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2,82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隶属度函数分析贵州铁皮石斛的气候适宜性区划 被引量:2
1
作者 陈芳 左晋 +3 位作者 聂琼 胡家敏 刘宇鹏 古书鸿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22-133,共12页
【目的】探明贵州铁皮石斛的气候适宜性,为铁皮石斛仿野生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助力于全省挖掘各地气候资源引种和调整产业结构。【方法】以贵州省11个不同地理位置的铁皮石斛为材料,考察其生长量和多糖、生物碱、氨基酸等有效成分含量。... 【目的】探明贵州铁皮石斛的气候适宜性,为铁皮石斛仿野生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助力于全省挖掘各地气候资源引种和调整产业结构。【方法】以贵州省11个不同地理位置的铁皮石斛为材料,考察其生长量和多糖、生物碱、氨基酸等有效成分含量。选取年均温、1月均温、1月最低温、7月均温、7月最高温、≥10℃积温、降水量、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9个气候因子作为区划指标,分析其与铁皮石斛生长量和有效成分的相关性,建立铁皮石斛有效成分与气象因子间的多元回归模型,确定影响铁皮石斛生长发育的区划指标及其权重,利用ArcGIS对贵州铁皮石斛的气候适宜性进行区划。【结果】贵州省11个不同地理位置的铁皮石斛茎、叶平均含水率分别为65.98%、67.06%;茎长12.07~17.83 cm,基茎粗3.01~5.56 mm;生物碱含量为0.22~0.31 mg/g,平均0.28 mg/g;多糖含量为22.79%~39.02%,平均30.25%;总氨基酸含量为11.54~24.71 mg/g,平均16.66 mg/g。铁皮石斛多糖含量与7月均温、7月最高温呈正相关,即在一定适宜范围内,随着7月温度升高,多糖含量逐渐增大;生物碱含量与年均温、1月均温、1月最低温、7月均温、7月最高温和≥10℃积温均呈正相关;总氨基酸含量与年均温、1月均温、1月最低温、7月均温和≥10℃积温呈正相关;降水量与铁皮石斛生物碱含量呈负相关,与多糖含量、总氨基酸含量及茎长、基茎粗呈正相关;相对湿度与铁皮石斛多糖含量、总氨基酸含量呈正相关,与生物碱含量及茎长、基茎粗呈负相关;日照时数与茎长、基茎粗呈正相关,增加日照时数有利于铁皮石斛原球茎生长。贵州铁皮石斛区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基本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结论】贵州最适宜发展铁皮石斛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南部及北部局地;适宜区主要集中在西南部、南部、中部和东部部分地区;基本适宜区主要集中在中部和东部;不适宜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部部分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多糖 生物碱 氨基酸 生态适宜性 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类纤维素合酶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2
作者 郭蓉 吕品 +7 位作者 张庆滢 张园 陈璇 许艳萍 郭孟璧 字雪靖 杨若菡 杨明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探明大麻类纤维素合酶(Cellulose synthase-like,Csl)基因家族成员的结构和功能,为调控大麻生长发育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大麻Csl家族成员的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及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等... 【目的】探明大麻类纤维素合酶(Cellulose synthase-like,Csl)基因家族成员的结构和功能,为调控大麻生长发育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大麻Csl家族成员的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及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等进行分析。【结果】从大麻中共鉴定得到24个Csl家族成员,除7号染色体外其余9条染色体上均有成员分布,各成员外显子数目为3~9个。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24个家族成员被分为CslA、CslB、CslC、CslD、CslE、CslG共6个亚族,其中CslC和CslD成员最多,均有6个。保守基序分析发现,Motif2和Motif3在6个亚族蛋白中均有分布,而Motif6、Motif8和Motif9仅在CslA和CslC亚族蛋白中分布,Motif1、Motif4、Motif7和Motif10仅在CslB、CslD、CslE和CslG亚族蛋白中分布。CsCsls基因启动子区域包含光响应、激素诱导元件、逆境响应元件和MYB结合位点。经公共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除CsCslB2在叶中特异表达外,大部分成员在根和茎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叶片。不同亚族成员在茎秆不同组织和不同部位及下胚轴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量也存在一定差异。【结论】推测Csl家族基因除介导大麻纤维中半纤维素合成外,还参与大麻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等其他生物学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 半纤维素 类纤维素合酶 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逆境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枝勾儿茶内生真菌QX3Y2-5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3
作者 张涛 刘辉 +5 位作者 陶小艳 唐远江 卢昱希 杨粤黔 王璇 周思旋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58-64,共7页
