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35,48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技术的公共价值审思:价值契合、偏离风险与重构进路 被引量:4
1
作者 邓文 刘欢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60,共9页
当下社会数字技术发展呈勃兴繁荣之势,深度变革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带来了技术伦理问题。数字技术的公共价值意涵包括社会认可增进、治理理念变革、文化价值多元、公共服务改善,数字技术的公共价值偏离包括文化价值潜在消减、阶... 当下社会数字技术发展呈勃兴繁荣之势,深度变革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带来了技术伦理问题。数字技术的公共价值意涵包括社会认可增进、治理理念变革、文化价值多元、公共服务改善,数字技术的公共价值偏离包括文化价值潜在消减、阶层分化鸿沟难跨越、人的自主性空间被挤压、社会公正性遭遇挑战。数字技术伦理问题的根源在于资本与技术的共谋、意识形态腐蚀、算法的强控制性、法律制度监管乏力。重构数字技术的公共价值,要优化技术设计,确保算法公平正义;复归人类主体地位,摆正技术客体地位;重构技术社会逻辑,破除资本话语框架;加大法制监管力度,保障个体合法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人工智能 公共价值 伦理风险 价值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科学》杂志2025年重点选题方向与投稿要则
2
作者 《领导科学》编辑部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领导科学》杂志是我国第一份领导工作专业期刊,也是目前全国领导科学领域唯一一份中文核心期刊,现为双月刊。根据新的时代发展要求和期刊发展趋势,《领导科学》杂志大力推进学术转型,以建设高层次学术传播品牌为核心,对读者定位、选... 《领导科学》杂志是我国第一份领导工作专业期刊,也是目前全国领导科学领域唯一一份中文核心期刊,现为双月刊。根据新的时代发展要求和期刊发展趋势,《领导科学》杂志大力推进学术转型,以建设高层次学术传播品牌为核心,对读者定位、选题要求、栏目结构、学术质量、内容风格等进行调整优化提升,重点打造《领导视点》《领导科学》《中外管理》《治理研究》《领导智库》等栏目,全面提升杂志的学术品质和学术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次学术传播品牌 领导科学 领导智库 中外管理 治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中国式现代化 以新质领导力提升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庚香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共12页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新质领导力与新质生产力相伴而来,必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是新质领导力的创新性,“质”是新质领导力的本质性,“领导力”是新质领导力的规定性。新质领导力通常展现出数智型领...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新质领导力与新质生产力相伴而来,必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是新质领导力的创新性,“质”是新质领导力的本质性,“领导力”是新质领导力的规定性。新质领导力通常展现出数智型领导、跨界型领导、制度型领导、变革型领导四种特征。面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新时代领导者的新任务、新质领导力的新定位,领导者必须以新质领导力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以更加健全的制度、更加完善的体制机制来破解改革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以新质领导力提升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式现代化,在目标导向层面,应着眼长期执政、长治久安、长远发展;在价值指归层面,应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在发力重点层面,应解决“四个迫切需要”问题;在实践抓手层面,应增强看家本领、兴党本领、强国本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者 新质领导力 新质生产力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情感与利益:乡村治理共同体生成的三重理路——以河南省S村共同缔造活动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辉 陈相谭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5,共8页
村组单元重组、市场化冲击、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因素使得乡村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公共精神式微、功利主义盛行等治理困境,可以从价值引领、情感互动、利益联结三个角度入手加以破解。河南省S村以共同缔造活动为切入点的乡村治理共同体构... 村组单元重组、市场化冲击、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因素使得乡村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公共精神式微、功利主义盛行等治理困境,可以从价值引领、情感互动、利益联结三个角度入手加以破解。河南省S村以共同缔造活动为切入点的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模式,着重聚焦于价值、情感和利益三个层面:以价值引领推动象征形式的统一化建构与合法化确立,实现集体认同;以情感互动激活居民集体记忆,并借助语言符号与他者行动对集体进行情感反哺,重塑集体关系;以利益联结推动个体由旁观向参与转变,克服“搭便车”困境,达成集体行动。通过价值、情感、利益三者的良性互动增强乡村治理共同体的认同感、归属感与获得感,是富有成效的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的创新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 乡村治理共同体 价值 情感 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社区干部队伍“女性化”的生成机理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超 夏湘玉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5-153,共9页
