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0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1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来稿约定]1.来稿必须具有创新性、学术性、科学性、准确性、规范性和可读性。投稿网址:http://qks.cqu.edu.cn。2.请勿一稿多投。自投稿之日起,半年内未收到稿件审理结果的,作者可自行处理。3.论文发表后酌致稿酬,并赠送当期学报。4.... [来稿约定]1.来稿必须具有创新性、学术性、科学性、准确性、规范性和可读性。投稿网址:http://qks.cqu.edu.cn。2.请勿一稿多投。自投稿之日起,半年内未收到稿件审理结果的,作者可自行处理。3.论文发表后酌致稿酬,并赠送当期学报。4.稿件文责自负,编辑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实质性内容修改须征得作者同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性修改 重庆大学学报 一稿多投 文责自负 论文发表 自投稿 实质性内容 征稿简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智能体系统冲突数据融合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娜 刘静渝 +1 位作者 李皓然 夏晓峰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4,共13页
多智能体信息融合(multi-agent information fusion,MAIF)系统主要面向多个智能体之间的信息融合、调节、交流和矛盾处理。研究针对数据高度冲突条件下的D-S证据理论失效问题,提出一种将重构的基本概率分配和信念熵相结合的多智能体系... 多智能体信息融合(multi-agent information fusion,MAIF)系统主要面向多个智能体之间的信息融合、调节、交流和矛盾处理。研究针对数据高度冲突条件下的D-S证据理论失效问题,提出一种将重构的基本概率分配和信念熵相结合的多智能体系统冲突数据融合方法。该方法使用重构的基本概率分配和信念熵修正证据的可靠性,获得更合理的证据,使用Dempster组合规则将证据进行融合得到结果,在2个实验中均得到了超过90%的置信度。实验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提高了MAIF系统辨识过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概率分配 D-S证据理论 多智能体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水-力耦合作用下裂隙砂岩渗流和破坏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新荣 张馨元 +2 位作者 周小涵 张吉禄 王䶮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80,共15页
研究热-水-力耦合作用下粗糙裂隙岩体渗流和破坏特性对探究水热型高地温隧道施工期温度场分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室内热-水-力耦合三轴加荷试验和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初始岩温(25、50、75℃)和裂隙粗糙度(JRC)影响下砂岩的破... 研究热-水-力耦合作用下粗糙裂隙岩体渗流和破坏特性对探究水热型高地温隧道施工期温度场分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室内热-水-力耦合三轴加荷试验和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初始岩温(25、50、75℃)和裂隙粗糙度(JRC)影响下砂岩的破坏模式及渗流传热特征。结果表明,1)在热-水-力耦合作用下,完整和裂隙砂岩的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规律和破坏模式基本相同,应力-应变曲线经历初始压密阶段、弹性变形阶段、裂纹稳定扩展阶段、裂纹迅速扩展阶段以及峰后应力5个阶段,且渗透率-应变曲线变化规律与应力-应变曲线规律相呼应。2)预制裂隙的存在使砂岩的峰值强度降低了约7%,峰后应力阶段随JRC值的增加而减小,岩样由延性破坏转变为脆性破坏,而破裂面角度随JRC值的增加而增加,且粗糙裂隙试样从正弦曲线极值点产生剪切破坏。3)裂隙试样的渗透率在加载初期先降低到最小值,经历2阶段增长后渗透率达到最大值,前增长阶段主要渗流路径为岩石基质及预制裂隙,后增长阶段预制裂隙及衍生的细-宏观裂纹进一步拓宽了渗流通道,后阶段渗透率增速是前阶段的3倍。4)在此温况下,温度升高对渗透率初始值和最小值影响显著,对试样强度特性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水-力耦合 裂隙粗糙度 单裂隙砂岩 渗透率 破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副车架对整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高晋 刘伟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8-49,共12页
