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2,92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声明
1
作者 《铁道建筑》编辑部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25,共1页
据有关方面反映并经编辑部核实,一些不法分子假冒《铁道建筑》杂志社名义,以虚假网站形式,仿冒本刊主办单位、主编、征稿须知等等信息欺骗广大作者。现有关部门已就此介入调查,通过法律途径向假冒者追究相应的责任,维护科技出版秩序,维... 据有关方面反映并经编辑部核实,一些不法分子假冒《铁道建筑》杂志社名义,以虚假网站形式,仿冒本刊主办单位、主编、征稿须知等等信息欺骗广大作者。现有关部门已就此介入调查,通过法律途径向假冒者追究相应的责任,维护科技出版秩序,维护本刊和作者、读者的权益。《铁道建筑》编辑部唯一使用的采编网站是由“中国知网”提供并维护的,其网址为http://tdjz.cbpt.cnki.net。本刊从未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以任何形式代理本刊征稿、审稿等业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建筑 征稿 科技出版秩序 假冒 声明 采编网站 审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明
2
作者 《铁道建筑》编辑部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2,共1页
据有关方面反映并经编辑部核实,一些不法分子假冒《铁道建筑》杂志社名义,以虚假网站形式,仿冒本刊主办单位、主编、征稿须知等等信息欺骗广大作者。现有关部门已就此介入调查,通过法律途径向假冒者追究相应的责任,维护科技出版秩序,维... 据有关方面反映并经编辑部核实,一些不法分子假冒《铁道建筑》杂志社名义,以虚假网站形式,仿冒本刊主办单位、主编、征稿须知等等信息欺骗广大作者。现有关部门已就此介入调查,通过法律途径向假冒者追究相应的责任,维护科技出版秩序,维护本刊和作者、读者的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建筑 信息欺骗 介入调查 出版秩序 假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明
3
作者 《铁道建筑》编辑部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56,共1页
据有关方面反映并经编辑部核实,一些不法分子假冒《铁道建筑》杂志社名义,以虚假网站形式,仿冒本刊主办单位、主编、征稿须知等等信息欺骗广大作者。现有关部门已就此介入调查,通过法律途径向假冒者追究相应的责任,维护科技出版秩序,维... 据有关方面反映并经编辑部核实,一些不法分子假冒《铁道建筑》杂志社名义,以虚假网站形式,仿冒本刊主办单位、主编、征稿须知等等信息欺骗广大作者。现有关部门已就此介入调查,通过法律途径向假冒者追究相应的责任,维护科技出版秩序,维护本刊和作者、读者的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办单位 铁道建筑杂志社 不法分子 假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曲线不同位置轮轨界面综合摩擦因数优化
4
作者 朱爱华 张财胜 +3 位作者 张帆 杨建伟 白堂博 张骄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56,共8页
针对地铁小半径曲线轮轨精准润滑技术,考虑不同轨顶与轨侧摩擦因数匹配工况,对地铁曲线不同位置的轮轨界面综合摩擦因数进行优化。在SIMPACK中建立地铁车辆动力学模型,引入轮轨界面综合摩擦因数管理模型,分析曲线不同位置轨顶与轨侧摩... 针对地铁小半径曲线轮轨精准润滑技术,考虑不同轨顶与轨侧摩擦因数匹配工况,对地铁曲线不同位置的轮轨界面综合摩擦因数进行优化。在SIMPACK中建立地铁车辆动力学模型,引入轮轨界面综合摩擦因数管理模型,分析曲线不同位置轨顶与轨侧摩擦因数匹配工况对轮轨磨耗性能、轮对冲角、表面疲劳指数和脱轨系数的影响规律。使用熵权TOPSIS法对4个评价指标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实现曲线不同位置的轮轨界面综合摩擦因数优化。结果表明:缓中点Ⅰ、缓圆点和曲中点的综合性能同时受轨顶和轨侧摩擦因数的影响,圆缓点的综合性能主要受轨侧摩擦因数的影响,缓中点Ⅱ的综合性能主要受轨顶摩擦因数的影响;缓中点Ⅰ、缓圆点、曲中点、圆缓点和缓中点Ⅱ的最佳摩擦因数组合(轨顶摩擦因数/轨侧摩擦因数)分别为0.20/0.35、0.20/0.10、0.25/0.10、0.20/0.20和0.20/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综合摩擦因数 模型试验 轮轨界面 优化 轨顶 轨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动力系数的市域(郊)铁路基床结构设计