【目的】探明光枝勾儿茶内生真菌QX3Y2-5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抑菌活性,为开发新型天然高效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光枝勾儿茶内生真菌QX3Y2-5为研究对象,用硅胶柱层析法、薄层色谱法、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对其代谢产物进行分... 【目的】探明光枝勾儿茶内生真菌QX3Y2-5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抑菌活性,为开发新型天然高效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光枝勾儿茶内生真菌QX3Y2-5为研究对象,用硅胶柱层析法、薄层色谱法、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对其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用二倍稀释法检测次级代谢产物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光枝勾儿茶内生真菌QX3Y2-5次级代谢产物粗提物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具有不同程度抑制效果,最小抑菌浓度(MIC)为62.50~500.00μg/mL;粗提物经分离纯化得到的次级代谢产物中,4-羟基-4,5-二氢呋喃-2-羧酸、烟酸和阿糖尿苷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效果,其中,4-羟基-4,5-二氢呋喃-2-羧酸抑制效果最好,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MIC分别为31.25μg/mL和15.63μg/m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62.50μg/mL和15.63μg/mL。【结论】光枝勾儿茶内生真菌QX3Y2-5分离所得次级代谢产物4-羟基-4,5-二氢呋喃-2-羧酸、烟酸和阿糖尿苷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具有一定体外抑制效果,其中,4-羟基-4,5-二氢呋喃-2-羧酸抑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枝勾儿茶 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 抑菌活性 二倍稀释法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态烟梗常规化学成分及硝酸根和氨基酸含量的差异
4
作者 沈晗 徐玮杰 +6 位作者 弯润其 王先颖 孙凯健 戴泽元 张鑫 陈斌 汤朝起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7-24,共8页
【目的】探明不同形态烟梗(梗头、粗梗和细梗)的常规化学成分、硝酸根和氨基酸含量差异,为各类烟梗的分类及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将福建产的中部和上部初烤烟叶主脉烟梗从基部至尖部切成8段,将四川、辽宁、江西产的中部烟叶经打叶复... 【目的】探明不同形态烟梗(梗头、粗梗和细梗)的常规化学成分、硝酸根和氨基酸含量差异,为各类烟梗的分类及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将福建产的中部和上部初烤烟叶主脉烟梗从基部至尖部切成8段,将四川、辽宁、江西产的中部烟叶经打叶复烤获得的长烟梗(大于20 mm)按形态分成梗头(叶柄处)、粗梗(梗直径≥3 mm)、细梗(梗直径<3 mm)3类,测定上述各类形态烟梗的常规化学成分、硝酸根、游离氨基酸含量,比较分析不同形态烟梗化学成分含量差异。【结果】相同产地(福建产地)烤烟中部叶主脉烟梗的烟碱、总氮、氯、游离氨基酸含量低于上部叶烟梗,总糖、还原糖、硝酸根高于上部叶烟梗;中部叶和上部叶的不同形态烟梗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从梗头到梗尖的烟碱、总氮、游离氨基酸含量呈先降后略升趋势,钾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氯和硝酸根含量呈降低趋势。不同产地(四川、辽宁、江西产地)烤烟中部叶梗头与其他形态烟梗(粗梗和细梗)化学成分差异明显,梗头烟碱、总氮、总糖、还原糖、氯、硝酸根、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钾含量较低。【结论】相同产地烤烟中部叶主脉烟梗的烟碱、总氮、氯、游离氨基酸含量低于上部叶烟梗,总糖、还原糖、硝酸根高于上部叶烟梗;中部叶和上部叶从梗头到梗尖的烟碱、总氮、游离氨基酸含量呈先降后略升趋势,钾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氯和硝酸根含量呈降低趋势。不同产地烤烟烟梗化学成分均表现为梗头的烟碱、总氮、总糖、氯及游离氨基酸总量高于粗梗和细梗,钾含量低于粗梗和细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梗 形态 化学成分 硝酸根 游离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务川黑牛TMEM-68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研究
5
作者 谭尚琴 徐龙鑫 +6 位作者 陈燕 武俊达 杨丽娟 王鑫 周文章 赵元峰 王华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68-75,共8页
【目的】探明务川黑牛跨膜蛋白68基因(TMEM-68)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为筛选务川黑牛优势群体和保护牛品种资源提供参考。【方法】以务川黑牛为研究对象,采用PCR和lluminaX-1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TMEM-68基因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TM... 【目的】探明务川黑牛跨膜蛋白68基因(TMEM-68)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为筛选务川黑牛优势群体和保护牛品种资源提供参考。【方法】以务川黑牛为研究对象,采用PCR和lluminaX-1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TMEM-68基因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TMEM-68基因与生长性状相关联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挖掘优异等位变异位点。