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6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联合NRS2002评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蒙 付三仙 +3 位作者 王素凡 周力为 梁锐 吕全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联合营养风险筛查常用量表评分(NRS2002评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至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9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90 d内的生存情...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联合营养风险筛查常用量表评分(NRS2002评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至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9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90 d内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n=223)和死亡组(n=7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CAR、NRS2002评分及CAR联合NRS2002评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R和NRS2002评分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1.212(1.026~1.432)、1.510(1.233~1.849),P<0.05]。CAR联合NRS2002评分预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方程为Y=-3.242+0.412×NRS2002+0.192×CAR,预测短期预后的AUC(95%CI)为0.711(0.639~0.78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48、0.709。结论:CAR联合NRS2002评分预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 NRS2002评分 高血压脑出血 短期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食管腺癌组织起源和组织学发病模式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立东 尤朵 +23 位作者 赵学科 宋昕 马磊 雷玲玲 徐瑞华 徐全晓 魏梦霞 蒋宁宁 王苒 李媛媛 陶潇龙 秦富强 李爱丽 张晓倩 卢玉娴 杨海军 张占阳 高慧丽 王霖瑞 张建东 李吉林 库建伟 周福有 高社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中国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食管鳞癌)发病率下降,食管腺癌发病率升高是目前食管癌研究领域的新变化^([1-3])。中国人食管癌组织学类型90%以上为食管鳞癌^([4]),与西方人群食管腺癌占比明显高于食管鳞癌^([5])不同。随着经济... 中国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食管鳞癌)发病率下降,食管腺癌发病率升高是目前食管癌研究领域的新变化^([1-3])。中国人食管癌组织学类型90%以上为食管鳞癌^([4]),与西方人群食管腺癌占比明显高于食管鳞癌^([5])不同。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西方膳食方式的引入等,肥胖和与之相关的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明显升高,进一步导致Barrett′s食管和食管腺癌的发病风险升高^([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腺癌 组织起源 组织学发病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泊酚与丙泊酚在烟雾病脑血管重建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燕 李晓 +3 位作者 冯婷 田芳 李丽伟 杨建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6-249,共4页
目的:比较环泊酚和丙泊酚在烟雾病脑血管重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4年2至12月择期行烟雾病脑血管重建术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环泊酚组和丙泊酚组,每组55例。比较两组麻醉前、打开颅骨、血管开始吻合、血管吻合结束、手术结束各... 目的:比较环泊酚和丙泊酚在烟雾病脑血管重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4年2至12月择期行烟雾病脑血管重建术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环泊酚组和丙泊酚组,每组55例。比较两组麻醉前、打开颅骨、血管开始吻合、血管吻合结束、手术结束各时间点患者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麻醉前和手术结束时动脉血气中血糖和乳酸水平,拔管时间和恢复室停留时间以及麻醉诱导期间不良反应(心动过缓、低血压、注射痛和呼吸抑制)的发生情况。结果:H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环泊酚组MAP随时间的变化小于丙泊酚组(P<0.001)。环泊酚组手术结束时与麻醉前血糖和乳酸水平的差值低于丙泊酚组(P<0.001)。环泊酚组拔管时间和恢复室停留时间均少于丙泊酚组(P<0.001)。环泊酚组注射痛的发生率低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环泊酚用于烟雾病脑血管重建术患者可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缩短苏醒时间,降低注射痛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泊酚 丙泊酚 烟雾病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皮酚对乙醇诱导的大鼠皮质原代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浩 李东朋 +3 位作者 王恒 王晨潮 闫安 乔晓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研究丹皮酚对乙醇诱导的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取出生24 h内的SD乳鼠,分离培养皮质原代神经元。