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25篇文章
< 1 2 1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权力、资本和地方: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伯华 张洁 窦银娣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共11页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是增进村民福祉、延续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共同富裕目标的路径选择之一。基于有机更新理论,采用“权力—资本—地方”三元辩证视角分析,构建了“搭建有机更新共同体的网络体系—形成多元...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是增进村民福祉、延续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共同富裕目标的路径选择之一。基于有机更新理论,采用“权力—资本—地方”三元辩证视角分析,构建了“搭建有机更新共同体的网络体系—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共建的互动机制—提出有机更新共同体的行动路径”的分析框架,以湖南省岳阳县张谷英村为例,对张谷英村人居环境有机更新进行机制探索和路径选择。研究发现:1)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是指政府、企业和村民三大更新主体,为实现有机秩序修复和传统功能转型两大更新目标,通过精准判定、精准修复和精准施策的更新方式提供多元保障的过程。2)张谷英村人居环境更新经过4个阶段的实践演进,最终在多元主体协同共建模式下成功搭建有机更新共同体网络体系。张谷英村政府强化权力规制机制、企业落实资本投入机制、村民践行地方参与机制,共同构成了张谷英村“构建有机更新网络、培育有机更新信任和形成有机更新规范”的三维互动机制。3)基于三维互动机制,针对张谷英村管理失衡、收益失策和权益失位的现实阻滞,提出了规划制定和监管强化、责任共担和收益共享、意识强化和行为规范的行动路径。研究从多元主体视角对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研究进行补充,对张谷英村的保护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主体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 有机更新 张谷英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A柱前衍生化HPLC同时测定川红工夫红茶20种氨基酸含量 被引量:4
2
作者 罗学平 蒋宾 +5 位作者 李丽霞 钟晓雪 杨丽冉 焦文文 彭康丽 陈岗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62,共10页
建立在线柱前衍生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不同品种川红工夫红茶中的20种氨基酸含量,并评价其与滋味品质相关性。以邻苯二甲醛(OPA)为衍生试剂,利用液相色谱仪的自动进样器进行柱前衍生,采用Hypersil BDS C 18柱(150 mm×4.6 mm,3μm),以... 建立在线柱前衍生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不同品种川红工夫红茶中的20种氨基酸含量,并评价其与滋味品质相关性。以邻苯二甲醛(OPA)为衍生试剂,利用液相色谱仪的自动进样器进行柱前衍生,采用Hypersil BDS C 18柱(150 mm×4.6 mm,3μm),以0.016 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pH=8.2)与甲醇-乙腈-水(4.5∶4.5∶1,V∶V∶V)组成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50℃,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340 nm、发射波长450 nm;通过相关分析,比较不同滋味属性氨基酸含量与红茶滋味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种氨基酸在0.195~2.584μg/mL的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954~0.9999,检测限为0.006~0.036μg/mL,定量限为0.020~0.184μg/mL,加标回收率为90.40%~99.13%;除四川群体种红茶和梅占红茶中未检出组氨酸外,其余氨基酸均在5个品种红茶中检出,氨基酸总量27.33~65.29 mg/g之间,其中含量最高的是黄金芽红茶,氨基酸组分中,含量最高的是茶氨酸,然后是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红茶中的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与红茶的鲜味、甜味和综合滋味评分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对红茶滋味的鲜爽度和浓强度起着重要作用。采用OPA柱前衍生反相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氨基酸组分精密度和回收率高,具有成本低、快速、准确的特点,可用于红茶中20种氨基酸组分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醛 柱前衍生 川红工夫红茶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Mg系合金中合金化元素作用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赵飞 黄文森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8,F0002,共13页
