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2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成条件对MIL-88A活化H2O2降解DDBAC的光催化性能影响
1
作者 高春梅 孙张怡 +4 位作者 吴金健 龚天敏 甘富豪 邢云青 冀世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4-131,共8页
采用水热溶剂法制备了MIL-88A,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分析等手段表征了其结构性能,并深入探讨了合成原料比例、晶化温度和时间以及干燥温度和时间对MIL-88A光催化降解十二烷甲基苄基氯化铵(DDBAC)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MIL-88... 采用水热溶剂法制备了MIL-88A,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分析等手段表征了其结构性能,并深入探讨了合成原料比例、晶化温度和时间以及干燥温度和时间对MIL-88A光催化降解十二烷甲基苄基氯化铵(DDBAC)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MIL-88A均呈六角棒状,在晶化温度为85℃,结晶时间2 h,富马酸与六水合三氯化铁的摩尔比1:1,干燥温度为100℃,干燥时间为10 h条件下制备的MIL-88A对苯扎氯氨的降解效率高达95%,为后续开展MIL-88A对其他有机物的降解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88A 光催化 十二烷甲基苄基氯化铵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粗糙化聚甲醛/聚丙烯共混纤维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汪洋 杨新华 +2 位作者 刘园园 陈龙 孙俊芬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0,共8页
文中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聚甲醛(POM)含量(5%,10%和15%)的聚甲醛/聚丙烯(PP)共混物,并使用“熔纺-拉伸”两步法制备了POM/PP共混纤维,使用旋转流变仪、扫描电镜、纤维拉力仪等分析手段研究了POM含量对POM/PP共混物流变性能以及对... 文中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聚甲醛(POM)含量(5%,10%和15%)的聚甲醛/聚丙烯(PP)共混物,并使用“熔纺-拉伸”两步法制备了POM/PP共混纤维,使用旋转流变仪、扫描电镜、纤维拉力仪等分析手段研究了POM含量对POM/PP共混物流变性能以及对共混纤维表面形貌、力学性能及基体结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OM的加入改善了共混物的熔体加工性能与热稳定性以及纤维的表面粗糙度、抗蠕变性能与基体结合性能。当POM质量分数为10%时,纤维的断裂强度达到3.32 cN/dtex,在环氧树脂中的基体结合强度为68.9 kPa,是性能良好的增强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 聚甲醛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流变性能 基体结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固相聚合法制备半芳香尼龙5T/56
3
作者 雪冰峰 张烨 +8 位作者 刘航卓 付鹏 崔喆 张袁铖 李鑫 庞新厂 赵蔚 张晓朦 刘民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2,共10页
半芳香尼龙是电子电气及汽车制造领域不可或缺的高性能耐高温工程塑料,近年来需求量日益增大,引起了研究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我国生物法戊二胺的规模化生产为半芳香尼龙5T共聚物的研究开发提供了坚实基础。文中以喷雾干燥法制备的尼龙5T/5... 半芳香尼龙是电子电气及汽车制造领域不可或缺的高性能耐高温工程塑料,近年来需求量日益增大,引起了研究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我国生物法戊二胺的规模化生产为半芳香尼龙5T共聚物的研究开发提供了坚实基础。文中以喷雾干燥法制备的尼龙5T/56盐(摩尔比为6:4)为原料,利用直接固相聚合法(DSSP)制备了生物基半芳香尼龙5T/56。通过对聚合条件的系统研究,实现了对物料物理状态的控制,进而实现了尼龙盐的DSSP聚合,得到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粉末状聚合产物。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认了尼龙5T/56的结构;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得到初生态产物的熔点和热焓为319℃和90.7 J/g;利用热重分析仪得到初始热分解温度(Td5%)为403℃;力学性能测试得到拉伸强度为85.7 MPa,断裂伸长率为15.4%,缺口冲击强度为2.66 kJ/m2。研究结果表明,采用DSSP制备尼龙5T/56具有反应温度低、反应周期短、产品色泽好、综合性能良好的特点,为易溶于水的共混半芳香尼龙盐高效聚合技术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尼龙5T/56 直接固相聚合 聚合条件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脑膜修复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高觊兴 丁玉梅 +3 位作者 杨涛 李好义 杨卫民 张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61,共9页
