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2,530篇文章
< 1 2 1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元数据的BIM实体结构分解与自动编码研究
1
作者 陈萍 铁路技术创新 2025年第2期50-54,共5页
针对铁路项目在设计、施工阶段模型信息交付数据语义不一致、数据格式不统一、模型传递信息利用率低等问题,通过分析工程各阶段BIM模型的编码体系,提出一种基于铁路元数据的实体结构分解及编码方案。基于Revit研发BIM模型构件自动编码... 针对铁路项目在设计、施工阶段模型信息交付数据语义不一致、数据格式不统一、模型传递信息利用率低等问题,通过分析工程各阶段BIM模型的编码体系,提出一种基于铁路元数据的实体结构分解及编码方案。基于Revit研发BIM模型构件自动编码和赋码的工具,为铁路不同专业提供统一构件自动编码入口,实现元数据编码准确赋值、不遗漏。利用现有标准和规范体系,使BIM模型与各方面数据统一元素含义和关联关系,不仅拓展了铁路元数据的应用价值,同时为深化BIM技术应用,加强BIM与业务融合提供了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元数据 数据交付 数据共享 IFD标准 结构分解 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客车轮轴智能检修系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权绍春 闫巍 铁路技术创新 2025年第1期48-54,共7页
铁路客车轮轴作为铁路客车的关键核心部件,其技术状况对旅客列车的运行安全与品质有着重大影响。为此,轮轴的检修成为客车检修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全路客车轮轴轴箱装置的检修模式较为陈旧,无法满足新标准对铁路客车轮轴检修的高要求、... 铁路客车轮轴作为铁路客车的关键核心部件,其技术状况对旅客列车的运行安全与品质有着重大影响。为此,轮轴的检修成为客车检修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全路客车轮轴轴箱装置的检修模式较为陈旧,无法满足新标准对铁路客车轮轴检修的高要求、严要求。提升轮轴检修的信息化与自动化系统设备,能够有效提高检修质量和效率。铁路客车轮轴智能检修系统由轮对检修系统、轴承检修系统、附属配件检修系统以及数据分析系统等部分组成。通过对轮对、轴承和配件使用二维码,并采用工位作业与机器人作业相结合的模式,实现检修全过程的数据上传与分析。引入轮轴检修信息化、自动化系统设备,开启了新时代铁路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的检修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车 轮轴检修 机器人 信息化 智能化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工程线路实景空间快速建模系统应用
3
作者 倪苇 刘彦明 铁路技术创新 2025年第2期98-103,共6页
为解决在传统二维矢量图中展示铁路线路设计方案缺乏立体感、无法直观表达设计意图的问题,对三维符号库参数化建模、路桥隧工程模型与大范围三维实景地形自动化融合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围绕关键技术,基于SuperMap iObjects.Net GIS组... 为解决在传统二维矢量图中展示铁路线路设计方案缺乏立体感、无法直观表达设计意图的问题,对三维符号库参数化建模、路桥隧工程模型与大范围三维实景地形自动化融合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围绕关键技术,基于SuperMap iObjects.Net GIS组件,开发了铁路工程线路实景空间快速建模系统。通过系统开发的功能模块,可实现在三维地形场景中工程模型的快速创建、成果展示等功能。通过应用案例验证,该系统可满足铁路设计人员对线路方案三维可视化的基本需求,提供更好的用户交互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实景空间 快速建模 可视化 功能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路基BIM正向设计技术研究
4
作者 靳猛 铁路技术创新 2025年第2期69-74,共6页