铝镁合金是轻量化材料应用领域中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属于中高强度铝合金,具有较高的塑性、良好的耐蚀性以及优良的焊接性等优势,目前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和军工制造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笔者综述了铝镁合金力学性能特点以及用途... 铝镁合金是轻量化材料应用领域中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属于中高强度铝合金,具有较高的塑性、良好的耐蚀性以及优良的焊接性等优势,目前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和军工制造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笔者综述了铝镁合金力学性能特点以及用途,介绍了Al-Mg系合金中的强化机制,重点阐述了Al-Mg系合金中主合金化元素Mg及其含量对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机理,详细论述了Mn、Zr、Ti、Sc、Er、Y等微合金化元素的作用以及对Al-Mg系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结合Al-Mg系合金当前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值得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系合金 合金化 强化机制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融合背景下乡村地区存量用地潜力与利用路径分析——以江苏省丰县为例 被引量:8
4
作者 李红波 胡正玉 周家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8,共8页
存量用地的盘活利用是土地整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盘活存量资源、创新存量规划已成为当前城乡发展的新命题。构建了存量用地从提取到综合评价与潜力测算应用的框架体系,分析丰县乡村地区存量用地空间分布与规模特征,测算镇域尺度下乡... 存量用地的盘活利用是土地整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盘活存量资源、创新存量规划已成为当前城乡发展的新命题。构建了存量用地从提取到综合评价与潜力测算应用的框架体系,分析丰县乡村地区存量用地空间分布与规模特征,测算镇域尺度下乡村地区存量用地再开发潜力,提出存量用地盘活路径与政策建议。研究表明:1)丰县乡村地区存量用地的整体盘活潜力可观,各街镇开发改造潜力差异较大。2)丰县乡村地区存量用地潜力分为三级潜力区,分布不均衡,靠近主城区的街镇潜力较大且多集中于南部。3)乡村存量用地盘活应该采取不同类型村庄差异化发展、乡村规划与盘活政策有机衔接、创新用地增减挂钩制度等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量用地 乡村地区 潜力测算 利用路径 丰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对团簇CrPS_(4)的光谱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方志刚 刘立娥 +3 位作者 吴庭慧 宋静丽 原琳 魏代霞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为快速、高效得到物质的谱图数据,利用计算化学方法,根据拓扑学原理,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团簇CrPS_(4)10种优化构型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偶极矩以及极化率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构型2^((4))的理论红外谱图与前人所得实际光谱图进行了对比... 为快速、高效得到物质的谱图数据,利用计算化学方法,根据拓扑学原理,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团簇CrPS_(4)10种优化构型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偶极矩以及极化率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构型2^((4))的理论红外谱图与前人所得实际光谱图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CrPS_(4)红外光谱的波峰大致分布在300~700 cm^(-1)范围内,拉曼光谱的波峰范围主要分布在200~700 cm^(-1)范围内;团簇CrPS_(4)振动形式为伸缩振动时,其对入射光的吸收强度较大;在频率较低的波段,CrPS_(4)更易发生红外吸收,在频率较高的波段,更易发生拉曼散射;总偶极矩的排列顺序为2^((2))>6^((4))>4^((2))>3^((2))>3^((4))>4^((4))>1^((2))>2^((4))>5^((4))>1^((4)),偶极矩越大,红外活性越强;极化率大小关系满足5^((4))<1^((4))<6^((4))<4^((4))<3^((4))<1^((2))<2^((4))<2^((2))<3^((2))<4^((2)),极化率越大,拉曼活性越强;所有构型的3大主轴中,XX轴的极化率均大于YY轴与ZZ轴;构型2^((4))的理论光谱图与实际结果对比发现,两者光谱图波峰频率基本吻合,实验与理论分析互为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 密度泛函理论 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极化率 偶极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山地城市景观格局对城市内涝的影响研究——以贵阳市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戴丽 尹昌应 +1 位作者 毛春艳 郑佳薇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61,共9页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随着城镇化高速发展,城市内涝灾害愈加明显,已成为造成喀斯特地区损失较为严重的灾害之一。选择西南喀斯特山地城市——贵阳市为研究区,基于2016—2020年实测和调查的内涝灾害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和相关分析方法,探...