在30%的颅脑手术中,神经外科医生需要修复硬脑膜,硬脑膜修复材料对维持脑组织完整和保护脑组织具有重要作用。文中对硬脑膜的概念进行了介绍,针对硬脑膜修复所使用的自体组织、同种异体组织、异种来源组织和人工合成材料的优缺点进行了... 在30%的颅脑手术中,神经外科医生需要修复硬脑膜,硬脑膜修复材料对维持脑组织完整和保护脑组织具有重要作用。文中对硬脑膜的概念进行了介绍,针对硬脑膜修复所使用的自体组织、同种异体组织、异种来源组织和人工合成材料的优缺点进行了阐述,并对硬脑膜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展望了未来人工硬脑膜修复材料的发展方向,指出熔体静电纺纤维膜材料在硬脑膜修复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硬脑膜 修复材料 静电纺丝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聚羧酸型丙烯酸酯生胶制备及凝胶含量控制
5
作者 姜云峰 侯世杰 +4 位作者 夏宇正 陈晓农 曹巍 陈轩 石淑先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文中以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为主单体,以丙烯酸甲氧基乙酯为功能单体,以衣康酸单丁酯为硫化点单体,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工艺,制备了低凝胶含量且数均分子量约为3.00×10^(5)的乳聚羧酸型丙烯酸酯生胶。为了降低因自由基对共聚物主... 文中以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为主单体,以丙烯酸甲氧基乙酯为功能单体,以衣康酸单丁酯为硫化点单体,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工艺,制备了低凝胶含量且数均分子量约为3.00×10^(5)的乳聚羧酸型丙烯酸酯生胶。为了降低因自由基对共聚物主链上α-H的攻击及亲水性单体在水相中成核而生成凝胶,探索了聚合工艺条件、配方中各组分用量及后处理工艺对生胶凝胶含量及其数均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控聚合温度55℃和垫底单体比例25%时,可将生胶中凝胶含量从13.20%降低至3.57%;通过优化配方中链转移剂正十二烷基硫醇质量分数0.025%、缓冲剂碳酸钾质量分数0.40%和溶剂正庚烷质量分数5.0%,可将生胶凝胶含量降低至0.10%;通过添加少量聚合终止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消除残余引发剂,采用氯化钠溶液絮凝乳液防止多价金属盐与羧基的螯合,以及生胶在低于80℃干燥,可控制生胶在后处理过程中生成凝胶。所得生胶凝胶含量低于国内外同类产品,有望制得综合性能更优的橡胶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酸型丙烯酸酯橡胶 乳液聚合 凝胶含量 数均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介电高韧光敏聚酰亚胺树脂的合成固化及性能
6
作者 王晓旭 宗立率 +4 位作者 张广胜 姜玲梅 李战胜 王锦艳 蹇锡高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开发一种聚酰亚胺基光敏树脂,采用紫外光固化成型可大大增加材料的加工自由度,使其作为低介电介质材料在5G通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文中对聚酰亚胺进行结构设计,向其链中引入羟基、醚键、三氟甲基及二氮杂萘酮结构,能在改善其溶解性的同... 开发一种聚酰亚胺基光敏树脂,采用紫外光固化成型可大大增加材料的加工自由度,使其作为低介电介质材料在5G通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文中对聚酰亚胺进行结构设计,向其链中引入羟基、醚键、三氟甲基及二氮杂萘酮结构,能在改善其溶解性的同时保持良好的耐热性。进一步利用酰氯化反应使含羟基聚酰亚胺接枝丙烯酸酯基团得到光敏聚酰亚胺(PSPI),将其与稀释单体、引发剂等组分复配得到光敏树脂体系,调节体系中PSPI的含量,探究了PSPI含量对系列光敏树脂固化膜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系列固化膜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在181~198℃之间,拉伸强度在53.75~62.61 MPa之间,断裂伸长率在6.93%~10.42%之间。同时在介电性能方面,其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20 GHz)最低分别为2.52与0.0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光敏树脂 耐热性能 力学性能 介电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填充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界面调控及性能提升
7
作者 张昆 孔雨婷 +4 位作者 周茜 沈佳斌 蔡醇洋 陈蓉 郭少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86,共8页