针对铁路路基设计信息化需求,研究了铁路路基BIM正向设计技术,利用在BIM设计平台创建的铁路路基信息模型直接生成专业设计图及数量表,完成铁路路基设计。通过对铁路路基BIM正向设计各个环节的研究,分析了传统CAD设计与BIM设计的特点以... 针对铁路路基设计信息化需求,研究了铁路路基BIM正向设计技术,利用在BIM设计平台创建的铁路路基信息模型直接生成专业设计图及数量表,完成铁路路基设计。通过对铁路路基BIM正向设计各个环节的研究,分析了传统CAD设计与BIM设计的特点以及路基BIM设计的特殊性,通过对铁路路基BIM正向设计技术路线的分析、正向设计的项目实践,结合路基专业特点,对铁路路基BIM正向设计在项目应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为铁路路基BIM正向设计技术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正向设计 BIM设计 BIM模型 全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公网覆盖施工现场列车远程预警关键技术及系统设计
5
作者 申光 祝玉成 +3 位作者 范守信 贾建新 程泽钰 薛瑞星 铁路技术创新 2025年第1期126-131,142,共7页
在无公网覆盖的施工现场,传统通信手段无法保证预警信息及时有效下达,降低了施工技术防护手段的可靠性。针对上述问题,重点研究设计融合北斗短报文、天通卫星、4G/5G、LoRa的多模通信终端,并结合应用北斗定位技术和GIS地理信息系统,构... 在无公网覆盖的施工现场,传统通信手段无法保证预警信息及时有效下达,降低了施工技术防护手段的可靠性。针对上述问题,重点研究设计融合北斗短报文、天通卫星、4G/5G、LoRa的多模通信终端,并结合应用北斗定位技术和GIS地理信息系统,构建施工现场列车远程预警系统。系统采用基于卫星和LoRa自组网的通信技术,实现无公网覆盖下的信息即时传递,以及通过北斗定位+惯性导航模块对隧道、明洞等无卫星信号场景进行补足后实现位置信息获取,可保障预警信息传递的可靠性、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在施工现场配置具备北斗定位及LoRa通信的声光报警装置,可确保施工现场能够及时响应预警,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短报文 天通卫星 LoRa 北斗定位 GIS 列车远程预警 多模态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提质改造工程信息化应用研究与实践
6
作者 刘伟 郭祥 +3 位作者 解亚龙 俸凰 崔桐赫 张景然 铁路技术创新 2025年第2期12-18,共7页
铁路提质改造工程是我国铁路工程建设的重点发力方向之一,为提高铁路工程的管理效能与建设质量,研究探索信息化技术在该类工程中的系统化应用路径。通过分析贵广高铁等典型案例,构建多维度信息化应用体系:安全管理中采用多种监测系统,... 铁路提质改造工程是我国铁路工程建设的重点发力方向之一,为提高铁路工程的管理效能与建设质量,研究探索信息化技术在该类工程中的系统化应用路径。通过分析贵广高铁等典型案例,构建多维度信息化应用体系:安全管理中采用多种监测系统,实现隐患实时预警与整改闭环;质量管理中运用多种先进技术,增强质量控制的精准度与可追溯性;借助BIM技术和无人机航拍优化进度监控;利用实名制和定位系统加强人员管理;通过环境监测与动态验收信息化,保障施工环境安全和验收效率。实践表明,该体系有效提升了工程管理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可为同类工程信息化转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提质改造 信息化 监测 BIM 无人机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m钢轨辊道线上轨平移系统研制与应用
7
作者 朱弘志 铁路技术创新 2025年第1期91-99,共9页
焊轨基地100 m钢轨转运主要采用吊运模式,包括卸车作业和上轨作业,存在卸车与上轨作业冲突、吊轨定位慢和撞击风险、作业环境差以及手动挂轨导致的人员安全风险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需重新设计上轨作业流程,改变上轨作业方式,研制10... 焊轨基地100 m钢轨转运主要采用吊运模式,包括卸车作业和上轨作业,存在卸车与上轨作业冲突、吊轨定位慢和撞击风险、作业环境差以及手动挂轨导致的人员安全风险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需重新设计上轨作业流程,改变上轨作业方式,研制100 m钢轨辊道线上轨平移系统。该系统由存轨台、平移小车、平台基础和控制系统组成,采用接近传感器、旋转编码器、可编程控制器、无线网桥等装置,可实现对平移小车的精确定位和无线自动控制。作业时9台平移小车共同托举钢轨移动,自动完成整组钢轨的上轨作业。该系统可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改善作业环境,对于钢轨焊接生产作业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转运 上轨作业 平移小车 可编程控制器 无线通信 控制程序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铁路线路维修的数字化智能分析软件研发与应用