车辆的操纵稳定性是整车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车辆悬架与副车架系统中常将副车架作为刚性连接进行研究,然而前副车架在实际的行驶过程中会发生弹性变形,文中对某车型的前副车架进行柔性化处理,建立刚柔耦合模型来研究整车的操纵稳定性... 车辆的操纵稳定性是整车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车辆悬架与副车架系统中常将副车架作为刚性连接进行研究,然而前副车架在实际的行驶过程中会发生弹性变形,文中对某车型的前副车架进行柔性化处理,建立刚柔耦合模型来研究整车的操纵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对整车进行横向动力学分析,推导了三自由度车辆运动学方程。通过车辆运动学仿真对比分析,研究了该前副车架柔性对悬架系统KC特性与整车瞬态操纵稳定性的影响。运用NSGA-Ⅱ算法对前副车架连接处的衬套刚度进行优化设计,改善了整车的瞬态操纵稳定性。优化结果表明:在0.5 Hz时,横摆角速度相对于方向盘转角增益降低了8%,车身侧倾角相对于侧向加速度增益降低了1.1%,侧向加速度相对于方向盘转角延迟时间减少了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副车架 刚柔耦合 有限元分析 瞬态操纵稳定性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固态协同脉冲发生器的设计与研制
5
作者 董守龙 朱黎明 +3 位作者 岳亚琪 赵立胜 余亮 姚陈果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共13页
不可逆电穿孔肿瘤治疗技术已经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最近研究表明,采用高压纳秒脉冲协同低压微秒脉冲可以显著提高消融疗效。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协同脉冲发生器拓扑结构,主要包括2个分别由IGBT和MOSFET作为主开关的Mar... 不可逆电穿孔肿瘤治疗技术已经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最近研究表明,采用高压纳秒脉冲协同低压微秒脉冲可以显著提高消融疗效。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协同脉冲发生器拓扑结构,主要包括2个分别由IGBT和MOSFET作为主开关的Marx电路。通过开关的控制可灵活输出由高压纳秒脉冲和低压微秒脉冲组成的协同脉冲序列,并对其工作原理、电路仿真及原型样机进行了研究。最终采用半导体开关研制了一款参数灵活可调的全固态协同脉冲发生器,并在100Ω电阻负载上对其进行了性能测试,纳秒脉冲参数为电压幅值0~5 kV、脉宽0.2~1μs;微秒脉冲参数为电压幅值0~5 kV、脉宽10~100μs,能够满足协同脉冲消融肿瘤的实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功率技术 MARX发生器 全固态 协同脉冲 肿瘤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大排水交叉口流场高精度降维表征模型
6
作者 邵知宇 任宇亭 +5 位作者 孙卓 徐雷 冯旺 张琦 龚华凤 柴宏祥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3,共13页
极端降雨情况下,城市道路作为地表行泄通道联合雨水管道有组织地高效排放洪涝,是一种经济高效的内涝防治技术。但道路交叉口的分流缺乏可用计算工具,难以确定下游路段排涝流量而导致该技术应用存在障碍。本研究以城市道路T型交叉口为对... 极端降雨情况下,城市道路作为地表行泄通道联合雨水管道有组织地高效排放洪涝,是一种经济高效的内涝防治技术。但道路交叉口的分流缺乏可用计算工具,难以确定下游路段排涝流量而导致该技术应用存在障碍。本研究以城市道路T型交叉口为对象,分别针对自由出流、主路顶托、两端顶托3种下游边界条件,开展了水工试验和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试验,使用所获取数据构建了高精度低阶的交叉口流量分配模型,计算误差在±15%以内。该模型可为工程应用提供简明计算工具,而且可以与国内外广泛应用的一维城市雨洪模型(stormwater management model,SWMM)耦合提高其对交叉口节点计算精度以进行道路大排水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涝防治 极端降雨 道路大排水 交叉口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黏结滑移影响的叠合梁-现浇柱子结构承载性能多参数分析
7