聚四氟乙烯(PTFE)及其复合材料是特种密封、高频通讯等领域的关键材料。但是,受限于其独特的分子结构,PTFE树脂粒子难以与无机材料形成有效复配,易劣化复合材料综合性能,因此需要提升基体与功能粒子之间的界面协同作用。采用团队自主研... 聚四氟乙烯(PTFE)及其复合材料是特种密封、高频通讯等领域的关键材料。但是,受限于其独特的分子结构,PTFE树脂粒子难以与无机材料形成有效复配,易劣化复合材料综合性能,因此需要提升基体与功能粒子之间的界面协同作用。采用团队自主研发的乳液成膜技术可制备PTFE复合膜材料,但填料与PTFE界面调控对复合膜材料综合性能的影响还未见研究。因此,文中采用不同尺寸及含量的SiO_(2)与PTFE乳液复配,探究了PTFE/SiO_(2)界面对复合膜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制备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在优选填充量和粒径下,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较好,拉伸强度可达7.9 MPa,断裂伸长率为153.3%;与纯PTFE膜相比,线性热膨胀系数下降了43%。研究成果为优化PTFE复配界面,制备性能优异的PTFE复合材料提供了必要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乳液 二氧化硅 粒径 含量 界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压罐成型压力对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孔隙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刘梓楠 于雅琳 +4 位作者 王荣 孙宏杰 周何乐子 黄志高 周华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77,共8页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BMI)具有良好的加工工艺性能和优异的耐热性能,以BMI为基体的复合材料近些年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广泛。文中采用热压罐工艺固化T800/双马树脂基预浸料,设置0.1~0.8 MPa的成型压力,制备了[0/90/±45]2s及[0]14铺层...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BMI)具有良好的加工工艺性能和优异的耐热性能,以BMI为基体的复合材料近些年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广泛。文中采用热压罐工艺固化T800/双马树脂基预浸料,设置0.1~0.8 MPa的成型压力,制备了[0/90/±45]2s及[0]14铺层的不同孔隙率的层合板。通过显微镜法表征了孔隙率和孔隙的尺寸、形状及分布。针对2种铺层和不同孔隙率样件的力学性能,开展了拉伸、弯曲和层间剪切实验,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了受影响程度最大的层间剪切样件的失效形貌。结果表明,低成型压力会使孔隙突变,孔隙尺寸增大,并从层内向层间分布,导致力学性能急剧降低,其中,层间剪切性能受孔隙突变影响最大。当成型压力从0.8 MPa降低至0.1 MPa时,[0/90/±45]2s铺层试样层间剪切强度下降26.22%,经失效分析认为,这是由于层间的大尺寸孔隙造成的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 孔隙演化 成型压力 热压罐固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低温强韧型环氧树脂研究进展
9
作者 陈昱恺 呼博渊 +4 位作者 薛雄飙 甄诚 井新利 李瑜 张承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1-190,共10页
环氧树脂作为广泛使用的复合材料基体树脂,在航空航天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近地空间探测的持续深入,发展适用于宇宙环境的飞行器结构材料对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兼顾树脂的低温韧性与高温模量是... 环氧树脂作为广泛使用的复合材料基体树脂,在航空航天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近地空间探测的持续深入,发展适用于宇宙环境的飞行器结构材料对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兼顾树脂的低温韧性与高温模量是该领域研究的难点。文中系统分析了环氧树脂增韧的研究现状,重点关注了低温条件下环氧树脂的韧性改善措施,从分子结构设计、低温力学性能和增韧机理等方面梳理了本领域代表性的研究工作,以期为开发耐低温的特种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低温 力学性能 增韧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双硫环戊烷封端的硅烷偶联剂改性白炭黑及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10
作者 邓硕 徐林竹 +3 位作者 赵青云 曾碧榕 何凯斌 戴李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42,共13页
为了提升硅烷偶联剂对白炭黑的改性效果,文中提出新型含双硫环戊烷硅烷偶联剂的设计与应用研究。首先通过酰胺化反应使硫辛酸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反应,合成了一种以1, 2-二硫环戊烷封端的新型硅烷偶联剂5-(1, 2-二硫代烷基-3-基)-N-(3-... 为了提升硅烷偶联剂对白炭黑的改性效果,文中提出新型含双硫环戊烷硅烷偶联剂的设计与应用研究。首先通过酰胺化反应使硫辛酸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反应,合成了一种以1, 2-二硫环戊烷封端的新型硅烷偶联剂5-(1, 2-二硫代烷基-3-基)-N-(3-(三乙氧硅烷基丙基)丙基)戊酰胺(LATES);进而通过水解缩合反应对白炭黑A200的表面进行改性。最后使用不同添加量的LATES-A200为填料制备了LATES-A200/NR橡胶复合材料并表征其性能。结果表明,LATES有效提升了白炭黑A200在橡胶中的分散性,添加量45 phr的10%LATES-A20045/NR橡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好。与未改性的A200/NR相比,10%LATES-A20045/NR橡胶拉伸强度从19.51 MPa提高到25.74 MPa,60℃时的tan δ从0.111降低到0.071,表明橡胶的滚动阻力降低,结合胶的含量和交联密度增加。在应用相同处理方法及添加量情况下,LATES改性的二氧化硅对NR性能的影响效果优于Si69改性的二氧化硅,可为“绿色轮胎”橡胶复合材料的发展提供新的助剂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 双硫环戊烷 改性白炭黑 橡胶复合材料 分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负载磷-氮复合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在聚乳酸改性中的应用