8
作者 王康 铁路技术创新 2025年第1期106-113,共8页
传统铁路线路维修主要依赖人工检查与维护,效率低下且易出现差错,而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能够实现自动化监测与维护,显著提升维修效率。因此,将传统铁路线路维修与数字化、智能化相结合,研究开发铁路线路动静态数据综合分析软件。软件具... 传统铁路线路维修主要依赖人工检查与维护,效率低下且易出现差错,而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能够实现自动化监测与维护,显著提升维修效率。因此,将传统铁路线路维修与数字化、智能化相结合,研究开发铁路线路动静态数据综合分析软件。软件具备轨枕定位、波形模拟、自动调轨等功能,可实现线路维修数字化与智能化;在建立精细化数据台账基础上,通过铁路线路动静态数据综合分析软件制定精准智能化作业方案,可有效提高线路设备质量和维修作业效率,推动我国铁路线路维修现代化水平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线路 轨道 线路维修 数字化 智能化 动静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林浩特地区运输能力提升对策
9
作者 田昊博 孙书强 铁路技术创新 2025年第1期35-40,共6页
锡林浩特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煤炭探明储量高达337亿t。随着地区运量持续快速增长,锡林浩特地区通道运输能力已近饱和。总结锡林浩特地区总体运量情况、各装卸站装卸能力、枢纽站到发线通过能力及能力利用情况,分析机列衔接不紧密... 锡林浩特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煤炭探明储量高达337亿t。随着地区运量持续快速增长,锡林浩特地区通道运输能力已近饱和。总结锡林浩特地区总体运量情况、各装卸站装卸能力、枢纽站到发线通过能力及能力利用情况,分析机列衔接不紧密、牵引定数不统一、施工天窗利用率不足、基础设备保障能力不足等因素对通过能力的影响,研究提出提升锡林浩特地区运输能力的运输组织优化措施以及近期和远期的扩能改造建议方案,促使锡林浩特地区更好地发挥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林浩特地区 运输能力 运输组织效率 扩能改造 到发线 通过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营单线有砟铁路隧道基底整体拆换整治方案研究
10
作者 张恒 张达 杨海花 铁路技术创新 2025年第1期84-90,共7页
某重载运营铁路隧道,因底板空洞、开裂、渗漏水等病害,致基底刚度变弱,稳定性差,线路几何尺寸不易保持。虽采取了注浆、打锚杆注胶等措施,但效果难以长期保持,常年限速运行。介绍采用7.5 m跨度钢垫梁架空线路的隧道基底整体拆换整治方案... 某重载运营铁路隧道,因底板空洞、开裂、渗漏水等病害,致基底刚度变弱,稳定性差,线路几何尺寸不易保持。虽采取了注浆、打锚杆注胶等措施,但效果难以长期保持,常年限速运行。介绍采用7.5 m跨度钢垫梁架空线路的隧道基底整体拆换整治方案,运用公铁两用挖掘机、自制龙门吊等机械,研究对隧道基底结构拆除重构整治方案。该方案解决了单线运营隧道天窗资源和作业空间有限条件下彻底整治隧道基底病害的问题,并通过现场实际应用,验证方案安全可靠,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为同类型隧道病害整治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钢垫梁 单线隧道 有砟铁路 基底 整体拆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位一体”模型的铁路企业科研项目管理及提升策略
11
作者 杨玲玲 解亚龙 +3 位作者 贺晓玲 卢文龙 王丽玲 赵树媛 铁路技术创新 2025年第2期82-88,共7页
