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金灿灿的秋收 |
余光中
|
《鲁迅研究动态》
|
1988 |
3
|
|
2
|
鲁迅思想的特征——兼论其与中国宇宙论的关系 |
林毓生
|
《鲁迅研究动态》
|
1986 |
3
|
|
3
|
黑色的孤独与复仇——鲁迅《孤独者》和《铸剑》艺术表现之比较 |
孔庆东
|
《鲁迅研究动态》
|
1988 |
2
|
|
4
|
理解阿Q:从新的基点出发 |
阎真
|
《鲁迅研究动态》
|
1988 |
1
|
|
5
|
关于鲁迅研究问题答丸山升教授 |
陈炳良
|
《鲁迅研究动态》
CSSCI
|
1989 |
0 |
|
6
|
做沟通“鲁迅”与“当代青年”的“桥梁”——在高校“鲁迅研究教学研讨会”上的发言 |
钱理群
|
《鲁迅研究动态》
|
1988 |
0 |
|
7
|
多读鲁迅原著,少作青年导师——献给第一次高等院校“鲁迅研究”教学研讨会 |
王得后
|
《鲁迅研究动态》
|
1988 |
0 |
|
8
|
痛苦的觉醒者——《伤逝》涓生形象的原型分析 |
徐文欣
|
《鲁迅研究动态》
|
1988 |
3
|
|
9
|
从《伤逝》与《工人绥惠略夫》比较看鲁迅小说技巧的借鉴和创新 |
吴茂生
|
《鲁迅研究动态》
|
1986 |
2
|
|
10
|
鲁迅的杂文与中国寓言之关系 |
卜立德
|
《鲁迅研究动态》
|
1986 |
1
|
|
11
|
鲁迅与当代中国文学 |
约翰.钦纳里
余凤高
|
《鲁迅研究动态》
|
1985 |
1
|
|
12
|
《鲁迅诗歌全译注释》中文自序 |
陈颖
|
《鲁迅研究动态》
|
1986 |
1
|
|
13
|
《祝福》:儒道释“吃人”的寓言 |
高远东
|
《鲁迅研究动态》
CSSCI
|
1989 |
43
|
|
14
|
鲁迅小说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 |
吴晓东
|
《鲁迅研究动态》
CSSCI
|
1989 |
37
|
|
15
|
早期鲁迅的宗教观——“迷信”与“科学”之关系 |
伊藤虎丸
孙猛
|
《鲁迅研究动态》
CSSCI
|
1989 |
30
|
|
16
|
《肥皂》的精神分析读解 |
温儒敏
|
《鲁迅研究动态》
CSSCI
|
1989 |
17
|
|
17
|
“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与鲁迅小说的精神特征(上) |
汪晖
|
《鲁迅研究动态》
|
1988 |
22
|
|
18
|
鲁迅辑校古籍手稿及其研究价值 |
徐小蛮
|
《鲁迅研究动态》
|
1987 |
19
|
|
19
|
东有启明 西有长庚——鲁迅与周作人失和前后 |
陈漱渝
|
《鲁迅研究动态》
|
1985 |
18
|
|
20
|
知堂老人谈《哀尘》《造人术》的三封信 |
陈梦熊
|
《鲁迅研究动态》
|
1986 |
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