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1,70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中晚熟地区旱直播水稻适宜品种筛选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晴 高世伟 +4 位作者 刘宇强 常汇琳 马成 王婧泽 聂守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1-28,共8页
为促进旱直播水稻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以黑龙江省第二、第三、第四积温带26个主栽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小区对比法研究供试品种生长发育特性、出苗情况、生育期、抗倒伏相关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及品质差异情况,筛选适合黑龙... 为促进旱直播水稻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以黑龙江省第二、第三、第四积温带26个主栽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小区对比法研究供试品种生长发育特性、出苗情况、生育期、抗倒伏相关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及品质差异情况,筛选适合黑龙江省中晚熟地区的旱直播品种。结果表明,绥粳25、绥粳306、龙庆稻8号、龙庆稻5号、龙粳66、龙粳31、绥粳27、绥粳103、绥粳18、龙粳1624和绥粳309出苗率高、出苗整齐。其中绥粳18、龙粳31、龙粳1624、绥粳27和龙庆稻5号,表现为抗倒伏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另外还筛选出实际产量在7400 kg·hm^(-2)以上的品种包括绥粳106、三江6号、绥粳18、龙粳31、绥粳27、龙粳1624、龙庆稻8号、龙庆稻5号和绥粳309。综上,绥粳18、龙粳31、龙粳1624、绥粳27和龙庆稻5号可作为中晚熟地区的旱直播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中晚熟 水稻 旱直播 品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度过程性评价在植物学实验课程考核中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燕华 陈玉凯 关亚丽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86-92,共7页
为了解决传统植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考核方式单一、偏重实验结果而忽视过程性评价和师生互动不足,学生主体地位模糊等问题,突破以往过度依赖实验报告的考核方式,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构建终结性考核与过程性考核相结合的新型考核体系,... 为了解决传统植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考核方式单一、偏重实验结果而忽视过程性评价和师生互动不足,学生主体地位模糊等问题,突破以往过度依赖实验报告的考核方式,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构建终结性考核与过程性考核相结合的新型考核体系,侧重从多维度进行过程性评价。实践表明,新型考核系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为植物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支撑。该体系的实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性评价 植物学实验 考核体系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在生物学专业教学中的实践挑战与核心问题解决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周佳勃 岳顺利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99-106,共8页
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深化高校课程思政是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推进“三全育人”格局的关键举措。为提升生物学专业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效果,通过分析当前教学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以东北农业大学的生物学专... 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深化高校课程思政是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推进“三全育人”格局的关键举措。为提升生物学专业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效果,通过分析当前教学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以东北农业大学的生物学专业课程为例,采用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融合的难度、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和评价体系的创新需求进行深度剖析。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具体策略,并应用BOPPPS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探索。新教学模式能改善学习氛围,有效提高学生成绩和课堂参与度。学生对融合思政元素的BOPPPS教学模式表示满意,认为该模式有效提升了学习效果。因此,有效实施课程思政,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学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生物学专业 教学挑战 解决策略 BOPPPS教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农业科学》征稿简则
4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黑龙江农业科学》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是全国优秀期刊、黑龙江省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CACJ中国应用型核心期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 《黑龙江农业科学》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是全国优秀期刊、黑龙江省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CACJ中国应用型核心期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多家数据库收录。本刊具有发行面广、读者群大、出版周期短、载文量大等特点。现为月刊,每月10日出版,主要设有专家论坛、育种栽培、黑土保护·耕地质量提升、绿色植保·防灾减灾、畜牧兽医·资源昆虫、园艺·园林·林业、加工检测·质量安全、食用菌·中草药·微生物、草业科学、农业经济、乡村振兴、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遥感信息、综述、科普园地等栏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期刊 载文量 中国期刊方阵 中国学术期刊 农业科技期刊 CAI 《黑龙江农业科学》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农业科学》征稿简则
