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敬告读者 |
《青海民族研究》编辑部
|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敬告读者 |
《青海民族研究》编辑部
|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情感重构搬迁社区治理共同体的三阶路径——基于L县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田野考察 |
罗强强
杨李婕
|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4
|
家庭第一代大学生身份影响新生适应的中介机制研究——基于某顶尖大学医学生数据的实证分析 |
栗晓红
杨歌
郑兰斌
张莉娟
|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四十年来青藏高原现生人群人体测量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张兴华
郑连斌
|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交往交流交融助力共同富裕的实证研究——基于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的个案考察 |
祁进玉
王春艳
|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的广西实践 |
吕嵩崧
方素梅
|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关于费孝通的差序格局观念 |
赵旭东
|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宪法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价值论析 |
宋才发
|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易地搬迁安置社区社会转型与生活秩序实现机制——基于凉山州的调研 |
袁明宝
王日欣
|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宗族作为一种场域:从布尔迪厄实践人类学出发的中国理解 |
杜靖
|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白马藏族形成史的分子人类学探索 |
原海兵
谢世杰
王智勇
|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一体与多元之间:全面抗战时期藏族人士的“中华民族”观念 |
励轩
|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政策工具视角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策内容分析——基于ATLAS.ti9软件对全国32个政策文本的质性分析 |
焦若水
石拉毛草
|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炉瓶三事:文明在地化的感官叙事与文化动力学 |
牛乐
王禹卓
|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6
|
实践与认知:“中国法律儒家化”命题反思 |
唐伟华
|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7
|
合内外之道:中国宗族实践的儒学人类学面向 |
宋雷鸣
|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8
|
民族数字互嵌社区研究 |
王伟
林婉冰
|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日本侵华时期对蒙疆地区的给水环境调查——以《蒙疆地方兵要给水要图》为中心 |
吕昊婧
于飞
|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0
|
中国当代“并家婚”实践及学理思考——以浙北地区为例 |
张静
|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