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宫颈长度及宫颈前角评估宫颈机能状态并预测自发性早产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蔡敏绥 崔琪 +1 位作者 丁苏君 倪雪君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96-903,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宫颈机能不全(cervical insufficiency,CI)与自发性早产(spontaneous preterm birth,SPB)之间的关联,并探讨宫颈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icity,SWE)、宫颈长度(cervical length,CL)和宫颈前角(anterior cervi...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宫颈机能不全(cervical insufficiency,CI)与自发性早产(spontaneous preterm birth,SPB)之间的关联,并探讨宫颈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icity,SWE)、宫颈长度(cervical length,CL)和宫颈前角(anterior cervical angle,ACA)在预测CI引起的SPB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23年6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及江南大学附属妇产医院产前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786例孕妇,其中足月组723例孕妇,早产组63例孕妇。使用迈瑞Resona R9 Pro/Eagus R9s超声仪,配备剪切波弹性成像软件,进行宫颈SWEI、CL和ACA的测量。此外,按照受检孕周将孕妇分为19~23^(+6)周、24~27^(+6)周、28~33^(+6)周、34~36^(+6)周4组,评估孕周与超声参数的关系。结果早产组孕妇的CL平均为25.42 mm,显著低于足月组的29.71 mm(P<0.001)。ACA在早产组平均为121°,高于足月组的99°(P<0.001)。宫颈各部位的SWE值在早产组也显著低于足月组:外口前唇(AE)为6.47 k Pa对比9.91 k Pa(P<0.001)、内口前唇(AI)为10.98 k Pa对比18.62 k Pa(P<0.001)、内口后唇(PI)为11.32 k Pa对比21.09 k Pa(P<0.001)、外口后唇(PE)为8.16 k Pa对比13.24 k Pa(P<0.001)。CL与孕周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278,P=0.001)。联合预测指标在预测早产方面显示出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曲线下面积(AUC)达到0.952,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和86%。结论宫颈SWE、CL和ACA的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对CI导致SPB的预测效能,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更全面、准确的工具,以识别高危孕妇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减少早产的发生,改善母婴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机能不全 自发性早产 宫颈剪切波弹性成像 宫颈长度 宫颈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松护理在低体重早产儿父亲支持母乳喂养中的应用
2
作者 王莉娟 赵春娜 +5 位作者 薛军 李静 张学颖 刘欣 付丽 万福香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8-443,共6页
目的 :分析放松护理干预在低体重早产儿父亲支持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干预提供借鉴及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9月至2024年1月入住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科并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低体重早产儿及其父亲作为... 目的 :分析放松护理干预在低体重早产儿父亲支持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干预提供借鉴及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9月至2024年1月入住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科并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低体重早产儿及其父亲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干预组采用放松护理干预方案,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于出院前、出院4周、8周、12周使用焦虑自评量表、父亲支持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简式量表进行评价,对低体重早产儿体重、纯母乳喂养率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低体重早产儿在出院后4周、8周、12周,其父亲焦虑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69.4%vs 44.4%,61.1%vs36.1%,58.3%vs 33.3%),在出院后8周和12周,其父亲支持母乳喂养的自我效能均优于对照组,在出院后12周,早产儿体重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松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低体重早产儿父亲的焦虑水平,提高低体重早产儿父亲支持母乳喂养的信心,提高纯母乳喂养率,间接促进低体重早产儿体重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放松疗法 早产儿 低体重儿 母乳喂养 父亲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精细动作相关脑皮层发育的MRI研究进展
