋朝
政治
"
关中本位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杨隋出自山东寒庶
被引量:
3
4
作者
袁刚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6-50,共5页
隋王朝的统治者杨氏一直标榜其祖籍为弘农华阴,先祖为汉魏之际头号门阀士族弘农杨氏。但大量史实证明,杨氏出自山东寒庶,家族的发迹主要靠西魏大将军杨忠屡立战功,以军功成为关陇集团核心成员,奠定了扬隋帝业的基础。西魏、北周上...
隋王朝的统治者杨氏一直标榜其祖籍为弘农华阴,先祖为汉魏之际头号门阀士族弘农杨氏。但大量史实证明,杨氏出自山东寒庶,家族的发迹主要靠西魏大将军杨忠屡立战功,以军功成为关陇集团核心成员,奠定了扬隋帝业的基础。西魏、北周上层统治者通过赐姓、改易都望这一集团政治行为,伪冒士族,杨氏堂而皇之成为“弘农杨氏”、“武川镇将”。关陇集团胡汉混杂,士庶莫辨,虽有门阀化趋势,但隋时门阀制度已被度除,门阀只是留存于社会观念及婚姻习俗中,杨隋并不代表门阀利益的政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代
武川军团
关陇集团
关中本位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宋时期洛阳政治地位的变迁
被引量:
1
5
作者
杨世利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4-129,共6页
唐宋之际是洛阳城市地位的一个转折期。关中本位政策是统一天下的政策,国家统一以后,历史的天平就开始向以洛阳为中心的东方倾斜,这就是唐代洛阳政治地位如此重要的原因。宋代皇权的阶级基础是平民地主阶级,宋代皇权的武装基础是庞大的...
唐宋之际是洛阳城市地位的一个转折期。关中本位政策是统一天下的政策,国家统一以后,历史的天平就开始向以洛阳为中心的东方倾斜,这就是唐代洛阳政治地位如此重要的原因。宋代皇权的阶级基础是平民地主阶级,宋代皇权的武装基础是庞大的职业军队,因为平民地主阶级与职业募兵都脱离了对宗族乡里社会的依附,所以"以地为险"让位于"以兵为险",长安、洛阳作为国家都城的时代也结束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
洛阳
关中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高宗武后东巡及其政治的转化
被引量:
3
6
作者
李鸿宾
梁民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1-84,共4页
唐高宗自贞观二十三年(549)六月即位,至弘道元年(683)底病卒,在位34年,七次巡幸东都洛阳,居其地达11年之久。高宗为什么频繁出居洛阳?在这期间武后起了什么作用?笔者力图从文献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索,目的是揭示出高、武政治发展的倾...
唐高宗自贞观二十三年(549)六月即位,至弘道元年(683)底病卒,在位34年,七次巡幸东都洛阳,居其地达11年之久。高宗为什么频繁出居洛阳?在这期间武后起了什么作用?笔者力图从文献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索,目的是揭示出高、武政治发展的倾向及其转变。一早在40年前,陈寅恪先生就在其《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一书中对高宗武则天政治作了精辟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后
唐高宗
关中本位
政策
旧唐书
唐代政治
东都洛阳
资治通鉴
十三年
武周革命
政治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陈寅恪对唐代兵制的研究
7
作者
李玉梅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1-17,共7页
关键词
府兵制
陈寅恪
“
关中本位
政策”
兵农合一
部落兵制
兵民合一
陈氏
周武帝
社会组织
《北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中本位政策”新论——以隋唐帝国形成的基础要素为中心
被引量:
3
1
作者
曹印双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9-164,共6页
基金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014)
中央直属高校基础科研项目(12XD03)
文摘
"关中本位政策"是隋唐帝国形成的政策基础,主要包括军力基础、财力基础和文化基础。关陇集团创立者立足北魏政治遗产、关陇地域、姬周礼教、文武人才等客观基础,采取系列举措,将政策基础要素进行系统整合,建构出一套高效、有力的军政系统,为西魏北周隋唐的东西南北扩展提供了充分保障,为隋唐帝国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隋唐史
陈寅恪
关中本位
政策
宇文泰
Keywords
history of the Sui and the Tang Dynasty
Chen Yinque
the Guanzhong-based policy
Yuwen Tai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伽墓志》与“关中本位政策”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文锁
机构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1-46,共6页
文摘
西安新出土的北周时期《安伽墓志》是研究凉州安氏来源与迁徙问题的新资料,由此反映出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的推行状况及本质。根据墓志提供的线索,文章由墓志内容考释入手,结合历史文献探讨了安氏的凉州郡望、徙居关中的过程等及其与“关中本位政策”之间的关系。这个政策在当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对此后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