作者 张望喜 叶缘 +2 位作者 周靓 杨学峰 易伟建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106,共13页
利用ABAQUS接口User Element(UEL)子程序,建立了分离式自计算单元长度的界面黏结单元BS1,该单元能按指定的黏结滑移关系工作。基于简化的Eligehausen黏结滑移本构,对叠合梁-现浇柱子结构试验开展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吻合良好。同时,... 利用ABAQUS接口User Element(UEL)子程序,建立了分离式自计算单元长度的界面黏结单元BS1,该单元能按指定的黏结滑移关系工作。基于简化的Eligehausen黏结滑移本构,对叠合梁-现浇柱子结构试验开展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吻合良好。同时,验证了单元自计算长度的准确性,对比时间效率提高了25%。基于上述验证,建立30个叠合梁-现浇柱子结构模型,采用叠合梁现浇层厚度、T型翼缘板宽度、力作用方向等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90°弯钩锚固和锚固板锚固的2种子结构,承载性能相差不大,延性相差约12%,宜优先选择90°弯钩锚固形式;承载力分析表明我国规范中对于叠合梁的T型翼缘板的宽度规定较国外规范更加可靠;地震作用下,力作用方向的改变,子结构前后承载力相差12%,变形能力相差55%,这种差异值得深入讨论。研究结果为考虑黏结滑移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数值分析提供了可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单元 叠合梁-现浇柱子结构 黏结滑移 锚固形式 多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拟合NR函数及GPDR先验的图像雾浓度检测
8
作者 温立民 王会峰 巨永锋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126,共12页
针对图像去雾领域缺乏有效雾浓度的检测方法,通过引入Naka-Rushton(NR)拟合函数,提出基于广义灰度差-比散点图先验的图像雾浓度检测算法。首先,提取不同条件下标准图像集灰度散点图的广义灰度差-比先验(generalized pixel difference ra... 针对图像去雾领域缺乏有效雾浓度的检测方法,通过引入Naka-Rushton(NR)拟合函数,提出基于广义灰度差-比散点图先验的图像雾浓度检测算法。首先,提取不同条件下标准图像集灰度散点图的广义灰度差-比先验(generalized pixel difference ratio,GPDR);其次,引入符合先验约束的Naka-Rushton拟合函数,通过计算标准图像集拟合NR函数的参数(n,k),建立(n,k)与视场雾浓度对应的查找表;再次,采用回归分析法计算真实有雾图像拟合参数(n',k'),并计算标准参数(n,k)与真实拟合参数(n',k')间的综合相关系数,通过搜索(n,k)查找表2评定雾浓度等级。通过不同浓度有雾图像测试,证明算法测试结果符合浓度变化趋势:经过同场景不同浓度、不同场景不同浓度样本测试,算法测试结果与PM2.5相关系数达0.95,表明算法能够作为视场雾浓度等级评定;经过横向对比测试表明研究算法测试误差小于4.8%,可以用于视场雾浓度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浓度 LIVE库 灰度差-比先验 Naka-Rushton函数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位信息的轮式机器人动态编队控制
9
作者 李艳 贺彬彬 +1 位作者 李明辉 戴庆瑜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96,共13页
针对非完整约束的多机器人动态编队中,各机器人只能获取相邻机器人方位信息的情况,提出一种纯方位角信息的分布式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erivative)编队控制算法。考虑领航机器人易受风向或路面平整度等扰动影响,带来无法保持编... 针对非完整约束的多机器人动态编队中,各机器人只能获取相邻机器人方位信息的情况,提出一种纯方位角信息的分布式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erivative)编队控制算法。考虑领航机器人易受风向或路面平整度等扰动影响,带来无法保持编队队形的问题,算法通过引入跟随机器人的相对位置和相对速度反馈,有效消除稳态误差,抑制干扰的影响,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保证系统的全局稳定性。然后,利用Routh-Hurwitz稳定性判据进行分析,验证编队系统的全局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实验比较所提控制律与基于纯比例和比例积分的控制律在收敛速度、抗干扰能力等方面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律使领航者受到干扰后依然形成期望编队,实现对领航者轨迹的快速跟踪,总方位角误差的相对最大偏差下降了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信息 轮式机器人 编队控制 PID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微分在设备组合弹道精度评估中的应用