3
作者 徐梓飞 王炳玉 +2 位作者 杜猛 王娟超 李红新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4-128,共5页
近年早产儿存活率提升,但神经发育障碍风险增加,运动发育问题尤为突出。作为神经行为发育关键指标,精细动作直接影响其早期生活质量及长期认知、社会情感发展。MRI因无创、高软组织分辨率及功能成像优势,成为评估早产儿脑发育的核心技... 近年早产儿存活率提升,但神经发育障碍风险增加,运动发育问题尤为突出。作为神经行为发育关键指标,精细动作直接影响其早期生活质量及长期认知、社会情感发展。MRI因无创、高软组织分辨率及功能成像优势,成为评估早产儿脑发育的核心技术。然而,当前关于早产儿精细动作发育与脑MRI特征关联性的研究存在局限,病理机制、技术转化及干预路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框架。近五年研究显示,早产儿脑皮层厚度、灰质体积等MRI指标与足月儿差异显著,这些结构异常是精细动作发育滞后的生物学基础,并通过神经环路重塑影响认知与运动协调的长期发育。多模态功能MRI等新技术,为动态追踪脑发育、预测神经发育结局提供了新视角。目前研究面临小样本横断面设计、纵向数据匮乏及多模态影像-临床表型关联模型不足等挑战。未来需通过大样本纵向研究、多模态MRI技术及跨学科方法,为早产儿精细动作发育精准评估与干预方案优化提供依据。本综述聚焦早产儿精细动作发育与脑MRI检测的关联性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评估及干预策略提供新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精细动作 磁共振成像 脑皮层 运动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胎妊娠孕16~24周子宫颈长度对自发性早产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胡青 刘宏艳 +2 位作者 廖华 邓春艳 余海燕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9-324,共6页
目的:探讨孕16~24周子宫颈长度(CL)对双胎妊娠自发性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001例双胎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自发性早产组569例,足月产组432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自发性早产的相关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 目的:探讨孕16~24周子宫颈长度(CL)对双胎妊娠自发性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001例双胎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自发性早产组569例,足月产组432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自发性早产的相关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L对自发性早产的预测价值。结果:孕16~24周,自发性早产组CL(3.460±0.866 cm)明显短于足月产组(3.711±0.589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子宫颈漏斗形成及其形状在足月产组与自发性早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单绒毛膜性(aOR 0.161,95%CI 0.074~0.351)和孕16~24周CL(aOR 0.655,95%CI 0.496~0.864)是自发性早产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孕16~24周CL 3.045 cm为预测孕34周前自发性早产的临界值,其敏感度为90.2%,特异度为64.9%,曲线下面积为0.650。结论:孕16~24周的CL测量是预测双胎妊娠自发性早产的潜在指标,另外,在建立自发性早产预测模型时,未来的研究也应考虑子宫颈漏斗的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长度 孕16~24周 双胎妊娠 自发性早产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妊娠期正常高值血压与妊娠期高血压发病及不良母胎结局关系的回顾性研究
5
作者 毛路一 李玖蓉 张庆英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5-610,共6页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HDP)对于母胎的影响已较明确,但正常高值血压和HDP的关系以及和母胎不良妊娠结局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本文对2021年1—12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单胎分娩的孕妇进行的回顾...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HDP)对于母胎的影响已较明确,但正常高值血压和HDP的关系以及和母胎不良妊娠结局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本文对2021年1—12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单胎分娩的孕妇进行的回顾性研究,将产检到分娩入院前血压<130/80 mmHg的孕妇纳入正常血压组,血压在130~139/80~89 mmHg的孕妇纳入正常高值血压组,并根据血压开始升高的孕周分为正常高值血压(20周前)组及正常高值血压(20周后)组。分析这3组患者的基本资料、HDP发病情况及母胎不良结局,发现与正常血压组相比,20周前和20周后正常高值血压组的HDP发病率均显著增加,特别是正常高值血压(20周后)组增加更为明显。正常高值血压(20周前)组医疗性早产和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的风险增加。本研究为制定更严格的血压监管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降低母儿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 正常高值血压 不良母胎结局 早产 小于胎龄儿(S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重不一致双胎早产儿的体重与新生儿并发症的相关分析