11
作者 马文静 王瀚文 +4 位作者 徐菲 安世杰 朱志国 王文庆 王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2,共10页
聚乳酸(PLA)是一种典型的生物降解绿色高分子材料,但其极限氧指数(LOI)仅为20%,高的可燃性限制了其应用安全性。文中以2-羧乙基苯基次磷酸、碳酰胺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石墨烯负载磷-氮复合高效阻燃剂(CN-rGO),采用熔... 聚乳酸(PLA)是一种典型的生物降解绿色高分子材料,但其极限氧指数(LOI)仅为20%,高的可燃性限制了其应用安全性。文中以2-羧乙基苯基次磷酸、碳酰胺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石墨烯负载磷-氮复合高效阻燃剂(CN-rGO),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LA/CN-rGO复合物,对其阻燃性能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等级和锥形量热等测试结果表明,CN-rGO是一种高效阻燃剂,其质量分数为1%时,PLA/CN-rGO的LOI明显提升至37%,达到难燃级别;垂直燃烧等级为V-0级,能够离火自熄;最大热释放速率(PHRR)和总热释放量(THR)分别降低了40.2%和23.1%。机理研究表明,CN-rGO在凝聚相和气相均产生阻燃作用,综合提高了阻燃性能。另外,PLA/CN-rGO的表面电阻达到抗静电性级别,说明CN-rGO具有多功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还原氧化石墨烯 磷-氮复合阻燃剂 阻燃性能 抗静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材料表面的抗凝血涂层应用进展
12
作者 蔡秀吟 李成才 +3 位作者 朱海霖 郭玉海 刘炳荣 殷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170,共9页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和医疗器械的发展,医用材料与血液接触时的相容性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减少因血栓形成导致的不良反应,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能够防止血液黏附和凝固的抗凝血涂层。文中介绍了近年来关于抗凝血涂层的研究进展,...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和医疗器械的发展,医用材料与血液接触时的相容性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减少因血栓形成导致的不良反应,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能够防止血液黏附和凝固的抗凝血涂层。文中介绍了近年来关于抗凝血涂层的研究进展,根据抗凝机制的不同重点讨论了几种常见的涂层策略——间接灭活凝血因子类涂层和物理排斥吸附与黏附类涂层。对这些研究成果的梳理,旨在为未来医用材料表面抗凝血涂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文中最后展望了这一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材料 表面 抗凝机制 抗凝血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及取向玄武岩纤维增强烟片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13
作者 周博文 李伟帅 +4 位作者 张泽明 党东营 黄存盛 张德伟 汪传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9,共11页
用锆酸酯对玄武岩纤维(BF)进行表面改性,并对烟片胶(RSS)基体内的BF进行取向,研究了不同长度、添加份数和取向方式对BF/RSS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添加BF及添加BF未取向的BF/RSS复合材料相比较,BF取向的BF/RSS复合材料的综... 用锆酸酯对玄武岩纤维(BF)进行表面改性,并对烟片胶(RSS)基体内的BF进行取向,研究了不同长度、添加份数和取向方式对BF/RSS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添加BF及添加BF未取向的BF/RSS复合材料相比较,BF取向的BF/RSS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得到了明显提升。其中,长度为3 mm、添加份数为5 phr并经径向取向的BF/RSS复合材料相较于其它长度、份数及取向方式的综合性能最好,300%定伸应力增加了22.8%,撕裂强度提高了25%,且Payne效应较弱,损耗因子峰值小,扫描电镜分析表明BF在RSS基体中的分散性较好。BF长度为6 mm、添加份数为5 phr并经过径向取向制得的复合材料,在胶轮转速720 r/min、冲击速度120 c/min条件下,耐切割性能最优提高了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烟片胶 改性 锆酸酯 短纤维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低介电光敏树脂的制备及性能