10
作者 何京江 杨涵 +1 位作者 郭茂耘 柴毅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设备组合弹道精度评估是测量设备布站设计和设备组合弹道选优方案制定的重要基础。设备组合弹道精度评估通常采用基于误差传播原理的弹道精度评估算法,求解弹道分量关于测元的雅克比矩阵是该算法的核心。然而,对于复杂的弹道方程很难求... 设备组合弹道精度评估是测量设备布站设计和设备组合弹道选优方案制定的重要基础。设备组合弹道精度评估通常采用基于误差传播原理的弹道精度评估算法,求解弹道分量关于测元的雅克比矩阵是该算法的核心。然而,对于复杂的弹道方程很难求得雅克比矩阵的解析式。为了解决复杂弹道方程的雅克比矩阵求解难题,提出基于样条数值微分的设备组合弹道精度评估算法,通过构造弹道分量数值队列,进行基于样条插值的数值微分计算出弹道分量关于测元的雅克比矩阵,计算得到设备组合弹道理论精度。最后,通过与单台设备定位方程的理论雅克比矩阵和弹道精度进行对比,验证基于数值微分的设备组合弹道精度评估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精度评估模型 雅克比矩阵 样条插值 数值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棒束通道丝网传感器两相流探测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
11
作者 周洋 周文雄 +1 位作者 谭煦滨 潘良明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5-84,共10页
加热棒束通道内的气液两相特性分析对反应堆安全运行至关重要。通常采用实验的方法对棒束通道内的两相流特性展开研究。常温下棒束通道的实验中丝网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手段,但其在带电棒束通道中的应用较少。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中... 加热棒束通道内的气液两相特性分析对反应堆安全运行至关重要。通常采用实验的方法对棒束通道内的两相流特性展开研究。常温下棒束通道的实验中丝网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手段,但其在带电棒束通道中的应用较少。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中的静电场方法分析了带电棒束通道内电场的存在对丝网传感器的测量影响,并通过实验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带电棒束通道中,施加给发射电极的激励电压越大,测量区域对气液两相的敏感性越强,越有利于丝网传感器对气液两相的识别。通过20V激励电压下的成像实验验证了该条件下丝网传感器测量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束通道 两相流 丝网传感器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换道压力增益的高速公路分流区跟驰模型
12
作者 杨龙海 车婷婷 +2 位作者 马文奎 章锡俏 陈霖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0-53,共14页
为了更精确地描述高速公路分流区内车辆的跟驰行为,基于全速度差模型(full velocity difference model,FVDM)引入换道压力增益因子构建考虑换道压力和换道行为的跟驰模型。首先,对改进后的模型进行线性稳定性分析,发现随着换道增益因子... 为了更精确地描述高速公路分流区内车辆的跟驰行为,基于全速度差模型(full velocity difference model,FVDM)引入换道压力增益因子构建考虑换道压力和换道行为的跟驰模型。首先,对改进后的模型进行线性稳定性分析,发现随着换道增益因子的增大,高速公路分流区的稳定区域变小。其次,基于NGSIM数据集中提取的92辆换道车辆的轨迹数据标定改进的跟驰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表明,改进后的模型能够更好地模拟车辆的速度和位置,与FVDM相比,所构建的考虑换道压力增益的全速度差跟驰模型(pressure-based FVDM,P-FVDM)的仿真误差降低了16%;与换道全速度差模型(lane pressure FVDM,LP-FVDM)相比,所构建的考虑换道压力增益和换道驶出间距增益的全速度差模型(pressure-lane pressure FVDM,PLP-FVDM)的仿真误差降低了12%。最后,利用改进的跟驰模型仿真分析分流区内的交通震荡现象,发现车辆的换道行为能够引发交通震荡,在较高的行驶速度下交通震荡的振幅会衰减,当行驶速度较低时,速度标准差沿车队向上游呈现凹增长趋势;换道位置离出口匝道越近所引发的交通震荡越严重;换道持续时间越短越有利于抑制交通震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跟驰模型 交通震荡 换道压力 高速公路分流区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采区高产能露天煤矿工作线布置及发展方式优化