铁路企业是实施国家及铁路行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科技管理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围绕科研项目过程管理、经费管理和成果管理三大业务领域,分别分析其在科研管理中发挥的作用。面向科研项目管理创新,构建了“三位一体”... 铁路企业是实施国家及铁路行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科技管理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围绕科研项目过程管理、经费管理和成果管理三大业务领域,分别分析其在科研管理中发挥的作用。面向科研项目管理创新,构建了“三位一体”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型。以科研项目申报、立项、执行、验收等全周期为基础,以过程管理为核心,经费管理和成果管理为两翼,提出科研项目管理体系和策略,为铁路企业科技创新管理提供新思路,助力科研项目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企业 科研项目管理 三位一体 过程管理 经费管理 成果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的进度管理系统在京雄城际铁路四电工程中的应用
12
作者 魏志强 铁路技术创新 2025年第2期117-122,共6页
针对施工冲突和进度信息采集2个对施工进度影响较大的因素,研发基于BIM的铁路四电工程进度管理系统。提出施工任务申报机制,消除了传统派工单模式的弊端,避免了施工冲突;通过施工一线的作业队填报基于BIM的施工日志,实现进度信息实时更... 针对施工冲突和进度信息采集2个对施工进度影响较大的因素,研发基于BIM的铁路四电工程进度管理系统。提出施工任务申报机制,消除了传统派工单模式的弊端,避免了施工冲突;通过施工一线的作业队填报基于BIM的施工日志,实现进度信息实时更新;为BIM模型赋予合同单价信息,基于产值表达铁路四电工程完成百分比,生成包含进度对比信息和产值完成信息的总体进度甘特图,实现进度信息直观且共享,达到高效、协同施工的目的。该系统的应用大幅提升了铁路四电工程的进度管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铁路四电工程 进度管理 施工冲突 进度信息采集 施工任务申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M-R系统BSC/PCU设备以Gb over IP方式接入核心网方案优化
13
作者 田晓丹 李颖 +1 位作者 周崇伟 李随强 铁路技术创新 2025年第1期120-125,共6页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IP的Gb数据传输(简称Gb over IP)成为GSM-R网络的研究焦点。重点围绕GSM-R系统中BSC/PCU设备以Gb over IP方式接入核心网的方案开展研究,针对BSC/PCU与核心网设备异地设置时,BSC侧无法感知跨传输系统后链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IP的Gb数据传输(简称Gb over IP)成为GSM-R网络的研究焦点。重点围绕GSM-R系统中BSC/PCU设备以Gb over IP方式接入核心网的方案开展研究,针对BSC/PCU与核心网设备异地设置时,BSC侧无法感知跨传输系统后链路中断,导致保护倒换机制未触发引起业务中断的问题,提出3种解决方案,并进行方案比选与优化,为GSM-R系统BSC/PCU设备以Gb over IP方式对接核心网方案提供操作指导及优化建议,以满足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多场景下的组网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M-R Gb over IP BSC PCU 核心网 网络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机车车轮关键尺寸预测及维修决策研究
14
作者 何明 刘通 +3 位作者 孙宇铎 王峰 程亚萍 王菲儿 铁路技术创新 2025年第1期65-69,共5页
踏面磨耗和轮缘厚度是重载机车车轮的关键尺寸。目前,现场对车轮关键尺寸的预估基本依靠人工经验,其精度难以保证,导致车轮检修计划安排不合理、不及时,既存在安全隐患,又影响机车运用效率。针对上述问题,构建重载机车车轮关键尺寸预测... 踏面磨耗和轮缘厚度是重载机车车轮的关键尺寸。目前,现场对车轮关键尺寸的预估基本依靠人工经验,其精度难以保证,导致车轮检修计划安排不合理、不及时,既存在安全隐患,又影响机车运用效率。针对上述问题,构建重载机车车轮关键尺寸预测模型和维修决策模型。通过分析重载机车车轮关键尺寸数据的变化规律,综合考虑机车运行环境、运行里程、时间等多个因素,构建车轮关键尺寸预测模型;基于某铁路局集团公司重载机车车轮的现场实测数据,对车轮关键尺寸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通过构建相应的车轮维修决策模型,实现对本修程及下一修程的车轮关键尺寸预测;根据机车检修技术规程和现场车轮实际运用情况,对车轮的踏面磨耗上限、轮缘厚度上限、轮缘厚度下限、同轴轮缘厚度差等进行健康评估,最终形成对应的维修决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机车 机车车轮 踏面磨耗 轮缘厚度 车轮尺寸预测 车轮维修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工程BIM模型自动审核方法研究