5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黑龙江农业科学》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是全国优秀期刊、黑龙江省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CACJ中国应用型核心期刊、中国农林核心期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黑龙江农业科学》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是全国优秀期刊、黑龙江省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CACJ中国应用型核心期刊、中国农林核心期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多家数据库收录。本刊具有发行面广、读者群大、出版周期短、载文量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期刊 载文量 中国期刊方阵 中国学术期刊 农业科技期刊 《黑龙江农业科学》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全国优秀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方法及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微 胡靖 胡凯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83-87,共5页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宏观生命系统结构、功能及其动态的学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发挥生态学课程思政优势,不仅有助于促进生态文明教育深入发展,还能实现思想政治教...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宏观生命系统结构、功能及其动态的学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发挥生态学课程思政优势,不仅有助于促进生态文明教育深入发展,还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统一。以重庆文理学院专业基础课程生态学为例,充分对标本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明确课程思政目标。依托云班课平台,进行“课前预习-课中讲授-课后巩固-课外延展”全过程思政设计,师生共同构建思政资源库。线上教学注重互动与反馈,线下教学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新教学模式有效地促进了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育的有机结合,在充分发挥生态学课程专业知识传授和思政育人功能的同时,协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生态学 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年寄语
7
作者 黑龙江农业科学编辑部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黑龙江农业科学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向一直以来关心和关注本刊发展的各位领导、编委、专家、业界同仁、作者和读者,致以诚挚的问候与祝福,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心怀希望,步履不停,迎着新年的暖光扬帆启航。
关键词 黑龙江农业科学 扬帆启航 新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农业科学》征稿简则
8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黑龙江农业科学》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是全国优秀期刊、黑龙江省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CACJ中国应用型核心期刊、中国农林核心期刊(B类);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 《黑龙江农业科学》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是全国优秀期刊、黑龙江省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CACJ中国应用型核心期刊、中国农林核心期刊(B类);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多家数据库收录。本刊具有发行面广、读者群大、出版周期短、载文量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科技期刊 黑龙江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农业科学》征稿简则
9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F0003-F0003,共1页
《黑龙江农业科学》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是全国优秀期刊、黑龙江省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CACJ中国应用型核心期刊、中国农林核心期刊(B类);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 《黑龙江农业科学》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是全国优秀期刊、黑龙江省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CACJ中国应用型核心期刊、中国农林核心期刊(B类);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 黑龙江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农业科学》征稿简则
