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向中国新诗的“现代化”——论四十年代“中国新诗”派诗学思想的深化与成熟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旭光 《学术界》 2000年第6期240-249,共10页
四十年代的中国新诗派诗人群具有鲜明的现代文化意识。他们主张接受“以艾略特为核心的现代西洋诗的影响” ,向后期象征主义诗学和英美现代主义诗学倾斜 ,明确提出了“新诗现代化”的目标。他们的理论思考既超前又富有现实针对性 ,且有... 四十年代的中国新诗派诗人群具有鲜明的现代文化意识。他们主张接受“以艾略特为核心的现代西洋诗的影响” ,向后期象征主义诗学和英美现代主义诗学倾斜 ,明确提出了“新诗现代化”的目标。他们的理论思考既超前又富有现实针对性 ,且有大量的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创作实践作为坚实的基础。他们是对现代主义诗学进行自觉思考和建设的一代诗人 ,代表了中国现代主义诗学发展的一个高度。本文从诗与现实的关系、诗人主体精神、诗作形式追求、对读者接受的态度等角度入手 ,系统地阐析了中国新诗派诗人的有关现代主义诗学思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新诗 "现代化" 四十年代 "中国新诗" 诗学思想 20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