15
作者 樊星 刘北胜 +2 位作者 吕向茹 张敬涵 李慧 铁路技术创新 2025年第2期36-42,共7页
随着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利用BIM技术构建铁路信息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可有效解决铁路设计施工建设中信息流通不畅、协同工作困难等问题,也有助于更准确高效地预测项目成本,减少浪费。然而,BIM技术在铁路建设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也... 随着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利用BIM技术构建铁路信息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可有效解决铁路设计施工建设中信息流通不畅、协同工作困难等问题,也有助于更准确高效地预测项目成本,减少浪费。然而,BIM技术在铁路建设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存在建模标准不统一、模型编码不符合规范、属性信息缺失等问题,成为铁路行业推进BIM技术应用、统一BIM环境需解决的难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铁路工程BIM模型自动审核方法,并搭建铁路工程BIM模型审核系统,以西安—宝鸡客运专线为例进行应用研究,实现各专业模型的快速、批量化审核,个性化属性与批量的添加,从而实现模型的高效展示,显著提高审核效率和模型修正的准确度,为铁路数字化建设、标准化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BIM模型 自动审核 分类和编码 模型表达 模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货车占用费计算的“机带报”系统设计方案研究
16
作者 吴辰祥 赵军 铁路技术创新 2025年第1期14-19,共6页
针对货车占用费计算问题,铁路局集团公司各区段一直以来均使用人工统计方式,存在数据不准确、货车占用费少收或漏收等问题。为了提高货车占用费计算准确率,首次提出“机带报”系统设计方案,即运用机车携带的电子列车编组顺序表(运统1)... 针对货车占用费计算问题,铁路局集团公司各区段一直以来均使用人工统计方式,存在数据不准确、货车占用费少收或漏收等问题。为了提高货车占用费计算准确率,首次提出“机带报”系统设计方案,即运用机车携带的电子列车编组顺序表(运统1)报文代替原有开放式列车确报系统的设计,以确保区间列车运行时运统1报文的唯一性、准确性与及时性。该系统与现在车管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可实现货运车辆全流程追踪管理,提高铁路货运运输服务质量,提升货物运输效率。研究成果不仅可以解决货车占用费的计算问题,还可提高货运承运制清算准确率、精确计算货运周转量、减少在用系统数量,促进铁路自动化作业发展,助力我国现代化铁路运输服务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全流程管理 货车占用费 运到时限 列车编组顺序表(运统1) 机车 报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连浩特铁路口岸运输能力提升对策
17
作者 张林 高呈 孙龙东 铁路技术创新 2025年第1期28-34,共7页
二连浩特铁路口岸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也是中蒙最大的陆路口岸。随着进出口运量持续增长,口岸运输能力已趋于饱和,亟须研究提高其运能。介绍二连浩特铁路口岸概况,计算其咽喉道岔、到发线及区间通过能力,总结运输组织整体情况... 二连浩特铁路口岸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也是中蒙最大的陆路口岸。随着进出口运量持续增长,口岸运输能力已趋于饱和,亟须研究提高其运能。介绍二连浩特铁路口岸概况,计算其咽喉道岔、到发线及区间通过能力,总结运输组织整体情况。从运输组织、海关边检、场站设备等方面分析口岸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明确制约运输能力提升的瓶颈,在此基础上提出站场近远期扩能改造、优化运输组织、建立双边合作及协调共享机制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口岸运输效率,为打造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提供铁路运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连浩特 铁路口岸 运输能力 国际联运 扩能改造 场站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属铁路货车PHM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18
