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四川盆地寒武系筇竹寺组新类型页岩气形成机理与勘探突破 |
郭彤楼
邓虎成
赵爽
魏力民
何建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2
|
煤储层流体特征、聚气主控因素及富气模式--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上古生界为例 |
陈世达
汤达祯
侯伟
黄道军
李永洲
虎建玲
许浩
陶树
李松
唐淑玲
|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3
|
低渗透老油田柔性侧钻水平井挖潜技术 |
翁定为
孙强
梁宏波
雷群
管保山
慕立俊
刘汉斌
张绍林
柴麟
黄瑞
|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4
|
保存条件对陆相中高熟页岩油富集与流动性保持的作用 |
赵文智
刘伟
卞从胜
刘显阳
蒲秀刚
陆加敏
李永新
李军辉
刘诗局
关铭
付秀丽
董劲
|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中国华北最古老海相页岩油资源潜力与勘探前景 |
王晓梅
于志超
何坤
黄秀
冶明泽
管墨迪
张水昌
|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塔里木盆地雄探1井寒武系油源特征与超深层勘探潜力 |
苏劲
王晓梅
张成栋
杨宪彰
李谨
杨煜鹏
张海祖
方玙
杨春龙
房忱琛
王亚龙
魏彩云
翁娜
张水昌
|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陆相淡水湖盆细粒沉积成因机制及页岩油储集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三叠系延长组长7_3亚段为例 |
刘显阳
刘江艳
王秀娟
郭芪恒
吕奇奇
杨智
张岩
张忠义
张文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全粒序储层孔喉结构与原油可动性关系 |
唐勇
贾承造
陈方文
何文军
支东明
单祥
尤新才
姜林
邹阳
吴涛
谢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鄂尔多斯盆地不同类型气藏开发技术与开发模式 |
贾爱林
孟德伟
王国亭
冀光
郭智
冯乃超
刘若涵
黄苏琦
郑帅
徐同
|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深层灰岩孔隙发育与保持机理--以四川盆地中部上二叠统长兴组为例 |
文龙
罗冰
张本健
陈骁
李文正
刘一锋
胡安平
张玺华
沈安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天然气成因鉴别指标体系与关键图版——理论内涵、科学意义与实践作用 |
彭平安
侯读杰
腾格尔
倪云燕
龚德瑜
吴小奇
冯子齐
胡国艺
黄士鹏
于聪
廖凤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塔里木盆地构造流体作用对超深层断控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控制 |
曾联波
宋逸辰
韩俊
韩剑发
姚迎涛
黄诚
张银涛
谭笑林
李浩
|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陆相富有机质页岩纹层组合特征与页岩油差异富集机理--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_(3)亚段为例 |
牛小兵
吕成福
冯胜斌
周钱山
辛红刚
肖月也
李成
淡卫东
|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电磁耦合智能分层采油技术 |
杨清海
廖成龙
贾德利
祝英俊
于川
孔令维
于洋
杜凯
|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油气田地层水分析数据的可信度评价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
李伟
谢武仁
武赛军
帅燕华
马行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6
|
万米特深井大尺寸井眼钻头优选 |
陈力力
李文哲
郭建华
李柯
蔡志翔
吴杰
徐伟宁
祝效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7
|
环空气液逆向两相流动下气泡变形及运移特征 |
尹邦堂
丁天宝
王树龙
王志远
孙宝江
张伟
张绪亮
|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8
|
油气藏相变岩石力学理论方法及应用场景 |
金衍
林伯韬
高彦芳
庞惠文
郭旭洋
申屠俊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基于水力压裂现场实验室的致密砾岩人工缝网特征 |
覃建华
鲜成钢
张景
梁天博
王文中
李思远
张津宁
张阳
周福建
|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0
|
四川盆地北部二叠系大隆组页岩气富集高产主控因素及勘探潜力 |
雍锐
杨洪志
吴伟
杨雪
杨雨然
黄浩勇
|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