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8,13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粗粒土力学特性大型平面应变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姜景山 左永振 +3 位作者 程展林 黄鑫 张超 王志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5,143,共8页
土石坝填料一般处于平面应变状态,目前填料力学特性研究基本采用大型三轴试验。由于三轴应力状态下中主应力等于小主应力,平面应变状态下大坝填料的力学性能会被低估。为充分认识填料潜能,科学设计和合理评估土石坝,有必要对填料开展平... 土石坝填料一般处于平面应变状态,目前填料力学特性研究基本采用大型三轴试验。由于三轴应力状态下中主应力等于小主应力,平面应变状态下大坝填料的力学性能会被低估。为充分认识填料潜能,科学设计和合理评估土石坝,有必要对填料开展平面应变试验研究。应用大型真三轴仪对填料进行了大型平面应变试验,共开展了4种不同初始干密度的粗粒土平面应变各向等压固结排水剪切试验。结果表明:应力-应变关系主要为应变硬化型,应力曲线呈爬升型,体变表现为剪缩。某一小主应力下,大小主应力之差的最大值随初始干密度的增大呈线性增大;初始干密度一定时,大小主应力之差的最大值与小主应力呈线性关系增大。初始剪切阶段,小主应力一定时,偏应力与球应力之比曲线斜率随初始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剪切变形的发展,不同初始干密度的应力比曲线逐渐趋于接近。偏应力随球应力的增大单调增加则对应应变硬化型,若偏应力随球应力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则对应应变软化型。相同小主应力时,初始弹性模量随初始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近似呈线性关系;某一初始干密度下,初始弹性模量随小主应力的增大基本呈线性关系增大。中主应力系数随大主应力方向应变的增大而增大,曲线形态呈三折线形,初始剪切阶段增长较为缓慢,随剪切变形的增大增长相对加快并呈线性关系增大,如曲线末端下弯为应变硬化型,曲线末端上翘为应变软化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土 大型平面应变试验 力学特性 主应力 偏应力 球应力 大型真三轴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矿坝渗流稳定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梁冰 曾勇 +1 位作者 易富 杜常博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7-117,共11页
渗流场是诱发尾矿坝渗流失稳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强尾矿坝渗流稳定性研究是保障尾矿坝安全的重要基础,有利于降低尾矿坝溃坝风险。基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资料,从尾矿坝的渗流失稳破坏类型与影响因素、渗流稳定性分析方法以及安全监测预警... 渗流场是诱发尾矿坝渗流失稳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强尾矿坝渗流稳定性研究是保障尾矿坝安全的重要基础,有利于降低尾矿坝溃坝风险。基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资料,从尾矿坝的渗流失稳破坏类型与影响因素、渗流稳定性分析方法以及安全监测预警研究三大方向进行综述,指出了尾矿坝渗流稳定性研究中存在渗透破坏判别方法研究不足、缺乏对渗流场影响因素的系统性研究、宏-细观多尺度模型试验测量手段及其概化分区方法的研究不足,以及缺乏综合性稳定分析与评价方法及安全监测预警技术等方面的问题。针对当前尾矿坝渗流稳定性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尾矿坝渗流稳定性研究领域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为今后重点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坝 渗流稳定性 渗流场 安全监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像元尺度光谱匹配方法的江苏皂河灌区实际灌溉面积遥感监测 被引量:2
3
作者 宋文龙 林胜杰 +5 位作者 余琅 仝道斌 卢奕竹 刘军 刘宏洁 陈敏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9-165,共7页
灌溉面积是有效实施农业节水所需的基础性数据,传统调查统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灌溉面积监测需要。融合GF-1与Sentinel-2卫星影像,构建作物生育期的样本光谱,基于像元尺度光谱匹配方法协同提取江苏省宿迁市皂河灌区2017—2022年作物... 灌溉面积是有效实施农业节水所需的基础性数据,传统调查统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灌溉面积监测需要。融合GF-1与Sentinel-2卫星影像,构建作物生育期的样本光谱,基于像元尺度光谱匹配方法协同提取江苏省宿迁市皂河灌区2017—2022年作物种植结构及实际灌溉面积。结果显示:皂河灌区的主要种植模式为水稻小麦轮作;灌区2017—2022年实际灌溉面积分别为85.11、91.91、103.65、95.85、97.72、88.24 km^(2)。基于样本点利用混淆矩阵对提取的实际灌溉面积结果进行精度验证,总体精度为89.71%,Kappa系数为0.80,监测结果精度较高且提取效果优于目前公开产品中精度较高的IrriMap_Syn产品及IWMI产品。该方法适用于南方灌区实际灌溉面积提取,可为灌区管理部门日常监管、优化水资源配置等提供技术与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灌溉面积 种植结构 光谱匹配 遥感 皂河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河型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金中武 陈栋 +4 位作者 郭小虎 刘亚 何子灿 楚栋栋 柯帅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9,共11页
