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768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NSA对吸能盒防撞梁结构多目标优化设计
1
作者 周子恒 张宏远 +1 位作者 张浩 张昕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25年第1期29-33,共5页
在车辆低速撞击过程中,车体前端吸能盒的屈服塑性变形吸收了大部分的动能,起到了对其连接的前纵梁等较为重要的车辆部件的保护作用,降低了车辆的维护费用.本项目拟以“田字型”截面吸能盒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有限元程序LS-DYNA,研究... 在车辆低速撞击过程中,车体前端吸能盒的屈服塑性变形吸收了大部分的动能,起到了对其连接的前纵梁等较为重要的车辆部件的保护作用,降低了车辆的维护费用.本项目拟以“田字型”截面吸能盒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有限元程序LS-DYNA,研究吸能盒截面参数、壁厚、诱导槽等参数对吸能盒抗撞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在lsopt软件中建立多目标优化任务,采用自适应模拟退火算法(ASA),以吸能盒截面力和单侧吸能盒吸能为目标函数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吸能盒刚性墙反力峰值降低28%,单侧吸能盒吸能量增加10.7%,吸能盒截面力降低2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碰撞 吸能盒 多目标优化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面摩擦对高速列车齿轮系统分岔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张成强 王靖岳 丁建明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25年第1期48-54,共7页
为深入探究齿面摩擦对高速列车齿轮系统分岔特性的影响,依据齿轮啮合相关理论以及非线性动力学原理,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针对斜齿轮副啮合过程,剖析齿面摩擦机理,推导摩擦系数的相关公式.建立高速列车齿轮系统... 为深入探究齿面摩擦对高速列车齿轮系统分岔特性的影响,依据齿轮啮合相关理论以及非线性动力学原理,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针对斜齿轮副啮合过程,剖析齿面摩擦机理,推导摩擦系数的相关公式.建立高速列车齿轮系统的6自由度弯-扭-轴耦合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运用数值求解方法,对系统在考虑齿面摩擦与不考虑齿面摩擦两种情况下,分别就随刚度、阻尼变化时的运动特性及分岔特性展开对比分析,涵盖不同刚度系数、综合误差条件下系统随摩擦因数变化的具体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齿面摩擦使系统混沌运动区间缩小,周期运动增多,分岔点提前.且在啮合刚度和综合误差的影响下系统随摩擦系数变化的分岔情况也有明显的特征.该研究成果有助于指导高速列车齿轮系统的优化设计,且对保障高速列车安全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齿轮系统 非线性动力学 齿面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悬架馈能潜力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王宇龙 王靖岳 +2 位作者 韩浩天 何宇亭 丁建明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25年第1期17-20,共4页
传统被动悬架系统中悬架振动能量被减振器以热能形式耗散到大气中,而悬架能量耗散程度不仅与悬架参数有关还与行驶参数相关.本文使用MATAB/Simulink仿真软件分析了悬架参数和行驶参数对馈能悬架振动能量回收潜力的影响,通过对悬架耗散... 传统被动悬架系统中悬架振动能量被减振器以热能形式耗散到大气中,而悬架能量耗散程度不仅与悬架参数有关还与行驶参数相关.本文使用MATAB/Simulink仿真软件分析了悬架参数和行驶参数对馈能悬架振动能量回收潜力的影响,通过对悬架耗散功率的分析得出,馈能悬架更适合应用于轮胎刚度数值较大的车辆,同时行驶条件越为恶劣馈能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架耗散功率 馈能潜力 馈能悬架 能量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刚柔耦合的纯电动汽车两挡变速器扭转振动分析
4
作者 孙志豪 陈克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25年第1期34-39,54,共7页
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纯电动汽车两挡变速器的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计算了输入级齿轮副的动态啮合力和啮合频率,对传动轴和齿轮等部件进行柔性化处理,形成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得到齿轮副啮合力的周期性变化和轴承支反力.... 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纯电动汽车两挡变速器的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计算了输入级齿轮副的动态啮合力和啮合频率,对传动轴和齿轮等部件进行柔性化处理,形成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得到齿轮副啮合力的周期性变化和轴承支反力.采用模态叠加法对变速器箱体进行振动响应分析,以轴承支反力为激振力,建立模态-瞬态时域、模态-谐响应频域有限元分析模型,得到箱体时域和频域下变化响应曲线.结果表明:刚柔耦合模型的齿轮副动态啮合力和输出轴转速曲线幅值波动较小,更接近理论值.齿轮副动态啮合力、轴承动态支反力和箱体动态响应频域曲线的峰值均出现在齿轮副的啮合频率及其倍频处,箱体的振动主要集中在输入端轴承座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器 多体系统动力学 刚柔耦合 模态叠加 振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狼算法和神经网络的锂电池SOC和SOH联合估计