6
作者 李祎展 唐成和 +3 位作者 张明霞 张有乐 张卫星 员丽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9-333,339,共6页
目的选择出生体重不一致双胎早产儿,评估出生体重与新生儿并发症的关系。方法2018年1月至2024年5月,在新乡市三家医院出生后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体重不一致双胎早产儿共112对。将出生体重不一致的双胎儿分为体重大组(n=112)与... 目的选择出生体重不一致双胎早产儿,评估出生体重与新生儿并发症的关系。方法2018年1月至2024年5月,在新乡市三家医院出生后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体重不一致双胎早产儿共112对。将出生体重不一致的双胎儿分为体重大组(n=112)与体重小组(n=112),比较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呼吸支持情况。结果体重小组的小于胎龄儿(SGA)较体重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体重大组NRDS患病率较体重小组高(P<0.05),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生率较体重小组低(P<0.05)。结论出生体重不一致双胎早产儿中,出生体重大者更易发生NRDS,出生体重小者更易患B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 出生体重不一致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前腹腔镜子宫颈环扎术治疗子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刘亚娜 金玉茜 +6 位作者 毛萌 王倩 刘雪琰 李思雨 张颖 常蕾 郭瑞霞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72-576,共5页
目的:探讨孕前腹腔镜子宫颈环扎术(LCC)在改善子宫颈机能不全妊娠结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7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112例子宫颈机能不全患者行孕前LCC的临床资料。其中孕前LCC手术指征为:经阴道子宫... 目的:探讨孕前腹腔镜子宫颈环扎术(LCC)在改善子宫颈机能不全妊娠结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7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112例子宫颈机能不全患者行孕前LCC的临床资料。其中孕前LCC手术指征为:经阴道子宫颈环扎术(TCC)失败(42例)、子宫颈手术史+TCC失败(7例)、不适合TCC(10例)和患者强烈要求(53例)。分析孕前LCC患者的手术情况及妊娠结局,对比孕前LCC后妊娠并分娩的患者和因不同手术指征行孕前LCC患者手术前后的分娩孕周。结果:112例患者中位手术时间65.5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10.0 ml,无术中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2.9±0.6 d。术后随访到108例,LCC后妊娠分娩77例,术前共分娩205次,术后共分娩81次;术后成功分娩(孕周>28周)78次(96.3%),平均分娩孕周37.4±1.7周;早产率16.7%,足月产率83.3%。孕前LCC后孕周≥28周分娩率明显高于孕前LCC的既往分娩率(96.3%vs.10.7%,P<0.05),分娩孕周显著延长(36.4±5.5周vs.19.8±7.5周,P<0.05)。不同手术指征行孕前LCC的术后分娩孕周,除手术指征为不适合TCC外(P>0.05),其余均显著晚于孕前LCC既往分娩孕周(P<0.05)。结论:孕前LCC手术安全性高,可显著延长子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分娩孕周改善妊娠结局,可作为既往存在TCC失败史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机能不全 子宫颈环扎术 腹腔镜 早产 手术指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A对孕产妇和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维维 周昭彬 +1 位作者 张运强 刘自逵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8-64,共7页
旨在为孕产妇及其家庭提供科学而可靠的营养指导,综述了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类型,DHA对孕妇早期胎盘血管生成、胎盘炎症、先兆子痫、早产、产后抑郁的影响,并探讨了DHA对婴幼儿大脑发育、视网膜发育的影响及降低过敏性疾病风险的可能... 旨在为孕产妇及其家庭提供科学而可靠的营养指导,综述了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类型,DHA对孕妇早期胎盘血管生成、胎盘炎症、先兆子痫、早产、产后抑郁的影响,并探讨了DHA对婴幼儿大脑发育、视网膜发育的影响及降低过敏性疾病风险的可能性。卵磷脂型DHA是目前人体补充DHA的最佳形式,DHA可通过促进妊娠早期胎盘血管的生成,降低胎盘炎症,降低先兆子痫风险,降低早产风险等方面影响妊娠结局,另外DHA可缓解产妇的抑郁症状,促进婴幼儿大脑神经发育、增强视网膜敏感度、降低过敏性疾病。