正确预测河型发展趋势,因势利导,是保障河流功能稳定的前提条件。三峡工程等水库运用后,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持续长期冲刷,局部河势剧烈调整,可能导致河型转化,进而将对防洪、生态、供水、通航等河流功能的发挥产生一系列影响。对河型成... 正确预测河型发展趋势,因势利导,是保障河流功能稳定的前提条件。三峡工程等水库运用后,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持续长期冲刷,局部河势剧烈调整,可能导致河型转化,进而将对防洪、生态、供水、通航等河流功能的发挥产生一系列影响。对河型成因、分类与判别、转化机理,长期冲刷状态下长江中下游不同河型演化规律与预测方法以及河型转化的影响和治理对策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若干展望,包括河型亚类细化、非连续约束边界条件下不同河型形态参数对水沙条件等因素变化的响应模式、冲刷过程中长河道纵向冲刷调整对河型转化的作用机制、河型转化临界条件定量识别以及百年尺度河型转化预测方法构建和趋势预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型 演化规律 驱动机制 预测方法 治理对策 长江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残差与VMD-TCN-BiLSTM混合网络的鄱阳湖总氮预测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学平 辛攀 +3 位作者 吴永明 吴留兴 邓觅 姚忠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67,75,共10页
对湖泊水质进行准确、高效的预测,对于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态分解、多维特征选择、时间卷积网络(TCN)、自注意力机制、双向长短期神经网络(BiLSTM)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对湖泊水质进行准确、高效的预测,对于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态分解、多维特征选择、时间卷积网络(TCN)、自注意力机制、双向长短期神经网络(BiLSTM)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的湖泊总氮(TN)组合预测模型。首先,采用变分模态分解将TN原始序列分解成不同频率的本征模态函数(IMF),以降低原始序列的复杂度和非平稳性;随后,通过随机森林算法为每个IMF选择相关性强的特征,将筛选出的特征矩阵输入到添加自注意力机制的TCN-BiLSTM混合网络中进行建模,充分提取数据中隐藏的关键时序信息;最后,为进一步提升模型预测精度,采用BiGRU网络学习残差序列的细节特征,将残差与模型预测结果融合得到最终的预测值。以鄱阳湖都昌监测站的水质数据为例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模型相比于其他模型对TN浓度预测效果提升明显,其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和决定系数(R^(2))分别为0.03 mg/L、0.049 mg/L、0.9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预测 总氮 变分模态分解 时间卷积网络 集成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弯曲河道治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渠庚 陈栋 +1 位作者 姚仕明 王洪杨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7,共8页
弯曲型河道作为一种重要的河流形态,在长江中下游广泛存在,弯曲河道演变复杂,其治理一直是水利、交通等部门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在总结三峡水库建库前后长江中下游弯曲河道演变规律、弯曲河道整治理论与治理技术等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长江... 弯曲型河道作为一种重要的河流形态,在长江中下游广泛存在,弯曲河道演变复杂,其治理一直是水利、交通等部门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在总结三峡水库建库前后长江中下游弯曲河道演变规律、弯曲河道整治理论与治理技术等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长江中下游弯曲河道治理应基于河势演变规律和趋势,稳定有利河势、改善不利河势;探讨了未来长江中下游弯曲河道治理的方向,包括少沙背景下弯曲河道长期演化趋向及多目标治理需求,近岸河床长期冲刷下崩岸风险与河道监测预警,防洪-通航等协同综合治理技术及整治新材料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型 河道演变 多目标 治理技术 长江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粒径骨料心墙沥青混凝土剪胀特性及影响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何建新 杨寒冰 +3 位作者 陈朋朋 丁鑫昱 王亚楠 刘亮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4-173,共10页