10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黑龙江农业科学》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是全国优秀期刊、黑龙江省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CACJ中国应用型核心期刊、中国农林核心期刊(B类);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 《黑龙江农业科学》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是全国优秀期刊、黑龙江省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CACJ中国应用型核心期刊、中国农林核心期刊(B类);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多家数据库收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 黑龙江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葵花籽油组成成分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静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13-120,共8页
向日葵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之一,其籽实加工的葵花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生物活性成分,是一种健康植物油,备受消费者青睐。食用油的营养成分和风味是决定消费者购买倾向的关键因素。现对葵花籽油中营养和风味组成成... 向日葵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之一,其籽实加工的葵花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生物活性成分,是一种健康植物油,备受消费者青睐。食用油的营养成分和风味是决定消费者购买倾向的关键因素。现对葵花籽油中营养和风味组成成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概述,重点从成分组成的分类、应用领域、加工工艺和贮藏保鲜技术进行阐述,并对葵花籽油开发利用前景及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油 组成成分 加工工艺 贮藏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秸秆时空分布及还田现状
12
作者 郝玉波 宫秀杰 +5 位作者 韩林静 钱春荣 张思涛 于洋 姜宇博 吕国依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7,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秸秆利用率,推动区域秸秆全量化应用,利用统计年鉴数据,以黑龙江省主要作物秸秆为研究对象,分析黑龙江省内主要种植作物(玉米、水稻和大豆)在各地市的秸秆产量及秸秆还田利用率,明确各地市内秸秆利用现状。结果表明,黑龙江... 为进一步提高秸秆利用率,推动区域秸秆全量化应用,利用统计年鉴数据,以黑龙江省主要作物秸秆为研究对象,分析黑龙江省内主要种植作物(玉米、水稻和大豆)在各地市的秸秆产量及秸秆还田利用率,明确各地市内秸秆利用现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玉米、水稻和大豆秸秆总产量均随着时间呈指数上升,且秸秆总产量在地市间分布不均,玉米秸秆产量呈由南向北减少的趋势,水稻秸秆产量分布总体上呈由西南部向东北部减少的趋势,大豆秸秆产量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2023年秋冬季黑龙江省玉米秸秆直接还田面积450.87万hm^(2),占播种面积的63.53%,水稻秸秆直接还田面积为270.93万hm^(2),占总播种面积的79.85%,大豆秸秆直接还田面积为428.55万hm^(2),占总播种面积的90.39%。其中播种面积最大的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和绥化市秋冬季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比例分别为59.44%、54.63%和59.36%,水稻秸秆直接还田比例分别为72.17%、61.00%和60.82%,秸秆直接还田面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各地大豆秸秆还田比例均较高,全省平均达90.39%。因此,黑龙江省秸秆资源丰富,具有较强秸秆利用潜力,但各地市秸秆还田比例不均,各地市应当结合当地资源现状合理优化秸秆资源利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农作物 草谷比 秸秆资源 利用率 还田量 还田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子梨果实着色过程花青素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13
作者 刘畅 任爱华 +4 位作者 冷春旭 顾广军 胡颖慧 杨悦 韩继龙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39-45,共7页
为明确2个秋子梨果实不同发育期花青素含量,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两个花青素主要成分积累的变化趋势以及花青素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以‘龙香’和‘79-1’秋子梨5个发育期果实为材料,分别测定花青素及其两个主要... 为明确2个秋子梨果实不同发育期花青素含量,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两个花青素主要成分积累的变化趋势以及花青素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以‘龙香’和‘79-1’秋子梨5个发育期果实为材料,分别测定花青素及其两个主要成分的含量,分析花青素及其主成分与相关基因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2个秋子梨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79-1’花青素含量高于‘龙香’,花后100 d花青素含量达到最高,果实发育期花青素2个主要成分含量整体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同样在花后100 d含量达到峰值。花青素合成基因PbMYB108、PbMYC2、PbbHLH130和PbbHLH62的相对表达量在果实的整个发育期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花青素两个主要成分的变化趋势相同。除PbMYC2外,PbbHLH130、PbbHLH62和PbMYB108转录调控基因在花后40 d时秋子梨‘79-1’的基因表达量均低于‘龙香’。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bMYC2的表达水平与花青素含量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PbMYB108和PbbHLH62与花青素含量的相关系数在两个品种中均大于0.5,推测它们对花青素的合成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子梨 ‘龙香’ ‘79-1’ 果实发育 花青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嫩单47的选育
14