5
作者 丁光文 姚成志 +2 位作者 尧俊凯 姚洪锡 杭红星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19,共6页
完善低设计速度铁路基床结构设计方法对市域(郊)铁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调研结合大量实测路基动应力提出200 km/h及以下路基表面动应力取值方法;其次,基于优化动力系数计算路基动应力,按照列车荷载产生的动应力与自重应力之比为0.2... 完善低设计速度铁路基床结构设计方法对市域(郊)铁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调研结合大量实测路基动应力提出200 km/h及以下路基表面动应力取值方法;其次,基于优化动力系数计算路基动应力,按照列车荷载产生的动应力与自重应力之比为0.2的原则确定基床厚度。结果表明:市域(郊)铁路行车速度80~200 km/h时路基动力系数可在1.05~1.35间线性插值,5~80 km/h动力系数取1.05,5 km/h以下动力系数取1.00。与TB 10624—2020《市域(郊)铁路设计规范》相比,对于市域(郊)铁路有砟轨道路基,正线及与正线处于同一路基的配线,设计速度120~160 km/h时基床底层厚度可减小0.13~0.19 m;对于双块式无砟轨道路基,正线及与正线处于同一路基的配线,设计速度120~160 km/h时基床底层厚度可减小0.13~0.24 m,与正线分开设置的配线基床底层厚度可减小0.3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动力系数 理论分析 现场试验 基床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槽形钢箱梁-混凝土桥面板组合梁斜拉桥整体受力特性与截面刚度分配
6
作者 李晓斌 宋汶灵 +4 位作者 谢明志 张勇 杨灯 包杰 曾甲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3,共7页
泉州湾跨海大桥主桥全联主梁采用槽形钢箱梁-混凝土桥面板组合结构,在高速铁路大跨度跨海斜拉桥中系首次采用。为探明槽形钢箱梁-混凝土桥面板组合主梁沿纵桥向的静力受力特点,建立主桥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开展主桥在不同荷载组合作用... 泉州湾跨海大桥主桥全联主梁采用槽形钢箱梁-混凝土桥面板组合结构,在高速铁路大跨度跨海斜拉桥中系首次采用。为探明槽形钢箱梁-混凝土桥面板组合主梁沿纵桥向的静力受力特点,建立主桥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开展主桥在不同荷载组合作用下的静力响应分析,揭示刚度分配和一期压重对主梁受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荷载组合作用下,截面应力峰值均出现在主墩及辅助墩处;主墩处主梁截面承受的轴向压力及负弯矩最大,辅助墩处主梁截面承受的竖向剪力最大,负弯矩较大,该处钢箱梁截面的正应力水平最高,尤其是钢箱梁顶缘的正应力水平远高于主墩处。综合分析主梁截面刚度及其分布情况、内力和应力分布情况,以及一期压重混凝土板对主梁受力的影响,辅助墩处主梁截面为最不利受力位置,其受力状态更加需要关注。与普通组合梁相比,槽形钢箱梁-混凝土桥面板组合梁的构件在工厂预制,可以在海湾深水区装配化实现快速建造,在工程经济性、抗风性能、海湾深水施工条件、高速列车行车性能适应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应用前景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形钢-混组合梁 斜拉桥 有限元法 静力行为 刚度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速磁浮列车-轨道-T构梁耦合振动
7
作者 娄会彬 魏凌云 +3 位作者 彭也也 魏高恒 龚俊虎 赵春发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88,共6页