14
作者 孙浩 姜玲梅 +3 位作者 张广胜 宗立率 王锦艳 蹇锡高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文中以不同质量的1-(哌啶-1-基)-2-丙烯-1-酮(PPEO)、1,9-壬二醇二丙烯酸酯(NDDA)、甲基丙烯酸三环癸-8-基酯(DPMA)、异氰脲酸酯三-2-羟乙基三甲基丙烯酸酯(THEITMA)及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通过共混制得系列光敏树脂油墨。通过UV... 文中以不同质量的1-(哌啶-1-基)-2-丙烯-1-酮(PPEO)、1,9-壬二醇二丙烯酸酯(NDDA)、甲基丙烯酸三环癸-8-基酯(DPMA)、异氰脲酸酯三-2-羟乙基三甲基丙烯酸酯(THEITMA)及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通过共混制得系列光敏树脂油墨。通过UV固化将油墨固化成膜。预聚物PEGDA加入量为10%时,固化后的膜玻璃化转变温度最高可达到198℃,氮气中热失重温度可达到388℃;PEGDA质量分数为10%时,力学性能最优,达到53 MPa。当PEGDA质量分数为20%时,由于C—H键结构数量的增加,使得介电常数下降,在20 GHz频率环境下介电常数最低降至2.83。PEGDA的质量分数由5%增加20%时,油墨黏度由41 mPa·s降低至32 mPa·s,在0~200 s^(-1)剪切速率下树脂油墨表现出牛顿流体的性质,适配喷墨3D打印工艺。这些结果表明,PEGDA系列光敏油墨综合性能优异,在微电子材料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性能 低黏度 低介电常数 光敏油墨 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粉特性和热处理对聚四氟乙烯车削膜均匀性的影响
15
作者 姜梦瑶 孟庆文 +2 位作者 徐文玉 侯明鹏 李秋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3,共8页
在聚四氟乙烯(PTFE)车削膜的制备过程中,因PTFE原料微粉形态、粒径和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同,可能会出现云斑现象,导致其结晶度、密度和透光率的均匀性较差。对具有云斑缺陷的2种PTFE车削膜进行了热处理,通过密度测试发现热处理后其密度均... 在聚四氟乙烯(PTFE)车削膜的制备过程中,因PTFE原料微粉形态、粒径和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同,可能会出现云斑现象,导致其结晶度、密度和透光率的均匀性较差。对具有云斑缺陷的2种PTFE车削膜进行了热处理,通过密度测试发现热处理后其密度均匀性得到提高;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其结晶度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过热处理后,其结晶度之差分别由2.22%和12.79%降至0.38%和0.47%,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其透光率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其透光率之差分别由18.04%和8.28%降至0.54%和1.08%,云斑膜的均匀性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车削膜 结晶 均匀性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硅树脂和硅油制备的增透超滑自清洁涂层
16
作者 常国华 杨彤 +5 位作者 吴石莲 李承刚 关润泽 周炳见 王娟 杨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3,共9页
鉴于光伏板在应用中迫切需要具有自清洁或易清洁的功能,文中开发了一种涂覆在光伏板上具有增透作用的超滑自清洁涂层。该涂层由有机硅树脂、甲基硅油、环氧树脂和硅烷偶联剂制备而成。这种超滑疏水涂层配制溶液均匀,可通过便捷的提拉和... 鉴于光伏板在应用中迫切需要具有自清洁或易清洁的功能,文中开发了一种涂覆在光伏板上具有增透作用的超滑自清洁涂层。该涂层由有机硅树脂、甲基硅油、环氧树脂和硅烷偶联剂制备而成。这种超滑疏水涂层配制溶液均匀,可通过便捷的提拉和刷涂工艺制备而成。该涂层对纯水、甲基蓝等水基液体具有小于10°的滑动性能,静态水接触角可达109°,呈疏水特性;且涂层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在400目砂纸打磨100次循环下,涂层性能基本保持不变,对基底的黏合强度高,放置30 d后,涂层仍黏合良好;相对于裸玻璃表面具有2%~3%左右的光学增透率,应用于太阳电池表面具有0.18%初始效率的提升。此外,这种超滑涂层还具有显著的疏水、防污特性和自洁能力,在光伏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树脂 超滑涂层 疏水 自清洁 增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氯乙烯溶胶发泡性能预测模型的建立
17
作者 吉玉碧 文强 +3 位作者 钱鹏 任邵静 杨照 谭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7-115,共9页
