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工业固废在道路与铁道路基工程中的高值化利用,助力双碳目标在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中的达成,采用钢渣、矿渣与2种脱硫产物(DP-1、DP-2)等工业固废制备再生胶凝固化剂。基于响应面法考察不同工业固废的交互作用并得到其最优组配。采...为实现工业固废在道路与铁道路基工程中的高值化利用,助力双碳目标在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中的达成,采用钢渣、矿渣与2种脱硫产物(DP-1、DP-2)等工业固废制备再生胶凝固化剂。基于响应面法考察不同工业固废的交互作用并得到其最优组配。采用最优组配下的固化剂对粉土进行改良固化,并表征本研究固化粉土微观结构。与水泥固化粉土作对比,探究了固化剂掺量、养护龄期对固化粉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规律,并分析2种固化粉土的矿物成分,探究再生胶凝固化剂的粉土固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7 d无侧限抗压强度(p_(usc))响应面模型经残差正态概率分布检验,模型可靠度较高。钢渣与矿渣、钢渣与DP-2交互作用对7 d p_(usc)值的影响极其显著,再生胶凝固化剂最优配比(%)为钢渣∶矿渣∶DP-1∶DP-2=52.1∶19.9∶19.5∶8.5。研究可知,固化粉土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在养护后期(28 d)与水泥固化粉土p_(usc)值、加州承载比值、水稳性能系数值、冻融循环系数值分别相差1.9%、0.5%、1.0%、2.3%。再生胶凝固化剂组分在碱性环境中发挥协同作用,水化产物交错生长填充了粉土颗粒之间的孔隙,从而提高了固化粉土的力学性能。同掺量的再生胶凝固化剂碳排放仅为水泥的1.66%,推荐再生胶凝固化剂路床固化工程最优掺量为6%~8%,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环保和社会意义。展开更多
科学的轨道交通出行模式分析是运营决策优化的重要依据。为挖掘城市轨道交通时空流动特征及其影响机理,提出一种基于非负张量分解的OD客流强度时空分布计算方法,采用融合SHAP归因分析的极端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科学的轨道交通出行模式分析是运营决策优化的重要依据。为挖掘城市轨道交通时空流动特征及其影响机理,提出一种基于非负张量分解的OD客流强度时空分布计算方法,采用融合SHAP归因分析的极端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对各模式OD客流强度进行拟合预测。使用城市轨道交通AFC(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 system,AFC)系统数据,从空间、时段以及出行日3个维度构建3阶客流OD张量,采用交替非负最小二乘法(alternating non negative least squares,ANLS)实现非负CP张量分解。基于张量分解结果,从北京轨道交通344个站点连续1周16266966条出行数据中,提取出晨高峰长距离通勤、早高峰中短通勤、平峰休闲中转出行、晚归出行4种出行模式的时、空分布特征。基于可解释性机器学习模型,对各模式OD客流进行预测。结果表明XGBoost与CatBoost、LightGBM、OLS相比更具优势。根据OD起终点站域环境特征,考虑起终点缓冲区内各类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量、小区住户数、房价、人口数量、站点偏离距离以及出行距离等指标,构建OD强度关联指标体系,解释各指标对OD客流强度的正负反馈效应。SHAP归因分析说明,居民更倾向于14站以内的中短途出行,并分别得到了就业类POI数目对晨、早通勤客流正向影响,以及餐饮类POI数目对休闲中转出行客流正向影响的临界阈值。该方法可为轨道交通精细化出行引导和客流组织提供数据支撑,优化城市轨道交通供需平衡及服务水平。展开更多
文摘为实现工业固废在道路与铁道路基工程中的高值化利用,助力双碳目标在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中的达成,采用钢渣、矿渣与2种脱硫产物(DP-1、DP-2)等工业固废制备再生胶凝固化剂。基于响应面法考察不同工业固废的交互作用并得到其最优组配。采用最优组配下的固化剂对粉土进行改良固化,并表征本研究固化粉土微观结构。与水泥固化粉土作对比,探究了固化剂掺量、养护龄期对固化粉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规律,并分析2种固化粉土的矿物成分,探究再生胶凝固化剂的粉土固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7 d无侧限抗压强度(p_(usc))响应面模型经残差正态概率分布检验,模型可靠度较高。钢渣与矿渣、钢渣与DP-2交互作用对7 d p_(usc)值的影响极其显著,再生胶凝固化剂最优配比(%)为钢渣∶矿渣∶DP-1∶DP-2=52.1∶19.9∶19.5∶8.5。研究可知,固化粉土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在养护后期(28 d)与水泥固化粉土p_(usc)值、加州承载比值、水稳性能系数值、冻融循环系数值分别相差1.9%、0.5%、1.0%、2.3%。再生胶凝固化剂组分在碱性环境中发挥协同作用,水化产物交错生长填充了粉土颗粒之间的孔隙,从而提高了固化粉土的力学性能。同掺量的再生胶凝固化剂碳排放仅为水泥的1.66%,推荐再生胶凝固化剂路床固化工程最优掺量为6%~8%,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环保和社会意义。
文摘科学的轨道交通出行模式分析是运营决策优化的重要依据。为挖掘城市轨道交通时空流动特征及其影响机理,提出一种基于非负张量分解的OD客流强度时空分布计算方法,采用融合SHAP归因分析的极端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对各模式OD客流强度进行拟合预测。使用城市轨道交通AFC(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 system,AFC)系统数据,从空间、时段以及出行日3个维度构建3阶客流OD张量,采用交替非负最小二乘法(alternating non negative least squares,ANLS)实现非负CP张量分解。基于张量分解结果,从北京轨道交通344个站点连续1周16266966条出行数据中,提取出晨高峰长距离通勤、早高峰中短通勤、平峰休闲中转出行、晚归出行4种出行模式的时、空分布特征。基于可解释性机器学习模型,对各模式OD客流进行预测。结果表明XGBoost与CatBoost、LightGBM、OLS相比更具优势。根据OD起终点站域环境特征,考虑起终点缓冲区内各类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量、小区住户数、房价、人口数量、站点偏离距离以及出行距离等指标,构建OD强度关联指标体系,解释各指标对OD客流强度的正负反馈效应。SHAP归因分析说明,居民更倾向于14站以内的中短途出行,并分别得到了就业类POI数目对晨、早通勤客流正向影响,以及餐饮类POI数目对休闲中转出行客流正向影响的临界阈值。该方法可为轨道交通精细化出行引导和客流组织提供数据支撑,优化城市轨道交通供需平衡及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