为评估中低速磁浮列车在大跨度T构梁上的走行性能,建立了磁浮列车-轨道-T构梁耦合动力学模型。该模型由考虑了PID控制系统的磁浮车辆动力学模型、T构梁和轨道有限元模型组成。基于该模型仿真计算了20~160 km/h速度下磁浮车-轨-桥耦合系... 为评估中低速磁浮列车在大跨度T构梁上的走行性能,建立了磁浮列车-轨道-T构梁耦合动力学模型。该模型由考虑了PID控制系统的磁浮车辆动力学模型、T构梁和轨道有限元模型组成。基于该模型仿真计算了20~160 km/h速度下磁浮车-轨-桥耦合系统的动力学响应,研究了行车速度对车-桥系统动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车-桥系统动力学响应均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在160 km/h处取得最大值。梁体和轨排竖向位移随速度变化较小,跨中处梁体最大竖向位移为2.39 mm,梁体竖向加速度最大值为0.14 m/s^(2)。车体前端竖向加速度取得最大值0.49 m/s^(2),悬浮间隙波动量最大值可达2.28 mm。随着速度的增大,车辆乘坐舒适性逐渐降低,但在20~160 km/h范围内磁浮列车运行平稳性等级仍为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浮列车 电磁悬浮 T构梁 数值仿真 车-桥耦合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构梁温度和收缩徐变效应对磁浮车-轨-桥耦合振动的影响
8
作者 娄会彬 彭也也 +3 位作者 赵春发 冯洋 魏高恒 魏凌云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98,共6页
T构梁在长期服役过程中易受到温度和收缩徐变效应的影响而发生较大变形,而中低速磁浮交通对轨道梁的变形等要求十分严格。本文建立了细致的T构梁有限元模型及包含PID(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反馈控制的6节编组中低速磁浮车... T构梁在长期服役过程中易受到温度和收缩徐变效应的影响而发生较大变形,而中低速磁浮交通对轨道梁的变形等要求十分严格。本文建立了细致的T构梁有限元模型及包含PID(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反馈控制的6节编组中低速磁浮车辆动力学模型,仿真计算了考虑T构梁温度和收缩徐变前后,磁浮车辆以20~160 km/h速度通过T构梁时车-轨-桥耦合系统的动力学响应。结果表明:考虑T构梁20℃升温温差和10年收缩徐变后,F轨轨面形成了9.47 mm的静态几何不平顺。磁浮车辆以160 km/h通过T构梁时,F轨竖向振动加速度幅值比不考虑温度、收缩徐变工况下增加显著,增幅为10.0%,轨道梁动挠度和竖向加速度变化甚微,车体竖向加速度增幅为44.2%。车-轨-桥系统动力学响应随车速增加而增大,在160 km/h时取得最大值。梁体最大竖向振动加速度为0.11 m/s^(2),车体最大竖向振动加速度为0.59 m/s~2,悬浮间隙波动幅值达2.53 mm。车辆Sperling平稳性指标随车速提高而增大,最大值为2.42,乘坐舒适性等级仍为优秀。T构梁的温度和收缩徐变主要影响车辆高速运行时的平稳性和舒适性,该T构梁能满足磁浮车辆的安全平稳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构梁 中低速磁浮车辆 仿真计算 温度和收缩徐变效应 耦合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装配式钢结构便梁支墩的力学性能
9
作者 朱兆斌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2-88,共7页
对金温客货共线铁路(金华—温州)下穿涵洞顶推施工时的传统混凝土结构铁路通用便梁支墩进行设计和优化,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钢结构便梁支墩结构。基于相似理论,设计制作了新型装配式钢结构便梁支墩1∶4缩尺结构模型试件并进行静力加载试... 对金温客货共线铁路(金华—温州)下穿涵洞顶推施工时的传统混凝土结构铁路通用便梁支墩进行设计和优化,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钢结构便梁支墩结构。基于相似理论,设计制作了新型装配式钢结构便梁支墩1∶4缩尺结构模型试件并进行静力加载试验。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构建新型装配化钢构件桥墩的非线性有限元仿真模型,并通过对比模拟输出与试验数据进行评估与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整体稳定性好,母板连接处出现剪切破坏,须进行加强;栓接节点处的传力机理表现出了明显的层次性和局部集中性,底部和腹板中性轴以下的螺栓孔对结构的承载能力起主导作用;试验加载过程中,结构母板螺栓孔发生局部冲切,其应力水平接近Q345的屈服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客货共线铁路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便梁支墩 装配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接软土基坑高铁桥梁变形的轴力伺服主动控制方法
10
作者 涂启柱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6-141,共6页