因此,孕产妇与新生儿可按照人体所需剂量进行适当的DHA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A 孕产妇 早产 产后抑郁 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性疾病发生早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王晶玉 贺艺 +10 位作者 范翠芳 熊国平 孙国强 王少帅 陈素华 乌剑利 邓东锐 冯玲 刘海意 党晓鹤 曾万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982-2988,共7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性疾病(placenta accreta spectrum,PAS)产妇早期早产(early preterm birth,EPB)和晚期早产(late preterm birth,LPB)的影响因素及母婴预后。方法纳入590例在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于武汉市及咸... 目的回顾性分析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性疾病(placenta accreta spectrum,PAS)产妇早期早产(early preterm birth,EPB)和晚期早产(late preterm birth,LPB)的影响因素及母婴预后。方法纳入590例在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于武汉市及咸宁市共五家医院行剖宫产分娩的前置胎盘合并PAS产妇。根据分娩孕周将产妇分为EPB组、LPB组和足月分娩(term birth,TB)组。采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EPB和LPB的危险因素,并分析早期母婴预后在组间的差异。结果590例前置胎盘合并PAS产妇EPB和LPB的比例为9.7%和54.4%。剖宫产术前使用宫缩抑制剂、术前阴道出血以及既往剖宫产次是EPB和LPB的危险因素。EPB组与LPB组产妇发生严重产后出血的比例相近,而EPB组的新生儿窒息、低出生体重儿及剖宫产术后24 h内转入NICU的比例均显著高于LPB组(P<0.001)。结论前置胎盘合并PAS主要发生LPB。既往剖宫产次、剖宫产术前子宫收缩与阴道出血与EPB和LPB显著相关。应在围产期严密监测下尽量延长产妇分娩孕周,减少早产的发生,改善母婴早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性疾病 早期早产 晚期早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相关问题的考虑
10
作者 韦晓瑜 吴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66-373,共8页
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儿科胃肠病学、肝病学和营养学学会,美国儿科学会及国内的多个指南及专家共识就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的肠内营养需求提供了推荐意见和相应的循证医学证据,相关临床营养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根据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 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儿科胃肠病学、肝病学和营养学学会,美国儿科学会及国内的多个指南及专家共识就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的肠内营养需求提供了推荐意见和相应的循证医学证据,相关临床营养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根据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营养需求设计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为肠内营养支持提供了必要时的选择。本文综述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营养需求相关研究进展以及主要类别产品的临床使用,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当前共识情况,探讨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上市需充分考虑的产品科学、安全相关问题,为产品研发和注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 肠内营养 母乳营养补充剂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2例早产的临床因素分析 被引量:37
11
作者 李小毛 尹玉竹 +3 位作者 杨越波 蔡柳洪 滕奔琦 梅志雄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7-108,共2页
目的 :分析与人工早产和自然早产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 1993年 1月至 1999年 7月间分娩的早产 2 92例 ,将早产分为自然早产 (2 5 0例 )和人工早产 (42例 ) ,分别与同期分娩的足月对照组 2 95例相比 ,进行早产的临床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与人工早产和自然早产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 1993年 1月至 1999年 7月间分娩的早产 2 92例 ,将早产分为自然早产 (2 5 0例 )和人工早产 (42例 ) ,分别与同期分娩的足月对照组 2 95例相比 ,进行早产的临床因素分析。结果 :孕期母亲未作产前检查、胎膜早破、多胎、产前出血、中重度妊高征、内科合并症、胎儿畸形等均与早产有关 ;人工早产者产前检查率最低 ,剖宫产率最高 ,并主要与产前出血、中重度妊高征、多胎有关 ;自然早产者产前检查率低于足月对照组 ,其主要与胎膜早破、不明原因早产有关。结论 :孕期多种因素与早产有关 ;且自然早产和人工早产具有不同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早产 人工早产 危险因素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院25年早产状况的调查 被引量:42