13
作者 赵景昌 王瀚澍 +2 位作者 侯鹏 白润才 任仕豪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5-62,共18页
以哈尔乌素露天煤矿为工程实例,针对其首采区工作线退回至矿权界内后,工作线长度变短、采区宽度变窄的特殊条件下,如何确保实现35 Mt/a原煤产能的问题,以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为原则,综合考虑工作线长度对生产剥采比、剥离物内排运距... 以哈尔乌素露天煤矿为工程实例,针对其首采区工作线退回至矿权界内后,工作线长度变短、采区宽度变窄的特殊条件下,如何确保实现35 Mt/a原煤产能的问题,以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为原则,综合考虑工作线长度对生产剥采比、剥离物内排运距、原煤产量规模等的影响,建立了以年剥离总费用最低为目标的工作线长度优化数学模型,确定了经济合理工作线长度为1620~2315 m。结合哈尔乌素露天矿现有采掘设备生产能力和设备布置方案,分析确定了当工作线年平均推进度控制在400~515.25 m时,充分发挥采掘设备生产能力的工作线长度为1820 m。采用蒙特卡洛方法设计工作线形态,提出了3种满足工作线长度要求与年推进度限制的工作线布置与发展方式方案,构建了基于各方案平均生产剥采比、剥离加权平均运距、原煤加权平均运距、剥离加权平均提升高差、原煤加权平均提升高差和平均最大推进度等6项关键指标的客观赋权法CRITIC-TOPSIS综合评价模型。对3种方案的评价结果表明,方案二与理想解贴近度最高,能够使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在采区变窄条件下以最佳技术与经济效益实现35 Mt/a的原煤产能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窄采区 高产能 工作线布置与发展方式 蒙特卡洛方法 CRITIC-TOPSIS综合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中梅花型桩水平承载特性
14
作者 邓友生 李龙 +1 位作者 肇慧玲 张克钦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27,共14页
基于圆孔扩张理论,建立梅花型桩在沉桩时的桩周土体的位移计算方法,考虑梅花型桩截面的异形效应,在胡克定律基础上利用坐标变换和叠加原理得到砂土中梅花型桩挤土时坐标轴正方向上的挤土位移,采用m法及其差分解法,推导了桩身挠曲线微分... 基于圆孔扩张理论,建立梅花型桩在沉桩时的桩周土体的位移计算方法,考虑梅花型桩截面的异形效应,在胡克定律基础上利用坐标变换和叠加原理得到砂土中梅花型桩挤土时坐标轴正方向上的挤土位移,采用m法及其差分解法,推导了桩身挠曲线微分方程,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所建立理论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梅花型桩与等截面圆形桩桩周土体的水平位移变化规律相近,随着水平荷载的增大,水平位移先增大后减小,梅花型桩迎土面土体水平位移约为等截面圆形桩的73.5%;梅花型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对迎土面土体在竖向的挤压力较小,竖向位移随着水平荷载的增大波动增大;梅花型桩中部土体水平位移随水平荷载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最大水平位移约为等截面圆形桩的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型桩 承载特性 水平荷载 M法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腔中空薄壁方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研究
15
作者 张潇 龚俊 +2 位作者 邵永波 黄伟峰 李紫君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101,共16页