5
作者 马昕池 张昕 +1 位作者 郭子奇 柏月鸿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25年第1期40-47,共8页
在电池管理系统(BMS)中,电池的荷电状态(SOC)与健康状态(SOH)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鉴于直接测量这两种状态的局限性,分析了SOC和SOH之间的联系,提出了一种灰狼算法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在线联合估计算法,引入卷积神经网络(CNN)用于SOH估算... 在电池管理系统(BMS)中,电池的荷电状态(SOC)与健康状态(SOH)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鉴于直接测量这两种状态的局限性,分析了SOC和SOH之间的联系,提出了一种灰狼算法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在线联合估计算法,引入卷积神经网络(CNN)用于SOH估算,并将其结果整合到SOC的估算流程中,使用GWO-GRU对SOC进行估计.将SOH估计考虑到SOC估计中,能减少电池老化因素对SOC估算准确性带来的不利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CALCE数据集上,SOC估算在不同温度下的平均绝对误差均稳定在5%以内,此方法能实现锂离子电池SOC和SOH联合估算,并在0℃、25℃和45℃温度条件下都能达到较高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荷电状态 健康状态 灰狼优化器 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C的线控转向系统主动转向控制策略研究
6
作者 佟雨哲 张昕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25年第1期21-28,共8页
为了提高线控转向(steer-by-wire,SBW)系统转向时的稳定性,本文采用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控制策略,实现SBW系统的主动转向控制.根据车辆固定转向增益,设计理想角传动比曲线,并通过控制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确定车辆行驶的稳定性,... 为了提高线控转向(steer-by-wire,SBW)系统转向时的稳定性,本文采用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控制策略,实现SBW系统的主动转向控制.根据车辆固定转向增益,设计理想角传动比曲线,并通过控制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确定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实现车辆的主动转向功能.基于Simulink与Carsim平台,建立整车模型,并对转向执行总成部分进行频率响应特性分析,验证其工作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策略可显著提高车辆操纵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角传动比 主动转向 汽车稳定性 M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分解的机电传动系统故障机理分析
7
作者 王庆峰 张喜明 +2 位作者 李明勇 张海全 杜明星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25年第1期55-58,63,共5页
针对典型机、电、热高度集成的复杂机电传动系统,提出了基于结构分解的故障机理分析方法.对机电传动系统进行了结构分解,将机电传动系统划分为初始约定层次、其他约定层次、最低约定层次3个结构层次结构;进而,提出了对寿命周期载荷谱按... 针对典型机、电、热高度集成的复杂机电传动系统,提出了基于结构分解的故障机理分析方法.对机电传动系统进行了结构分解,将机电传动系统划分为初始约定层次、其他约定层次、最低约定层次3个结构层次结构;进而,提出了对寿命周期载荷谱按照结构层次分解流程,形成了机电传动系统最低约束层次单元局部载荷的分析方法;在结构分解和载荷分析的基础之上,考虑最低约定层次单元所有可能承受的载荷类型及作用方式,分析确定各个单元所有可能的故障机理,得到了机电传动系统故障机理分析汇总表;最后,整理了机电传动系统典型部件故障机理(耐久性故障)模型,建立了机电传动系统产品-机理-模型映射关系,形成了机电传动系统典型部件故障机理模型库,为故障机理及可靠性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机理 故障建模 可靠性 机电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仿真的驾驶性系统选型
8