12
作者 蒋芳 高劲松 +4 位作者 钟逸锋 胡静 杨剑秋 马良坤 刘俊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8-533,共6页
目的调查1990年至2014年北京协和医院的早产率、早产孕周分布及病因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分娩的单胎和双胎孕妇,统计其中的早产胎儿数,对不同孕周早产(极早早产、早期早产、轻型... 目的调查1990年至2014年北京协和医院的早产率、早产孕周分布及病因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分娩的单胎和双胎孕妇,统计其中的早产胎儿数,对不同孕周早产(极早早产、早期早产、轻型早产)和不同病因早产(自发性早产、治疗性早产)的比例及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年间北京协和医院总体早产率为7.8%,呈升高趋势,单胎和双胎的早产率趋势相同。双胎早产儿占早产儿的23.8%,该比例从早期的15.1%增加至目前的28.5%。早产的孕周分布情况是:〈28周的极早早产26例(0.7%),28~33+6周的早期早产1199例(33.9%),34~36+6周的轻型早产2310例(65.3%)。单胎和双胎早产孕周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44,P=0.398)。以5年为时间跨度统计早产孕周的变迁,28周前早产的比例变化不大;28~33+6周所占比例逐渐增加(从23.8%到36.1%);34~36+6周所占比例逐渐减少(从75.5%到63.3%)。单胎和双胎早产儿的孕周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与总体变化趋势相似。早产临产、早产胎膜早破和治疗性早产分别占早产的20.2%、38.9%和40.9%。自发性早产和治疗性早产的比例在双胎或单胎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1,P=0.301)。治疗性早产的比例有所增加,常见原因依次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因素(包括胎儿宫内窘迫、胎儿生长受限)、前置胎盘、妊娠合并心脏病。结论对于综合性医院,早产率有增加的趋势,与多胎妊娠和治疗性早产的数量增加有关。降低多胎妊娠率、有效防治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是早产干预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治疗性早产 早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早产临产不同干预措施的探讨 被引量:32
13
作者 郭艳军 杨孜 +4 位作者 刘朝晖 王伽略 张龑 叶蓉华 王妍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05-607,共3页
目的:探讨对早期早产临产者实施干预的最佳时机和最佳方法。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06年3月发生在34周前的早产临产病例73例,宫口开大5 cm以下,接受紧急宫颈环扎术和硫酸镁抑制宫缩者(39例)与接受单纯宫缩抑制剂治疗者(34例)进行对比分... 目的:探讨对早期早产临产者实施干预的最佳时机和最佳方法。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06年3月发生在34周前的早产临产病例73例,宫口开大5 cm以下,接受紧急宫颈环扎术和硫酸镁抑制宫缩者(39例)与接受单纯宫缩抑制剂治疗者(34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紧急宫颈环扎术联合宫缩抑制剂组的保胎天数、34周后分娩率明显高于单纯镁抑制组(P<0.01)。对早产临产干预结局的影响因素为紧急宫颈环扎术。结论:单纯采用硫酸镁抑制宫缩对早产临产者进行干预可以延缓分娩,对于宫颈口扩张在5 cm以下的早产临产者,联合实施紧急宫颈环扎术和使用宫缩抑制剂,可以明显增加34孕周以上的分娩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早产 早产临产 宫缩抑制剂 紧急宫颈环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无明显诱因致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29
14
作者 张慧丽 刘叶花 +4 位作者 何玉甜 刘传鑫 孙斌 杜培丽 陈敦金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有、无明显诱因导致早产合并胎膜早破(PPROM)对母儿的影响。方法:收集2004年11月至2012年1月早产合并PPROM 4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87例有明显诱发因素的患者作为PPROM(A)组,原因不明早产合并PPROM 207例为PPRO... 目的:探讨有、无明显诱因导致早产合并胎膜早破(PPROM)对母儿的影响。方法:收集2004年11月至2012年1月早产合并PPROM 4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87例有明显诱发因素的患者作为PPROM(A)组,原因不明早产合并PPROM 207例为PPROM(B)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结果:①PPROM(A)组孕妇平均年龄及既往不良孕产史发生率均高于PPROM(B)组(29.72±4.81岁vs28.50±4.49岁,P<0.05;4.9%vs0,P<0.05);分娩孕周显著低于PPROM(B)组(33.01±2.40周vs34.01±2.29周,P<0.01)。②PPROM(A)组阴道顺产率明显低于PPROM(B)组(33.1%vs73.4%,P<0.01);剖宫产率则显著升高(63.8%vs25.6%,P<0.01)。③PPROM(A)组孕妇总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PPROM(B)组(31.7%vs21.3%,P<0.01),其中,PPROM(A)组羊膜腔感染发生率较PPROM(B)组显著升高(9.1%vs0,P<0.01)。④PPROM(A)组新生儿体重、1分钟Apgar评分均显著低于PPROM(B)组(P<0.01);新生儿窒息率则高于PPROM(B)组(P<0.05)。两组其他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明显诱因致早产合并PPROM者,母儿患病率相对较高。孕妇年龄、既往不良孕产史及母亲健康状况可能也与妊娠结局有关。针对不同病因,应采取不同处理措施,以减少母儿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足月胎膜早破 早产 妊娠结局 诱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指征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6