取第10天神经元,分为空白对照组、乙醇组和乙醇+丹皮酚组,分别用含PBS、1.5 g/L乙醇和1.5 g/L乙醇+100μmol/L丹皮酚溶液的培养基培... 目的:研究丹皮酚对乙醇诱导的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取出生24 h内的SD乳鼠,分离培养皮质原代神经元。取第10天神经元,分为空白对照组、乙醇组和乙醇+丹皮酚组,分别用含PBS、1.5 g/L乙醇和1.5 g/L乙醇+100μmol/L丹皮酚溶液的培养基培养12 h。JC-1探针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CCK-8法检测神经元活力,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WST-1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TBA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Bax和cleaved-Caspase 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乙醇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神经元活力和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凋亡神经元增多,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和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乙醇组相比,乙醇+丹皮酚组线粒体膜电位升高,神经元活力和SOD活性增加,MDA含量降低,凋亡神经元减少,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和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丹皮酚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拮抗线粒体凋亡,缓解乙醇诱导的神经元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皮质神经元 大鼠 丹皮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7对大鼠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疗效
5
作者 邵世清 曲长萍 +2 位作者 李好山 程海玲 王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IL-37对慢性子宫内膜炎(CE)大鼠的疗效。方法:选取10~12周龄体重220~240 g健康雌性SD大鼠30只,分为3组,每组10只。空白组不做药物处理;模型组和IL-37组均采用宫腔内推注苯酚胶浆方法建立CE模型,术后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d... 目的:探讨IL-37对慢性子宫内膜炎(CE)大鼠的疗效。方法:选取10~12周龄体重220~240 g健康雌性SD大鼠30只,分为3组,每组10只。空白组不做药物处理;模型组和IL-37组均采用宫腔内推注苯酚胶浆方法建立CE模型,术后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d或IL-37蛋白10μg/(kg·d)+生理盐水1 mL/d,连续21 d。处死大鼠,取双侧子宫,计算子宫指数,HE染色观察子宫内膜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NLRP3、IL-1β、IL-6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者mRNA的表达。结果:空白组、模型组和IL-37组子宫指数分别为(0.66±0.08)、(1.04±0.14)和(0.84±0.06),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模型组较空白组增加,IL-37组较模型组减小(P<0.00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NLRP3、IL-1β、IL-6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增加(P<0.05),IL-37组较模型组下降(P<0.05)。结论:IL-37可以明显改善CE大鼠子宫内膜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37 慢性子宫内膜炎 NLRP3 IL-1Β IL-6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感染防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
作者 沈燕 高姗 +4 位作者 李坤 周晓燕 聂会娟 聂春杰 赵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目的:构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静配中心)感染防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在河南省静配中心感染防控现状调查结果和文献回顾基础上,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模型,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制订静配中心感染防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 目的:构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静配中心)感染防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在河南省静配中心感染防控现状调查结果和文献回顾基础上,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模型,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制订静配中心感染防控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两轮专家咨询权威系数分别为0.89和0.90,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358和0.531(P均<0.05)。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三级指标中调配操作规范性、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工作人员手卫生监测合格率和质量控制管理规范性组合权重最高,分别为0.086、0.070、0.070和0.063。结论:构建的指标体系专业、科学和全面,对静配中心感染防控规范化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感染防控 质量评价 专家咨询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高、低发区食管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7