作者 沈国华 刘国权 +2 位作者 兰金标 胡成帅 李东旭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驾驶性作为汽车产品价值的关键要素,是车辆行驶及运载功能的直接表现形式,体现了人对车的操纵舒适度,是车辆动态性能品质的综合体现.驾驶性涉及车辆子系统多、构成机理复杂,目前尚无有效的正向开发方法.以乘用车市场用户对驾驶性的抱怨... 驾驶性作为汽车产品价值的关键要素,是车辆行驶及运载功能的直接表现形式,体现了人对车的操纵舒适度,是车辆动态性能品质的综合体现.驾驶性涉及车辆子系统多、构成机理复杂,目前尚无有效的正向开发方法.以乘用车市场用户对驾驶性的抱怨问题为切入点,结合汽车工程开发性能评价维度,筛选出与驾驶性密切相关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Adams软件环境搭建车辆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对与驾驶性强关联的关键子系统进行性能趋势仿真分析及定制样件实车测试,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配合仿真优化工具箱Insight的使用,为车辆驾驶性关键子系统的选型设计提供了目标量化分析.实车测试结果证明:基于Adams仿真进行驾驶性系统选型方法行之有效,对整车驾驶性的正向设计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动力传动系 ADAMS仿真 驾驶性 设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工况环境分类的车辆稳定性状态信息在线预测研究
9
作者 高泽鹏 冯剑波 +6 位作者 李易庭 李梦梦 金淼 郑怀宇 秦博男 张涛 崔华盛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25年第1期9-16,28,共9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工况分类的车辆稳定性状态信息在线预测研究方法,该方法以车辆稳定性相关的状态量为输入,在此基础上结合动态工况分类,以实现多变工况下的车辆状态精准预测.车辆状态随不同工况变化而产生动态波动,波动过程是否...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工况分类的车辆稳定性状态信息在线预测研究方法,该方法以车辆稳定性相关的状态量为输入,在此基础上结合动态工况分类,以实现多变工况下的车辆状态精准预测.车辆状态随不同工况变化而产生动态波动,波动过程是否需要干预需要相关参数作为指标进行识别,此时精确的状态信息可以为车辆主动控制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因此,本文搭建了能够反映实车特性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针对不同工况进行不同工况下的状态信息有效分类,从而提取得到异类工况特点和系统实时稳定性特征.基于对应工况的特征数据集输入,可以进一步利用极限学习机开展分类信息有效指征下的状态信息预测与系统稳定性分析,从而为不同工况下的系统稳定性判定与主动安全干预措施提供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动力学模型 参数实时输入 动态工况分类 系统状态信息预测 车辆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车型装饰罩支架断裂问题的分析与优化
10
作者 常雪嵩 王晨曦 孙诗博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25年第1期59-63,共5页
文章基于某车型出现的装饰罩支架市场断裂问题,通过对HC340LAD+Z材质的装饰罩支架断口分析、金相检测、化学成分分析及仿真计算,确定失效模式及断裂原因.结果表明:支架的失效模式为疲劳断裂,其断裂原因是支架弯曲处疲劳安全系数过低导致... 文章基于某车型出现的装饰罩支架市场断裂问题,通过对HC340LAD+Z材质的装饰罩支架断口分析、金相检测、化学成分分析及仿真计算,确定失效模式及断裂原因.结果表明:支架的失效模式为疲劳断裂,其断裂原因是支架弯曲处疲劳安全系数过低导致.针对断裂原因对支架进行结构优化改进.改进后的支架通过了路试试验,解决了装饰罩支架断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饰罩支架 HC340LAD+Z 失效模式 结构优化 疲劳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与动力技术》征稿简则
11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25年第1期64-64,共1页
1.《车辆与动力技术》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兵工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其任务是反映车辆与发动机领域的重要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推动车辆技术学科的发展。本刊主要面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工厂从事车辆理论研究、工... 1.《车辆与动力技术》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兵工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其任务是反映车辆与发动机领域的重要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推动车辆技术学科的发展。本刊主要面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工厂从事车辆理论研究、工程设计、生产制造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本刊为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交流 动力技术 学术期刊 科研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明
12
作者 《车辆与动力技术》编辑部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25年第1期F0004-F0004,共1页
