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5,62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持续供应链合规规则的国际法边界与中国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沈伟 陈徐安黎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4,共13页
以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正在被引入企业供应链合规管理中,各国(地区)以强制性立法的方式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促使企业进行供应链可持续风险调查和合规。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非歧视原则和禁止数量限制规则... 以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正在被引入企业供应链合规管理中,各国(地区)以强制性立法的方式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促使企业进行供应链可持续风险调查和合规。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非歧视原则和禁止数量限制规则为可持续供应链合规规则划定了一般边界,一般例外中的“公共道德”例外为各国(地区)开展可持续供应链合规提供政策空间,但需要满足必要性、非歧视、非实质性限制等条件。部分可持续供应链合规规则可能被异化或滥用为经济制裁工具,中国可利用WTO规则施加规则约束和舆论约束,并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等反制裁工具加以反制。合理的可持续供应链合规规则有利于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供应链可持续治理的发展方向,中国企业应积极应对和遵守没有国际违法性的可持续供应链合规规则,从溯源管理、透明度管理、风险分担等维度开展供应链合规管理,避免违规或制裁风险。中国以行业标准为主体的可持续供应链合规规则体系可以充分反映行业需求,减少违反国际法的风险,为可持续供应链合规的多样化展开贡献了中国经验。未来中国可以在遵守国际法的前提下,推动可持续供应链合规的全球协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合规 可持续发展 ESG 反制裁 国际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审计独立性提升能降低地方债务风险吗?——来自省以下审计机关体制改革的证据 被引量:1
2
作者 吕炜 周慧君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共11页
提高政府审计的独立性,有助于充分发挥审计在地方债风险管理中的“免疫系统”作用,然而尚缺乏直接证据支持这一观点。基于2013—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2655个区县数据,在债务规模上综合考虑政府债券和有息城投债两类债务来源,并且以多种... 提高政府审计的独立性,有助于充分发挥审计在地方债风险管理中的“免疫系统”作用,然而尚缺乏直接证据支持这一观点。基于2013—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2655个区县数据,在债务规模上综合考虑政府债券和有息城投债两类债务来源,并且以多种财政收入来源量化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构建更加全面综合反映区县地方债务风险的指标,并以2016年“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省级统一管理”试点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方法分析政府审计独立性提升对地方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审计独立性提升显著降低了区县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改革的治理效应主要是通过抑制债务规模增长来实现风险的降低,人财物改革的力度越大,对地方债务风险的抑制作用就越强。异质性分析显示,在晋升竞争强度大、审计力量弱的地区,改革对地方债务风险的治理效应更强。机制分析表明,审计垂直改革会提高审计效率,促进政府财政透明度增加,进而抑制地方债务风险。这表明,深化审计管理体制垂直改革、加大改革力度、强化审计监督体系是防范化解基层地方债务风险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审计独立性 审计垂直改革 地方债务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G表现与企业成本加成率——基于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史晓红 江泽源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7-91,共15页
基于2010—2019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考察ESG表现对企业成本加成率的作用效应和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ESG表现显著促进企业成本加成率提升,并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微观特征上,ESG表现对中小规模企... 基于2010—2019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考察ESG表现对企业成本加成率的作用效应和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ESG表现显著促进企业成本加成率提升,并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微观特征上,ESG表现对中小规模企业、战略新兴企业、非国有企业作用效果更强;宏观环境上,ESG表现对沿海地区企业、位于内陆港口城市的企业、市场活力更高地区企业的作用效果更强。机制分析表明,ESG表现通过获得利益相关者支持、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成本加成率提升。进一步分析表明,ESG表现能够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生产流程优化;降维分解后,ESG分要素E、S、G均对企业成本加成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经济后果分析表明,ESG表现所带来的企业成本率加成提升效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制造业企业金融化,实现实体经济的“由虚返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 成本加成率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未来价格锚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差异化影响研究
4
作者 高静美 陈虹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6,共13页