作者 王苒 钟侃 +20 位作者 宋昕 范宗民 韩雪娜 赵学科 马磊 李媛媛 库建伟 李爱丽 鲍启德 魏梦霞 雷玲玲 韩文莉 徐瑞华 黄金 王献增 郭威 罗宏 李贝 裘一兵 纪爱芳 王立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低发区食管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70万例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1973至今)大资料库中2014年1月至2023年12月确诊的食管腺癌患者703例,食管癌...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低发区食管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70万例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1973至今)大资料库中2014年1月至2023年12月确诊的食管腺癌患者703例,食管癌高发区组295例,低发区组408例。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高发区和低发区食管腺癌及各病理类型患者的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高、低发区患者生存曲线的差异。应用Cox回归分析高、低发区食管腺癌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高发区患者中食管单纯腺癌患者的占比低于低发区,TNM分期Ⅲ、Ⅳ期患者的占比高于低发区(P<0.05)。高、低发区食管腺癌及各病理类型患者的生存曲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发区患者中男性及TNM分期Ⅲ、Ⅳ期是食管腺癌预后的危险因素[HR(95%CI)分别为1.860(1.130~3.061)和1.539(1.018~2.326)];低发区患者中年龄≥70岁及TNM分期Ⅲ、Ⅳ期是食管腺癌预后的危险因素[HR(95%CI)分别为1.604(1.053~2.444)和1.556(1.069~2.263)]。结论:食管癌高、低发区食管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高发区 食管癌低发区 食管腺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美格鲁肽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8
作者 梁翠 黄镇 +4 位作者 李亚彭 李鹏程 吴磊明 张殿红 姚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1-544,共4页
目的:探讨司美格鲁肽(SMG)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给予正常糖(5.5 mmol/L),高糖组给予高糖(33.5 mmol/L),SMG+高糖组给予100 nmol/L SMG和高糖,均处理48 h。采用ELISA... 目的:探讨司美格鲁肽(SMG)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给予正常糖(5.5 mmol/L),高糖组给予高糖(33.5 mmol/L),SMG+高糖组给予100 nmol/L SMG和高糖,均处理48 h。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中炎症因子(TNF-α、IL-1和IL-6)水平,使用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活性氧(ROS)、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使用铁离子荧光探针和FerroOrange染色探针评估细胞内游离铁离子水平和铁死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蛋白3(NLRP3)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TNF-α、IL-1和IL-6水平升高,ROS和MDA水平升高,GSH水平和Gpx4活性降低,游离铁离子水平升高,铁死亡水平增加[(6.93±1.01)vs(1.00±0.23)],NLRP3蛋白表达水平上调[(0.79±0.08)vs(0.21±0.05)](P<0.05)。相比高糖组,SMG+高糖组以上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逆转[铁死亡:(2.98±0.45),NLRP3蛋白:(0.24±0.03)](P<0.05)。结论:SMG可能通过抑制高糖环境下NLRP3的表达和铁死亡,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美格鲁肽 高糖 血管内皮细胞 铁死亡 NLR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维自动左室定量分析技术评价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室收缩功能
9
作者 武丽娜 秦俊昌 +5 位作者 师文强 张姗 高路 刘源 安金斗 段会参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5-229,共5页
目的:应用四维自动左室定量分析技术评价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HOCM合并PAF患者29例(HOCM合并PAF组),另选取29例HOCM不合并PAF患者(HOCM组)及29名... 目的:应用四维自动左室定量分析技术评价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HOCM合并PAF患者29例(HOCM合并PAF组),另选取29例HOCM不合并PAF患者(HOCM组)及29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所有HOCM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正常(≥50%)。采集常规超声指标,应用四维自动左室定量分析技术获取左室心肌力学指标,包括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面积应变(GAS),比较3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OCM组、HOCM合并PAF组最大左室壁厚度、左房前后径、E/e′增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小(P<0.05);与HOCM组比较,HOCM合并PAF组左房前后径增大(P<0.05)。3组间LVEF、E/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OCM组、HOCM合并PAF组GLS、GRS、GAS均降低,且HOCM合并PAF组上述3指标均低于HOCM组(P<0.05);HOCM合并PAF组GCS低于HOCM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四维自动左室定量分析技术所测得的左室心肌力学指标GLS、GRS、GAS较LVEF更为敏感,可早期评价HOCM合并PAF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损伤,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四维自动左室定量分析 阵发性心房颤动 左室收缩功能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4种miRNA对淋巴瘤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0