当前,女性日益成为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主体,使得干部队伍呈现“女性化”现象。在深度访谈社区干部,以及系统梳理新闻报道和政策文件的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方法系统性归纳城市社区干部“女性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城市社区干部队伍... 当前,女性日益成为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主体,使得干部队伍呈现“女性化”现象。在深度访谈社区干部,以及系统梳理新闻报道和政策文件的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方法系统性归纳城市社区干部“女性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城市社区干部队伍“女性化”现象生成可归因为环境因素、工作属性与自然属性适配,以及个体认知因素三个层面,即在外部环境(制度政策、社会状况、社会认知)的影响下,女性受到个体认知的内驱力,基于自然属性与社区工作属性的高度适配性选择加入社区,使得社区干部队伍呈现“女性化”现象。这一趋势在推动女性参与社区治理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女性化”状况与实际治理需要之间存在一定矛盾并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社区性别隔离,以及“女性化”状况下女性干部权益保障问题逐渐凸显。为此,可通过多措并举优化社区干部性别结构和强化社区女性干部的权益保障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城市社区 干部队伍 女干部 “女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级数字政府安全屏障能力何以提升——基于31个省级政府样本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申丽娟 田文君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4,共10页
基于社会制度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从制度、资源和主体三个维度构建数字政府安全屏障能力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并以31个省级政府为样本,应用模糊集QCA对省级数字政府安全屏障能力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发现... 基于社会制度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从制度、资源和主体三个维度构建数字政府安全屏障能力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并以31个省级政府为样本,应用模糊集QCA对省级数字政府安全屏障能力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发现:省级数字政府安全屏障能力受到政策法规输出、组织机构支撑、资源供给、领导重视、多元参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共有五种省级数字政府安全屏障能力的高水平路径组合,依据主导因素的差异,可将其归纳为制度构建型、资源支撑型和主体协同型三大模式。不同模式中条件变量的协同机制有所差异,加上各省经济、社会、技术、制度等发展水平不一,导致能力提升的起点与路径选择不同。为此,需要重视制度构建的基础功能、发挥资源支撑的优化作用、完善多元主体的协同体系,以提升省级数字政府安全屏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级数字政府 安全屏障能力 数字安全 协同共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者韧性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基于1315家沪深上市企业2011-2021年平衡面板数据的分析
7
作者 刘良灿 李想 王瑾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80,共10页
面对当今变化迅速的商业环境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不仅需要关注财务绩效,更需要履行社会和环境责任。基于特质激发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以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的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上市公司年报信息挖掘的领导者韧性数据,... 面对当今变化迅速的商业环境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不仅需要关注财务绩效,更需要履行社会和环境责任。基于特质激发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以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的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上市公司年报信息挖掘的领导者韧性数据,实证探究领导者韧性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内在作用机制及边界作用,结论如下:领导者韧性可以显著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水平,且经过双元绩效和ESG得分替换被解释变量、PSM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领导者韧性可以通过发起战略变革进而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越高,领导者越会凭借其强大的心理韧性发起战略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者韧性 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 战略变革 环境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新质生产力发展看新时代强有力领导形象构建的转型升级
8
作者 魏霄 孟科学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5,共7页
新质生产力发展折射出组织管理的新要求,包括对新发展理念的务实领悟、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加速造就、对新型生产要素的全面使用、对科技创新这一支撑性动能的迅速构建。在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领导效能的充分... 新质生产力发展折射出组织管理的新要求,包括对新发展理念的务实领悟、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加速造就、对新型生产要素的全面使用、对科技创新这一支撑性动能的迅速构建。在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领导效能的充分发挥应首先正确回答“为了谁、依靠谁”这一基本问题,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初衷,坚持以人才为关键的领导内容创新,推动以企业为重心的领导方式变革。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下,强有力领导形象的构建方式转型体现为目标转型、引领转型、帮扶转型、实践转型,具体来说,就是单一经济要求向复合意义追求的升级、传统劳动者向创新创造者的转变、一般工具向智能工具的升级、自然资源利用向高级资源创造的变革。发挥新时代强有力领导形象的引领效应,需要营造更加公平、开放和竞争的环境,构建更加开放、灵活、高效的创新体系,建立更加高级、先进、包容的组织机制,搭建更加顺畅、紧密、复杂的开放性网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领导者 领导形象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流散到弥合:数智空间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权力的建构