【结果】务川黑牛TMEM-68基因存在224(T/A)、360(G/A)、447(T/C)、557(G/T)、938(A/G)、1 135(A/G)、1 319(G/A)、1 567(T/A)8个SNP位点,与其生长性状显著关联。8个SNP多态位点纯合度较高(0.65~0.71),表现为低度多态(PIC<0.25)。224(T/A)位点,TT基因型个体的胸宽和体重显著高于TA型和AA型;360(G/A)位点,AA基因型个体的十字部高、胸围、体高均显著高于GA型;447(T/C)位点,CC基因型个体的体高、十字部高、胸宽显著高于TT型,体高、十字部高显著高于TC型;557(G/T)位点,GT和TT基因型个体的体斜长显著高于GG型;938(A/G)位点,GG和AA基因型的个体胸宽显著高于AG型;1 135(A/G)位点,AA和GG基因型个体的坐骨端宽显著高于AG型;1 319(G/A)位点,GA和AA基因型个体的十字部高显著高于GG型;1 567(T/A)位点,TT和TA基因型个体的胸宽显著高于AA型。单倍型分析发现,务川黑牛群体中存在7种单倍型,其中,H1单倍型个体数目明显多于其他单倍型组合,为优势单倍型;单倍型组合分析结果表明,H2H6单倍型组合的十字部高、体斜长、管围、坐骨端宽具有较大优势,H1H7单倍型组合的个体胸宽、体高、体重具有优势。【结论】TMEM-68基因与务川黑牛生长性状密切相关,可作为务川黑牛品种资源开发与选育的候选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务川黑牛 跨膜蛋白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生长性状 lluminaX-10高通量测序平台 分子标记 单倍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草莓白粉病和向日葵白粉病群落组成分析
6
作者 张振荣 朱维贤 +4 位作者 董琼娥 钱玲 任建青 李亚平 王薇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93-100,共8页
【目的】探明相邻地点同时爆发草莓白粉病(CM)、向日葵白粉病(XRK)的微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种类差异性,为研究白粉病的侵染特点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3年5—7月,分别取位于昆明市农业科学院嵩明基地的温室大棚草莓白粉病样品,与... 【目的】探明相邻地点同时爆发草莓白粉病(CM)、向日葵白粉病(XRK)的微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种类差异性,为研究白粉病的侵染特点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3年5—7月,分别取位于昆明市农业科学院嵩明基地的温室大棚草莓白粉病样品,与之相隔300 m的露天爆发严重的向日葵白粉病样品,进行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对这2种植物感染白粉病部位表面的白粉层真菌群落组成与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97%相似水平下物种分析和聚类显示,草莓白粉病样本群落涵盖1域1界5门17纲26目35科39属50种62个OTU的真菌;向日葵白粉病样本群落涵盖1域1界2门5纲7目10科13属13种15个OTU的真菌;草莓白粉病样本的物种丰富度高于向日葵白粉病样本;2个样本的真菌群落组成与物种在门、科和属水平上均呈显著差异。子囊菌门(Ascomycota)在2个样本的相对丰度均大于93%。草莓白粉病优势群落以枝孢科(Cladosporiaceae)枝孢属(Cladosporium)真菌为主,同时含有青霉科(Aspergillacea)青霉属(Penicillium)、白粉菌科(Erysiphaceae)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等多种真菌微生物;向日葵白粉病优势群落由白粉菌科(Erysiphaceae)unclassified_f_Erysiphaceae真菌组成,群落组成相对单一。【结论】昆明市相邻地点同时爆发的向日葵白粉病和草莓白粉病的微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种类差异极显著;草莓白粉病病原菌主要为枝孢属(Cladosporium)真菌,同时含有其他多种真菌微生物,向日葵白粉病由白粉菌科(Erysiphaceae)unclassified_f_Erysiphaceae真菌组成,群落组成相对单一,且云南省昆明市向日葵白粉病病原菌种类为白粉菌科(Erysiphaceae)真菌为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白粉病 草莓白粉病 真菌多样性 白粉菌科 Illumina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打叶复烤加工强度对烤烟致香成分的影响
7
作者 齐永杰 徐文兵 +6 位作者 张晓龙 路小改 农正斌 潘武宁 徐茂华 毛春堂 彭博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99-106,共8页
【目的】探明不同打叶复烤加工强度对烤烟致香成分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打叶复烤工艺参数和改善复烤烟叶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现行复烤工艺为对照(CK),一润热风温度、回潮一区温度、回潮二区温度、干燥一区温度、干燥三区温度、... 【目的】探明不同打叶复烤加工强度对烤烟致香成分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打叶复烤工艺参数和改善复烤烟叶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现行复烤工艺为对照(CK),一润热风温度、回潮一区温度、回潮二区温度、干燥一区温度、干燥三区温度、冷却温度为关键工艺参数,基于均匀设计方案设置6组不同加工强度处理,测定烟叶致香成分。【结果】N6组合工艺(一润热风温度78℃、干燥一区温度60℃、干燥三区温度60℃、回潮一区温度62℃、回潮二区温度67℃、冷却温度34℃)能显著提升复烤后烟叶叶绿醇、5,6-二甲基-2-苯并咪唑啉酮和新植二烯含量,分别较CK提升4950.00%、875.86%和22.06%。N_(4)组合工艺(一润热风温度76℃、干燥一区温度62℃、干燥三区温度59℃、回潮一区温度61℃、回潮二区温度66℃、冷却温度37℃)能显著提升复烤后烟叶新植二烯和烯烃类物质总量,分别较CK提高28.46%和27.34%。N_(5)组合工艺(一润热风温度80℃、干燥一区温度58℃、干燥三区温度64℃、回潮一区温度63℃、回潮二区温度64℃、冷却温度36℃)则不利于提升烟叶致香成分。【结论】N_(4)、N_(6)工艺组合能有效提升复烤后烟叶致香成分,改善复烤后烟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打叶复烤 加工强度 致香成分 叶绿醇 新植二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制越年秋用蚕种的综合性状研究