历史价格锚和未来价格锚是网络卖家广泛采用的锚定定价设计。但是,哪种设计更容易赢得消费者青睐,却是现有研究尚未关注的重要问题。为此,基于锚定效应建构两种定价设计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理论框架,并通过4项实验进行实证检验。研究... 历史价格锚和未来价格锚是网络卖家广泛采用的锚定定价设计。但是,哪种设计更容易赢得消费者青睐,却是现有研究尚未关注的重要问题。为此,基于锚定效应建构两种定价设计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理论框架,并通过4项实验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历史价格锚,采用未来价格锚的定价策略能够带来更高的购买意愿,预期后悔在上述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在有计划购物或直接降价的情境下,价格锚类型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以及预期后悔的中介作用均显著,而在无计划购物或领优惠券的情境下,价格锚类型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以及预期后悔的中介作用均不显著。以上结论丰富了锚定定价策略的研究,对网络营销的相关理论探讨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最终为网络卖家与电商网站改进营销手段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价格锚 未来价格锚 预期后悔 网购类型 促销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票增发与年报文本信息策略性披露——基于MD&A文本相似度视角的研究
5
作者 朱杰 王雄元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110,共19页
中国资本市场大体量的股票增发事件是否会加剧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策略性披露行为进而影响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是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基于2007—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年报管理层讨论与分析(MD&A)文本信息,以文本相似度为切入点,采... 中国资本市场大体量的股票增发事件是否会加剧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策略性披露行为进而影响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是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基于2007—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年报管理层讨论与分析(MD&A)文本信息,以文本相似度为切入点,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上市公司股票增发进程中的年报文本信息策略性披露行为及其经济后果。结果发现:(1)出于策略性动机,上市公司会在股票增发前一年和当年增加非特质性风险信息披露,并减少特质性信息披露,进而导致年报MD&A文本相似度显著降低。(2)盈余管理程度越高的上市公司,股票增发前一年和当年年报MD&A文本相似度的降低越显著。(3)降低年报MD&A文本相似度与增加盈余管理相联动的策略性会计信息披露行为显著提高了股票增发成功率,但也提高了股票增发折价率,增加了企业权益融资成本。研究结论为监管部门强化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监督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增发 年报文本信息 策略性披露 MD&A 文本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损耗理论视角下悖论式领导对纳谏的影响机制研究
6
作者 韩翼 麻晓菲 王娟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80,共11页
基于自我损耗理论,利用实际调研数据,探讨悖论式领导对纳谏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悖论式领导更倾向于采纳员工谏言,自我损耗中介了悖论式领导与领导纳谏之间的关系;喜欢调节了自我损耗与领导纳谏的关系,即领导越喜欢下属,... 基于自我损耗理论,利用实际调研数据,探讨悖论式领导对纳谏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悖论式领导更倾向于采纳员工谏言,自我损耗中介了悖论式领导与领导纳谏之间的关系;喜欢调节了自我损耗与领导纳谏的关系,即领导越喜欢下属,自我损耗对纳谏行为的正向影响越强;喜欢还调节了自我损耗在悖论式领导与领导纳谏之间的中介作用,即领导越喜欢下属,自我损耗的中介效应越强。文章丰富了悖论式领导以及谏言采纳的相关研究,拓展了自我损耗理论的适用范围,同时对于提升谏言被采纳概率、促进组织健康发展也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悖论式领导 自我损耗 领导纳谏 喜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结构优化与“双支柱”政策有效性研究
7
作者 丁华 李茗 胡德宝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69,80,共19页
金融结构的优化有助于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然而“双支柱”政策在不同金融结构下的调控效果差异仍未得到充分讨论。通过构建包含金融结构的DSGE模型,并纳入银行资本金、贷款和资产价格为金融稳定目标,研究发现:由银行主导型金融结... 金融结构的优化有助于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然而“双支柱”政策在不同金融结构下的调控效果差异仍未得到充分讨论。通过构建包含金融结构的DSGE模型,并纳入银行资本金、贷款和资产价格为金融稳定目标,研究发现:由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转向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会弱化金融系统抵御系统性风险冲击的能力。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能增强宏观审慎政策对金融市场顺周期机制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提高金融稳定性。此外,在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下,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时需要权衡不同金融稳定目标之间的关系。社会福利分析表明,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下“双支柱”宏观调控具有更强的经济与金融稳定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结构 宏观审慎政策 “双支柱”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员工跟投能促进企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吗?