为推广大粒径骨料沥青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探究了相同配合比,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大粒径骨料沥青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剪胀特性,在剪切大变形条件下(轴向应变ε_(a)=30%)对最大粒径D_(max)分别为26.5、31.5、37.5 mm沥青混凝土进行... 为推广大粒径骨料沥青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探究了相同配合比,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大粒径骨料沥青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剪胀特性,在剪切大变形条件下(轴向应变ε_(a)=30%)对最大粒径D_(max)分别为26.5、31.5、37.5 mm沥青混凝土进行了静三轴试验研究,为进一步比较D_(max)分别为19、37.5 mm沥青混凝土心墙的差异性,基于未考虑心墙和堆石体接触的有限元模型对新疆某典型工程沥青混凝土心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骨料粒径增大,沥青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由软化型转为硬化型;相同围压条件下,大粒径骨料(D_(max)>19 mm)沥青混凝土的切线模量E_(t)低于D_(max)=19 mm沥青混凝土,围压增加时,D_(max)=37.5 mm沥青混凝土的最大偏应力、最大体应变相较于D_(max)=19 mm沥青混凝土都有所下降,适当增大最大骨料粒径可以减弱剪胀性;提出了初始物理参数(围压、不同最大粒径)计算相变应力比M_(pt)的表达式,可作为大粒径沥青混凝土剪缩剪胀转化的判断依据,M_(pt)越大,剪胀性越强;大粒径沥青混凝土心墙沉降率、最大小主应力和最大大主应力均几乎无差异。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大粒径沥青混凝土在高应力、深厚覆盖层条件的高坝工程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粒径沥青混凝土 静三轴试验 相变应力比 剪胀特性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科学院院报》首届青年编委会委员名单
8
作者 《长江科学院院报》编辑部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为提升《长江科学院院报》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为青年学者提供更好的交流和展示平台,《长江科学院院报》于2024年9月启动首届青年编委招募工作,得到了广大青年学者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近300名青年学者踊跃参与。根据遴选要求和栏目设... 为提升《长江科学院院报》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为青年学者提供更好的交流和展示平台,《长江科学院院报》于2024年9月启动首届青年编委招募工作,得到了广大青年学者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近300名青年学者踊跃参与。根据遴选要求和栏目设置需要,综合考虑学历、职称、年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等条件,经编辑部资格审查、专家评审委员会遴选、编委会审议通过,遴选出106名水利青年科技工作者组成本刊首届青年编委会(聘期3年),具体名单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科技工作者 展示平台 《长江科学院院报》 编委会委员 青年学者 栏目设置 资格审查 专家评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科学院院报》再次入选《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
9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27,共1页
《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简称《WJCI报告》)2024版于近日正式发布,经严格评审,《长江科学院院报》再次入选,位居Q2区,排名比上年有较大提升。《WJCI报告》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简称《WJCI报告》)2024版于近日正式发布,经严格评审,《长江科学院院报》再次入选,位居Q2区,排名比上年有较大提升。《WJCI报告》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图书馆、万方数据有限公司、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联合研制,是中国科协资助的《面向国际的科技期刊影响力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等系列课题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大学图书馆 中国科协 影响力指数 《长江科学院院报》 科技期刊 系列课题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万方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覆盖流形法的通用计算公式和通用程序设计——(三)算例验证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海东 宋文硕 +2 位作者 龚亚琦 韩陆超 韦玉霞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1-218,共8页