8
作者 刘彬斌 张智勇 +5 位作者 胡春梅 卿圣环 粟思源 刘俊凤 张锦川 肖文福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66-72,共7页
[目的]探明秋制越年秋用蚕种的综合性状,为蚕种安全保存、库余蚕种的供需调节及不同蚕品种的安全繁育继代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9-2022年,以46个秋用蚕种为研究对象,通过三段式冷藏方法制备秋制越年秋用蚕种,以当季制备的春制秋用蚕... [目的]探明秋制越年秋用蚕种的综合性状,为蚕种安全保存、库余蚕种的供需调节及不同蚕品种的安全繁育继代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9-2022年,以46个秋用蚕种为研究对象,通过三段式冷藏方法制备秋制越年秋用蚕种,以当季制备的春制秋用蚕种为对照,调查其孵化情况、4龄病小蚕数量、健蛹率、结茧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母蛾产卵量等指标。[结果]秋季饲育成绩表明,除茧层率外,秋制越年秋用蚕种的孵化率、结茧头数、结茧率、虫蛹率、全茧量、茧层量及造卵数量均较春制秋用蚕种低。在秋制越年秋用蚕种材料中,32个蚕种的孵化率达试催青孵化率,占总量的69.57%,其中,7个蚕种的孵化率较春制秋用蚕种高;4个蚕种的结茧头数、6个蚕种的结茧率和8个蚕种的虫蛹率均较春制秋用蚕种高;11个蚕种的结茧率在85%以上,17个蚕种的虫蛹率在80%以上;22个蚕种的茧层率高于春制秋用蚕种;5个蚕种的造卵数量高于春制秋用蚕种。[结论]除茧层率外,秋制越年秋用蚕种的孵化率、结茧头数、结茧率、虫蛹率、全茧量、茧层量及造卵数量均低于春制秋用蚕种;但从家蚕资源材料的安全继代保存、库余蚕种的供需调节及减少家蚕资源材料的繁育代数等方面看,利用适当冷藏技术,秋制越年秋用蚕种既可延缓品种退化减少运行成本,也可减少库余蚕种的浪费,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秋制越年秋用蚕种 春制秋用蚕种 冷藏处理 茧层率 虫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个澳洲坚果在贵州南盘江流域的果实性状研究
9
作者 张燕 何凤平 +4 位作者 郭广正 康专苗 王代谷 朱文华 李向勇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97-106,共10页
【目的】探明贵州南盘江流域种植的澳洲坚果果实品质,为当地澳洲坚果产业品种结构调整及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贵州南盘江流域种植的O.C、H2、HAES695等16个澳洲坚果品种为材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 【目的】探明贵州南盘江流域种植的澳洲坚果果实品质,为当地澳洲坚果产业品种结构调整及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贵州南盘江流域种植的O.C、H2、HAES695等16个澳洲坚果品种为材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果实性状,并进行基于隶属函数值法综合评价。【结果】南盘江流域16个澳洲坚果品种的果实性状存在差异,其中,C11果实鲜重最大,为27.43 g;南亚2号出籽率最高,为56.29%;C11壳果鲜重最大,为12.55 g;南亚2号壳果干重最大,为11.03 g;A4果仁干重最大,为3.60 g;南亚116号出仁率和得仁率均最高,分别为44.04%和18.51%。14个果实性状中,有5个性状变异系数低于10.00%,产量的变异系数最大(36.51%),壳果鲜重(15.26%)、壳果干重(15.22%)、果仁干重(15.04%)其次,各品种的果实性状指标间存在较强相关性,其中,影响产量的主要性状果实鲜重与除出籽率、出仁率和得仁率外的其他性状呈显著正相关;壳果干重与壳果横径、壳果纵径和果壳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仁干重呈显著正相关;果仁干重与出仁率和得仁率呈显著正相关,因此,澳洲坚果品种果实性状评价和筛选应综合考虑各项性状指标。综合评价得分前5的澳洲坚果品种为O.C、HAES344、A4、C11、南亚3号,该5个品种在当地推广发展潜力较大。【结论】贵州南盘江流域16个澳洲坚果品种的果实性状存在一定差异,根据分析结果和实际生产情况,O.C的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优良品种加以推广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果实 表型性状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值法 南盘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瑙红樱桃不同发育时期胚败育果实转录组分析
10
作者 宋莎 江旭升 +2 位作者 金吉林 张绿萍 张敏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76-82,共7页
【目的】探明玛瑙红樱桃胚败育果实发育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为筛选胚败育相关基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发育时期(膨大期、转色期、成熟期)的玛瑙红樱桃胚败育果实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及相关分... 【目的】探明玛瑙红樱桃胚败育果实发育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为筛选胚败育相关基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发育时期(膨大期、转色期、成熟期)的玛瑙红樱桃胚败育果实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及相关分析。【结果】所有玛瑙红樱桃样品的高质量序列均在98%以上,映射序列均在85%以上,Q30均大于94%;共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6316个,其中,不同比较组共有差异表达基因1207个;注释到GO的差异表达基因参与分子功能、细胞组分、生物过程等,参与生物过程最多;注释到KEGG通路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参与环境信息处理、生物体系统、遗传信息处理、细胞过程和新陈代谢5大通路的18个分支,注释到碳水化合物代谢分支的差异表达基因较多;1806个差异表达基因预测为转录因子,共注释到57个转录因子家族,其中,bHLH家族最多。【结论】玛瑙红樱桃胚败育果实膨大期与转色期、成熟期的基因表达差异较大,转色期与成熟期基因表达差异变小,可在果实转色前筛选胚败育相关基因进行功能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瑙红樱桃 胚败育 转录组测序 生育期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施肥推荐的多用途水肥一体施肥机研究与实现