文中结合旋转流变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结果,研究总结了填料、糊树脂和增塑剂等原料制备的聚氯乙烯(PVC)溶胶的流变温度参数和热分解温度参数间的关系,建立了评估PVC溶胶泡孔材料发泡质量的方法模型。结果表明,PVC溶胶中发泡剂的起始... 文中结合旋转流变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结果,研究总结了填料、糊树脂和增塑剂等原料制备的聚氯乙烯(PVC)溶胶的流变温度参数和热分解温度参数间的关系,建立了评估PVC溶胶泡孔材料发泡质量的方法模型。结果表明,PVC溶胶中发泡剂的起始分解温度(T_(f)(5%))、分解峰温(T_(f))以及T_(f)(5%)与复数黏度最大值对应温度(T_(η)_(max))的差值(T_(f)(5%)-T_(η)_(max))3个因素对材料的发泡质量有显著影响。当T_(f)和T_(f)(5%)处于PVC溶胶的最佳温度区间时,T_(f)和T_(f)(5%)越高,(T_(f)(5%)-T_(η)_(max))越大,则发泡材料密度越小,发泡倍率越高。建立的T_(f),T_(f)(5%)和(T_(f)(5%)-T_(η)_(max))与发泡材料密度和发泡倍率的三元线性回归方程,在0.05显著性水平上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溶胶 发泡 流变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陶瓷化酚醛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8
作者 张健 行小龙 +1 位作者 刘祎 张承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182,共11页
酚醛树脂因具有烧蚀性能优异、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力学性能及尺寸稳定性良好等特点,在航空航天领域被广泛使用。作为一种新兴的改性酚醛,可陶瓷化酚醛树脂在烧蚀过程中可形成碳/陶瓷耦合层,能进一步提高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耐烧蚀性... 酚醛树脂因具有烧蚀性能优异、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力学性能及尺寸稳定性良好等特点,在航空航天领域被广泛使用。作为一种新兴的改性酚醛,可陶瓷化酚醛树脂在烧蚀过程中可形成碳/陶瓷耦合层,能进一步提高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耐烧蚀性能和抗氧化性能,是新一代高性能防隔热系统的优选材料。文中聚焦于硅、硼元素改性的可陶瓷化酚醛树脂及其复合材料,从填料改性和化学改性两方面介绍了当前可陶瓷化酚醛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这些改性手段的优势与难点。最后对可陶瓷化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前景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可陶瓷化 硼硅改性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蛋白基胶黏剂研究进展
19
作者 陈露露 韩文佳 +4 位作者 徐春梅 刘静 王晓乐 张嘉新 柳竹青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171,共10页
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和不可再生石油资源的短缺,绿色环保无醛胶黏剂的开发和应用已经迫在眉睫。蛋白质在自然界中资源丰富,以其为原料开发的蛋白基胶黏剂具有环保、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等优点,是传统的醛基胶黏剂的良好替代品。基... 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和不可再生石油资源的短缺,绿色环保无醛胶黏剂的开发和应用已经迫在眉睫。蛋白质在自然界中资源丰富,以其为原料开发的蛋白基胶黏剂具有环保、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等优点,是传统的醛基胶黏剂的良好替代品。基于其不可忽视的优势,蛋白基胶黏剂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中综述了近几年蛋白基胶黏剂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蛋白基胶黏剂的分类,详细阐述了蛋白基胶黏剂的合成机理及制备方法,最后对蛋白基胶黏剂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胶黏剂 多功能性 环保无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有限元的力学性能配比对微胶囊可裂性的影响
20
作者 王若彤 郭润兰 +1 位作者 黄华 李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4,共11页
针对微胶囊能否及时开裂,释放愈合剂从而修复基体中产生的微裂纹以确保良好自愈性能的问题,文中采用扩展有限元方法结合内聚力模型,建立了含预制裂纹和微胶囊的三维数值模型,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基体开裂与微胶囊开裂的过程及其内在机理。... 针对微胶囊能否及时开裂,释放愈合剂从而修复基体中产生的微裂纹以确保良好自愈性能的问题,文中采用扩展有限元方法结合内聚力模型,建立了含预制裂纹和微胶囊的三维数值模型,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基体开裂与微胶囊开裂的过程及其内在机理。然后以微胶囊与环氧树脂基体之间弹性性能比、断裂性能比及核壳比和界面强度为变量,揭示其对微胶囊可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微胶囊的开裂取决于微胶囊与基体的弹性性能比和断裂性能比的结合,其中断裂性能比起主要作用;(2)在微胶囊与基体弹性性能比相同的情况下,核壳比越大微胶囊越容易裂开;(3)微胶囊与基体之间的界面强度较高有助于微胶囊的开裂。研究结果为微胶囊可裂性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为自修复复合材料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矿物复合材料 自修复 扩展有限元 内聚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