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聚焦温敏聚合物的响应机理,通过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法(SET-LRP),以溴化亚铜/三-(2-二甲氨基乙基)胺(CuBr/Me_(6)TREN)原位歧化得到的初生零价铜(Cu^(0))及二价铜与混合配体的络合物(Cu^(Ⅱ)Br_(2)/Me_(6)TREN/PMDETA)为催化体...文中聚焦温敏聚合物的响应机理,通过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法(SET-LRP),以溴化亚铜/三-(2-二甲氨基乙基)胺(CuBr/Me_(6)TREN)原位歧化得到的初生零价铜(Cu^(0))及二价铜与混合配体的络合物(Cu^(Ⅱ)Br_(2)/Me_(6)TREN/PMDETA)为催化体系,实现了温敏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和甜菜碱两性离子功能单体[2-(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乙基]二甲基-(3-磺酸丙基)氢氧化铵(DMMPPS)的原位链延伸,制备得到了系列不同嵌段比的温敏聚合物P(NIPAM-b-DMMPPS)。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对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以NIPAM加料比例为40%合成的P(NIPAM-b-DMMPPS)具有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和最高临界溶解温度(UCST),分别为41℃和25℃。考察了NaCl浓度对P(NIPAMb-DMMPPS)LCST的影响,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LCST略降低。表面张力测试结果表明,表面活性聚合物溶液浓度为1×10^(-2)g/L时,表面张力降低至45 m N/m。P(NIPAM-b-DMMPPS)在石蜡/水体系中表现出温度诱导的乳化-破乳行为,P(NIPAM-b-DMMPPS)吸附在油水界面形成乳液,提高P(NIPAM-b-DMMPPS)中PNIPAM嵌段的比例能够实现从“低温乳化、高温破乳”向“高温乳化、低温破乳”的转变,其在油水乳化破乳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展开更多
目前商用聚烯烃隔膜存在电解液亲和性和热稳定性差等问题,导致所组装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和安全性有所欠缺。为改善电解液的亲和性及热稳定性,采用聚乙烯醇为黏结剂将纳米碳酸钙涂覆至聚丙烯隔膜表面,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化学测试、热...目前商用聚烯烃隔膜存在电解液亲和性和热稳定性差等问题,导致所组装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和安全性有所欠缺。为改善电解液的亲和性及热稳定性,采用聚乙烯醇为黏结剂将纳米碳酸钙涂覆至聚丙烯隔膜表面,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化学测试、热稳定性分析等方法对改性后的隔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碳酸钙质量分数为1.5%的改性隔膜孔隙率可达到46.47%±0.42%,电解液吸液率提升到168.03%±3.46%,改性后隔膜的电解液亲和性得到了改善。170℃时热收缩率为18.59%±4.12%,拉伸强度提升至169 MPa左右,隔膜的热稳定性与力学性能得到提升。改性后隔膜的离子电导率从0.50 m S/cm提升到了0.78 mS/cm,500次充放电循环后磷酸铁锂正极的放电比容量保持率为84.10%,并且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更加稳定。展开更多
文摘文中聚焦温敏聚合物的响应机理,通过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法(SET-LRP),以溴化亚铜/三-(2-二甲氨基乙基)胺(CuBr/Me_(6)TREN)原位歧化得到的初生零价铜(Cu^(0))及二价铜与混合配体的络合物(Cu^(Ⅱ)Br_(2)/Me_(6)TREN/PMDETA)为催化体系,实现了温敏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和甜菜碱两性离子功能单体[2-(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乙基]二甲基-(3-磺酸丙基)氢氧化铵(DMMPPS)的原位链延伸,制备得到了系列不同嵌段比的温敏聚合物P(NIPAM-b-DMMPPS)。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对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以NIPAM加料比例为40%合成的P(NIPAM-b-DMMPPS)具有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和最高临界溶解温度(UCST),分别为41℃和25℃。考察了NaCl浓度对P(NIPAMb-DMMPPS)LCST的影响,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LCST略降低。表面张力测试结果表明,表面活性聚合物溶液浓度为1×10^(-2)g/L时,表面张力降低至45 m N/m。P(NIPAM-b-DMMPPS)在石蜡/水体系中表现出温度诱导的乳化-破乳行为,P(NIPAM-b-DMMPPS)吸附在油水界面形成乳液,提高P(NIPAM-b-DMMPPS)中PNIPAM嵌段的比例能够实现从“低温乳化、高温破乳”向“高温乳化、低温破乳”的转变,其在油水乳化破乳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文摘目前商用聚烯烃隔膜存在电解液亲和性和热稳定性差等问题,导致所组装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和安全性有所欠缺。为改善电解液的亲和性及热稳定性,采用聚乙烯醇为黏结剂将纳米碳酸钙涂覆至聚丙烯隔膜表面,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化学测试、热稳定性分析等方法对改性后的隔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碳酸钙质量分数为1.5%的改性隔膜孔隙率可达到46.47%±0.42%,电解液吸液率提升到168.03%±3.46%,改性后隔膜的电解液亲和性得到了改善。170℃时热收缩率为18.59%±4.12%,拉伸强度提升至169 MPa左右,隔膜的热稳定性与力学性能得到提升。改性后隔膜的离子电导率从0.50 m S/cm提升到了0.78 mS/cm,500次充放电循环后磷酸铁锂正极的放电比容量保持率为84.10%,并且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更加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