11
作者 王虎 代辛 +3 位作者 韩威 李莉婕 张永恩 赵泽英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124-132,共9页
【目的】研发集成施肥推荐功能的多用途水肥一体施肥机,为水肥资源高效利用与智能化施肥装备开发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采用多路吸肥设计与主泵变频调节技术实现进出水量与混肥比例动态调控;搭载EC/pH实时监测系统... 【目的】研发集成施肥推荐功能的多用途水肥一体施肥机,为水肥资源高效利用与智能化施肥装备开发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采用多路吸肥设计与主泵变频调节技术实现进出水量与混肥比例动态调控;搭载EC/pH实时监测系统、智能控制模块及触摸屏交互界面,构建“数据采集-信息融合-模型决策-指令执行”闭环控制流程;集成基于地力评价与WebService的施肥推荐系统,结合地块肥力与作物生长信息生成氮磷钾最优施用量推荐方案。【结果】该施肥机支持独立/协同双运行模式,适配贵州山地小片区分散地块;通过变频控制实现流量精准调节,避免管道冲蚀或灌溉失效;触摸屏界面集成灌溉控制、定时规划、参数配置及历史查询四大模块,操作便捷性优于传统设备;实践表明其可自动获取作物需肥量,实现养分与水分的定量供给,提升水肥利用率。【结论】基于施肥推荐的多用途水肥一体施肥机在智能化、易用性及山地农业适配性方面表现较优,突破了传统施肥机功能单一、适配性差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一体 多用途施肥机 智能化 施肥装备 山地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种质资源特优性状新品系的创制与经济性状表现
12
作者 张友洪 肖文福 +5 位作者 蒋亚明 邹邦兴 张宇靖 万林荣 粟思源 鲁成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53-58,共6页
【目的】为提高家蚕杂交组合的综合经济性状,对家蚕亲本建立单项经济性状特优的新品系,并组配成同品种异品系的双杂交组合。【方法】在保持家蚕杂交组合蜀绣×渝春优良茧丝性状基础上,采用定向选择健康性、茧层率和活蛹缫丝方法,对... 【目的】为提高家蚕杂交组合的综合经济性状,对家蚕亲本建立单项经济性状特优的新品系,并组配成同品种异品系的双杂交组合。【方法】在保持家蚕杂交组合蜀绣×渝春优良茧丝性状基础上,采用定向选择健康性、茧层率和活蛹缫丝方法,对家蚕种质资源蜀绣、渝春分别从提高繁殖性能、强健性、茧层率和茧丝品质上进行定向筛选。【结果】成功培育出强健好养的蜀绣A和渝春B与茧层率较高的蜀绣B和渝春A共4个新品系,并组配成高生产性能的新杂交组合蜀绣A·蜀绣B×渝春A·渝春B。双交原种蜀绣A×蜀绣B和渝春A×渝春B分别与其单交原种蜀绣和渝春相比,龄期经过缩短,虫蛹生命率极显著提高,单蛾产卵量分别提高19.13%和24.56%。组配的新杂交组合蜀绣A·蜀绣B×渝春A·渝春B与原杂交种蜀绣×渝春相比,虫蛹生命率、万蚕收茧量分别显著提高5.89百分点和11.26%,解舒率、洁净、万蚕产丝量等茧丝性状优于蜀绣×渝春。【结论】在维持家蚕原品种综合经济性状前提下,定向选择健康性和茧层率,能获得单项性状优良的新品系。新组配的杂交组合因新品系经济性状互补,在饲养中表现出生长发育快、健康好养、病弱蚕少、个体存活率高、产茧量高及茧丝质优等优良性状。定向选择方法适用于家蚕单杂交组合的亲本单项性状特优的新品系培育,可为高生产性能杂交新组合的组配提供优异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种质资源 新品系 茧层率 茧丝品质 材料创制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汀烟区气象因子对翠碧一号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13
作者 曾文龙 张瑛 +7 位作者 林润英 沈平 林正峰 梁开彬 谢彩燕 姬小明 杨晓朋 吴树松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9,共9页
【目的】探明影响长汀烟区翠碧一号烟叶化学成分的主要气象因子,为该区烤烟优质生产及作物种植布局优化提供依据。【方法】以长汀县翠碧一号植烟区伸根期、旺长期、成熟期的日均温、昼夜温差、地表日均温、光照时数、降水量、平均相对... 【目的】探明影响长汀烟区翠碧一号烟叶化学成分的主要气象因子,为该区烤烟优质生产及作物种植布局优化提供依据。【方法】以长汀县翠碧一号植烟区伸根期、旺长期、成熟期的日均温、昼夜温差、地表日均温、光照时数、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气象因子数据为基础,对翠碧一号中部烟叶主要化学成分进行测定,运用描述统计、简单相关和逐步回归统计分析方法,研究长汀烟区基本气象因子和中部叶化学成分含量的关系,分析烤烟大田生育期的主导气象因子。【结果】长汀烟区大田期日均温较低(12.09~23.28℃),全生育期日均温在2.2~29.2℃;平均相对湿度最佳(72.16%~81.05%);降水量整体适宜(7.25~17.60 mm);光照时数(3.17~4.20 h)符合优质烟叶生产,其他气象因子均在烟草正常生长的要求范围内。在气象因子的综合影响下,翠碧一号烟叶的总糖、还原糖、淀粉、钾、糖碱比、氮碱比和钾氯比均达优质烟叶标准;烟碱及总氮含量较低,未达优质烟叶水平。伸根期平均相对湿度在气象因子中占主导地位;旺长期平均相对湿度、地表日均温和日均温在气象因子中占主导地位;成熟期地表日均温和日均温占主导地位;全生育期平均相对湿度对烤烟化学成分的相对重要性最高,昼夜温差、地表日均温其次,日照时数、日均温再次,降水量的相对重要性较低。