作者 石磊 程振国 +1 位作者 孟桂芳 段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0-424,共5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4种miRNA对淋巴瘤继发中枢神经系统侵犯(SCNSL)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SCNSL患者82例。采用qRT-PCR法检测患者脑脊液中miR-155、miR-19b、miR-125b、miR-21的表达...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4种miRNA对淋巴瘤继发中枢神经系统侵犯(SCNSL)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SCNSL患者82例。采用qRT-PCR法检测患者脑脊液中miR-155、miR-19b、miR-125b、miR-21的表达情况。比较化疗后2 a生存和死亡患者脑脊液miRNA的表达情况,绘制ROC曲线评估miRNA预测患者预后的效能。结果:4例失访,78例患者中死亡组33例、生存组45例。死亡组患者脑脊液中miR-155、miR-19b、miR-125b、miR-2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生存组(P<0.05)。miR-155、miR-19b、miR-125b、miR-21评估SCNSL患者2 a内死亡的AUC(95%CI)、截断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80(0.631~0.716)、2.765、57.78%、84.85%,0.693(0.646~0.730)、2.265、44.44%、90.91%,0.744(0.703~0.795)、1.995、66.67%、78.79%;0.707(0.655~0.741)、10.241、46.67%、93.94%。结论:脑脊液中miR-155、miR-19b、miR-125b、miR-21可用于SCNSL预后的早期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55 miR-19b miR-125b MIR-21 淋巴瘤 中枢神经系统侵犯 预后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食管腺癌淋巴结和血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11
作者 王立东 陶潇龙 +22 位作者 宋昕 高慧丽 张晓倩 赵学科 卢玉娴 张占阳 王苒 范宗民 韩雪娜 尹艳春 雷玲玲 韩文莉 秦富强 李爱丽 王献增 王五洲 李吉林 马磊 徐全晓 罗宏 李秀敏 张冬云 纪爱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3-477,共5页
目的:探讨淋巴结和血道转移与食管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70万例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1973至今)大资料库中,选取600例食管腺癌患者。对淋巴结转移(LNM)、脉管癌栓(V... 目的:探讨淋巴结和血道转移与食管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70万例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1973至今)大资料库中,选取600例食管腺癌患者。对淋巴结转移(LNM)、脉管癌栓(VTE)阳性和阴性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采用Kaplan-Meier和Cox回归分析探讨两者与预后的关联性。结果:600例中LNM 340例(56.7%),存在VTE 262例(43.7%)。LNM阳性(LNM+)组男性、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阳性、胸下段、低分化和T3/T4期患者比例大于阴性(LNM-)组(P<0.05);VTE阳性(VTE+)组男性、高发区、家族史阳性、胸下段、低分化、T3/T4期患者比例大于阴性(VTE-)组(P<0.05)。LNM^(+)VTE^(+)患者213例,LNM^(-)VTE^(-)患者211例,LNM^(+)VTE^(-)患者127例,LNM^(-)VTE^(+)患者49例。LNM^(-)VTE^(-)组预后优于LNM^(+)VTE^(-)和LNM^(+)VTE^(+)组(P均<0.001)。Cox回归结果显示,在调整多种因素后,与LNM^(-)VTE^(-)相比,LNM^(-)VTE^(+)、LNM^(+)VTE^(-)、LNM^(+)VTE^(+)食管腺癌患者死亡风险增加,HR(95%CI)分别为1.496(0.980~2.285)、2.019(1.483~2.748)、2.642(2.013~3.467)。结论:LNM、VTE与食管腺癌死亡风险有关,两者应纳入预后评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腺癌 淋巴结转移 血道转移 脉管癌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区域内全覆盖早期筛查分析
12
作者 刘秋亮 张杰 +10 位作者 史龙彦 张辉 宋东建 苏萌 汪奇 赵昀政 尹梦雯 李潮 邹鑫磊 梁鹏伟 高晓斌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1-305,共5页