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随着城镇化高速发展,城市内涝灾害愈加明显,已成为造成喀斯特地区损失较为严重的灾害之一。选择西南喀斯特山地城市——贵阳市为研究区,基于2016—2020年实测和调查的内涝灾害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和相关分析方法,探究景观格局对城市内涝的影响。结果表明:1)2016—2020年贵阳市主城区内涝频发,且空间分布差异性显著,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和集聚分布特征。2)不透水面、绿地与内涝频次的相关性显著,分别呈正、负相关。3)内涝周边500 m缓冲区内景观由少数聚集程度大的斑块构成,优势度较高,景观中的优势斑块类型仅有一种或少量几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景观格局空间聚集情况差异显著,其中铁路与道路、房屋建筑的景观指数空间聚类较为显著。4)内涝与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关系不显著,但与土地利用类型的景观指数有显著相关性,且不同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内涝的影响差异较大。研究结果为喀斯特城市内涝防治和景观格局规划管理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山地城市 空间自相关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指数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工科人才培养体系优化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伍权 沈海 金洁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5-120,共6页
新时代工科人才培养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所带来的诸多挑战,亟需优化人才培养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工科人才培养体系评价模型,并结合权威专家评审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新时代工科人才培养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所带来的诸多挑战,亟需优化人才培养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工科人才培养体系评价模型,并结合权威专家评审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已成为新时代工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而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与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是突破当前工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瓶颈、实现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的关键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化产学研合作、优化创新生态、动态调整课程体系、构建多维评价机制等措施以实现实践、创新能力双重提升,推动工科人才培养质量迈向新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 人才培养体系 模糊综合评价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负地形的喀斯特地貌分类研究——以贵州喀斯特区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罗娅 张荣星 +3 位作者 薛习习 刘茂 王娇娇 娄晶智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9,共11页
地形因子具有直观性、可视性,常被作为喀斯特地貌分类的主要依据。已有关于喀斯特地貌分类研究所用的地形因子较多且复杂,分类特征不易被公众学习和理解,导致成果的应用和推广难度较大。因此以贵州喀斯特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地形开度法和... 地形因子具有直观性、可视性,常被作为喀斯特地貌分类的主要依据。已有关于喀斯特地貌分类研究所用的地形因子较多且复杂,分类特征不易被公众学习和理解,导致成果的应用和推广难度较大。因此以贵州喀斯特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地形开度法和随机森林模型,筛选重要性正负地形指标,探讨喀斯特地貌分类方法。结果表明:1)贵州喀斯特区的蚕食度均值为1.35,深切度均值为215.36 m,平均粗糙度比均值为1.01,负地形面积大于正地形面积,正负地形不规则且破碎度较大,正地形被沟谷深切明显,地貌的异质性强烈。2)蚕食度和深切度2个指标的重要性指数分别为0.93和1.16,能较好地反映喀斯特地貌的差异性。3)根据蚕食度和深切度贵州喀斯特地貌分为23类,分类精度优良达93.33%。在不同的喀斯特地貌区,因为蚕食度和深切度不同,导致水、土、光、热资源丰度不同,因而它们的土地利用方式各异。研究简化了分类判别喀斯特地貌的地形指标,降低了公众对喀斯特地貌的认识和理解难度,并为数字地形技术在喀斯特地貌分类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负地形 喀斯特地貌分类 蚕食度 深切度 随机森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公英叶提取物在盐酸中对铁片的缓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静 刘余安琪 王胥翔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6-112,共7页