在一定范围内,成熟期的日均温、地表日均温与总糖、还原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旺长期和成熟期的日均温、地表日均温及伸根期的光照时数与烟碱、总氮含量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伸根期、旺长期、全生育期光照时数与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成熟期日均温、地表日均温、昼夜温差和全生育期相对湿度与钾含量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旺长期日均温、地表日均温、光照时数及伸根期和全生育期昼夜温差与氯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旺长期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与氯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旺长期和成熟期的日均温、地表日均温利于糖碱比增大;全生育期昼夜温差、旺长期和全生育期光照时数利于钾氯比增大;旺长期降水量、伸根期和全生育期平均相对湿度对钾氯比增大不利;全生育期昼夜温差、光照时数及伸根期、旺长期光照时数对两糖比的增大不利;伸根期、全生育期平均相对湿度利于两糖比增大。【结论】长汀烟区气候条件有利于翠碧一号的种植,伸根期受平均相对湿度影响最大,有利于两糖比增加,不利于钾氯比增加;旺长期和成熟期均以日均温和地表日均温为主导因子,有利于总糖、还原糖、糖碱比的增加,不利于烟碱、总氮、钾、氯含量增加;全生育期以平均相对湿度的相对重要性最高,有利于还原糖含量增加,不利于钾含量增加;而降水量的相对重要性在各生育时期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气象因子 翠碧一号 烟叶品质 化学成分 长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氮配施对植烟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14
作者 路丹 卢昌友 +5 位作者 范晓苏 何明雄 梁琼月 欧仲升 李世勇 沈方科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29-38,共10页
【目的】探明有机无机氮配施对植烟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为植烟土壤有机氮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烟草K326为试验材料,花生麸为有机氮源,采用大田试验,按有机无机氮质量比配施设置25︰75(T_(1))、35︰65(T_(2))、4... 【目的】探明有机无机氮配施对植烟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为植烟土壤有机氮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烟草K326为试验材料,花生麸为有机氮源,采用大田试验,按有机无机氮质量比配施设置25︰75(T_(1))、35︰65(T_(2))、45︰55(T_(3))3个处理,以100%无机氮肥为对照(CK),分析各处理植烟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的差异变化。【结果】不同比例有机氮肥处理提高烤烟旺长期和成熟期的土壤pH,旺长期和成熟期土壤pH分别比CK提高0.12~0.42和0.19~0.44;降低烤烟旺长期土壤的铵态氮、硝态氮以及整个时期植烟土壤的无机氮含量(铵态氮与硝态氮之和),其中,以T_(2)的降幅最小。各比例有机氮处理降低打顶期植烟土壤的速效磷含量以及成熟期的速效钾含量,但对烤烟大田期植烟土壤全氮含量无显著影响。T_(2)和T_(3)显著提高烤烟打顶期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幅度为11.86%和10.44%。部分有机氮处理显著提高成熟期植烟土壤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降低真菌数量。T_(1)、T_(2)和T_(3)的细菌数量分别比CK提高38.03%、205.63%和36.62%。单因素分析表明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变异系数较大,对有机氮处理的响应相对灵敏。主成分分析得到综合排名前3位的指标为土壤铵态氮、速效钾和有效磷。【结论】有机无机氮肥配施提高植烟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促进有益微生物(细菌和放线菌)活动,提高植烟土壤质量,以有机无机氮质量配比为35︰65时土壤质量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氮 无机氮 烟地 养分含量 微生物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S-SPME-GC-MS分析卷烟3种茉莉加香缓释颗粒香气成分差异
15
作者 白家峰 刘亚龙 +4 位作者 宗东岳 薛云 胡志忠 贾学伟 许春平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13-125,共13页
【目的】探明不同茉莉加香缓释颗粒的挥发性成分特征及差异,为茉莉加香缓释颗粒的质量检测及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数据支撑。【方法】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S-SPME-GC-MS)测定3种茉莉加香缓释颗粒(茉莉加香缓释颗粒1、... 【目的】探明不同茉莉加香缓释颗粒的挥发性成分特征及差异,为茉莉加香缓释颗粒的质量检测及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数据支撑。【方法】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S-SPME-GC-MS)测定3种茉莉加香缓释颗粒(茉莉加香缓释颗粒1、茉莉加香缓释颗粒2、茉莉加香缓释颗粒3)的挥发性成分化学组成,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热图分析比较三者的成分差异,再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特征差异成分,用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确定关键香气成分,并根据感官评吸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判定感官属性和关键香气成分间的关系。【结果】3种茉莉加香缓释颗粒共检测出63种挥发性成分,包括烯烃类27种、酯类16种、醛类2种、醇类4种、烷烃类9种、其他类4种;茉莉加香缓释颗粒1与颗粒2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较为接近,与颗粒3差异较大;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以变量重要排序(VIP>1)为标准,筛选出5种主要的特征差异成分,分别为苯甲酸苄酯、α-衣兰油烯、α-摩勒烯、(-)-Alpha-蒎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根据ROAV确定水杨酸甲酯、乙酸苄酯、乙酸叶醇酯为茉莉加香缓释颗粒3区别于其余颗粒香气差异的关键香气成分;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发现花香与苯甲酸甲酯相关性较强,果香和青香与水杨酸甲酯、芳樟醇、乙酸苄酯相关性较强,清甜香与α-法尼烯、顺式-3-己烯醇苯甲酸酯相关性较强。【结论】HS-SPME-GC-MS结合统计学方法可精准区分3种茉莉加香缓释颗粒的香气特征,并筛选出关键差异成分。相较于传统感官评价,该方法能显著提升检测客观性与效率,为加香颗粒的质量鉴别与工艺优化提供可靠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加香缓释颗粒 香气成分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加工低糖刺梨果脯的工艺优化