目的:总结河南省扶沟县2023年6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新生儿及1~2个月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全覆盖早期筛查实施情况,形成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新生儿与婴儿DDH全覆盖早期筛查流程。方法:河南省扶沟县县域内出生新生儿由产科医师进... 目的:总结河南省扶沟县2023年6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新生儿及1~2个月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全覆盖早期筛查实施情况,形成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新生儿与婴儿DDH全覆盖早期筛查流程。方法:河南省扶沟县县域内出生新生儿由产科医师进行DDH的初步筛查(髋关节Graf超声检查法+体格检查),儿内科、儿外科、儿保科、骨科1~2个月住院患儿及门诊就诊患儿分别由儿科医师、儿外科医师、儿保科医师、骨科医师进行DDH的早期筛查(髋关节Graf超声检查法+体格检查),可疑或异常者转诊至骨科复筛,由儿童骨科或骨科医师对转诊者再次行体格检查及Graf超声检查法,可疑者定期复查直至确诊或排除。结果:2023年6月至2024年8月,共筛查婴儿6 264人,其中男3 192人(50.96%),女3 072人(49.04%),筛查率为100.00%。检出Ⅱa^(-)及以上阳性患儿17例,其中男4例(23.53%),女13例(76.47%),检出率为0.271%(17/6 264)。DDH阳性的17例23髋,包括Graf分型Ⅱa^(+)型5髋、Ⅱa^(-)型8髋、Ⅱb型3髋、Ⅱc型2髋、D型2髋、Ⅲ型1髋、Ⅳ型2髋。左侧14髋,异常率为0.223%(14/6 264);右侧9髋,异常率为0.144%(9/6 264)。左侧异常率为右侧的1.56倍。女17髋,异常率为0.277%(17/6 144);男6髋,异常率为0.094%(6/6 384)。女婴髋异常率为男婴的2.94倍。筛查阳性婴儿中合并足部畸形2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脊柱畸形1例、肌性斜颈1例、泌尿系统畸形1例。结论:本研究实现了河南省扶沟县2023年6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2月龄内所有婴儿的DDH全覆盖早期筛查,形成了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婴儿DDH全覆盖早期筛查的初步规范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早期筛查 全覆盖 区域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 d排尿日记评估儿童严重单症状和非单症状性原发性遗尿的价值
13
作者 杨静 张贺 +8 位作者 文一博 李琦 姚武 胡金华 周朝明 张会清 吴国兴 陆伟 文建国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2-585,共4页
目的:探究3 d排尿日记(VD)评估两种儿童严重原发性遗尿(PNE)的价值。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研究,选择2023年1~12月就诊的符合国际儿童尿控协会(ICCS)严重PNE诊断标准(遗尿>4晚/周)的141例患儿(年龄6~15岁),均记录2周VD,分为单症状性P... 目的:探究3 d排尿日记(VD)评估两种儿童严重原发性遗尿(PNE)的价值。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研究,选择2023年1~12月就诊的符合国际儿童尿控协会(ICCS)严重PNE诊断标准(遗尿>4晚/周)的141例患儿(年龄6~15岁),均记录2周VD,分为单症状性PNE(MNE)和非单症状性PNE(NMNE)两组;提取3 d VD(第1个周五、周六、周日),比较2周与3 d VD中平均每天排尿次数、平均每次排尿量(AVV)/预期膀胱容量(EBC)、平均最大排尿量(MVV)、平均MVV/EBC、平均夜间排尿量、平均夜间排尿量/EBC的差异。以2周VD是否记录到白天排尿异常为评估NMNE和MNE的金标准,分析3 d VD的诊断效能。结果:128例完成2周VD,其中MNE 87例,NMNE 41例。2周和3 d VD的平均每天排尿次数、AVV/EBC、平均MVV、平均MVV/EBC、平均夜间排尿量、平均夜间排尿量/EB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 d VD诊断MNE和NMNE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0%、96.6%、96.1%、92.7%和97.7%。结论:3 d VD可以替代2周VD,用于评估、诊断儿童严重MNE和NM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d排尿日记 儿童 严重单症状性原发性遗尿 严重非单症状性原发性遗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LINC00963靶向miR-511-3p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14
作者 郑云鹏 李旭阳 +2 位作者 贾苇雪 李冬芹 尹光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探究下调LINC00963靶向miR-511-3p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检测正常皮肤细胞HaCaT和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A431、SCL-1中LINC00963、miR-511-3p的表达。应用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LINC00... 目的:探究下调LINC00963靶向miR-511-3p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检测正常皮肤细胞HaCaT和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A431、SCL-1中LINC00963、miR-511-3p的表达。应用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LINC00963、miR-511-3p的靶向关系。A431细胞分别转染si-LINC00963及其阴性对照(si-NC)、miR-511-3p及其阴性对照(miR-NC)、si-LINC00963+anti-miR-NC及si-LINC00963+anti-miR-511-3p,采用MTT和Transwell法分别评估细胞增殖和迁移、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CNA、MMP2、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与HaCaT相比,A431、SCL-1中LINC00963表达水平上调,miR-511-3p表达水平下调(P<0.05)。LINC00963可靶向负调控miR-511-3p(P<0.05)。下调LINC00963或过表达miR-511-3p降低细胞增殖率,减少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降低PCNA、MMP2、MMP9蛋白表达;抑制miR-511-3p可逆转下调LINC00963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下调LINC00963可能通过上调miR-511-3p的表达抑制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C00963 miR-511-3p 皮肤鳞状细胞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新复合杂合突变导致的LIG4综合征家系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征并文献复习