在前两篇提出的通用计算公式、通用程序设计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求解弹性力学运动微分方程、传导方程、波动方程(含稳态和瞬态分析),给出了一至三维包括位移场、温度场、渗流场、声场、静电场和势流场等算例进行全面验证,涵盖了任意形状... 在前两篇提出的通用计算公式、通用程序设计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求解弹性力学运动微分方程、传导方程、波动方程(含稳态和瞬态分析),给出了一至三维包括位移场、温度场、渗流场、声场、静电场和势流场等算例进行全面验证,涵盖了任意形状和任意连接的网格、精确几何边界的模拟及本质边界条件的准确施加、高阶级数逼近、裂纹尖端附近解析级数的应用等独立覆盖流形法的特色功能。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级数流形元(级数元)”的新名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流形方法 独立覆盖 偏微分方程 级数解 网格剖分 精确几何 级数流形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江湖演变规律及其影响效应 被引量:1
11
作者 姚仕明 何子灿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受强人类活动和极端洪旱气候等因素综合影响,长江中下游江湖水沙情势、冲淤分布及江湖关系等均发生改变。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中下游干流年均输沙量大幅减少,减幅达70%~93%,年内流量过程总体有所坦化,但汛后因水库群蓄水而退水速率加快... 受强人类活动和极端洪旱气候等因素综合影响,长江中下游江湖水沙情势、冲淤分布及江湖关系等均发生改变。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中下游干流年均输沙量大幅减少,减幅达70%~93%,年内流量过程总体有所坦化,但汛后因水库群蓄水而退水速率加快;洞庭湖四水及荆江三口年均入湖径流量无明显变化,入湖沙量呈减少趋势,入湖年均水、沙量分别减少了9%和38%;鄱阳湖五河年均入湖水、沙量分别减少了2%和57%,出湖年均水、沙量分别增多了1%和5%。水沙过程的改变引起长江中下游冲淤格局变化,2003—2021年长江中下游河段累计冲刷50.3亿m^(3),年均冲刷量2.65亿m^(3);洞庭湖区由淤积转为微冲,荆江三口洪道以冲刷为主;鄱阳湖区总体上由淤转冲,入江水道冲刷下切明显。未来30 a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仍将保持冲刷态势,至2050年末宜昌至大通河段、荆江三口洪道累计冲刷量分别为35.8亿m^(3)和1.17亿m^(3),洞庭湖区呈微淤状态,鄱阳湖区呈微冲状态。基于长江中下游江湖冲淤新格局,从防洪、供水、航运、生态及涉水建筑物安全等5个方面,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江湖演变的影响效应,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输移 冲淤演变 江湖关系 影响效应 对策与建议 长江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p等b应力路径下堆石料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家军 王俊鹏 +3 位作者 周跃峰 万航 孙向军 韩冰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7-154,164,共9页
针对某典型筑坝堆石料,开展了系列等p等b应力路径下的真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探讨了球应力p、中主应力系数b和初始干密度ρ0对堆石料应力-应变规律、强度特性以及π平面上应力-应变增量方向非共轴特性的影响。在实测试验数据的基础上... 针对某典型筑坝堆石料,开展了系列等p等b应力路径下的真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探讨了球应力p、中主应力系数b和初始干密度ρ0对堆石料应力-应变规律、强度特性以及π平面上应力-应变增量方向非共轴特性的影响。在实测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考虑中主应力影响下常用强度准则对堆石料强度的适用性。结果表明:①随着球应力p与初始干密度ρ_(0)的增大,堆石料的初始剪切模量E_(i)与峰值强度q_(max)均随之增大。②球应力p增大会抑制剪胀特性;初始干密度高时试样更容易进入剪胀状态;随中主应力系数b的增大,峰值强度q_(max)减小,剪胀特性增强。③Lade-Duncan强度准则能够较好地描述堆石料的非线性强度特性。④试样初始剪切阶段,非共轴性最强,在试样接近失稳破坏时,应力应变增量方向逐渐趋于共轴。⑤非共轴性随着b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p的增大,非共轴性逐渐减弱;随着ρ_(0)的增大,非共轴性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料 真三轴试验 应力-应变关系 剪胀性 非共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河段顶管施工河床地表沉降影响规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盛松涛 安子玥 +1 位作者 周洪云 刘杰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3-141,共9页