16
作者 唐丽丽 刘明 +1 位作者 龙明华 戴璐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107-115,共9页
【目的】探明刺梨果脯最优生产工艺,为低糖刺梨果脯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刺梨鲜果为原料,利用超声波技术辅助加工低糖刺梨果脯,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糖液浓度(20%、30%、40%、50%、60%)、卡拉胶添加量(0.1%、0.2%、0.3%、0.4%、0.... 【目的】探明刺梨果脯最优生产工艺,为低糖刺梨果脯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刺梨鲜果为原料,利用超声波技术辅助加工低糖刺梨果脯,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糖液浓度(20%、30%、40%、50%、60%)、卡拉胶添加量(0.1%、0.2%、0.3%、0.4%、0.5%)、超声波功率(180 W、240 W、300 W、360 W、420 W)、超声波渗糖温度(30℃、40℃、50℃、60℃、70℃)、超声波渗糖时间(0 min、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对果脯含糖量与感官品质的影响,结合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测定果脯含糖量,评价产品感官品质。【结果】低糖刺梨果脯最佳生产工艺为糖液浓度40%、卡拉胶添加量0.4%、超声波功率300 W、超声波渗糖温度50℃、超声波渗糖时间60 min,该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刺梨果脯含糖量为37.15%,感官评分为93.96分,产品外形饱满、色泽金黄且透亮、酸甜可口、软硬适中,具有刺梨特有的香气。【结论】超声波辅助工艺可有效提升刺梨果脯渗糖速率,缩短渗糖时间,减少风味物质损失,产品品质好,适合低糖刺梨果脯的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 低糖果脯 超声波加工 工艺优化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存方式及时间对烟叶醇化质量的影响
17
作者 薛云 曲利利 +6 位作者 杨雯静 刘远上 梁佳欣 梁永伟 吴攀 吴彦 许春平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25-33,共9页
【目的】探明不同贮存方式及时间对烟叶醇化质量的影响,为烟叶分类贮存,实施精准养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自然库、保湿库和机械库中分别选取5个醇化时间(3个月、9个月、12个月、15个月、18个月)的福建龙岩CFS烟叶和贵州遵义CF... 【目的】探明不同贮存方式及时间对烟叶醇化质量的影响,为烟叶分类贮存,实施精准养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自然库、保湿库和机械库中分别选取5个醇化时间(3个月、9个月、12个月、15个月、18个月)的福建龙岩CFS烟叶和贵州遵义CFSE1烟叶,品种均为云烟87,采用连续流动仪和GC-MS技术测定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和挥发性成分含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探究不同贮存条件下烟叶醇化的质量。【结果】醇化过程中,不同贮存库2种烟叶的烟碱、总糖、还原糖含量均呈降低趋势,其中,醇化18个月后,3个贮存库中福建龙岩CFS烟叶的烟碱、还原糖及总糖含量较醇化3个月时的降幅分别为23.13%~16.79%、18.82%~16.27%及19.14%~13.33%,以机械库贮存烟碱、还原糖、总糖含量降幅最大。醇化18个月时,机械库、自然库、保湿库中贵州遵义CFSE1烟叶的烟碱含量分别较醇化3个月时降低4.55%、10.13%、6.58%;还原糖降幅分别为7.37%、4.49%、12.23%;总糖降幅分别为7.25%、9.96%、13.30%。醇化18个月时,3个贮存库中福建龙岩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糖碱比均在适宜范围,贵州遵义烟叶还原糖、总糖含量、糖碱比未在适宜范围内,需延长醇化时间。3个贮存库中2种烟叶的挥发性成分总量均随醇化时间延长而增加,醇化18个月时机械库最高。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贮存库对2种烟叶的挥发性成分影响显著。【结论】醇化18个月后,福建龙岩CFS烟叶和贵州遵义CFSE1烟叶挥发性成分总量均在机械库最高,且福建龙岩CFS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糖碱比适宜。综合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和挥发性成分总量考虑,福建龙岩CFS烟叶和贵州遵义CFSE1烟叶宜贮存于机械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烤烟 贮存方式 烟叶醇化 常规化学成分 挥发性成分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IS-NIR-SIR谱段信息的茶叶硒元素光谱特征分析
18
作者 舒田 郭松 +4 位作者 冯恩英 刘春艳 文竹 彭顺正 杨文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25-133,共9页