为了提升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concrete-filled double-skin steel tubular,CFDST)短柱的轴压性能,提出并设计了薄壁方套方中空夹层多腔钢管混凝土(multi-cavity concrete-filled double-skin tubular,MCFDST)短柱,对其轴压力学性能进行... 为了提升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concrete-filled double-skin steel tubular,CFDST)短柱的轴压性能,提出并设计了薄壁方套方中空夹层多腔钢管混凝土(multi-cavity concrete-filled double-skin tubular,MCFDST)短柱,对其轴压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试件包括15个方套方MCFDST短柱试件和3个方套方CFDST短柱试件。以混凝土抗压强度、外钢管宽厚比、空心率和是否设置拉肋为参数,通过分析试件的变形、荷载−位移曲线、破坏现象和延性系数,探究了各参数对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失效模式和延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混凝土抗压强度从58 MPa提升至90 MPa,试件承载力提升46%,延性系数最高降低74%;外钢管宽厚比从39降低到29,试件承载力提升12.5%,延性系数明显增大;空心率从0.31增大到0.38,试件承载力提升了1.3%,延性系数仅提升1%;增设拉肋使构件承载力提升14.2%,延性系数最高提升282%。其次,利用试验数据验证了数值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和模型的正确性,并开展了大量有限元参数分析,讨论了现行规范对该短柱轴压承载力的适用性,发现日本规范AIJ的预测公式可以精确估计MCFDST短柱轴压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套方中空夹层多腔钢管混凝土短柱 试验研究 轴压性能 失效模式 极限承载力 延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惯性载荷作用下航发齿轮传动壳体拓扑优化
16
作者 黄昊 夏静贵 +2 位作者 吴俊佑 卢泽华 刘怀举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27,共13页
航发齿轮传动机匣在恶劣服役工况和复杂载荷条件下,要求壳体具备轻量化特征,轴承孔错位量作为机匣的关键评价指标,如何保证错位量同时实现轻量化成为一大挑战。文中基于SIMP插值惩罚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机械-惯性载荷作用的航发齿轮传动... 航发齿轮传动机匣在恶劣服役工况和复杂载荷条件下,要求壳体具备轻量化特征,轴承孔错位量作为机匣的关键评价指标,如何保证错位量同时实现轻量化成为一大挑战。文中基于SIMP插值惩罚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机械-惯性载荷作用的航发齿轮传动壳体拓扑优化方法,将惯性过载对机匣附件所产生的影响加入优化模型,以壳体应力、危险轴承孔中心错位量和优化区域体积分数为约束条件,不同工况下的壳体加权柔顺度最小为目标,实现壳体减重7.1%的同时,Von Mises应力、变形量和危险轴承孔中心错位量最大分别下降7.1%、3.1%和1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附件机匣 结构设计 齿轮传动 拓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材料含椭圆热夹杂的平面应变问题解析解
17
作者 刘俊 Feodor M.Borodich +1 位作者 吕鼎 金晓清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53,共14页
以含椭圆热夹杂的结合双材料为研究对象,对其平面应变问题进行解析求解和算例讨论。根据Eshelby提出的夹杂分析方法,推导了椭圆夹杂受热本征应变作用引起的弹性场封闭解析解。受Dundurs参数启发,当前解析解引入了1个新的材料参数(范围-1... 以含椭圆热夹杂的结合双材料为研究对象,对其平面应变问题进行解析求解和算例讨论。根据Eshelby提出的夹杂分析方法,推导了椭圆夹杂受热本征应变作用引起的弹性场封闭解析解。受Dundurs参数启发,当前解析解引入了1个新的材料参数(范围-1~1)和5个类张量表达式来简洁表达,使之便于实际应用。针对典型的圆形夹杂问题,解析解在形式上可以得到极大简化,且根据得到的解析解给出了双材料界面上位移、应变和应力的跳跃条件。通过调整双材料的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当前解可以退化为全平面或半平面含椭圆热夹杂的解析解。本文的数值解与已发表文献中的数值解的一致性证实了所推导解析解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热夹杂 完美结合界面 双材料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衬砌裂缝病害量化评价改进乘积标度法
18
作者 沈才华 苗淼 +1 位作者 鲍希琰 姜育科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73,共12页