过河段顶管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流固耦合下岩土体的重度增加、内聚力和内摩擦角降低,顶管施工中会进一步加剧土体的变形,甚至造成突水冒顶事故。以某市雨污分流工程的过河段顶管施工为依托,分析了河床地表沉降机理;运用COMSOL软件建... 过河段顶管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流固耦合下岩土体的重度增加、内聚力和内摩擦角降低,顶管施工中会进一步加剧土体的变形,甚至造成突水冒顶事故。以某市雨污分流工程的过河段顶管施工为依托,分析了河床地表沉降机理;运用COMSOL软件建立过河段顶管施工三维数值模型,采用强度折减法对岩土体的c、φ值进行折减;深入研究了过河段顶管施工周边土体的应力、河床地表沉降及管道直径、注浆压力和土体弹性模量等参数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河床地表沉降数值模拟结果与Peck经验公式吻合度较高;管道周围土体应力呈近“M”型分布,且距离管道越近,土体应力曲线更接近“M”型;管道直径越大,最大沉降越大且沉降槽越宽;注浆压力越大、弹性模量越小,顶管开挖对土体的扰动程度越大,河床地表沉降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施工 流固耦合 强度折减 地表沉降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蒸发公式的流域典型期潜在蒸发、径流的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宿辉 宋向旭 +3 位作者 周帅 武春晓 韩小庆 张晓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3,共8页
分析潜在蒸发、径流的时空变化对准确认识气候敏感区实际蒸发和水量平衡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但受全球气候年际、季节变化等影响,流域层面潜在蒸发、径流难以预测与评估。以气候敏感区黄河源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差分样本方法(CDSST)... 分析潜在蒸发、径流的时空变化对准确认识气候敏感区实际蒸发和水量平衡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但受全球气候年际、季节变化等影响,流域层面潜在蒸发、径流难以预测与评估。以气候敏感区黄河源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差分样本方法(CDSST)划分流域干湿状态为丰水年、枯水年和混合年,并构建了各状态下月尺度abcd水文模型,探究了4种潜在蒸发算法(Haregreaves、Makkink、Penman-Monteith和Jensen-Haise)不确定性对流域潜在蒸发、径流预测不确定性的影响;利用不均匀系数、集中度和相对变化幅度等水文指标,揭示了4种不同潜在蒸发算法对流域水资源预测的影响。结果表明:较1990年之前,流域呈干旱状态的年份增多(由4 a增至10 a),且丰水、枯水和混合年对应的年份个数占比分别为25.86%、24.14%和50%;同时,潜在蒸发算法不确定性改变了流域蒸发量和径流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对于科学掌握变环境下流域水文过程动态变化、区域水资源管理和生态恢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蒸发 径流不确定性 水资源 黄河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科学院院报》被国际知名数据库DOAJ收录
15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7-117,共1页
2025年5月,《长江科学院院报》(以下简称《院报》)正式被全球最大的开放获取期刊数据库DOAJ(瑞典开放存取期刊目录)收录,这是期刊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一步,标志着《院报》的质量控制和开放获取政策均达到国际标准,对进一步提升期刊的学术... 2025年5月,《长江科学院院报》(以下简称《院报》)正式被全球最大的开放获取期刊数据库DOAJ(瑞典开放存取期刊目录)收录,这是期刊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一步,标志着《院报》的质量控制和开放获取政策均达到国际标准,对进一步提升期刊的学术水平、宣传范围和国际影响力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科学院院报 开放获取期刊 DOAJ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碳减排的梯级水库蓄水期水碳多目标优化调度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研来 宁志昊 何鋆涛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4-202,共9页
考虑到当前梯级水库蓄水调度研究尚未开展碳减排调度,基于碳排放因子法提出了梯级水库蓄水期水碳多目标调度模型,制定了梯级水库提前蓄水策略,并以防洪风险最小化、发电量最大化和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小化为调度目标,采用NSGA-II求解调度... 考虑到当前梯级水库蓄水调度研究尚未开展碳减排调度,基于碳排放因子法提出了梯级水库蓄水期水碳多目标调度模型,制定了梯级水库提前蓄水策略,并以防洪风险最小化、发电量最大化和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小化为调度目标,采用NSGA-II求解调度模型推求了梯级水库蓄水期优化调度方案,在金沙江中下游6座水库与三峡水库组成的梯级水库开展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现行调度方案,优化调度方案集在防洪库容占用率为0~4.92%的情况下,发电量提升了7.23~40.26亿kW·h/a(0.65%~3.60%),弃水量减少了15.82~55.03亿m^(3)/a(6.45%~22.43%),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了38.55~45.63 Gg CO_(2e)/a(8.33%~9.85%),碳排放强度降低了0.39~0.47 kg CO_(2e)/(MW·h)(9.49%~11.44%),显著提升了梯级水库的发电量、抗旱供水能力并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研究成果为实现梯级水库蓄水期水碳协同调度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碳调度 蓄水调度 碳排放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梯级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科学院院报》入选“2025 BIBF精品期刊展”