8
作者 曹玉珊 陈一玲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110,共16页
以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员工跟投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员工跟投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劳动生产率,该结论在经过熵平衡法、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员工跟投主要通过... 以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员工跟投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员工跟投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劳动生产率,该结论在经过熵平衡法、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员工跟投主要通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与激励人才进行创新促进企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异质性分析显示,当企业代理成本较低、数字化转型程度和劳动要素密集度较高以及所处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时,员工跟投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工跟投 企业劳动生产率 吸引人才 留住人才 激励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如何影响家庭财富积累?——基于CHFS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9
作者 杨灿明 邓延君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共13页
基于CHFS2015—2019年平衡面板数据,分析教育对家庭财富积累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户主受教育水平对家庭财富积累存在边际递增的正向影响,且这种效应随财富分位组上升而增加。从传导机制来看,教育主要通过提高工薪收入、增强金... 基于CHFS2015—2019年平衡面板数据,分析教育对家庭财富积累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户主受教育水平对家庭财富积累存在边际递增的正向影响,且这种效应随财富分位组上升而增加。从传导机制来看,教育主要通过提高工薪收入、增强金融素养和促进创业三条路径提升家庭财富积累。此外,教育对家庭财富的正向影响存在显著的城乡、地区以及收入异质性。具体而言,教育对城镇家庭财富积累作用要大于农村家庭,对东部家庭的边际收益要高于中西部家庭,对高收入家庭的人力资本转化率要强于低收入家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教育水平 家庭财富积累 工薪收入 金融素养 创业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业态下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适度缴费率研究——基于个人收益和基金可持续视角
10
作者 王增文 姚金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96,共11页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率过高,严重抑制其参保积极性。理论上缴费率的降低会提升养老金个人收益,但同时又会使得基金财务状况恶化,因此缴费率并非越低越好,而是存在一个适度缴费率,能够在保证基金可持续的基础上,实现增加...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率过高,严重抑制其参保积极性。理论上缴费率的降低会提升养老金个人收益,但同时又会使得基金财务状况恶化,因此缴费率并非越低越好,而是存在一个适度缴费率,能够在保证基金可持续的基础上,实现增加灵活就业人员养老金收益、促进其参保的目标。本文通过构建个人收益测算和全国基金精算模型发现:(1)随着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率从20%降至16%,男性和女性灵活就业人员养老金个人净收益分别增加15.47%和10.60%;2050年养老保险基金累计赤字规模增加5.17%。(2)在养老金个人收益和基金可持续性此消彼长的情况下,男性和女性灵活就业人员的适度缴费率分别为16.53%和19.97%。(3)与基准情形相比,引入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使得养老金个人收益和基金可持续性均得到大幅提升,为降费创造了更大空间,此时即使男性和女性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率均降至16%,基金仍然能够可持续运营。上述结论均通过敏感性测试。综上,为促进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本文认为应适当降低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率、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改革、加大对缴费困难人群的参保补贴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就业人员 职工养老保险 适度缴费率 养老金个人收益 基金可持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气候冲击、基础设施适应性与地方财政风险
11
作者 吕勇斌 郭懿晨 辜浩宇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6,共16页
全面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是地方政府适应气候变化、应对气象灾害的重要举措。从基础设施适应性视角出发,基于2003—2022年中国281个地级市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极端气候对地方财政风险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极端强降水显著加剧了... 全面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是地方政府适应气候变化、应对气象灾害的重要举措。从基础设施适应性视角出发,基于2003—2022年中国281个地级市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极端气候对地方财政风险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极端强降水显著加剧了地方财政风险,极端高温及极端低温对地方财政风险影响则不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极端强降水主要通过损毁现存的传统基础设施增加地方政府修建成本,进而加剧地方财政风险;而增加新型基础设施不仅可以减少地方政府未来财政成本,还可以建立起长期的财政韧性。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内陆地区和非生态脆弱区,极端强降水和极端低温对沿海地区和生态脆弱区的财政风险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候 财政风险 传统基础设施 新型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投资协同发展如何影响企业全球价值链攀升?