作者 周超 王俊强 +5 位作者 韩业辉 徐婷 马宝新 刘海燕 孙善文 于运凯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04-108,共5页
为促进优质玉米新品种嫩单47的推广应用,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主要栽培技术。嫩单47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玉米研究所于2017年以玉米自交系7076A1为母本,以玉米自交系K165101B为父本组配而成的杂交组合。2... 为促进优质玉米新品种嫩单47的推广应用,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主要栽培技术。嫩单47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玉米研究所于2017年以玉米自交系7076A1为母本,以玉米自交系K165101B为父本组配而成的杂交组合。2021-2022年参加黑龙江省齐顺联合体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为10668.0 kg·hm^(-2),比对照品种德美亚1号平均增产7.6%。2023年参加黑龙江省齐顺联合体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0372.6 kg·hm^(-2),比对照品种德美亚1号增产7.4%。2024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24L0061。嫩单47具有抗倒伏、抗病害、耐密植、优质、高产、籽粒后期脱水快、适宜机械化收获等特性,适合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嫩单47 选育 特征特性 早熟 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抗根腐病生物与生态防治策略研究进展
15
作者 梁文卫 毕影东 +5 位作者 樊超 刘建新 刘淼 杨光 邸树峰 徐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115-123,共9页
大豆根腐病作为制约全球大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土传病害,长期依赖化学农药的防治模式,已引发病原菌抗药性攀升、土壤微生态失衡等系列问题,传统农业措施如轮作周期长、深耕成本高,难以满足现代生产需求。生物防治与生态调控的协同策... 大豆根腐病作为制约全球大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土传病害,长期依赖化学农药的防治模式,已引发病原菌抗药性攀升、土壤微生态失衡等系列问题,传统农业措施如轮作周期长、深耕成本高,难以满足现代生产需求。生物防治与生态调控的协同策略成为绿色防控的核心方向。为了解析大豆根腐病绿色防控机制,推动防控策略从化学依赖向“多菌协同-生境重塑”转型,系统综述了“病原菌抑制-免疫激活-微生态修复”的三维协同机制:生物防治菌剂(如芽孢杆菌分泌抗生素、木霉菌重寄生作用)直接抑制病原菌生长;植物免疫激发子(如壳寡糖、蛋白类激发子)通过MAPK和水杨酸信号通路激活防御酶系统;生态调控措施(轮作、有机肥配施)重构根际微生态,提升有益菌群丰度。多维度协同可使大豆根腐病发病率降低30%~45%,同步提升蛋白质含量2.0%~3.2%,在黑龙江省绥化等大豆主产区已形成可复制的防控模式。生防菌剂与生态调控通过“生物杀灭-生态排斥”双重屏障抑制病原菌,同时通过激活植物免疫系统与优化微生态环境可实现“短期控病-长期提质”。未来研究可围绕微生物组定向调控、智能传感精准施用及多学科交叉技术创新,构建“预防-抑制-修复”一体化精准防控体系,助力全球大豆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腐病 生物防治 生态调控 根际微生物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西部风沙半干旱区浅埋滴灌技术对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16
作者 杨慧莹 王宇先 +5 位作者 高盼 徐莹莹 张巩亮 闫锋 董扬 申惠波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8-24,共7页
为了有效提高黑龙江省西部风沙半干旱区大豆产量,提升水分利用效率,设置常规喷灌和浅埋滴灌两个灌溉处理,选用两个大豆主栽品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优化大豆全生育期水分利用效率并提升产量。结果表明,浅埋滴灌可以满足大豆关键生育时期... 为了有效提高黑龙江省西部风沙半干旱区大豆产量,提升水分利用效率,设置常规喷灌和浅埋滴灌两个灌溉处理,选用两个大豆主栽品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优化大豆全生育期水分利用效率并提升产量。结果表明,浅埋滴灌可以满足大豆关键生育时期的水分需求。浅埋滴灌通过水分分次供给,能够增加大豆群体效应。对比常规喷灌,浅埋滴灌能够使大豆齐农7号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产量分别提高27.71%、34.87%和25.30%,使黑农531单株荚数、单株粒重、单株粒数、百粒重和产量分别提高25.09%、38.04%、52.97%、11.45%和24.68%;浅埋滴灌对比常规喷灌使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6.02%~26.87%,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了27.30%~27.93%。浅埋滴灌通过多次少量水分供应,优化大豆植株群体性状,提升产量性状,进而提升了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浅埋滴灌 大豆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甜醇甜香型与清甜香型烟叶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差异分析
17
作者 蔡联合 苏赞 +2 位作者 梁伟 陈义昌 邹克兴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101-106,共6页
为探明焦甜醇甜香型烟叶和清甜香型烟叶的质量和烟气风格,更好地指导卷烟配方用烟,分析了两种香型烟叶在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清甜香型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含量显著高于焦甜醇甜香型烟叶,两种香型C3FA烟叶的总糖含量分... 为探明焦甜醇甜香型烟叶和清甜香型烟叶的质量和烟气风格,更好地指导卷烟配方用烟,分析了两种香型烟叶在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清甜香型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含量显著高于焦甜醇甜香型烟叶,两种香型C3FA烟叶的总糖含量分别为31.0%和27.4%,还原糖含量分别为26.3%和22.0%,C3F烟叶的总糖含量分别为27.0%和20.2%,还原糖含量分别为23.3%和16.1%;化学成分协调性上清甜香型烟叶的糖碱比表现较好,清甜香型C3FA和C3F烟叶的糖碱比分别为10.31和8.38,而钾氯比表现欠佳;两种香型烟叶在多酚类物质含量上的差异较大,清甜香型烟叶除莨菪亭外,其余酚类物质含量均高于焦甜醇甜香型烟叶,两种香型C3FA烟叶总酚类物质含量分别36.82和24.55 mg·g^(-1),C3F烟叶的总酚类物质含量分别为38.94和25.16 mg·g^(-1);两类型烟叶中的非挥发性有机酸均以苹果酸含量最高,且焦甜醇甜香型烟叶的苹果酸含量明显高于清甜香型烟叶,焦甜醇甜香型C3FA烟叶的苹果酸含量为47.2 mg·g^(-1),C3F烟叶的苹果酸含量为64.8 mg·g^(-1)。在感官质量上,两种类型烟叶的香韵特征差异较大,其中清甜香型烟叶的香韵表现更为丰富,主要以干草香和清甜香为主,而焦甜醇甜香型烟叶主要以干草香和焦甜香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甜醇甜香型 清甜香型 烟叶 化学成分 感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18