通过浸提法从蒲公英叶中提取植物缓蚀剂,采用失重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腐蚀形貌表征法及吸附等温曲线拟合,研究了蒲公英叶提取物在1 mol/L HCl中对纯铁的缓蚀性能和机制。结果表明:蒲公英叶提取物对铁片均有显著的缓蚀效果,在35℃下... 通过浸提法从蒲公英叶中提取植物缓蚀剂,采用失重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腐蚀形貌表征法及吸附等温曲线拟合,研究了蒲公英叶提取物在1 mol/L HCl中对纯铁的缓蚀性能和机制。结果表明:蒲公英叶提取物对铁片均有显著的缓蚀效果,在35℃下,0.8 g/L的蒲公英叶提取物对铁片的缓蚀效率高达97.45%,效果最佳;蒲公英叶提取物中的活性分子官能团,以物理吸附的形式占据铁片表面反应位点来抑制铁片腐蚀。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显示,蒲公英叶提取物在铁片表面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缓蚀剂 蒲公英 纯铁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高阶导子Lie-Yamaguti代数的上同调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双建 赵近足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5,25,共8页
研究具有高阶导子的Lie-Yamaguti代数,称之为LieYHDer对。首先给出LieYHDer对的上同调,然后研究了LieYHDer对的中心扩张,根据上同调考虑LieYHDer的形变。
关键词 Lie-Yamaguti代数 高阶导子 上同调 中心扩张 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权罗-巴李超三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腾文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90,共7页
给出带权罗-巴李超三系的表示和上同调。作为应用,引入和研究带权罗-巴李超三系的形式形变。
关键词 带权罗-巴李超三系 表示 上同调 形式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砂石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睿山 罗雅雪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57,共11页
正确认识砂石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于调整砂石政策,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和制定矿区生态修复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省砂石矿山为例,通过分析砂石矿山开采对土地利用类型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揭示砂石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正确认识砂石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于调整砂石政策,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和制定矿区生态修复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省砂石矿山为例,通过分析砂石矿山开采对土地利用类型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揭示砂石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2010—2020年,贵州省砂石矿山开采占地共计11502.45 hm^(2),其中,占用农田4923.12 hm^(2),破坏森林面积4446.24 hm^(2);2)根据贵州省2020年砂石矿山开采现状,砂石矿区未来最适宜恢复的土地类型排序为森林>建设用地>农田;3)2010—2020年,贵州省因砂石开采损失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约6.34亿元,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看,对气候调节功能影响最大,对维持养分循环服务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石开采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咪唑硝基衍生物银(Ⅰ)配合物的合成及抗厌氧菌活性
13
作者 杨莉宁 范涛 +4 位作者 姜箴一 姚琳 胡娅琪 王荣 余丽丽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5-43,66,共10页
以柔性双咪唑硝基衍生物1,3-二[1-(2-甲基-4-硝基咪唑)]丙烷(L1)和1,4-二[1-(2-甲基-4-硝基咪唑)丁烷(L2)分别与硝酸银发生反应,得到配合物{[Ag(L1)NO_(3)]·H_(2)O}_n(1)和[Ag(L2)_(2)NO_(3)]·2H_(2)O(2)。采用元素分析、摩... 以柔性双咪唑硝基衍生物1,3-二[1-(2-甲基-4-硝基咪唑)]丙烷(L1)和1,4-二[1-(2-甲基-4-硝基咪唑)丁烷(L2)分别与硝酸银发生反应,得到配合物{[Ag(L1)NO_(3)]·H_(2)O}_n(1)和[Ag(L2)_(2)NO_(3)]·2H_(2)O(2)。采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固体荧光光谱、电喷雾质谱及热重分析等方法对配合物(1)、配合物(2)的组成和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与确认。通过光谱法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并测试了配合物对ct-DNA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物(1)、配合物(2)分别以插入、部分插入模式与DNA作用。抗厌氧菌活性实验发现,配合物(1)对厌氧菌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UA 159)和伴放线放线杆菌(Aggregatibacter actinomycetemcomitans,ATCC 29523)的抗菌活性较强,最小抑菌浓度MIC为20~40μg/mL,推测银(Ⅰ)配合物的抗菌机理有可能部分靶向细菌的DNA。固体荧光光谱实验表明配合物(1)的荧光发射光谱强度远远高于其有机配体,几乎达到其有机配体发射强度的20倍,在光致发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咪唑硝基衍生物 银(Ⅰ)配合物 与DNA相互作用 抗厌氧菌活性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地下水DOM的来源、转化及识别手段研究进展