近接运营高铁桥梁的深基坑工程日益增多,而高铁桥梁变形的控制标准极为严格,仅通过加强基坑变形被动控制措施,很难实现毫米级变形控制目标。本文依托一近接高铁桥梁软土深基坑工程,提出高铁桥梁变形的轴力伺服直接与间接两种主动控制方... 近接运营高铁桥梁的深基坑工程日益增多,而高铁桥梁变形的控制标准极为严格,仅通过加强基坑变形被动控制措施,很难实现毫米级变形控制目标。本文依托一近接高铁桥梁软土深基坑工程,提出高铁桥梁变形的轴力伺服直接与间接两种主动控制方法,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基坑施工过程中两种轴力伺服主动控制方法通过适时调整伺服轴力均能严格控制高铁桥梁墩台与桩基变形;随着基坑开挖两种轴力伺服主动控制方法所需施加的轴力近似呈线性增长,轴力伺服间接控制方法所需施加的轴力约是轴力伺服直接控制方法的2.0倍;基坑地下连续墙与排桩组成的门式刚架结构能够有效承担轴力伺服控制方法施加的轴力,减少对围护结构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桥梁 软土深基坑 间接控制 直接控制 轴力伺服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工程装配化重力式生态挡土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11
作者 李巍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6-141,共6页
针对传统重力式挡土墙采用现浇施工存在施工周期长、受外部环境影响大、可绿化性差、预制化程度低等缺点,依托某铁路工程项目提出了一种装配化重力式生态挡土墙。该挡土墙由钢筋混凝土预制墙体及回填填料组成,钢筋混凝土预制墙体承装压... 针对传统重力式挡土墙采用现浇施工存在施工周期长、受外部环境影响大、可绿化性差、预制化程度低等缺点,依托某铁路工程项目提出了一种装配化重力式生态挡土墙。该挡土墙由钢筋混凝土预制墙体及回填填料组成,钢筋混凝土预制墙体承装压重材料,预制钢筋混凝土墙体和墙体空腔内回填填料组成重力式挡墙共同抵抗墙后土压力。本文采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分析和工程应用,研究了装配化重力式生态挡土墙的结构设计、受力计算分析、施工流程与技术要求等关键问题,发现:稳定性验算方法与传统重力式挡土墙一致,可采用有限元法进行墙体结构强度、配筋计算以及最大裂缝宽度验算;工程案例表明装配化重力式生态挡土墙结构强度高、质量可靠、回填材料成本低、绿化效果好,可为类似的装配化挡土墙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装配化 理论计算 数值模拟分析 重力式挡土墙 稳定性 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荷载变速对斜拉桥纵向共振响应影响研究
12
作者 吕龙 余帅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6,共9页
以一座大跨度铁路斜拉桥为背景,建立桥梁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桥梁结构动力响应随移动荷载速度的变化规律,得到变速效应对桥梁结构动力响应影响规律。研究移动荷载数量对斜拉桥纵向振动响应的影响,讨论黏滞阻尼器对斜拉桥纵向动力响... 以一座大跨度铁路斜拉桥为背景,建立桥梁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桥梁结构动力响应随移动荷载速度的变化规律,得到变速效应对桥梁结构动力响应影响规律。研究移动荷载数量对斜拉桥纵向振动响应的影响,讨论黏滞阻尼器对斜拉桥纵向动力响应及减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移动竖向荷载导致的斜拉桥纵向振动响应不能忽视,不同加速度的移动荷载作用下斜拉桥均出现纵向共振现象,移动荷载变速过桥对共振速度影响显著;移动荷载数量对主梁位移随速度变化规律的影响不显著;设置黏滞阻尼器的斜拉桥纵向共振现象受到抑制,黏滞阻尼器对主梁纵向位移减振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纵向共振 数值计算 移动荷载 黏滞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 的高速车辆-道岔动力学响应预测
13
作者 刘采薇 赖军 +3 位作者 方嘉晟 徐井芒 闫正 王平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40,共8页
