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多重困境中的五四新文学观
1
作者 赵海彦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6-80,共5页
与普遍认为的五四新文学执着于艺术美的追求相反,在其主流的文学观念建构中恰恰缺少的是“美”。存在的困境决定困境的存在。在势必面对的“新”“旧”对立中,所要抛弃的不可能仅仅是或“载道”或“游戏”的内容,而必须连带以几近纯... 与普遍认为的五四新文学执着于艺术美的追求相反,在其主流的文学观念建构中恰恰缺少的是“美”。存在的困境决定困境的存在。在势必面对的“新”“旧”对立中,所要抛弃的不可能仅仅是或“载道”或“游戏”的内容,而必须连带以几近纯熟的“美”的形式;在向未来的“为人生”抑或是“为艺术”的论争中,同样潜隐着“载道”与“游戏”的阴影。基于这些多少有点人为的二难对立中的思考本应导向或对“美”的恐惧,或对“美”的偏执,从而为所谓的艺术之“美”留一点空间,但“科学”的理想与沉重的时代都没有备下真正的艺术殿堂。“美”在激烈的论争和偏至的主张中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文学 文学 "五四"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新文学的外向化形态
2
作者 范钦林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74-78,共5页
他剖文学、自剖文学与民族自剖文学分别从内倾、外向与寓言角度构建了“五四”主流文学的形态群落。他剖文学关注国民性的改造 ,具有鲜明的启蒙主义色彩。对于国民生存状态的焦虑主要体现为“哀”与“责”的情感定位 ,中国封建文化为其... 他剖文学、自剖文学与民族自剖文学分别从内倾、外向与寓言角度构建了“五四”主流文学的形态群落。他剖文学关注国民性的改造 ,具有鲜明的启蒙主义色彩。对于国民生存状态的焦虑主要体现为“哀”与“责”的情感定位 ,中国封建文化为其制度发展出一套非常严密的精神控制体系 ,并且不断得以强化 ,以致成为社会生活中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 ,这多少让他剖文学的作家体味到某种无奈与苦涩。而“奴隶”与“奴才”的人物类别则是此类文学的特有景观 ,体现出中国文化潜在的精神 ;他者视角的文学叙事特点 ,表征了作家的离与非离的游子状态。由于他剖文学作家对于中国社会的总体认识的先在性 ,这类文学作品在主题的表现等方面就带有一种预设性 ,或主题先行性。这虽是历史要求与作家使命使然 ,但也常常为唯美的文学批评家所诟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文学 他剖文学 文学形态 外向化形态 自剖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面对现实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朱水涌 杨春时 +3 位作者 俞兆平 周宁 易中天 黄鸣奋 《东南学术》 2002年第1期162-168,共7页
关键词 文学 现实 中国文学 "五四"文学 中国文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