15
作者 窦冰华 白莹 +7 位作者 李旭阳 吴天歌 刘梦瑶 谢文文 陈娇 王叨 盛光耀 吴静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2,共5页
LIG4综合征(OMIM606593)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免疫缺陷病。LIG4基因突变会造成DNA连接酶Ⅳ(ligaseⅣ,LIG4)活性下降,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主要表现为小头畸形、生长迟缓、免疫缺陷、血细胞减少、特殊面容以及对电离辐射敏感,... LIG4综合征(OMIM606593)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免疫缺陷病。LIG4基因突变会造成DNA连接酶Ⅳ(ligaseⅣ,LIG4)活性下降,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主要表现为小头畸形、生长迟缓、免疫缺陷、血细胞减少、特殊面容以及对电离辐射敏感,其他特征还包括骨骼畸形、皮肤病变以及易患恶性肿瘤^([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G4综合征 DNA连接酶Ⅳ 新发变异 儿童 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腺样囊性癌67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16
作者 孙慧 宋昕 +11 位作者 赵若华 蒋宁宁 朱佳仪 丁倩倩 赵学科 范宗民 李爱丽 张冬云 马磊 裘一兵 纪爱芳 王立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腺样囊性癌(EA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70万例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1973至今)大资料库中2001年10月至2023年6月确诊的67例EACC患者,其中男51例,女16例,发... 目的:探讨食管腺样囊性癌(EA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70万例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1973至今)大资料库中2001年10月至2023年6月确诊的67例EACC患者,其中男51例,女16例,发病年龄52~81岁。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行Log-rank检验。采用Cox回归分析EACC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生存状况好于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HR(95%CI)为3.875(1.607~9.342)]是EACC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淋巴结转移是EACC预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腺样囊性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丘脑痛11例体会
17
作者 孙桂芳 袁志浩 +3 位作者 胡文涛 马兴荣 张博爱 卢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35,共4页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注射对丘脑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1例丘脑痛患者入组。在标记的受累部位一次性注射A型肉毒毒素50~400 U,注射后随访12个月。分别在注射前、注射后1周以及注射后12个月内每月采用V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治疗后4个...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注射对丘脑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1例丘脑痛患者入组。在标记的受累部位一次性注射A型肉毒毒素50~400 U,注射后随访12个月。分别在注射前、注射后1周以及注射后12个月内每月采用V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治疗后4个月进行患者总体感觉改善情况评分(PGIC评分),记录治疗和随访期间的副作用。结果:11例患者中9例完成随访,1例在治疗后4个月失访,1例在治疗后8个月效果下降,自行使用其他药物治疗。9例中男7例,女2例,年龄52~82(68.3±10.8)岁。疼痛持续时间(13.3±3.7)个月,治疗前VAS评分(5.7±0.5)分,治疗后1周VAS评分均值降至2分,说明患者疼痛大为缓解,治疗8个月以后部分患者疗效下降,但治疗后12个月中,总体镇痛效果维持在较低水平(均值1.9~2.8),且较为稳定。根据PGIC评分,7例明显好转,2例轻微好转。注射后1周内1例出现面部不对称和眼睑下垂,1例出现面部不对称,均在5周内自行消失。结论: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丘脑痛有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丘脑痛 VA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胃肠道功能和肠道炎症反应的变化
18
作者 王志红 杨晨 +4 位作者 韩喜婷 张惠惠 崔金全 黄冬梅 赵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8-411,共4页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胃肠道功能和肠道炎症反应的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3年6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EOC患者(EOC组)及200例女性健康对照(NC组)。采用胃肠道症状评估量表(GSRS)、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胃肠道功能和肠道炎症反应的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3年6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EOC患者(EOC组)及200例女性健康对照(NC组)。采用胃肠道症状评估量表(GSRS)、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估胃肠道功能。对EOC组35例及NC组20名健康对照,采用HE染色观察结肠黏膜标本形态学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粪便中炎症相关标志物粪钙卫蛋白(FCP)和粪乳铁蛋白(FLF)水平,分析上述指标与EOC患者FIGO分期的关系。