[目的]探究茶叶硒元素的反射光谱特征和敏感波段,为富硒茶硒元素的高光谱遥感快速无损检测提供参考。[方法]以福鼎大白茶叶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物光谱仪测定不同硒浓度[0(CK)、2.5mg/L、5.0 mg/L、10.0 mg/L]处理后不同时间节点(第6天、... [目的]探究茶叶硒元素的反射光谱特征和敏感波段,为富硒茶硒元素的高光谱遥感快速无损检测提供参考。[方法]以福鼎大白茶叶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物光谱仪测定不同硒浓度[0(CK)、2.5mg/L、5.0 mg/L、10.0 mg/L]处理后不同时间节点(第6天、第12天、第20天)的光谱数据,对其进行一阶微分、倒数对数和倒数对数的一阶微分数学变换处理,提取并分析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谱段茶叶硒元素的反射光谱特征和敏感波段。[结果]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硒肥茶树叶片的光谱反射率曲线变化基本一致,但特定波长反射率差异明显。各处理在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均较CK高,可见光范围内叶片反射率随施硒浓度增加而降低;近红外区随施硒浓度增加叶片的反射率起伏较大;短波红外范围叶片反射率与施硒浓度成正比。原始光谱经数学处理变换后提取的敏感波长分别为410 nm、415 nm、425 nm、448 nm、458 nm、463 nm、467 nm、469 nm、550 nm、709 nm、960 nm、1000 nm、1001 nm、1002 nm、1003 nm、1397 nm、1440 nm、1829 nm、1831 nm、1888 nm、2139 nm、2143 nm、2215 nm、2473 nm、2486 nm、2491 nm、2495 nm和2496 nm。[结论]叶面喷施硒肥对茶树叶片硒元素的光谱特征有一定影响,原始光谱经数学处理变换后共提取28条敏感波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光谱特征 VIS-NIR-SIR 谱段信息 高光谱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个鲜食葡萄品种在陕西关中地区的种植表现及品质评价
19
作者 蒋宝 王金锋 +2 位作者 高红芳 白璐 王录俊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67-72,共6页
【目的】筛选适宜陕西关中地区种植的鲜食葡萄品种,优化该地区鲜食葡萄品种结构。【方法】以当地主栽葡萄品种夏黑为对照,对新引进的鲜食葡萄品种辽峰(Vitis vinifera Liaofeng)和紫甜无核(A17,Vitis vinifera Zitian seedless)进行试验... 【目的】筛选适宜陕西关中地区种植的鲜食葡萄品种,优化该地区鲜食葡萄品种结构。【方法】以当地主栽葡萄品种夏黑为对照,对新引进的鲜食葡萄品种辽峰(Vitis vinifera Liaofeng)和紫甜无核(A17,Vitis vinifera Zitian seedless)进行试验,从生长物候期、光合特性、果实生长性状和理化指标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个新引葡萄品种在陕西关中地区均能正常成熟,叶片的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夏黑。3个品种果实的单粒重、硬度、果形指数、果梗粗度及果刷长度均差异显著。3个品种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6.13~17.57°Brix,还原糖含量在154.54~167.51 g/L,固酸比均大于35,辽峰果实的抗坏血酸含量最高,达5.50 mg/100g。【结论】鲜食葡萄品种辽峰和紫甜无核(A17)适宜在陕西关中地区栽培,辽峰为中熟品种,紫甜无核(A17)为晚熟品种,且果粒性状和果实品质均表现良好,在生产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葡萄 辽峰 紫甜无核(A17) 引种 物候期 果实 品质评价 关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阿卡斑病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20
作者 尚佳富 李明科 +6 位作者 徐婷婷 杨晓伟 刘霞 张立武 曹礼静 倪兴维 赵光伟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55-61,共7页
【目的】建立牛阿卡斑病(Akabane disease,AKAD)RT-PCR实验室快速检测方法,为该病的临床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参考前期获得的阿卡斑病毒(Akabane virus,AKAV)S基因序列(OR791104.1),针对其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以构建的pMD... 【目的】建立牛阿卡斑病(Akabane disease,AKAD)RT-PCR实验室快速检测方法,为该病的临床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参考前期获得的阿卡斑病毒(Akabane virus,AKAV)S基因序列(OR791104.1),针对其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以构建的pMD-AKAV重组质粒为模板,建立RT-PCR检测方法,并对其扩增条件进行优化,进而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估,最后将所建方法对实验室保存的19份阳性和279份阴性牛血清临床样本进行符合性检测,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所建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为95℃预变性3 min;95℃变性15 s,55℃退火15 s,72℃延伸15 s,共37个循环;72℃延伸5 min。对牛蓝舌病病毒、多杀性巴氏杆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和牛支原体等病原均为阴性,特异性良好;对阳性质粒检测最低限为2.5×10^(3) copies/μL,灵敏性高;重复性试验显示不同批次样本检测结果均一致,可重复性强;对实验室保存的298份(19份阳性、279份阴性)临床样本进行检测,其结果均与预期一致,符合率100%。【结论】建立的牛阿卡斑病RT-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良好、灵敏性高、可重复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羽病 阿卡斑病毒 RT-PCR 检测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