15
作者 李玉静 沈莉 +2 位作者 戴安怡 顾宁 戴毅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67-1170,共4页
目的宫颈机能不全是复发性中期妊娠流产或早产的重要原因。文中旨在评估不同指征宫颈环扎术对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妇产科实施的61例单胎妊娠行宫颈环扎术的宫颈... 目的宫颈机能不全是复发性中期妊娠流产或早产的重要原因。文中旨在评估不同指征宫颈环扎术对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妇产科实施的61例单胎妊娠行宫颈环扎术的宫颈机能不全孕妇资料。按手术指征分为4组:病史指征组[排除临产或胎盘早剥因素,一次或多次与无痛性宫颈扩张相关的中孕期(14~28周)胎儿丢失,或既往宫颈环扎术指征为中孕期无痛性宫颈扩张者,n=29];体格检查指征组[体检发现中孕期无痛性宫颈扩张者(宫口扩张≥1 cm,伴或不伴羊膜囊外凸出宫颈外口),n=7];超声指征组(具有孕34周前自发性早产史,此次妊娠孕24周前发现宫颈长度缩短<25 mm者,n=12);无明确指征组(无自发性早产病史,此次妊娠孕24周前发现宫颈长度缩短<25 mm且宫颈未扩张者,n=13)。对各组基本临床特征、发生宫颈机能不全的高危因素、妊娠结局(延长孕周、分娩孕周、各周分娩率)及新生儿预后进行评估。结果病史指征组延长孕周优于体格检查指征组[22.29(10.57~24.00)周vs 5.43(3.86~7.50)周,P<0.05]。无明确指征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高于体格检查指征组、超声指征组(P<0.05)。全部活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为32%,且病史指征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体格检查指征组(18.18%vs 83.33%,P<0.05)。结论病史指征明确的宫颈机能不全患者行宫颈环扎术可有效延长孕周,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机能不全 宫颈环扎术 手术指征 早产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头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7
16
作者 马良 董荣芝 +2 位作者 裴连平 王宝宏 宋国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6-329,共4页
目的探讨扁头综合征危险因素。方法 239例扁头综合征患儿根据分级水平分为轻度异常组、中度异常组、重度异常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扁头综合征影响因素。结果出生胎龄(OR=0.636,P<0.001)、出生体重(OR=0.095,P&... 目的探讨扁头综合征危险因素。方法 239例扁头综合征患儿根据分级水平分为轻度异常组、中度异常组、重度异常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扁头综合征影响因素。结果出生胎龄(OR=0.636,P<0.001)、出生体重(OR=0.095,P<0.001)、住院时间(OR=1.307,P<0.001)、是否早产(OR=2.649,P<0.001)、是否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OR=4.456,P<0.001)、是否睡姿变化(OR=0.046,P<0.001)、是否早期干预指导(OR=0.054,P<0.001)与扁头综合征相关。结论早产、低出生体重、伴新生儿并发症是扁头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睡姿变化和早期干预指导是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头综合征 相关因素 早产 早期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VF/ICSI双胎妊娠新生儿结局及双胎妊娠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刘寒艳 龙晓林 +2 位作者 李磊 陈仕萍 刘见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3047-3050,共4页
目的:比较IVF/ICSI中单双胎妊娠后新生儿结局,并探讨影响双胎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中心行IVF/ICSI治疗,单双胎妊娠共1 026例纳入研究。结果:早期流产率,早期妊娠丢失率单胎组显著高于双胎组(16%vs 5... 目的:比较IVF/ICSI中单双胎妊娠后新生儿结局,并探讨影响双胎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中心行IVF/ICSI治疗,单双胎妊娠共1 026例纳入研究。结果:早期流产率,早期妊娠丢失率单胎组显著高于双胎组(16%vs 5.41%;16%vs 6.98%),晚期流产率单胎组显著低于双胎组(1.93%vs 7.12%),单双胎组整个孕期的总妊娠丢失率没有显著差异。双胎组早产率显著增加(9.19%vs 41.89%),足月抱婴率显著降低(56%vs 37.89%),但是总抱婴率双胎组显著高于单胎组;出生低体重儿双胎组显著增加(1.2%vs 14.8%),出生缺陷儿单双胎组无差异。女方年龄和移植胚胎数在单双胎妊娠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双胎妊娠显著增加晚期流产及早产儿和低体重儿风险。女方年龄和移植胚胎数目是双胎妊娠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胎 双胎 妊娠丢失 早产 低体重 出生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浏阳市早产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郭亚伟 谭红专 +8 位作者 周书进 罗美玲 王莎亚 蔡畅 胡丽 何玥 柳祎 沈琳 文师吾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3-418,共6页