为了提高高速车辆-道岔复杂动力学响应的仿真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构建了基于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网络的动力学响应预测模型。首先,利用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生成不同水平不平顺状态下的轮轨垂向力样本。然后,将水平... 为了提高高速车辆-道岔复杂动力学响应的仿真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构建了基于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网络的动力学响应预测模型。首先,利用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生成不同水平不平顺状态下的轮轨垂向力样本。然后,将水平不平顺幅值作为模型输入,轮轨垂向力作为输出,引入dropout参数,训练LSTM网络并采用均方误差和决定系数来评价模型性能。最后,基于计算结果分析轮重减载率和统计超限概率。结果表明:本文搭建的LSTM网络在训练轮次达到5000次后,均方误差基本稳定在0.00267,测试集的决定系数为0.903,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用于预测不平顺状态下的车辆-道岔动力学响应;与传统动力学模型计算相比,LSTM模型计算效率提高了约26倍,大幅提高了计算效率且计算精度达到要求;水平不平顺幅值达到6 mm时,超限概率达到了9.08%,超过了容许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道岔 预测模型 数值计算 LSTM网络 超限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中栓钉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14
作者 乐思韬 肖林 +2 位作者 詹刚毅 韦建刚 刘建红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3,共7页
通过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ECC)中栓钉推出试验,得到ECC中栓钉的破坏模式、应变分布、荷载-滑移曲线等行为特征。结合既有ECC中栓钉的试验研究结果,对ECC中栓钉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并评估既有栓钉承载... 通过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ECC)中栓钉推出试验,得到ECC中栓钉的破坏模式、应变分布、荷载-滑移曲线等行为特征。结合既有ECC中栓钉的试验研究结果,对ECC中栓钉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并评估既有栓钉承载力计算公式的适用性。针对ECC中短栓钉可能发生拔出破坏的特点,开展ECC中栓钉长度的参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ECC中栓钉较容易发生弯剪破坏;当ECC强度较低时可能发生栓钉拔出破坏;ECC中栓钉的极限承载力、设计承载力、抗剪刚度劣于相同强度的普通混凝土,但延性系数比普通混凝土高;ECC强度对栓钉承载力有较大影响,现有承载力计算公式对ECC中栓钉的适用性较差;为防止栓钉发生拔出破坏,建议钢-ECC组合梁中栓钉长度取9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钉 ECC 力学性能 试验研究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细化无砟轨道模型的路基不均匀沉降影响研究
15
作者 王健壹 余浩伟 +1 位作者 朱胜阳 王开云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2,共8页
为研究路基不均匀沉降对无砟轨道变形损伤的影响,建立包含结构配筋和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精细化非线性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了路基不均匀沉降作用位置、波长和幅值对轨道结构变形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路基不均匀... 