12
作者 沙文兵 彭徐彬 李佳欣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55,110,共16页
在新一轮全球价值链重构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企业通过双向FDI积极融入全球分工网络。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数据库与专利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深入考察制造业双向FDI协同发展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理。研究表明:... 在新一轮全球价值链重构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企业通过双向FDI积极融入全球分工网络。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数据库与专利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深入考察制造业双向FDI协同发展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制造业双向FDI之间存在协同效应,且双向FDI协同发展水平对企业攀升全球价值链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渠道分析表明:制造业双向FDI协同发展水平主要通过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和中间品投入结构调整两种机制,助力企业全球价值链攀升。拓展分析表明:市场化程度越高,制造业双向FDI协同发展水平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促进效应越大。研究结论为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和培育企业对外竞争力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开放 制造业双向直接投资 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 中间投入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循环背景下市场潜能的就业促进效应及其演化机制研究
13
作者 刘修岩 封可欣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43,共15页
依托国内大循环增强内生动力、联动国内国际市场是落实新发展格局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本文通过FMM法(快速行军法)创建城市对交通时间距离数据集,结合CEIC就业数据从理论和实证层面考察了2002—2017年中国263个地级市市场潜能的就业促... 依托国内大循环增强内生动力、联动国内国际市场是落实新发展格局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本文通过FMM法(快速行军法)创建城市对交通时间距离数据集,结合CEIC就业数据从理论和实证层面考察了2002—2017年中国263个地级市市场潜能的就业促进效应及其演化机制。研究表明:各地级市市场潜能的就业促进效应呈现不断增强趋势,且这一效应主要来自国内市场潜能的提升。同时,就业密度的促进作用也不容忽视。交通方式、区域和产业三个维度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市场潜能提升更有利于铁路提速城市、中西部城市及制造强市的就业增长。以上结论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得到证实。机制分析表明,提高市场潜能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变迁、改善劳动力错配与减弱市场分割三大途径促进城市就业增长。基于上述发现,从防范“过度去工业化”、推进深度工业化、放大纵横联通优势、减轻劳动力市场分割、充分利用劳动力错配改善效应等角度,对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和国际市场潜能优势共同发力,促进城市就业的稳步增长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潜能 交通时间 就业增长 双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农户就业选择与收入增长
14
作者 钟晓敏 张光先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7,共11页
交通扶贫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从就业选择视角切入,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和地区公路建设相匹配数据,利用OLS和IV估计方法,全面考察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可及性、通达性、优质性对农户家庭... 交通扶贫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从就业选择视角切入,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和地区公路建设相匹配数据,利用OLS和IV估计方法,全面考察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可及性、通达性、优质性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公路基础设施三个维度即农村公路开通、公路网密度、四好农村路均具有显著的增收效应,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总体上转向外出打工、非农经营或本地上班是其影响农户家庭收入的重要机制。进一步分析表明,农村公路开通、四好农村路对低收入农户的增收效应更加明显,且劳动力比重较高、健康水平较低的低收入农户从中受益更多。研究结论为从农村公路建设、就业增收渠道畅通、家庭禀赋效应发挥的进路推进农民共同富裕提供了经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路基础设施 就业选择 增收效应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外民商事审判中未生效经贸条约适用研究——以当事人合意选择为前提
15
作者 王勇 陈曦冉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66,共11页
我国涉外民商事审判中已有一些适用未生效经贸条约的相关案例,私法自治、意思自治及契约自由为未生效经贸条约的适用提供了法理基础,相关法律规定与司法解释则为未生效经贸条约适用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但在具体适用中仍面临诸多问题,... 我国涉外民商事审判中已有一些适用未生效经贸条约的相关案例,私法自治、意思自治及契约自由为未生效经贸条约的适用提供了法理基础,相关法律规定与司法解释则为未生效经贸条约适用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但在具体适用中仍面临诸多问题,包括未生效经贸条约在我国的法律地位不明确、相关法律依据的位阶低且内容不够全面具体、相关法律制度薄弱以及司法适用中法院援引条约内容不准确和缺乏审查制度等。为此,首先,应该考虑通过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简称《对外关系法》)等法律,提高相关法律的位阶,明确当事人合意选择适用的未生效经贸条约的法律地位。其次,需完善具体的法律制度,包括建立审查机制、明确未生效经贸条约作为准据法的适用规则并且拓宽其适用范围等。最后,做好司法实践层面的改进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生效经贸条约 涉外民商事审判 意思自治原则 司法适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会缓解出口与内需的结构背离吗?