目的:了解浏阳市农村早产的发病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浏阳市37个乡镇中随机抽取14个乡镇,以所抽乡镇妇幼保健部门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登记建册的所有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对队列人群孕早、... 目的:了解浏阳市农村早产的发病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浏阳市37个乡镇中随机抽取14个乡镇,以所抽乡镇妇幼保健部门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登记建册的所有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对队列人群孕早、孕中、孕晚及分娩各期进行随访,并收集病历资料和孕产妇保健手册资料。单因素分析采用f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探讨早产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到6270名孕妇的资料,其中有259例诊断为早产,早产发生率为4.1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早产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有:胎盘早剥(OR=7.678,95%CI:2.249~26.215),胎膜早破(OR=5.177,95%CI.3.945—6.793),子宫异常及畸形(OR=2.675,95%CI:1.007~7.107),胎盘异常(OR=2.633,95%CI.1.666~4.162),妊娠期高血压(OR=2.172,95%CI:1.044~4.521),妊娠合并症(OR=1.806,95%CI:1.033~3.157),男性胎儿(OR=I.429,95%CI:1.086-1.881)。早产的保护因素包括:产检次数多(OR=0.502,95%CI:0.409~0.615)和单胎妊娠(OR=0.155,95%CI:0.075~0.319)。结论:早产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针对胎盘早剥、胎膜早破、男胎等危险因素尽早采取综合性控制措施以减少早产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发生率 影响因素 非条件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牙周病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田恬 崔彩雯 +3 位作者 张先娟 王爱芹 张燕 李纾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孕妇牙周病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年龄在22~40岁的孕妇213例,在孕期26周前做系统牙周检查,检测菌斑、探诊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和临床附着丧失,将受试者分为3组:健康组63例、牙龈炎组74例、牙周炎组76例... 目的:探讨孕妇牙周病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年龄在22~40岁的孕妇213例,在孕期26周前做系统牙周检查,检测菌斑、探诊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和临床附着丧失,将受试者分为3组:健康组63例、牙龈炎组74例、牙周炎组76例。追踪观察至其分娩,并记录生产时间和新生儿体重。结果:孕妇牙周病早产发生率和低体重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孕妇牙周病与早产之间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孕妇 早产 低出生体重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2名孕妇牙周状况以及与早产的关系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蕾 徐燕 +3 位作者 何爱民 刘晓军 温艳丽 张英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82-1285,共4页
目的调查孕期妇女口腔牙周状况、影响因素以及与早产的关系,初步探讨孕期牙周炎对早产的影响。方法选自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进行产检并且分娩、无其他系统性疾病的孕妇702名,进行问卷调查和牙周状况检查,并记录分娩孕周。运用... 目的调查孕期妇女口腔牙周状况、影响因素以及与早产的关系,初步探讨孕期牙周炎对早产的影响。方法选自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进行产检并且分娩、无其他系统性疾病的孕妇702名,进行问卷调查和牙周状况检查,并记录分娩孕周。运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受检孕妇的牙周炎的患病率为37.9%。孕期患牙周炎的孕妇与年龄、口腔卫生保健以及孕前1年内有无洁牙有关。孕期患有牙周炎的孕妇比牙周健康的孕妇易发生早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牙周炎发生早产的OR值为1.740。结论孕期患牙周炎易发生于年龄较大、刷牙次数少、孕前1年内未做牙周治疗的孕妇,孕期牙周炎是发生早产的危险因素,应做好孕期口腔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牙周炎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