作者 唐鑫华 董守坤 +4 位作者 刘丹 王丹丹 张林 刘鑫 陈庆山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78-82,共5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新农科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对高等院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农学专业的特点决定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新背景下构建高等院校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使其适应新形势对农业人才的需求是高等... 在新时代背景下,新农科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对高等院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农学专业的特点决定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新背景下构建高等院校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使其适应新形势对农业人才的需求是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以东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根据新农科建设和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从实践教学根本任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实践教学大纲完善、实践教学资源保障、生产实习模式建立、实践教学方式拓展、实践教学队伍建设、运行机制和评估体制完善等方面阐述新时代背景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旨在全面提升农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农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实现国家农业发展战略目标,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新型农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新质生产力 农学专业 实践教学 农业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新品种‘天工墨玉’在哈尔滨地区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19
作者 王明洁 肖丽珍 +5 位作者 杨瑞华 胡禧熙 梁文卫 覃杨 董畅 高越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17-121,共5页
2020年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哈尔滨综合试验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引入鲜食葡萄品种‘天工墨玉’,2021年5月栽植于日光温室。通过连续3 a的观察,发现经果实赤霉素处理后,果粒呈圆形,果粉较厚,果... 2020年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哈尔滨综合试验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引入鲜食葡萄品种‘天工墨玉’,2021年5月栽植于日光温室。通过连续3 a的观察,发现经果实赤霉素处理后,果粒呈圆形,果粉较厚,果皮呈蓝黑色,果实无涩味,无核,具有浓郁的玫瑰香味。果粒整齐度较好,果粒最大可达9.0 g,平均果粒重8.7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18.8%~19.2%。3年生树体平均株产可达4~5 kg,见果早,丰产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工墨玉’ 葡萄 哈尔滨 引种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技术在玉米新品种龙单242选育中的应用及栽培要点
20
作者 李昕 李云龙 +5 位作者 孙明昊 李思楠 孙岩 李树军 蔡泉 张建国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114-118,共5页
为构建高精度的基因组-表型预测模型,有效突破传统育种周期长、效率低等瓶颈,显著提升玉米育种的精准度与效率。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取486个自交系作为基础母本群体,选取20个自交系作为父本测验种,构建完整的亲本训练群体,... 为构建高精度的基因组-表型预测模型,有效突破传统育种周期长、效率低等瓶颈,显著提升玉米育种的精准度与效率。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取486个自交系作为基础母本群体,选取20个自交系作为父本测验种,构建完整的亲本训练群体,应用全基因组选择技术筛选优良玉米组合,以自交系LX569为母本、以自交系LX502为父本,经多年多点试验验证选育出玉米新品种龙单242。在2020-2021年参加龙科联合体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1027.9 kg·hm^(-2),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5.7%。2022年参加龙科联合体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1337.3 kg·hm^(-2),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7.0%。龙单242在品质、抗性和产量等方面均表现突出,并于2023年通过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玉2023L0035。该品种的成功选育,充分验证了GS技术与传统育种方法有效结合的优势,通过对杂交种基因组层面的预测与田间表型鉴定的有机结合,为我国玉米育种向高效化和精准化方向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路径和实践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技术 玉米 龙单242 选育 栽培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