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已在“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邮阅读网”收录。本刊所付稿... 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已在“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邮阅读网”收录。本刊所付稿酬已包括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入网服务报酬。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本刊上述声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杂志社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弹簧连接销子及球支座疲劳寿命影响因素研究
13
作者 张旭 张春生 +2 位作者 赵韬硕 吴玉峰 袁野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24年第4期37-45,共9页
建立了油气弹簧连接部件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油气弹簧动态性能试验台获取了连接销子的常规工况载荷边界.针对连接销子和球支座的疲劳寿命,分别从销子直径、材料屈服强度的设计参数和最大载荷的运行参数开展了有限元计算分析.最后基于正交... 建立了油气弹簧连接部件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油气弹簧动态性能试验台获取了连接销子的常规工况载荷边界.针对连接销子和球支座的疲劳寿命,分别从销子直径、材料屈服强度的设计参数和最大载荷的运行参数开展了有限元计算分析.最后基于正交试验法对三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显示连接销子和球支座疲劳寿命与销子直径和材料屈服强度呈正相关,与最大载荷呈负相关,且疲劳寿命对三种影响因素的敏感性为最大载荷>销子直径>材料屈服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弹簧 连接销子 球支座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啮合多齿接触齿轮设计与加工技术研究
14
作者 唐沛 王乐 +1 位作者 贾爽 毛润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24年第4期46-51,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内啮合多齿接触齿轮的设计和制造方法,该齿轮接触区位于节圆以上的齿顶部分,同时接触的齿数可达7个以上.根据微分几何学和齿轮啮合原理,建立了内啮合多齿接触齿轮齿廓曲线方程;根据阿基米德螺旋面理论,建立了外齿轮滚刀... 本文提出了一种内啮合多齿接触齿轮的设计和制造方法,该齿轮接触区位于节圆以上的齿顶部分,同时接触的齿数可达7个以上.根据微分几何学和齿轮啮合原理,建立了内啮合多齿接触齿轮齿廓曲线方程;根据阿基米德螺旋面理论,建立了外齿轮滚刀设计方法;基于展成加工原理,建立了内齿轮插齿刀设计方法;对滚齿和插齿加工进行了仿真,验证了刀具设计和加工方法的正确性;进一步完成刀具和齿轮样件的加工,并对齿轮样件进行了检测;通过对比理论齿廓和样件齿廓验证了齿轮设计的正确性和可加工性,为内啮合多齿接触齿轮走向工程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齿接触 内啮合 刀具设计 齿轮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活塞发动机稳压箱温度影响因素及高空特性研究
15
作者 温占永 孙鹏晖 田亚明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24年第3期17-22,共6页
针对某型航空活塞发动机中冷系统,建立了系统的传热数学模型.通过与实验数据相对比可知,中冷器冷侧出口温度、热侧出口温度模拟结果误差均在1.5%以内,明确了本文构建仿真模型可行且可靠.进而,利用该模型研究了中冷系统空气速度、环境温... 针对某型航空活塞发动机中冷系统,建立了系统的传热数学模型.通过与实验数据相对比可知,中冷器冷侧出口温度、热侧出口温度模拟结果误差均在1.5%以内,明确了本文构建仿真模型可行且可靠.进而,利用该模型研究了中冷系统空气速度、环境温度、增压比、进气流量等因素对稳压箱温度的影响,分析了航空活塞发动机中冷系统的高度特性.结果表明:稳压箱温度随着空气速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环境温度、增压比及进气流量的增加而上升.稳压箱温度对增压比的敏感度最大,对环境温度的敏感度最低,对进气流量及空气速度的敏感度介于二者之间.对于所研究的航空发动机中冷系统,最高稳压箱温度及中冷系统最大换热量均出现在临界增压高度,在海平面温度为50℃的条件下,二者的值分别为82.4℃、11.5 k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活塞式发动机中冷系统 稳压箱温度 敏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瞄时间自调整控制智能车辆横向轨迹跟踪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子奇 张昕 +1 位作者 马昕池 张宏远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24年第2期34-39,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预瞄时间自调整控制的四轮转向(4ws)智能车辆横向轨迹跟踪算法.针对轨迹跟踪精度问题,建立了预瞄时间自调整控制驾驶员模型,调整预瞄时间,采用滑模控制对前轮进行控制.针对跟踪过程中行驶稳定性较差等问题,后轮转向采用... 提出了一种基于预瞄时间自调整控制的四轮转向(4ws)智能车辆横向轨迹跟踪算法.针对轨迹跟踪精度问题,建立了预瞄时间自调整控制驾驶员模型,调整预瞄时间,采用滑模控制对前轮进行控制.