17
作者 陈敏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F0003-F0003,共1页
2025年6月,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经中国期刊协会组织征集、严格评选,《长江科学院院报》(简称《院报》)入选“2025 BIBF精品期刊展”。
关键词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5 BIBF精品期刊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覆盖流形法的通用计算公式和通用程序设计——(一)通用计算公式 被引量:1
18
作者 苏海东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3-201,210,共10页
独立覆盖流形法是偏微分方程数值计算的新方法,在近似函数构造的基础层面上形成了偏微分方程的“分区级数解”,实现了有限元法及一些新方法的主要分析功能,在网格划分的灵活性、计算稳定性等方面还具有一些独特优势,但也意味着其计算公... 独立覆盖流形法是偏微分方程数值计算的新方法,在近似函数构造的基础层面上形成了偏微分方程的“分区级数解”,实现了有限元法及一些新方法的主要分析功能,在网格划分的灵活性、计算稳定性等方面还具有一些独特优势,但也意味着其计算公式和程序设计不同于现有方法。总结了近年来该方法在固体计算中的主要研究成果,归纳了一套简洁的通用计算公式,局部近似函数中的形函数表达为单位分解函数、坐标转换矩阵和级数矩阵的乘积,具体讨论了各种情况下的形函数及其求导方法,给出各种矩阵的表达式以及时间积分方法,用于求解弹性力学运动微分方程、传导方程、波动方程,包括一维至三维的稳态和瞬态分析和三类边界条件,涵盖了高阶级数、任意形状网格、精确几何边界模拟及本质边界条件的准确施加、裂纹尖端附近采用解析级数等特色功能。利用这些公式即可开展独立覆盖流形法通用程序的开发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微分方程 级数解 网格剖分 精确几何 独立覆盖 数值流形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岩隧洞约束混凝土箱型钢拱架支护承载特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书岭 王祥祥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约束混凝土箱型钢拱架是箱型钢和核心混凝土形成的组合拱架结构,也是有效控制软岩隧洞变形的一种新型支护形式,目前尚缺少关于这类拱架承载特性的研究工作。为此,推导了约束混凝土箱型截面压弯屈服判据,分析了该类型拱架的强度极限承载... 约束混凝土箱型钢拱架是箱型钢和核心混凝土形成的组合拱架结构,也是有效控制软岩隧洞变形的一种新型支护形式,目前尚缺少关于这类拱架承载特性的研究工作。为此,推导了约束混凝土箱型截面压弯屈服判据,分析了该类型拱架的强度极限承载力和结构稳定极限承载力,同时对比了约束混凝土箱型钢拱架、H型钢拱架、箱型钢拱架3种类型拱架的承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约束混凝土箱型钢拱架截面屈服判据值在同型号中最高,其轴压屈服强度极限平均为箱型截面的1.4倍、H型钢截面的2.2倍,纯弯屈服强度极限平均为箱型截面的1.1倍、H型钢截面的1.5倍;约束混凝土箱型钢拱架强度和结构稳定极限承载力均高于同型号箱型和H型钢拱架,强度极限承载力是箱型钢拱架的1.3~1.4倍、H型钢拱架的2.2~2.3倍;结构稳定极限承载力是箱型钢拱架的1.03~1.04倍、H型钢拱架的1.10~1.27倍。约束混凝土箱型钢拱架承载特性优势显著,能够为软岩隧洞提供更为可靠和高效的支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隧洞 约束混凝土箱型钢拱架 压弯屈服判据 强度极限承载力 结构稳定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司法协同创新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顾向一 窦梓宁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5,共7页
环境司法协同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有力抓手,长江流域作为生态巨系统,在司法保护理念及司法协同措施中均需突出强调流域特殊性。美丽中国建设对生态环境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长江流域内各省市在司法协同实践中积极探索,绩效斐然。但... 环境司法协同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有力抓手,长江流域作为生态巨系统,在司法保护理念及司法协同措施中均需突出强调流域特殊性。美丽中国建设对生态环境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长江流域内各省市在司法协同实践中积极探索,绩效斐然。但通过对沿江代表性省市环境司法实践样态的检视也可发现目前各地改革步调不一,焦点侧重不同,长江流域立法供给不足、审判机制建设不完善以及协同主体职责衔接不畅等问题凸现。立足长江流域整体性及系统性,通过流域共同立法的推动,流域环境司法专门化机构的设立以及司法与执法工作衔接长效化机制的健全可以有效创新长江流域环境治理司法协同机制,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平衡提供司法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环境治理 司法协同 生态保护 司法专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