14
作者 赵敏 夏凡 +3 位作者 蔡冠霞 陈波 鲍乾 贺海波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8,共11页
地下水中的溶解有机质(DOM)在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中发挥关键作用,影响全球碳循环。喀斯特地下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体,富含溶解无机碳(DIC),在微生物作用下,溶解无机碳被转化成有机碳,在碳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关于DOM的... 地下水中的溶解有机质(DOM)在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中发挥关键作用,影响全球碳循环。喀斯特地下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体,富含溶解无机碳(DIC),在微生物作用下,溶解无机碳被转化成有机碳,在碳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关于DOM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表水环境,而以化能自养为主的地下水生态系统,其DOM的研究相对不足,尤其是占有重要地位的喀斯特地下水。针对以上科学问题,对喀斯特地下水中DOM来源、转化与识别手段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重点突出了喀斯特地下水DOM在全球碳循环中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在喀斯特地下水DOM研究中高分辨率动态监测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溶解有机质 来源 识别手段 喀斯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绥阳麻黄洞壶穴形态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15
作者 周忠发 丁圣君 +2 位作者 张结 熊勇 董慧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57,共9页
对贵州绥阳双河洞洞穴系统中的麻黄洞内发育于白云岩地下河床上的103处壶穴形态特征进行详细测量与统计分析,从统计学角度定量描述壶穴的形态特征及其形成因素。结果显示:麻黄洞壶穴以口大、肚小、底圆的“锅型”壶穴为主,壶穴在平面形... 对贵州绥阳双河洞洞穴系统中的麻黄洞内发育于白云岩地下河床上的103处壶穴形态特征进行详细测量与统计分析,从统计学角度定量描述壶穴的形态特征及其形成因素。结果显示:麻黄洞壶穴以口大、肚小、底圆的“锅型”壶穴为主,壶穴在平面形态上主要以椭圆形壶穴为主,垂直剖面形态上以浅型和深型壶穴为主,其中A区和C区浅型壶穴占比最高,而B区则以深型壶穴最多;壶穴长、短轴在A区和B区相关性较高,而在C区相关性则较低,说明壶穴长、短轴变化在不同的区域所受的因素并不一样;麻黄洞壶穴主要由季节性水流、节理和裂隙、可溶性基岩、洞道形态、具有侵蚀力的推移质、洞穴的微气候要素及洞穴水的溶蚀作用等多种因素相互耦合而形成。研究结果可为洞穴的发育、演化提供相应的水文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洞穴 洞穴壶穴 形态特征 溶蚀与侵蚀 麻黄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控聚氨酯发泡材料中的热分布控制高温体积收缩和泡孔结构
16
作者 刘伟 朱继贵 +2 位作者 张义秀 余才利 张纯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90,共7页
为解决在烤漆等高温环境下,车内发泡材料因体积收缩(空隙)而导致的阻隔、缓震作用失效及行驶风噪等问题,以高导热铜粉为改性填料、软质和硬质聚氨酯发泡材料为基体,制备并研究了不同的聚氨酯/铜粉复合材料。结果发现:铜粉含量不仅能有... 为解决在烤漆等高温环境下,车内发泡材料因体积收缩(空隙)而导致的阻隔、缓震作用失效及行驶风噪等问题,以高导热铜粉为改性填料、软质和硬质聚氨酯发泡材料为基体,制备并研究了不同的聚氨酯/铜粉复合材料。结果发现:铜粉含量不仅能有效控制发泡材料在高温下体积收缩现象,且泡孔尺寸和发泡密度也能得到提高;当铜粉含量达到4 wt.%时,软质和硬质聚氨酯发泡材料的体积收缩率分别降低为6.56%和1.77%,发泡密度分别达到0.106 g/cm^(3)和0.171 g/cm^(3),发泡材料的吸水率降低50%左右。因此,添加铜粉后的聚氨酯发泡材料具有防潮和低体积收缩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收缩 车用材料 发泡材料 铜粉 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饱和水汽压差时空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
17
作者 高江波 黄奉献 刘路路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46,共8页
饱和水汽压差(VPD)是表示区域大气干燥程度的重要指标,分析贵州省VPD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对明晰气候变化规律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中国气象局提供的CN05.1格点化观测数据集,量化并分析了1961—2022年贵州省喀斯特区域... 饱和水汽压差(VPD)是表示区域大气干燥程度的重要指标,分析贵州省VPD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对明晰气候变化规律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中国气象局提供的CN05.1格点化观测数据集,量化并分析了1961—2022年贵州省喀斯特区域和非喀斯特区域VPD及其时空变化特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识别了影响VPD变化的主要气象要素并分析了基于VPD的干旱危险性。结果发现:贵州省年际和季节尺度VPD存在显著的升高趋势,其中喀斯特区域和非喀斯特区域春季和夏季VPD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均呈现相反的格局;以VPD为指标的贵州省干旱危险性显著升高,非喀斯特区域速率更快;气温和相对湿度是贵州省年际和季节尺度上VPD变化的主导气象要素,不同区域年和季节尺度上不同气象要素的贡献率稍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水汽压差 贵州省 喀斯特 干旱 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定时截尾下Lomax分布的统计推断及剩余寿命预测