为研究路基不均匀沉降对无砟轨道变形损伤的影响,建立包含结构配筋和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精细化非线性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了路基不均匀沉降作用位置、波长和幅值对轨道结构变形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路基不均匀沉降作用位置对于结构损伤变形影响差异较大;路基不均匀沉降发生在底座板伸缩缝部位,底座板最早出现宏观裂纹,且相同条件下该位置钢轨变形最大;沉降发生在底座板板端附近,复合板与底座板之间离缝较大,底座板从开始损伤到产生宏观裂纹演化进程较长;损伤出现在底座板凹槽处,演化进程所需沉降幅值超过6 mm;底座板与基床表层之间离缝随路基不均匀沉降波长的增大而减小,随沉降幅值的增大而增大;随路基不均匀沉降波长增大,复合板与底座板之间离缝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对于10 m波长最为敏感;路基不均匀沉降幅值增大,结构层间离缝、损伤情况均劣化,在幅值初始增长时钢轨峰值变形增幅较大,沉降幅值达10 mm后钢轨峰值变形在0.5 mm范围内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 有限元分析 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 路基不均匀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岩地层盾构切削桩基沉降规律及加固技术
16
作者 李海波 张昕阳 +3 位作者 孙天赦 罗辉平 刘君 申玉生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100,共6页
盾构下穿建(构)筑物桩基,必要时采用直接切削桩基的方式通过。为分析泥岩地层盾构切桩施工过程对地表沉降和桩顶沉降的影响,探究多种加固措施对沉降控制的有效性,依托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四川师大站—娇子立交站区间盾构隧道工程,开展泥... 盾构下穿建(构)筑物桩基,必要时采用直接切削桩基的方式通过。为分析泥岩地层盾构切桩施工过程对地表沉降和桩顶沉降的影响,探究多种加固措施对沉降控制的有效性,依托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四川师大站—娇子立交站区间盾构隧道工程,开展泥岩地层下盾构隧道切削桥梁桩基技术研究,对比分析了多种加固措施下桩顶沉降及地表沉降控制效果,提出建议方案并开展现场工程应用。结果表明:盾构切桩对地表沉降和桩基沉降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切桩阶段和盾尾脱出阶段,地表最大沉降为14.72 mm,桩顶最大沉降为22.49 mm;洞内径向注浆、袖阀管注浆、桩基托换等加固措施均能不同程度降低地表沉降和桩顶沉降,其中桩基托换的效果最优,能降低80%以上的地表沉降,桩顶沉降可降低至1.24 mm;提出桩基托换技术方案,现场实测桩顶沉降数据与研究结果一致性较好(误差0.5 mm左右),说明泥岩地层盾构切桩与桩基托换技术方案均是有效的。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泥岩地层 桥梁桩基 切削桩基 桩顶沉降 数值模拟 地基加固 桩基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屏障几何参数对桥上磁浮列车气动力的影响
17
作者 马凌峰 孙体佳 +2 位作者 汪斌 邓钢 李永乐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7-82,共6页
常导高速磁浮列车外包轨道,其侧风气动力无法直接参考现有轮轨列车的气动力。风屏障是保障桥上磁浮列车高速行驶的一种重要手段,其几何参数的选定尤为重要。本文以侧风气动力为研究对象,建立常导磁浮列车-桥梁侧风气动数值分析模型,研... 常导高速磁浮列车外包轨道,其侧风气动力无法直接参考现有轮轨列车的气动力。风屏障是保障桥上磁浮列车高速行驶的一种重要手段,其几何参数的选定尤为重要。本文以侧风气动力为研究对象,建立常导磁浮列车-桥梁侧风气动数值分析模型,研究格栅型风屏障透风率、高度对箱形磁浮梁及桥上磁浮列车气动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风屏障增大了磁浮桥梁的迎风面积,使得桥梁阻力系数增大;消除了迎风侧轨道与桥面板的负压区,使得桥梁升力系数减小;在风屏障的影响下,磁浮桥梁阻力系数、正风攻角升力系数、力矩系数对攻角的敏感性降低。增设风屏障后,列车附近区域风速减小,单独磁浮列车及双车布置迎风侧磁浮列车气动力系数下降明显;随着风屏障高度的增加或透风率的降低,磁浮车辆的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持续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箱梁 风屏障 数值模拟 侧风 磁浮列车 气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铁路12号减振道岔刚度均匀化研究
18
作者 任西冲 胡佳怡 +2 位作者 李秋义 徐井芒 郑兆光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2,共7页