16
作者 王庭东 尹丽丽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41,70,共15页
以创新型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出口与内需结构背离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会显著缓解出口与内需的结构背离。机制分析发现:降低“牛鞭效应”的信息共享效应、... 以创新型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出口与内需结构背离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会显著缓解出口与内需的结构背离。机制分析发现:降低“牛鞭效应”的信息共享效应、缓解劳动要素错配的要素配置效应、要素与效率协同驱动的创新效应是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作用于企业结构背离的渠道机制,而对资本要素错配的抑制作用尚未凸显。异质性分析表明:对处于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较高城市、非劳动密集型行业、一般贸易企业以及前沿技术企业而言,试点政策对企业结构背离的缓解效应更为明显。进一步讨论发现:存续企业本土市场份额再分配的集约边际、企业进入退出出口市场的扩展边际是该试点政策作用于企业出口与内需背离的企业间关联的动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试点政策 出口与内需背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赋能”企业绿色创新
17
作者 舒家先 杨宇翔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85,共15页
以2016—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企业内部投入与外在激励的视角考察金融科技对于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机制检验表明,金融科技通过技术溢出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以2016—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企业内部投入与外在激励的视角考察金融科技对于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机制检验表明,金融科技通过技术溢出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提升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两个途径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产生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科技在环境规制较强的地区、重污染行业以及科技属性较低的企业中的表现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绿色创新 技术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整合能提升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发现能力吗?——基于市场流动性和投资者交易行为视角 被引量:1
18
作者 栾昕 鞠荣华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83,共13页
基于市场流动性和投资者交易行为视角,探究中国农产品现货市场整合对期货市场价格发现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产品现货市场整合与期货市场价格发现能力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现货市场整合程度的提高有助于期货市场价格发... 基于市场流动性和投资者交易行为视角,探究中国农产品现货市场整合对期货市场价格发现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产品现货市场整合与期货市场价格发现能力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现货市场整合程度的提高有助于期货市场价格发现能力的提升。在交易成本低和标准化程度高的农产品市场中,市场整合程度对期货市场价格发现能力的边际影响更大。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市场整合程度通过提高期货市场流动性提升了期货市场价格发现能力。调节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市场整合程度对期货市场价格发现能力的正向影响随投机交易行为的减少而增加,随套期保值交易行为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整合 价格发现能力 市场流动性 投资者交易行为 统一大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债务与收入不平等 被引量:1
19
作者 岳明阳 刘穷志 袁瀚坤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共15页
在理论模型构建和传导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世界银行2000—2019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就公共债务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公共债务增加显著提高了收入不平等程度。异质性分析表明,公共债务对收入不平等的作用受到固定资... 在理论模型构建和传导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世界银行2000—2019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就公共债务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公共债务增加显著提高了收入不平等程度。异质性分析表明,公共债务对收入不平等的作用受到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教育支出的影响,在较高的固定资本增长率和教育支出占比的国家(地区),公共债务对收入不平等的不利影响减弱乃至不显著。机制分析表明,金融扭曲和税收征管强度强化了公共债务和收入不平等之间的正向关系。路径优化分析表明,财政透明度、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公共预算和金融监管质量等的提高显著弱化了金融扭曲和税收征管强度加剧情况下公共债务对收入不平等的扩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债务 收入分配 金融扭曲 税收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与区域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基于政策性诱导集聚的调节效应研究
20
作者 严娜 程名望 林善浪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35,52,共16页
高铁发展促进了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开发区作为空间载体在要素配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2003—2019年中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考察高铁发展对区域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政策性诱导集聚对上述二者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高铁发展促进了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开发区作为空间载体在要素配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2003—2019年中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考察高铁发展对区域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政策性诱导集聚对上述二者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1)高铁发展显著提升了要素配置效率,但其影响在不同要素市场上存在差异。其中,高铁开通和站点增设对劳动力错配的改善作用更强,而新增线路对资本错配的优化作用更明显。(2)政策性诱导集聚强化了高铁发展的要素配置作用,且对高铁开通的调节作用最强,表明高铁从无到有的变革对要素流动影响更深远。(3)政策性诱导集聚的调节效应因要素市场不同而异,资本市场依赖政策效应和竞争效应,而劳动力市场则主要受集聚效应和竞争效应驱动。(4)在东部地区和具有国家级开发区的城市,政策性诱导集聚的调节作用较强,而在中西部地区较弱,省级开发区的竞争效应甚至会削弱高铁发展对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要素配置 政策性诱导集聚 集聚效应 政策效应 竞争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