针对跟踪过程中行驶稳定性较差等问题,后轮转向采用横摆角速度反馈控制策略.在Car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下进行单移线工况下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预瞄时间自调整控制在低速时的跟踪精度比固定预瞄时间控制提升55%,高速时提升5%.后轮转向采用横摆角速度反馈控制的质心侧偏角比采用前馈控制在低速时减小了21%,高速时减少了54%,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算法,提高了转向过程中的行驶稳定性和横向轨迹跟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轮转向 预瞄时间自调整 反馈控制 横向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履带车辆电控机械制动执行机构动力学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汪银风 胡铮 +4 位作者 张万昊 庞惠仁 简洪超 韩明 兰海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24年第1期1-7,14,共8页
针对履带车辆机械制动操纵形式电气化转型需求,提出了一种符合履带车辆行车制动功能使用需求的紧凑型、直驱式机电作动机构构型方案,运用ADAMS仿真分析方法对机电作动机构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获得了作动阻力相关特性曲线和性能参数,初... 针对履带车辆机械制动操纵形式电气化转型需求,提出了一种符合履带车辆行车制动功能使用需求的紧凑型、直驱式机电作动机构构型方案,运用ADAMS仿真分析方法对机电作动机构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获得了作动阻力相关特性曲线和性能参数,初步表明所设计的机电作动机构结构合理;开展了特定电机转速控制策略下的动态仿真,获得了机电作动机构各主要零部件的响应特性曲线,为机电作动机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车辆机械制动 机电作动机构 静态特性 动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型混合动力车辆机电复合制动系统技术 被引量:3
18
作者 范婧 勾鹤 +2 位作者 徐晓曦 王然 杨小朋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24年第1期22-28,共7页
制动系统是保证车辆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性.传统车辆在高速、长时间、大制动力制动时,车辆动能通过制动器转化为热能损失掉.而对于超重型混合动力车辆,采用现有机械摩擦制动的基础上增加电气制动系统(即机电复合... 制动系统是保证车辆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性.传统车辆在高速、长时间、大制动力制动时,车辆动能通过制动器转化为热能损失掉.而对于超重型混合动力车辆,采用现有机械摩擦制动的基础上增加电气制动系统(即机电复合制动系统),既能够保证制动安全性,又能够实现能量回收,对消耗的能源进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 机电复合制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特种车辆综合传动左右支撑垂直振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国良 张小强 +2 位作者 庞煜 于超婕 董超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24年第1期29-36,共8页
通过以某特种车辆为试验平台,开展典型路面、典型车速下综合传动左右支撑垂直振动试验研究,获取了比利时路、起伏土路、搓板路、碎石路、铺面路几种路况下的典型车速下的综合传动左右支撑垂直振动数据,为综合传动输出端左右弹性元件的... 通过以某特种车辆为试验平台,开展典型路面、典型车速下综合传动左右支撑垂直振动试验研究,获取了比利时路、起伏土路、搓板路、碎石路、铺面路几种路况下的典型车速下的综合传动左右支撑垂直振动数据,为综合传动输出端左右弹性元件的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传动 垂直振动 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陆无人两栖车环境感知技术综述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野 司璐璐 +2 位作者 陈慧岩 席军强 于会龙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24年第2期47-56,共10页
水陆两栖车无人化对无人作战体系的发展与完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环境感知技术是两栖车无人化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综述了两栖车传感器的应用方案以及两栖车感知技术的分类特点,并且针对两栖车水上感知及水陆过渡区域分析了环境感知的... 水陆两栖车无人化对无人作战体系的发展与完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环境感知技术是两栖车无人化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综述了两栖车传感器的应用方案以及两栖车感知技术的分类特点,并且针对两栖车水上感知及水陆过渡区域分析了环境感知的关键技术,最后展望了水陆无人两栖车环境感知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陆两栖车辆 环境感知 水上感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