18
作者 龙兵 侯兰宝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66,共8页
在定时截尾试验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截尾试验方案,即广义定时截尾。在广义定时截尾样本下,研究了两参数Lomax分布形状参数和可靠度的极大似然估计。把形状参数的先验分布取为Gamma分布,在三类损失函数下求出了形状参数及可靠度的... 在定时截尾试验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截尾试验方案,即广义定时截尾。在广义定时截尾样本下,研究了两参数Lomax分布形状参数和可靠度的极大似然估计。把形状参数的先验分布取为Gamma分布,在三类损失函数下求出了形状参数及可靠度的Bayes估计。分别用经典方法和Bayes方法对元件的剩余使用寿命进行预测,包括点预测和区间预测。对Lomax型元件组成的串联和并联系统的可靠度函数进行估计。通过蒙特卡洛模拟对经典方法和Bayes方法的估计精度进行比较,从均方误差来看,Bayes估计要优于极大似然估计。最后对一个数值例子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相关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max分布 广义定时截尾 先验分布 损失函数 BAYES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峰丛洼地3个建群树种“植物-凋落物-土壤”系统氮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凤婵 蔡国俊 +3 位作者 李安定 张红玉 张丽敏 彭熙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8,共7页
以喀斯特峰丛洼地3种常见次生林及其建群树种为研究对象,测定3种林分建群种的不同器官及凋落物、土壤的氮含量及氮同位素丰度值(δ^(15)N),探讨植物-凋落物-土壤氮含量及稳定氮同位素组成变化及内在联系。结果显示:3种次生林建群种植物... 以喀斯特峰丛洼地3种常见次生林及其建群树种为研究对象,测定3种林分建群种的不同器官及凋落物、土壤的氮含量及氮同位素丰度值(δ^(15)N),探讨植物-凋落物-土壤氮含量及稳定氮同位素组成变化及内在联系。结果显示:3种次生林建群种植物中叶片氮含量最高,茎的氮含量最低,3种次生林建群树种叶片氮含量均显著高于掉落物和土壤氮含量,0~30 cm土壤氮含量显著高于30~90 cm土壤氮含量,土壤养分主要集中于表层土壤;白栎、栓皮栎和光皮桦器官中δ^(15)N变化范围分别为-2.82‰~14.94‰、-1.37‰~9.35‰和-4.39‰~26.06‰,3种建群种器官间氮同位素组成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3种建群种群落表层土壤δ^(15)N差异显著,3种林分中0~30 cm土壤δ^(15)N均显著低于30~60 cm和60~90 cm的土壤,δ^(15)N可能是这些群落土壤氮循环过程中的敏感指标,光皮桦叶片氮含量略大于白栎和栓皮栎,光皮桦林土壤表层δ^(15)N大于白栎林和栓皮栎林,光皮桦可能比白栎和栓皮栎更为适应喀斯特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同位素 植物-凋落物-土壤 生态策略 适应机制 喀斯特峰丛洼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北盘江流域经济贫困与生态脆弱性的空间耦合关系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钱方艳 兰安军 +3 位作者 范泽孟 朱娜 陶倩 邹永偲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4,共9页
为研究北盘江流域经济贫困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空间耦合关系,揭示其空间格局,基于遥感数据及统计资料,构建北盘江流域乡镇单元的经济贫困与生态脆弱性的评价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经济贫困与生态脆弱性的空间格局及耦合特征进行综合... 为研究北盘江流域经济贫困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空间耦合关系,揭示其空间格局,基于遥感数据及统计资料,构建北盘江流域乡镇单元的经济贫困与生态脆弱性的评价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经济贫困与生态脆弱性的空间格局及耦合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中度贫困以上的乡镇占全部乡镇的40.54%,贫困程度较重的乡镇主要分布于东南部、中部及六盘水一带的西北部地区,有一定聚集性。2)生态脆弱性等级空间分布差异明显,由东至西生态脆弱程度愈加严重。中度以上脆弱性的乡镇仅占全部乡镇的30.41%,生态脆弱程度处于偏低水平,各类型分布具有明显的集中性。3)耦合协调类型占全部乡镇的83.24%,处于优良的耦合协调状态,耦合协调差异类型分布连片且集中,失调差异类型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东部。研究可为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提供一定理论支持,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贫困 生态脆弱性 空间格局 耦合关系 北盘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