隧道衬砌结构开裂是隧道养护工作中需重点防治的病害,隧道智慧管养的发展急需可推广应用的隧道衬砌结构裂缝病害定量评价方法。引入裂缝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融合乘积标度法和规范要求建立了单裂缝病害和衬砌结构区间段多裂缝病害量化评价... 隧道衬砌结构开裂是隧道养护工作中需重点防治的病害,隧道智慧管养的发展急需可推广应用的隧道衬砌结构裂缝病害定量评价方法。引入裂缝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融合乘积标度法和规范要求建立了单裂缝病害和衬砌结构区间段多裂缝病害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指标阈值确定方法。单裂缝病害诊断方法以衬砌裂缝的长度、宽度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深度、方向和发展性作为辅助评价指标;多裂缝病害诊断方法以衬砌裂缝的长度、宽度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深度、方向、发展性和分布密度作为辅助评价指标。指标阈值确定既考虑了均匀分布函数概率分布特性,又结合了隧道结构受力安全性特点,并对评价方法的分值进行了系统的无量纲标准化处理,编制了可推广应用的软件。案例分析显示本方法基本科学合理,为实现隧道开裂病害智能识别和养护方案自动决策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衬砌 乘积标度法 裂缝病害 病害诊断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风力机叶片快速建模及损伤模拟方法研究
19
作者 刘纲 杜昊天 +1 位作者 顾水涛 黎华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9,共14页
在复合材料叶片的损伤检测中,准确、快速地获得叶片损伤前后动力特性变化规律至关重要。为此,结合复合材料均匀化思想、扩展Bredt-Batho剪切流理论与损伤刚度退化理论,在有限元框架体系下提出了高效的复合材料叶片损伤模拟数值计算方法... 在复合材料叶片的损伤检测中,准确、快速地获得叶片损伤前后动力特性变化规律至关重要。为此,结合复合材料均匀化思想、扩展Bredt-Batho剪切流理论与损伤刚度退化理论,在有限元框架体系下提出了高效的复合材料叶片损伤模拟数值计算方法,并基于Python语言完成相应有限元程序开发。在此基础上,以复合夹芯悬臂梁作为研究对象,与ANSYS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复合材料均匀化方法的合理性。同时,应用于模拟计算不同程度和位置损伤工况下NREL 5MW风机叶片的模态。结果表明,提出的数值计算方法很好地模拟了叶片前缘开裂损伤;叶片频率随着损伤程度加深逐渐减小;前缘裂纹对叶片挥舞方向的影响更大;在相同损伤程度下叶片前缘裂纹越靠近根部频率下降越多;叶根处的前缘裂纹对叶片摆振方向影响较大,叶尖处的前缘裂纹对叶片挥舞方向影响较大;叶片前缘裂纹对固有频率影响极小,以挥舞方向位移模态计算平均曲率模态损伤因子作为损伤识别指标能有效识别叶片前缘开裂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叶片 复合材料 有限单元法 损伤模拟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熄火工况下动力总成悬置隔振性能的优化方法
20
作者 殷智宏 林烁 上官利坚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0-61,共12页
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会频繁地出现点熄火工况,提高点熄火工况下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是改善汽车NVH性能的重要措施之一。文中建立了某动力总成的十三自由度模型,在点熄火工况下,计算了悬置主动端的加速度,测试了各个悬置的主... 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会频繁地出现点熄火工况,提高点熄火工况下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是改善汽车NVH性能的重要措施之一。文中建立了某动力总成的十三自由度模型,在点熄火工况下,计算了悬置主动端的加速度,测试了各个悬置的主、被动端和座椅导轨上振动加速度,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以动力总成纵向加速度的振动剂量值为优化目标,悬置参数为优化变量,提出了悬置系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优化方法,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2种优化方法均可有效提高悬置系统的振动性能,其中不确定性优化方法可以使悬置系统具有更好的稳健性,可有效应对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点熄火工况 瞬态振动性能 优化设计 区间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