9
作者 宋来 王华杰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2-160,共9页
当前,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交互共构已突破纯粹的技术范畴,构建了全新的信息传播空间。数字权力是在工业社会向数智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基于大数据、计算机网络和源代码,以数字化决策力为基底建立的权力新形态。数字权力依靠数据、硬件、软件... 当前,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交互共构已突破纯粹的技术范畴,构建了全新的信息传播空间。数字权力是在工业社会向数智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基于大数据、计算机网络和源代码,以数字化决策力为基底建立的权力新形态。数字权力依靠数据、硬件、软件在数智空间中发挥作用,将个体庞杂的信息用数据化的方式储存和凝结起来,适时转化为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进而改变个体的价值认知,实现对个体的价值引导。在数智空间形塑的信息传播场域中,公权私化、信息遮蔽、传播阻滞、价值迷失带来了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权力的转移。数智媒介的规则私权、数字不平等、传播内容多元化、数字资本遮蔽,导致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面临权力流散和分化的风险。为此,要强化价值引领,筑牢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阵地;运用技术赋能,重塑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格局;提高主体素养,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效能;完善法制监管,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空间 主流意识形态 数字权力 传播权力 权力流散 权力弥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质过剩感对员工趋避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10
作者 曹洲涛 梁倩怡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109,共11页
资质过剩感是一把“双刃剑”,个体既可能被动地接受处境,也可能运用自身能力积极进行创新。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和情绪认知评价理论,构建出情绪—认知双路径模型,可以得到以下结论:首先,资质过剩感对员工创新行为和员工网络闲散行为均... 资质过剩感是一把“双刃剑”,个体既可能被动地接受处境,也可能运用自身能力积极进行创新。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和情绪认知评价理论,构建出情绪—认知双路径模型,可以得到以下结论:首先,资质过剩感对员工创新行为和员工网络闲散行为均具有正向影响。其次,无聊情绪和工作安全感在资质过剩感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再次,无聊情绪和工作安全感在资质过剩感与员工网络闲散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最后,成长需求强度调节了资质过剩感通过无聊情绪和工作安全感对员工创新行为和员工网络闲散行为的间接影响,成长需求强度越高,具有资质过剩感的员工越可能实施创新行为;成长需求强度越低,具有资质过剩感的员工越可能实施网络闲散行为。因此,管理者需要正视资质过剩感对员工行为的影响,并引导“高才低就”员工的盈余才能向创新转化。具体而言,就是要关注资质过剩员工的心理感知,了解资质过剩员工的成长需求,营造积极、开放的组织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质过剩感 无聊情绪 工作安全感 员工趋避行为 创新行为 网络闲散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绩效监控与员工反应:作用机制、边界条件与研究展望
11
作者 张文勤 刘中兰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0,共7页
电子绩效监控是指使用电子设备等技术手段持续监测、分析和报告与员工工作绩效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电子绩效监控对员工心理和行为反应的作用效果会受到个体特征、工作特征、监控特征以及组织特征的干扰。未来需要加强电子绩效监控的... 电子绩效监控是指使用电子设备等技术手段持续监测、分析和报告与员工工作绩效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电子绩效监控对员工心理和行为反应的作用效果会受到个体特征、工作特征、监控特征以及组织特征的干扰。未来需要加强电子绩效监控的双刃剑效应的研究,寻求减弱电子绩效监控消极效应和增强电子绩效监控积极效应的途径;需要探究电子绩效监控特征之间如何产生累加、替代或协同效应,进而影响员工心理与行为反应;需要运用纵向追踪与动态分析方法,更全面、立体地揭示电子绩效监控的动态影响过程;需要加强团队层次电子绩效监控的研究,关注组织电子绩效监控系统对组织结构和组织氛围产生的影响,以及组织如何设计电子绩效监控系统以满足组织变革的需要;需要探究哪些领导方式有助于员工在监控背景下产生更多的积极反应,进一步关注电子监控如何影响领导者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绩效监控 员工反应 工作态度 工作绩效 领导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共赢:平台型领导的内涵、研究现状与展望
12
作者 丁越兰 王甜 王珂钰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44,共9页
作为员工创客化、组织平台化、去领导化趋势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领导风格,平台型领导强调通过构建共同的事业平台以实现下属、领导者以及组织的共同成长。从作用效果看,现有研究对平台型领导作用效果的研究较为集中,注重对创新的影响研... 作为员工创客化、组织平台化、去领导化趋势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领导风格,平台型领导强调通过构建共同的事业平台以实现下属、领导者以及组织的共同成长。从作用效果看,现有研究对平台型领导作用效果的研究较为集中,注重对创新的影响研究,但对各种员工行为、企业绩效等其他变量缺乏较为丰富的探究;从研究层次看,相对于员工层次,从组织层次探讨平台型领导的作用效果的研究成果较少。目前,围绕平台型领导驱动组织行为作用机理的研究主要依托社会学习理论、社会交换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这些理论虽然有效地解释了平台型领导可以从多个方面对员工和组织产生积极影响,但对于其内在影响机理的探究仍然不够丰富。现有文献对平台型领导效用边界条件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员工个人特性以及组织情境,但个体与组织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割裂两者之间的关系仅从单一视角探讨平台型领导的作用机理的边界条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未来关于平台型领导的研究仍存在广泛的探索空间,还应深入探究平台型领导内涵与构念,拓宽平台型领导对员工个体的影响思路,丰富平台型领导对组织结果的影响研究,探索平台型领导影响的边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型领导 领导风格 事业平台 员工绩效 创新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领导力的意蕴内涵、作用机理与提升路径