为减轻市域铁路12号道岔区因轨道刚度不均匀所造成的结构振动,考虑市域铁路中等减振需求及区间线路刚度取值,通过有限元法建立了市域铁路12号减振道岔的刚度计算模型,模型中充分考虑了铁垫板、扣件系统、钢轨类型等道岔结构非线性因素... 为减轻市域铁路12号道岔区因轨道刚度不均匀所造成的结构振动,考虑市域铁路中等减振需求及区间线路刚度取值,通过有限元法建立了市域铁路12号减振道岔的刚度计算模型,模型中充分考虑了铁垫板、扣件系统、钢轨类型等道岔结构非线性因素的影响,研究轨道刚度分布规律。根据市域铁路的运行条件,通过合理设置板下胶垫刚度,在满足提出的均匀化准则前提下,将整个道岔区分为四个分区进行均匀化方案设计。结果表明:市域铁路12号减振道岔的轨道刚度在纵向分布上表现出显著的不均匀性,其中辙叉部分的最大刚度约为连接部分最小刚度的1.8倍;通过合理刚度设计,直股、侧股线路的轨道刚度在纵向、横向的平顺性显著提高,轨道整体刚度、里轨与基本轨的整体刚度比、纵向刚度变化率、钢轨挠度变化率的最大值均大幅降低,其中里轨的钢轨纵向刚度变化率最大值从183.2%减至111.5%,钢轨挠度变化率全部降至0.3 mm/m以下,满足市域铁路的运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铁路 轨道刚度 数值计算 减振道岔 均匀化 板下胶垫刚度 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M 隧道工程数据预处理软件开发及应用
19
作者 肖浩汉 皮进 +2 位作者 张雯 曹瑞琅 于洪涛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105,共7页
针对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TBM)施工数据的海量性、多源性、异构性、低价值密度等问题,通过对多个TBM隧道项目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运用阈值设定、统计分析及机器学习技术,构建了数据集成预处理方法,并研发了一套TBM‑Process... 针对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TBM)施工数据的海量性、多源性、异构性、低价值密度等问题,通过对多个TBM隧道项目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运用阈值设定、统计分析及机器学习技术,构建了数据集成预处理方法,并研发了一套TBM‑Processing数据预处理软件。该软件可以实现有效数据筛选、异常掘进段落识别、掘进参数降噪等功能。将软件应用于相关工程的塌方风险识别、扭矩贯入指标预测和掘进速度预测,并对处理前后的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较预处理前的数据相比,预处理后的数据离散程度降低,预测模型精确度提升,不良地质条件识别误差减少。研究成果可为不同工程背景下TBM掘进数据预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TBM 数据预处理 软件开发 机器学习 场景预测 数字孪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镜扫描技术的重载铁路钢轨打磨砂轮切削能力研究
20
作者 王文刚 孙静涵 +2 位作者 胡猛 王章 许玉德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6,共7页
为了分析重载铁路钢轨打磨砂轮的切削能力,将钢轨廓形与打磨砂轮的位置进行参数化表示,提出了钢轨打磨砂轮切削能力定量化评价方法;对新旧打磨砂轮进行取样,基于电镜扫描技术分析了新旧钢轨打磨砂轮颗粒的细观分布特性;结合Johnson-Coo... 为了分析重载铁路钢轨打磨砂轮的切削能力,将钢轨廓形与打磨砂轮的位置进行参数化表示,提出了钢轨打磨砂轮切削能力定量化评价方法;对新旧打磨砂轮进行取样,基于电镜扫描技术分析了新旧钢轨打磨砂轮颗粒的细观分布特性;结合Johnson-Cook本构方程建立了钢轨打磨砂轮切削钢轨的数值仿真模型,分析了打磨砂轮使用状况、打磨转速以及打磨速度对钢轨打磨砂轮切削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钢轨打磨砂轮在使用过程中会导致磨粒数量减少以及面积和周长增大,新旧磨粒的短长轴比均集中于0.5~0.8,磨粒形态无较明显变化;砂轮的细观特性对其切削能力有显著的影响,打磨砂轮的使用、打磨转速的减少以及打磨速度的增大都会降低打磨砂轮对钢轨的切削能力,钢轨的表面粗糙度会也会进一步提高。在实际打磨环节中,建议将砂轮的切削能力作为阈值条件判断是否需要更换钢轨打磨砂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打磨 砂轮 切削能力 电镜扫描 细观特性 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