《安伽墓志》
凉州
同州基地
"
关中本位
政策"
Keywords
the Epitaph of Anjia
Liangzhou
the Tongzhou base
Guan Zhong Departmentalism Policy
分类号
K87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东士族与隋朝政治论略
被引量:
3
3
作者
陈金凤
梁琼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研究中心
隋朝
政治
"关中本位"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6-70,共5页
文摘
北周时期,关陇集团施行"关中本位"政策,抑制山东士族。山东士族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积极支持杨坚代周立隋。隋朝建立后,继续推行"关中本位",对关中、山东地区的山东士族予以打击和压制,严重削弱了他们的地方社会基础,也引起了他们的不满。隋朝末年,山东成为动摇隋政权统治的重点地区,山东士族成为覆隋兴唐的力量,即与山东士族自周、隋以来的衰微以及他们力图重振的活动密切相关。
关键词
山东士族
隋朝
政治
"
关中本位
"
Keywords
Shan tung great families
Sui dynasty
politics
'Guan zhong as his own department
分类号
K241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杨隋出自山东寒庶
被引量:
3
4
作者
袁刚
机构
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6-50,共5页
文摘
隋王朝的统治者杨氏一直标榜其祖籍为弘农华阴,先祖为汉魏之际头号门阀士族弘农杨氏。但大量史实证明,杨氏出自山东寒庶,家族的发迹主要靠西魏大将军杨忠屡立战功,以军功成为关陇集团核心成员,奠定了扬隋帝业的基础。西魏、北周上层统治者通过赐姓、改易都望这一集团政治行为,伪冒士族,杨氏堂而皇之成为“弘农杨氏”、“武川镇将”。关陇集团胡汉混杂,士庶莫辨,虽有门阀化趋势,但隋时门阀制度已被度除,门阀只是留存于社会观念及婚姻习俗中,杨隋并不代表门阀利益的政权。
关键词
隋代
武川军团
关陇集团
关中本位
政策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宋时期洛阳政治地位的变迁
被引量:
1
5
作者
杨世利
机构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4-129,共6页
基金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基本科研费项目"洛阳学专题研究"(17E33)
文摘
唐宋之际是洛阳城市地位的一个转折期。关中本位政策是统一天下的政策,国家统一以后,历史的天平就开始向以洛阳为中心的东方倾斜,这就是唐代洛阳政治地位如此重要的原因。宋代皇权的阶级基础是平民地主阶级,宋代皇权的武装基础是庞大的职业军队,因为平民地主阶级与职业募兵都脱离了对宗族乡里社会的依附,所以"以地为险"让位于"以兵为险",长安、洛阳作为国家都城的时代也结束了。
关键词
唐宋
洛阳
关中本位
Keywords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Luoyang
the Guanzhong-based policy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高宗武后东巡及其政治的转化
被引量:
3
6
作者
李鸿宾
梁民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1-84,共4页
文摘
唐高宗自贞观二十三年(549)六月即位,至弘道元年(683)底病卒,在位34年,七次巡幸东都洛阳,居其地达11年之久。高宗为什么频繁出居洛阳?在这期间武后起了什么作用?笔者力图从文献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索,目的是揭示出高、武政治发展的倾向及其转变。一早在40年前,陈寅恪先生就在其《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一书中对高宗武则天政治作了精辟的论述。
关键词
武后
唐高宗
关中本位
政策
旧唐书
唐代政治
东都洛阳
资治通鉴
十三年
武周革命
政治发展
分类号
D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陈寅恪对唐代兵制的研究
7
作者
李玉梅
机构
香港教育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1-17,共7页
关键词
府兵制
陈寅恪
“
关中本位
政策”
兵农合一
部落兵制
兵民合一
陈氏
周武帝
社会组织
《北史》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关中本位政策”新论——以隋唐帝国形成的基础要素为中心
曹印双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安伽墓志》与“关中本位政策”
刘文锁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山东士族与隋朝政治论略
陈金凤
梁琼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杨隋出自山东寒庶
袁刚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唐宋时期洛阳政治地位的变迁
杨世利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唐高宗武后东巡及其政治的转化
李鸿宾
梁民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陈寅恪对唐代兵制的研究
李玉梅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