13
作者 何丽君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35,共6页
文化领导力是领导者为组织成员提供理念牵引和价值支撑的能力,价值凝聚能力与价值传播能力构筑起相互作用、紧密关联的文化领导力有机体。文化领导力发挥作用的过程是组织价值观学习从本能到自觉、由浅层及深层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历经顺... 文化领导力是领导者为组织成员提供理念牵引和价值支撑的能力,价值凝聚能力与价值传播能力构筑起相互作用、紧密关联的文化领导力有机体。文化领导力发挥作用的过程是组织价值观学习从本能到自觉、由浅层及深层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历经顺从—认同—内化—固化的发展阶段。文化领导力的提升可从凝练价值核心要素、把握价值引领契机、完善价值传播方式、优化价值传播技术、建立健全价值引领保障体系等视角切入,形成系统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者 文化领导力 组织价值观 价值引领 价值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正念如何破解人工智能悖论促进工作繁荣
14
作者 史青 张雪洁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79,共11页
工作要求—资源模型能够合理解释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作场所应用中对员工工作繁荣的复杂影响。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下,领导正念对提升员工的幸福感、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激发员工的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面效应,在破解人工智能悖论、... 工作要求—资源模型能够合理解释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作场所应用中对员工工作繁荣的复杂影响。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下,领导正念对提升员工的幸福感、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激发员工的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面效应,在破解人工智能悖论、促进工作繁荣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实证检验结果也表明,领导正念可以削弱职业倦怠对工作繁荣的负面影响,以及增强职业自我效能对工作繁荣的积极影响。研究结论带来以下管理启示:领导正念可以助力员工重拾活力,领导者要提升自身领导正念水平;组织在引入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时,应全面评估其可能对员工职业倦怠的影响;组织要注重增强员工的职业自我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悖论 职业倦怠 职业自我效能 领导正念 工作繁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政府视域下行政成本治理法治化路径探析
15
作者 徐振华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7,共7页
法治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构成现代良序社会运行的基本架构。法治不简单等同于法制,法治政府兼有“治我”与“治他”的二重意蕴。在法治政府范畴下,作为公共行政重要议题的行政成本治理获得刚性的规则与制度支撑,而残留的“法制... 法治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构成现代良序社会运行的基本架构。法治不简单等同于法制,法治政府兼有“治我”与“治他”的二重意蕴。在法治政府范畴下,作为公共行政重要议题的行政成本治理获得刚性的规则与制度支撑,而残留的“法制思维”、分散的节约法规、特殊的行政成本与政府行为属性,均对行政成本治理法治化形成障碍。为此,应依托法治政府建设的政府治理现代化实践,转换行政法学范式,修订完善既有节约法规,构筑行政成本监督激励内生动力体系,实现行政成本治理法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政府 行政成本 治理 法治化 法治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而不同以为治:企业高管团队断裂带、风险承担水平与数字化转型
16
作者 郑明贵 康仪婷 严杉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5-112,共8页
通过构建高管团队断裂带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模型,选取2011年至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高管团队断裂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同时引入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这一中介变量,考察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对二者关系... 通过构建高管团队断裂带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模型,选取2011年至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高管团队断裂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同时引入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这一中介变量,考察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管团队断裂带有利于促进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促进数字化转型,并且对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高科技行业、非重污染行业的企业中更加明显。因此,为发挥高管团队断裂带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企业应积极做到引进具有不同背景特征的高管,提升团队整合利用差异化的信息和资源的能力,以及着力提升自身风险承担水平,加强对高管团队成员的风险教育和培训;同时,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规划引领和政策支持的作用,营造利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营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高管团队 高管团队断裂带 风险承担水平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17