结果:EOC组GSRS评分和IBS-SSS评分分别为(20.45±7.38)、(211.00±67.63)分,均高于NC组[(13.25±4.73)、(147.00±28.55)分,P<0.05]。EOC组患者粪便中FCP、FLF水平分别为238.50(191.08,331.43)、184.93(141.08,256.89)μg/L,均高于NC组[212.20(166.81,245.39)、130.84(78.17,204.76)μg/L,P<0.05]。EOC组结肠黏膜组织可见肠上皮受损,且黏膜固有层内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以单个核细胞为主,表现为非特异炎症,而NC组结肠黏膜组织未见明显病理学异常。EOC患者GSRS评分、IBS-SSS评分、FCP水平、FLF水平与EOC患者FIGO分期呈正相关(r=0.440、0.605、0.379、0.346,P<0.05)。结论:EOC患者出现明显胃肠道功能障碍和肠道炎症,GSRS评分、IBS-SSS评分、肠道炎症相关粪便标志物FCP、FLF可能与EOC的疾病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胃肠道症状 粪钙卫蛋白 粪乳铁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的临床、肌肉病理、MRI和分子生物学特征
19
作者 吴世陶 张敏 +2 位作者 石伟伟 周丽丹 刘恒方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8-362,共5页
目的:探讨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RR-MADD)的临床、肌肉病理、MRI和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3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诊治的20例电子转移黄素蛋白脱氢酶(ETFDH)基因突变所致的RR-MADD的资料,对其临床、肌肉病... 目的:探讨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RR-MADD)的临床、肌肉病理、MRI和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3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诊治的20例电子转移黄素蛋白脱氢酶(ETFDH)基因突变所致的RR-MADD的资料,对其临床、肌肉病理、肌肉MRI和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波动性四肢近端无力、不耐受疲劳、颈肌无力和咀嚼肌无力;多数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呈轻中度升高,少数合并横纹肌溶解;肌电图主要呈肌源性损害;20例患者经过核黄素治疗后均取得良好效果。(2)HE染色显示肌纤维内大量小空泡,部分空泡融合成裂隙状;油红O染色显示空泡或裂隙被大量脂滴填充;ATP酶学染色显示受累肌纤维主要为Ⅰ型肌纤维。(3)20例患者均出现两侧股二头肌长头、半膜肌和半腱肌对称性脂肪化,MRI呈T1WI和T2WI高信号、STIR低信号;12例患者在亚急性期出现肌肉水肿,MRI呈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STIR高信号。(4)20例患者均发现ETFDH基因突变,其中15例为复合杂合突变,3例为纯合突变,2例为单一杂合突变;c.1781T>C、c.1327T>C、c.1411A>G和c.1277_1278insA突变未见报道。结论:RR-MADD的临床、肌肉病理、MRI具有一定的特征性,ETFDH基因c.1781T>C、c.1327T>C、c.1411A>G和c.1277_1278insA突变为首次报道,丰富了我国RR-MADD基因突变谱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 临床表现 肌肉病理 肌肉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30 d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和评价
20
作者 牛瑞娜 尚小平 +2 位作者 赵亚楠 邵慧杰 李东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0-273,共4页
目的:构建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30 d内死亡的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ICU住院的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344例。根据患者入院后30 d内的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采... 目的:构建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30 d内死亡的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ICU住院的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344例。根据患者入院后30 d内的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采用Bootstrap 1000次法和Logistic回归建立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30 d内死亡的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校准能力和临床净获益。结果:344例患者中,116例30 d内死亡。CRP、APACHEⅡ评分、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比值(RPR)和菌种类型是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30 d内死亡的预测因素,OR(95%CI)分别为1.004(1.001~1.006)、1.158(1.112~1.207)、3.328(1.402~3.895)、2.071(1.207~3.552)。列线图模型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30 d内死亡的ROC曲线的AUC(95%CI)为0.803(0.752~0.854);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曲线与理想曲线基本吻合;决策曲线显示该模型有良好的临床净获益。结论:CRP、APACHEⅡ评分、RPR和菌种类型是创伤性脑损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30 d内死亡的预测因素,基于上述因素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脓毒血症 死亡风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