作者 王荣胜 冉敏 铁路技术创新 2025年第1期41-47,共7页
针对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配属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的13600辆C_(80)货车管理需求,阐述铁路货车车辆特点及配属C_(80)货车管理现状,分析配属铁路货车实现PHM系统管理的可行性。根据配属C_(80)货车检修、运用数据采集的准... 针对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配属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的13600辆C_(80)货车管理需求,阐述铁路货车车辆特点及配属C_(80)货车管理现状,分析配属铁路货车实现PHM系统管理的可行性。根据配属C_(80)货车检修、运用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建立PHM模型数据处理架构。通过对配属C_(80)货车基础数据及相关设备监控数据的智能化处理与分析,实现车辆状态监测、健康评估、故障预警预测、维修决策支持等功能,为车辆故障处置、视情维修、修程修制优化等工作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属铁路货车 C_(80)货车 PHM 模型设计 车辆检修 运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欧特克平台的铁路路基本体与支挡结构BIM设计
19
作者 张钧达 铁路技术创新 2025年第2期60-68,共9页
为提升铁路路基三维设计效率,基于模数融合理念,开展基于欧特克平台的路基本体与支挡结构BIM设计。研究路基本体BIM设计技术路线,自动计算路堤、路堑分界点并形成路肩线。创建路堤、路堑轮廓族,放样生成本体BIM模型,形成适用于不同地理... 为提升铁路路基三维设计效率,基于模数融合理念,开展基于欧特克平台的路基本体与支挡结构BIM设计。研究路基本体BIM设计技术路线,自动计算路堤、路堑分界点并形成路肩线。创建路堤、路堑轮廓族,放样生成本体BIM模型,形成适用于不同地理、地质条件的路基本体BIM设计方法。通过支挡结构批量装配技术研究,借助Dynamo可视化编程工具调用挡土墙族与模型参数表,通过轮廓族、结构框架族等方式,实现支挡结构快速三维设计。研究与地形强相关的路基BIM设计技术,利用曲面对实体模型的裁切运算,实现基床以下路基、路基边坡与三维地形曲面的交互式处理。该设计方法可提高路基本体与支挡结构BIM设计效率与质量,为铁路数字化建设提供三维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路基本体 支挡结构 欧特克平台 DYNAM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200J型动力集中动车组密接式钩缓装置缓冲器失效测量判定
20
作者 闫云祯 冯长先 铁路技术创新 2025年第1期60-64,共5页
密接式钩缓装置缓冲器失效会导致车辆间产生纵向刚性冲击,影响旅客舒适性和列车安全性。为确保CR200J型动力集中动车组更高品质的安全运行,需要掌控严格的缓冲器失效检查方法和判定标准。通过分析缓冲器工作原理可知,根据内半筒脱出或... 密接式钩缓装置缓冲器失效会导致车辆间产生纵向刚性冲击,影响旅客舒适性和列车安全性。为确保CR200J型动力集中动车组更高品质的安全运行,需要掌控严格的缓冲器失效检查方法和判定标准。通过分析缓冲器工作原理可知,根据内半筒脱出或车钩拉杆压入长度可测缓冲器是否失效。综合考虑组装制造公差、运用磨耗、碟形弹簧预压力等因素,确定缓冲器失效的理论判定标准。基于缓冲器在自由状态、极限压缩、极限拉伸3种工况下的结构状态分析,总结缓冲器在自由、连挂受压、连挂受拉3种状态下的测量检查方法。结合检修运用实际,给出CR200J动车组在D3/D4修及日常库检时,缓冲器失效的检查、跟踪处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集中动车组 钩缓装置 缓冲器失效 判定标准 连挂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