作者 王家宝 胡晴宇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122,共10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数据提供者、开发者、用户、中间传播平台、接受者和监管者,与传统人工智能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自主生成全新内容。它在提高生产力和创造力、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治理问题,如算法黑箱、...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数据提供者、开发者、用户、中间传播平台、接受者和监管者,与传统人工智能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自主生成全新内容。它在提高生产力和创造力、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治理问题,如算法黑箱、算法歧视、人工智能幻觉、训练数据管理难度大等技术维问题,造成新型版权侵权、收入差距扩大、技术垄断、破坏文化与艺术产业的价值等经济维问题,产生有害或不当内容、威胁数据安全与隐私、对数据标注工人进行剥削、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等伦理维问题,低质内容污染舆论环境、滥用损害公众利益、加深数字鸿沟、导致过度依赖等社会维问题。利益相关者视角下,解决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维问题需要开发者主导与监管辅助,解决生成式人工智能经济维问题需要多方主体协同,解决生成式人工智能伦理维问题需要监管领航、各方协同配合,解决生成式人工智能社会维问题需要监管者与中间平台主导、用户与接受者共筑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利益相关者 监管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拉动与驱动:数字政府治理绩效提升的多重制度逻辑分析
18
作者 吴松江 吴泽钰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104,共8页
数字政府治理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其绩效的稳步提升对于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理论,国家逻辑、官僚逻辑、法治逻辑、社会逻辑以及市场逻辑的协同联动,共同构成了省级数字政府治理绩效生... 数字政府治理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其绩效的稳步提升对于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理论,国家逻辑、官僚逻辑、法治逻辑、社会逻辑以及市场逻辑的协同联动,共同构成了省级数字政府治理绩效生成的五重制度逻辑场域,并将省级数字政府的数据开放水平、组织机构设立、数字治理能力、制度体系建设、政民互动程度以及数字基础设施六个因素纳入省级数字政府治理绩效的条件变量,构建了多重制度逻辑下省级数字政府治理绩效的分析框架。通过组态效应分析,可以得出三条提升省级数字政府治理绩效的路径:政府统筹推动型路径、社会反馈拉动型路径和多元协同驱动型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治理 治理绩效 多重制度逻辑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治理效能视域下情感计算的理论构建与实践应用
19
作者 张敏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5-142,共8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情感计算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政府治理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获取情感信息是情感计算的基础,早期的情感建模主要依据单一模态情感信息,后期学者们提出构建融合性的多模态情感计算模型,以实现对人的情感...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情感计算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政府治理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获取情感信息是情感计算的基础,早期的情感建模主要依据单一模态情感信息,后期学者们提出构建融合性的多模态情感计算模型,以实现对人的情感表达的全面描述。在提升政府治理效能的实践应用中,情感计算能够优化政府决策机制、创新公共服务模式、增强社会风险防控能力、促进公众参与和政民互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但是,政府治理中应用情感计算面临着数据获取与质量保障难题、隐私保护与伦理困境、技术局限与决策风险等挑战。在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化转型浪潮、智慧城市建设为情感计算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我们应特别重视构建起情感计算中的道德规范,将道德要求嵌入情感计算的算法,让算法遵循善法。同时,应时刻警惕过度依赖该技术可能引发的风险,在技术与人文因素之间达成平衡,防止情感操纵现象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治理 情感计算 情感治理 人工智能 公共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领导力话语构建:语言策略与文化适应
20
作者 王敏霞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3-151,共9页
全球领导力话语的构建是当前国际关系中的关键议题,占据话语主导地位不仅关乎国家软实力,也关系到中国文化的全球传播。在语言策略框架、文化适应理论和全球领导力理论下,中国领导人、外交部发言人在国际场合的言辞(英文版)构成了中国... 全球领导力话语的构建是当前国际关系中的关键议题,占据话语主导地位不仅关乎国家软实力,也关系到中国文化的全球传播。在语言策略框架、文化适应理论和全球领导力理论下,中国领导人、外交部发言人在国际场合的言辞(英文版)构成了中国的全球领导力话语。语用礼貌、语言风格调整、话语权以及多模态话言策略的综合运用对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有助于跨文化沟通与理解。全球领导力话语的构建依赖于灵活运用语言策略,以增强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影响力,同时促进世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接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领导力 话语权 语言策略 文化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